英漢雙語:在阿塔卡馬海溝-7500米深處,三種新魚類被發現

2020-12-14 佳人在哈佛

今日筆者與大家分享-英漢雙語:在阿塔卡馬海溝-7500米深處,三種新魚類被發現

Scientists say they have discovered three new speciesof fish in one of the deepest places on Earth.All three species were found in the Pacific Ocean, off the coast of Chile and Peru. They were deep in the Atacama Trench -- 7,500 meters below the surface. 科學家稱他們在地球最深處發現了三種新的魚類。這三個物種都是在太平洋智利和秘魯海岸附近發現的。他們深埋在阿塔卡馬海溝——水下7500米。

Researchers from Britain’s Newcastle University say the new species have been given temporary names based on their coloring. They are known as 『the pink, the blue and the purple Atacama Snailfish.』The three snailfish species are different from most other fish. Their unusual bodies are built to deal with the cold water and extreme pressure deep in the ocean.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物種已經根據它們的顏色被賦予了臨時名稱。它們被稱為「粉色、藍色和紫色的阿塔卡馬蝸牛魚」。這三種魚類不同於大多數其他魚類。它們不同尋常的身體是為了應對深海的冷水和極端壓力而建造的。

All three are small and translucent, meaning light can pass through their skin. They also have no scales on the skin for protection.Thomas Linley is with Newscastle University. He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hardest structures in their bodies are the bones in their inner ear which give them balance and their teeth. Without the extreme pressure and cold to support their bodies they are extremely fragile and melt rapidly when brought to the surface.」這三種魚都很小而且半透明,這意味著光線可以穿過它們的皮膚。它們的皮膚上也沒有鱗片來保護自己。 託馬斯·林利 就職於新聞廣播大學。他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身體裡最堅硬的結構是內耳裡的骨頭,這些骨頭給了他們平衡和牙齒。」沒有極端的壓力和寒冷來支撐它們的身體,它們非常脆弱,一旦被帶到地面就會迅速融化。

A team of 40 scientists from 17 nations captured video of the fish in their natural environment.Other scientists say the 「blue」 Atacama Snailfish appeared to be a rare 「winged」 snailfish. But it has long fin and big head similar to the Ethereal Snailfish off the coast of Mariana Islands.The 「pink」 was closer in appearance to the Mariana Snailfish, a species found in the deepest part of Mariana Trench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cific. 一個由來自17個國家的40名科學家組成的小組捕捉到了這種魚在自然環境中的視頻。其他科學家說,這種「藍色」的阿塔卡馬蝸牛似乎是一種罕見的「有翅膀」的蝸牛。但它有長鰭和大腦袋,類似於馬裡亞納群島海岸外飄逸的蝸牛魚。

The third species is a small purple snailfish. It is similar to fish living at the depth of 3,500 meters. One of the purple snailfish, about 9 centimeters long, was brought to the surface for further study. 這條「粉色」的魚看起來更像馬裡亞納海狗,這是一種生活在太平洋另一邊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魚。第三種是紫色的小蝸牛。它類似於生活在3500米深處的魚。一條長約9釐米的紫蝸牛被帶到水面進行進一步研究。

In addition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new species of snailfish, scientists also captured rare video of long-legged isopods, known as Munnopsids. The shellfish has a small body, about the size of a human hand. It can swim backwards and upside down using its extremely long legs.The scientists say what they have found in the deep sea is an environment rich with many species in large numbers. 除了發現了新種類的蝸牛魚,科學家們還捕捉到了罕見的長腿等足類動物的視頻,這種動物被稱為門諾類。這種貝類的身體很小,只有人手大小。它可以用它超長的腿前後遊。

