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00:00 標清 診斷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播放時間:
    「願你挺進深藍,劈波斬浪!」今天上午,上海江南造船廠的一塊三色命名布緩緩揭開,我國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正式命名為「中山大學」號。
    
    「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儀式。
    「經略海洋是一代代中大科學家的熱切期盼。這艘科考船將承載起中大向海求索的使命擔當、興海強國的光榮夢想!」為科考船命名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大校長羅俊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這是一個延續92年的「海洋夢」!
    中大地處廣東、瀕臨南海,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1928年推動並參與中國歷史上首次對西沙群島的科學考察;2016年教育部批准建造科考船;2018年牽頭建設南方海洋實驗室,組織「重返西沙」科考活動,挺進大海、逐夢深藍。
    
    1928年,中大師生出發前往西沙群島科考。
    
    1928年,中大調查員乘小艇登陸深航島。
    與世界海洋強國相比,我國的海洋科考、海洋科技相對滯後。隨著「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意味著我國高水平科研育人「海上移動平臺」呼之欲出。
    
    
    「這是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科考船。」該船總設計師、中船集團第708所主任助理吳剛說,科考船設計排水量約6800噸、船長114.3米,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
    科考船下水後將開展舾裝調試,預計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該船總建造師、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張文龍介紹,科考船將配備大量先進科考儀器和科考操控支撐設備,建設設施先進的各類實驗室,率先在國內科考船中開創多個「首次」。
    「舟楫為輿馬,巨海化夷庚。」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表示,科考船將打造高水平海上移動科研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與國內外優秀海洋科學家交流合作,有力支撐實施海洋強國戰略。
    新聞連結
    為什麼「中山大學」號的英文名是「Zhong Shan Da Xue」 ?
    8月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在上海長興島命名下水。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將她命名為「中山大學「號
    在儀式上,當幕布下垂,「中山大學「四個字映入眼帘,引來現場歡呼。
    
    但是,細心的網友注意到了,為什麼船體上「中山大學」號英文名用的是「Zhong Shan Da Xue」拼音呢?
    為此小編查閱了大量資料,終於找到答案!
    原來,根據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8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辦法》第三章第一節「船舶命名」規定
    「船名包括中文名稱和英文名稱。中文名稱由兩個及兩個以上規範漢字或兩個及兩個以上規範漢字加阿拉伯數字組成。」
    重點來了!敲黑板:「英文名稱為中文名稱中規範漢字的漢語拼音或者中文名稱中規範漢字的漢語拼音加阿拉伯數字組成」。
    吳少敏 鍾哲
    鄭煒良 李珩丹
    羅斌豪 實習生 王志睿
    吳少敏;鄭煒良;羅斌豪;鍾哲;李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