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教融合、校園體育成為熱詞,我們需要怎樣的體育課改革?

2020-12-10 澎湃新聞

5月28日,隨著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這一天閉幕,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的2020年全國兩會畫上了句點。此前一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已在北京閉幕。

在本次會議期間,有眾多關於體育的議案、提案,涵蓋了體教融合、青少年體育教育、全民健身等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此前接受媒體採訪。 資料圖

熱詞:體教融合

姚明: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在本次兩會期間,體教融合是眾多代表提及的體育熱詞。

在今年,姚明所做的題為《體教融合不能忽視人格塑造》的發言中,建議將適齡體校學員、專業運動員全部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提升其人文素質、科學素質。

姚明同時還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鼓勵中小學校與體校加強合作;體校教師進教師編制,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繼續教育等方面納入教育系統統籌;提高基層教練員、裁判員待遇,鼓勵基層教練員參與學校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

姚明還用一句話總結,「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體育的教育是不牢固的。」

這樣的觀點,與中國跆拳道協會和中國空手道協會主席管健民的提案不謀而合。

在管健民所做的《關於進一步增強教育和體育系統合力推動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他指出中小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諸多問題,而這些亟待解決的難題,僅靠教育部門單兵作戰顯然勢單力薄,多年來的實踐效果也不佳。

管健民認為,如何發揮國家、地方各級體育單項協會在專項技術、人才方面的組織優勢,調動體育單項協會服務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僅需要體育系統主動發力,更需要教育部門主動協同。

更重要的是,管健民認為體教融合是對體育的再審視及競技體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最終落實到兩個具體目標上:可持續發展的體育、綜合化的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女排國家隊隊長朱婷。 新華社 圖

熱詞:重視校園體育課

上海小學每周增加一節體育課

在本次兩會中,不少代表和委員提出了重視學校體育教育的提案。

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紅在政協大會上發言指出,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等情況突出。我國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體質監測和幹預體系,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

程紅建議,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增加體育成績在考試和升學測試中的佔比,將青少年體質問題納入績效考核,實施必要的行政問責。

事實上,目前各地方教育主管單位已經認識到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在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就表示,

「我們要小學增加一節體育課,現在是三節,到今年下半年全部變成四節,再往後是每天要有一節體育課。」

奧運冠軍葉詩文還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提出應在全國小學推行遊泳課,讓遊泳成為小學生階段的必修課。

當然,不只是小學,初高中同樣需重視體育教育。吳志明等百餘位委員就聯名提出《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要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

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也在提案中指出——正是因為中考要考體育,在所有學齡段的孩子中,初三年級的孩子體能是最好的,然後高一高二高三,孩子的體能是逐年下降的,「原因就是高考不考體育」。

由此,戴立益建議,適時推出在高考加試體育,讓體育成為第四門主課。

熱詞:全民健身

體育在脫貧攻堅中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小學、初高中、高校體育教育需更加重視,朱婷在《體育教育「關口」前移,啟蒙從學齡前兒童抓起》的提案中還提到了要將體育教育的「關口」應該前移到學齡前兒童。

朱婷認為,「重視幼兒體育啟蒙,早早在小朋友心裡種下參與體育的種子,讓運動成為伴隨一生的習慣。這關係到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也關係到我們全民族身體素質的提高。」

而這早已不僅僅是學校體育教育的範疇,也是連接到全民健康、全民健身的大方向之中。

例如,北京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副主席楊揚,就在政協大會上提到了要加強社區兒童青少年體育設施規劃和建設。

她認為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運動啟蒙和興趣培養更多起始於社區,要將社區兒童青少年體育納入全民健身、社區發展等建設範疇。

「2歲到16歲是人的運動敏感期,也是成長的關鍵期。」山西省政協常委、山西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陳安平認為,體育是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好中小學體育課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運動能力養成,而且對提升社交能力、塑造拼搏精神、健全人格品質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