註明:關於英語閱讀,您有什麼想法呢?本文及圖片來自於網絡,由樂英語教育作者翻譯編輯整理,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海底7500米深處,一種能直立行走的生物,遇陽光瞬間融於水!
    海底7500米深處,一種能直立行走的生物,遇陽光瞬間融於水!除了外太空,海洋被認作是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帶,這裡常年被黑暗籠罩,環境陰森,被稱為生命的禁區。由於人類的技術有限,只能探測到海底幾百米的深處,如果再往下探尋就顯得很有壓力了,畢竟壓強會隨著水的深度而增加,如果沒有強大的承受能力,人類無法進入。海底7500米深處,一種能直立行走的生物,遇陽光瞬間融於水!在千米級的水域深處,存在北極霞水母,它擁有極為龐大的體積。比我們以往看到的水母大得多,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它就是大王酸漿魷。
  • 8千米下的深海世界:800倍大氣壓的壓強,這種魚類卻能安然無恙
    8千米下的深海世界:800倍大氣壓的壓強,這種魚類卻能安然無恙相信大家都見過地球的「美顏照片」,我們一直以來都賴以生存的地球,看起來是一個藍色的水球。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海洋面積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
  • 中國科學家潛入地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什麼?
    科學家在其中8條海溝發現了300多個新物種,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新物種都只存在於深淵環境。這些發現使科學家認識到,黑暗的深淵世界生活了極其獨特的「深淵生物群落」。隨著深海調查技術進步,全球近年來又陸續開展了多項大型深淵調查活動,發現了更多深淵新物種,深淵生物量和生命活力也遠超預期。
  • 公益人有了自己雙語詞典 ——《公益與發展英漢漢英雙語詞典》出爐
    公益人有了自己雙語詞典 ——《公益與發展英漢漢英雙語詞典》出爐 2017-07-11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高文興 近日,由中國發展簡報編撰的《公益與發展英漢漢英雙語詞典》在京發布。中外公益領域的踐行者和研究者亟需一套常用的、並已達成共識的雙語工具書,以此為基礎進行溝通、互鑑和創新。《公益與發展英漢漢英雙語詞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 (英漢雙語)全球最熱新聞:美科學家稱月球正在縮小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英漢雙語)全球最熱新聞:美科學家稱月球正在縮小 2013-01-21 15: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海底萬米深處發現塑料垃圾,科學家找到解決辦法,資金是個問題!
    中國「奮鬥者號」已經潛入了海底深處,進入海底深處後,大家才知道原來海底是這般景象,同時科學家意外發現,海底1萬米深處,竟然發現了人類生活垃圾,原來在海底也有人類的生活垃圾,可是這些魚類為了生存下去,仍然在垃圾堆裡生活,同時在提醒著人類,今年科學家們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顆粒,並且在短時間內難以從人類的體內排出。
  • 美國德州一學區取消英漢雙語項目 華裔家長煩惱
    美國德州一學區取消英漢雙語項目 華裔家長煩惱
  • 少年用英漢雙語街頭乞討 良心發現自曝騙術(圖)
    一身高約1.6米,戴眼鏡、穿校服的男子跪在地上。旁邊放一背包,面前的地上,用粉筆寫著英語、漢語兩段文字(如圖)。文字前面擺著4本「學生證」、「獲獎證」等。行人將其圍在中間,不時有好心人扔下5元、10元。  「學生證」顯示:張佑生,18歲,貴州凱裡市第三中學學生。證書是張在學校獲得的英語、化學等競賽中的各種獎勵。
  • 科學家發現兩恐龍新種:距今7500萬年
    他表示自己的發現說明這一地區的恐龍種群多樣性遠超過此前的預計。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對加拿大自然博物館保存了75年的兩副角龍骨骼化石進行研究時,英國古生物學家尼克-朗裡奇博士吃驚地發現,這兩副骨骼的主人都是此前未知的新種恐龍,生活在7500萬年前的北美洲。在此之前,這兩頭恐龍被認定為加拿大的恐龍種群。
  • 英語手抄報:英漢雙語詩歌
    英漢雙語詩歌:我和祖國一起走過  Climb over five thousand years,  Side banner will give you the bright,  My dear motherland.
  • 2018年十大"新奇物種"名單:海洋最深的魚類被發現
    其中,最高大的是一種雄偉巨樹,高達40米。最小的是一種單細胞的原生生物。此外,這些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還包括一種罕見的類人猿,以及一種有袋動物——袋獅的化石,後者在晚漸新世時期漫遊在澳大利亞叢林上。今年的榜單上還有兩位海洋世界的居民,分別是來自太平洋深海的一種魚類,以及南極冰冷海水中一種色澤明亮的兩棲動物。