而在擴大體育運動人口的基礎上,向全民健身邁進,也有助於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

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就在政協大會上作為民族品牌代表發言,認為全民健身有助於推進全民健康,讓奧運品質的體育用品全民共享。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長黃炳峰所提倡的,「體育運動蘊含著團結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更高榮譽。這種精神同樣有助於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踐行「體教融合」理念,深入「一體化」改革
    近年來,在區教體局推動下,我校加大體教融合力度,全面實施「體教一體化」發展戰略。學校堅持「兜住底,不封頂」的指導思想,在兩年多的不懈探索中,抓住機遇,快速拉動了學校體育工作的蓬勃開展,校園運動氛圍濃鬱,學生運動習慣、身體素質、專項運動技能等諸多方面均得到了顯著提升。體教改革,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多元發展注入了積極元素,增添了澎湃動力,同時也為學校的持續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 溫州:體旅體教體醫 融合發展「體育+」
    編者按   2017年9月,溫州成為國家體育總局社會力量辦體育唯一試點單位,被賦予探索深化體育改革的新使命。試點以來,溫州勇當急先鋒,舉社會之力,融社會之資,探改革之路,尋發展之道。溫州體育撬動「體育+旅遊」疊加效應的方向和決心,可見一斑。   在溫州市體育局的推動下,溫州市體旅融合亮點頻頻。2017年溫州市旅遊局和溫州市體育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至2019年年底,全市新增國家飛行營地2個、省級運動休閒基地1個、省級運動休閒旅遊示範基地1個、優秀項目7個;新增市級運動休閒旅遊示範基地8個、精品線路1條、優秀項目12個。
  • 體教加速融合,體育用品業迎來發展新契機
    愛高體育運營總監梁嘉華介紹,自2015年以來,隨著全民對校園體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公司的校園足球器材銷售也經歷了大幅度增長。「就在這個月,體育總局和教育部發布了一份體教融合的重要文件,裡面提到要鼓勵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體育在中考當中的分值會增加,另外,教育部體衛藝司王登峰司長也談到了家庭體育作業的概念,這些我覺得對於這個行業都會有很大促進。」梁嘉華說。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100分是體教融合「破題」與「破冰」之舉
    新華社昆明1月19日電(記者嶽冉冉)新年伊始,雲南省首吃「螃蟹」,把中考體育上調至100分,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平起平坐,此舉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也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高度認可。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認為,體育100分是體教融合「破題」與「破冰」之舉。
  • 教體融合•健康校園——霑益區水橋小學舉行「體育是最美好的教育」講座
    為進一步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增強學生體質,營造和諧向上的育人氛圍。近日,霑益區水橋小學邀請曲靖市體育訓練中心主任做「體育是最美好的教育」--體教融合,健康校園的專題講座。  講座首先從歷屆共和國領導人高度重視體育發展,提出「有沒有人真正的想過:體育難道不是這天下最基礎,最好的教育嗎
  • 踐行「體教融合」|與教院人一起,見證中國學校體育發展三十年
    從上世紀80年代提出「體教結合」到07年「中央七號文件」出臺從提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到如今「體教融合」如火如荼地實施中國校園體育的發展離不開體育教師的力量讓我們一起走進孫衛華的故事裡去尋找成為一名卓越體育教師的答案孫衛華,正高級教師,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
  • 體教融合譜新篇——淄博市暨張店區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啟動儀式...
    體育社會組織進校園旨在藉助體育社會組織的專業力量,幫助學校普及體育運動項目,推進學校體育課程超市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為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身體素質和健身意識,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搭建了集專業性與趣味性於一體的體育活動平臺,是深化體教融合的具體舉措,是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的具體體現,對於弘揚體育精神、傳承傳統文化、實現體育、教育和體育總會優勢互補和成果共享具有重要作用
  • 運動精英給孩子們上「體育課」,廣西校園體育需要多方合力
    12月23日,2020年廣西「體育舞蹈進校園」公益課堂活動在南寧市興桂路小學進行,專業舞蹈教師為孩子們帶去拉丁舞、街舞等多項新鮮體驗。 這是近期廣西校園體育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期包括中國圍棋名宿王汝南、劉小光在內,多個不同領域的體育大腕密集走進校園,為少年們上別開生面的「體育課」。
  • 體教融合,讓體育陪伴鐘樓學子健康成長
    8月21日,常州市體育局、常州市教育局、鐘樓區人民政府正式籤訂深化體教融合工作全面合作框架協議作為常州市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實驗區,常州市女子籃球隊項目走進了常州市荊川小學(市教科院附屬小學)、市男子足球隊項目走進了常州市懷德苑小學。三年來,合作效果良好,為今後更大規模、更高級別的合作奠定了基礎。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教育、體育資源,協調推進我市學校體育發展,在全市整體推進的基礎上,在鐘樓進行學校體育和體教融合的區域性研究和探索勢在必行。
  • 中央確定「健康第一,體教融合」,讓體育人興奮不已!
    體育文化研究學者柴黎昊認為,體育的核心價值在於:發揮體育對人的心、智、體的全面教育價值。而教育的重點必須是青少年,因此,部門協同的核心就是體教融合。體教融合就校內體育教育來說,實際上是體育的訓練和競賽手段與學校教育的結合。他還認為,依託學校青少年俱樂部是破題的好模式。▐ 體教融合的特殊戰場——校外建立起高效、通暢的體育系統輸送通道。
  • 今後校園體育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份文件在體育老師朋友圈刷屏了
    點擊標題下「體育課」可快速關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華生最近有一份文件,在體育老師的朋友圈刷屏了。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在長達75分鐘的發布會上,體育總局、教育部相關領導對《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了詳細解讀,並回答了記者提問。從發布會解讀和《意見》內容看,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將在打破競賽設置的壁壘、競賽體系融合、人才培養體系多方面進行體教融合。
  • 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深化體教融合——荷球在行動
    體育總局社體中心深化體教融合——荷球在行動 發布時間:2020-10-12 來源:社會體育指導中心 字體:
  • 體教融合 更多期待
    這項合作基於中國滑冰協會的「千校植根計劃」和河北師範大學的頂崗實習支教工程,名為「手拉手上冰計劃」——協會和學校拉起手,為滑冰運動的普及展開助力,也為體教融合注入了更深層次的動力。頂崗實習支教是河北師範大學的教育實踐品牌項目,開展近15年來,已有數萬名師範生在河北、北京、天津、新疆、雲南等地的千餘所學校深入實習。實習教師頂崗期間,學校原有老師則來到河北師範大學輪訓深造。
  • 體育總局、教育部:8方面37項措施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司長王立偉和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政策有關情況。
  • 安全有趣 應成為體育課的方向
    曉想隨著近日各地陸續開學複課,相繼有3名初三學生在體育課長跑訓練時猝死,讓跑步該不該戴口罩衝上了熱搜,也引起人們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校園體育運動安全的重視和體育課亟需改革的呼籲。開展校園體育運動,安全意識重要,安全方法更重要。學校、老師、家長和孩子,都應該認真學習了解科學的防疫知識和運動常識,讓體育運動以健康的方式正確打開。這就回到了如何做好複課後體育銜接,讓體育課安全又有趣的原點上。經過了漫長的疫情宅家期,複課後「學生體能下降」已成普遍現象。
  • 建立融合機制、監測學生體質、豐富體育課程,江蘇「花式」體教融合...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 題:江蘇「花式」體教融合帶來學生體質改善  新華社記者王恆志、趙久龍  自從女兒上了學,南京市民耿曉旭就多了個新「任務」:陪女兒完成家庭體育作業。「閨女以前不愛鍛鍊,有了這項作業好多了,現在小孩不缺營養,就得想辦法讓他們動起來。」
  • 校園體育教材醞釀改革:將涵蓋營養膳食知識、基本運動技能
    今年4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時代發展,我國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方式正變得多元化,而教育系統將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 教育部通知: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近日,從教育部網站獲悉,教育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 開放辦體育 為青少年拓寬體育路徑 讓孩子在體育課收穫成長——棒...
    開放辦體育 為青少年拓寬體育路徑 讓孩子在體育課收穫成長——棒壘球項目「體教融合」探索 發布時間:2020-10-0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馮蕾 軋學超
  • 毛振明|體育不好就不能上高中嗎?
    談及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我主要圍繞現在社會上大家比較關注的體育的熱點,也是體育的關鍵詞來談談改革與創新的問題:一是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二是體教融合;三是校園足球;四是中考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