  • 內江將建非遺英漢語料庫
    內江將建非遺英漢語料庫 2019-07-09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詞彙audition英漢雙語詳解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詞彙audition英漢雙語詳解 2014-07-18 14:19 來源:大耳朵英語 作者:
  • 英漢雙語:禁菸新招法,幽默且接地氣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篇關于禁煙的文章:英漢雙語:大學校園禁菸新招法。 最近這張照片在網絡火了,可以想像,大學校園內,同學們為了防止身邊的有吸菸同學,校學生會想出這麼一個幽默、接地氣的方法,而且製作成了標語廣告牌一樣-吸菸找不到對象。警示那些吸菸的同學。
  • 我對一些中小學硬推英漢雙語教學非常擔憂
    近日,本報記者在昆明專訪了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章新勝。    中國青年報:為什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專門設立一個「國際母語日」來保護母語?    章新勝:設立這個紀念日的目的,在於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語言對文化的承載有特殊作用。文化有兩個載體是割不斷的,一種是飲食,另一種就是語言。如果一種語言消亡了,就意味著這種語言所附著的文化基因流失了,這種文化就消亡了。
  • 新研究發現早期魚類生活在近岸淺水中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7日電(記者周舟)美英兩國研究人員發現,4億多年前的古生代,魚類的祖先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水中,經過漫長進化後才向深海和淡水中擴散。作為地球上第一種脊椎動物,魚類已知最早出現在約4.8億年前的奧陶紀,但魚類化石直到4.2億年前才大量出現,這之間的空白期魚類在何處此前尚不清楚。刊登於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填補了進化史研究上缺失的這一環。研究人員考察了古生代中期2700多個有頜或無頜魚類化石記錄,通過數據建模的方式預測它們的棲居地類型。結果顯示,魚類在近岸淺水中獲得了豐富的適應性。
  • 英國學生成功復原7500年前挪威少年相貌
    英國鄧迪大學理科碩士巴伯用警方追查嫌犯的手段恢復了7500年前去世的挪威少年的相貌這個遺骸是1907年在斯塔萬格附近Vistehola洞穴中發現的,是保留下來的骨骼最為完整的挪威石器時代人綜合外國媒體10月21日報導,挪威斯塔萬格大學20日宣布,英國鄧迪大學理科碩士生珍妮·
  • 中國疾控中心: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針對不斷出現的「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說法,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再次表示,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傳播給人類的傳染性疾病。專家介紹,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三文魚等水產品檢測出新冠病毒,是因為這些水產品被新冠病毒汙染了而不是感染了。水產品在捕撈、宰殺、運輸、銷售、加工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但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魚類。因為病毒感染宿主需要有細胞受體,魚的細胞沒有與人類細胞相同的受體。新冠病毒只會感染哺乳動物,其病理影響主要集中在肺部。魚沒有肺,因此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 (英漢雙語)全球最熱新聞:左撇子更易發怒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英漢雙語)全球最熱新聞:左撇子更易發怒 2013-01-21 15: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免費領:有聲有色的雙語故事,英漢對照,抓住孩子外語啟蒙黃金期
    這次給大家分享的是:《有聲有色的雙語故事》,英漢對照,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高清彩色PDF,可下載列印。近幾年,雙語早教、雙語幼兒園等各種雙語教育機構的出現使家長意識到讓孩子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孩子小小年紀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對提升他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都有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