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大LNG運輸船「泛亞」號下水

2020-12-12 中國網
 
停靠在7&8號碼頭

中國網4月15日訊 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國內最大LNG運輸船—— 「泛亞」號順利在滬東中華船廠出塢下水。目前,中國海油已建成各類LNG運輸及LNG動力船舶11艘,在建4艘,涵蓋遠洋大型LNG船、中小型LNG船、LNG燃料港作拖輪等,未來,「清潔、綠色、低碳」的天然氣清潔資源將通過這些LNG運輸船舶源源不斷地送抵千家萬戶。

分段打磨火花四濺

2015年,中國海油國內接卸LNG 1300多萬噸。「泛亞號」投產後,將主要用於澳大利亞到中國等亞太國家的LNG航線運輸,預計每年可為國內帶來150萬噸清潔能源。

LNG運輸船被稱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公認的最難建造,高技術、高可靠性、高附加值的「三高」特殊船舶。以貨物系統為例,為保證液化天然氣能夠嚴格控制在零下163℃,船艙需採用6.055萬個半米厚的隔熱箱作為內層,每個隔熱箱都是用進口的高檔木材加工而成,圍護結構內膽全部由特殊的不膨脹、耐低溫材料—殷瓦鋼組成,殷瓦鋼厚度僅為0.7毫米,全部採用焊接技術拼接,焊縫長度達140公裡,且單艙單層氦氣檢測洩漏點少於10個。

「泛亞號」船型長290米、型寬46.95米、型深26.25米,設計噸位8.25萬噸,總艙容約17.4萬立方米,裝載的LNG汽化後容量將達1.07億立方米,需要116個「水立方」才能容納,按照每戶居民每月用氣量15立方米的標準,每船可供北京市60萬戶居民使用1年。該船配備薄膜型貨物圍護系統,其雙燃料電力推進技術(DFDE)與再液化裝置整合應用在大型LNG船舶上屬首次。

船舶下水是船舶建造的裡程碑節點,標誌著整船主體結構完全呈現。「接下來將進入CCS系統、部分管系、電纜的敷設以及全船設備調試等環節。」中國海油海油發展副總工程師兼採油服務公司總經理俞華告訴記者。

「泛亞號」LNG運輸船造價超過2億美元。鋼材消耗量達2.86萬噸,共採辦153臺套大中型設備,國產化比例40%左右,帶動國內近千家設備生產廠商的產業發展,加快了我國冶金、造船、機電和海洋製造等傳統民族工業的國際化進程。

作為中國LNG產業拓荒者和領航者,中國海油已經建成包括大鵬LNG、福建LNG、天津LNG等7座接收站,累計接卸LNG突破8000萬噸,熱值相當於原油1億噸。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LNG進口國。

中國海油海油發展公司總經理霍健表示:「發展LNG運輸船產業對完善LNG產業鏈有重要意義,未來,我們將適時投資建造更多大型LNG運輸船,為國家獲取長期有競爭力的LNG資源以及天然氣安全供應提供重要保障。」

科普:

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簡稱LNG),是天然氣經過脫硫、脫碳、脫水去雜質等工藝後在-162℃時凝結為液體而成,其體積僅為同量天然氣體積的1/625,是更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素有化石燃料「皇冠上的明珠」之美稱。LNG已在交通車(船)、物流、工業、化工等多個領域被廣泛採用,很多國家將其列為首選燃料,大規模建設LNG接收站,LNG已經成為繼石油之後全球爭奪的熱門能源。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海洋地質科考船交付使用
    11月21日,東莞麻湧傳來好消息:廣東中遠船務建造的綜合地質調查船「海洋地質十號」上周順利交付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使用,為東莞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發展添上華麗一筆。「海洋地質十號」是由位於麻湧的廣東中遠船務承接設計建造的首艘科考船,是目前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新一代海洋地質科考船,填補了全國小噸位大深度海洋地質鑽探船的空白,投入使用後將大幅提升中國海洋地質調查能力,對構建我國深海地質鑽探船舶體系,促進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8月28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中山大學建造的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在上海長興島命名下水。該船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建造。據介紹,此次下水後將立即開展舾裝調試,預計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中山大學」號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總長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
  • 武船造全自主智慧財產權13000DWT甲板運輸船3號船順利交付、4號船...
    9月13日,由中國重工武船集團海工院總包,武船集團雙柳武船承建,為法國路易達孚海運集團打造的13000噸甲板運輸船3號船「ABM JINJU」號,在江蘇省南通市瑞泰船廠交付。9月15日,13000噸甲板運輸船4號船「ABM ILJIN」號駛離雙柳武船,前往南通瑞泰船廠進行最後的試航交付任務。
  • 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新華社上海8月28日電(記者 賈遠琨)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28日在位於上海長興島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科考實習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與擔當。
  • 我國綜合性能最強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 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
  • 我國綜合性能最強海洋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我命名你為『中山大學』號,願你承續並光大中山大學永恆的家國情懷,滿載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和建設者的熱切期盼……」8月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高大威武的科考實習船命名剪彩,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求索的使命與擔當,承載起興海強國的光榮與夢想,挺進深藍,劈波斬浪,順利平安!
  • 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
    光明日報訊(記者吳春燕)「我命名你為『中山大學』號,願你承續並光大中山大學永恆的家國情懷,滿載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和建設者的熱切期盼……」  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
  • 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央廣網上海8月28日消息(記者鄭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今天(28日)在上海長興島下水。「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設計排水量約6800噸,船長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具備I類無限航區(毗鄰冰區,抗冰加強CCS B3級)全球航行能力,是目前國內設計排水量最大、創新技術高度集成的新一代綜合性科考船。該船經濟航速11.5節、最大試航速度16節,經濟航速下續航力15000海裡,額定人員編制下自持力60天,定員100人。
  • 全國最大最強!今天「中山大學」號下水了
    今天上午,上海江南造船廠的一塊三色命名布緩緩揭開,我國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正式命名為「中山大學」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儀式。
  • 我國首艘自主建造極地考察船「雪龍2」號赴南海試航
    &nbsp&nbsp&nbsp&nbsp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8月15日從上海起航,前往我國南海海域執行試航任務。&nbsp&nbsp&nbsp&nbsp本次試航預計36天,分為4個航段,主要目的是完成「雪龍2」號科考甲板支撐系統、走航觀測設備、水下聲學設備、拖曳觀測系統、底質沉積調查取樣系統、實驗室系統和其他調查採樣設備的性能測試,並對上述科考設備現場驗收,同時開展船員獨立操船技能訓練。
  • 中國自主建造「雪龍」號兄弟船 兩船將結伴科考(圖)
    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示意圖。國家海洋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  近日,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簡稱「新船」)在江南造船廠切割車間完成第一塊鋼材點火切割,拉開了新船工程開工建造的序幕。  我國已有「雪龍」號破冰船,為何還要建新船?新船「牛」在哪兒?能為科考帶來哪些改變?
  • 我國完全自主設計的造島神器「天鯤號」有多牛
    隨著我國完全自主設計的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在江蘇啟東正式下水,標誌著我國疏浚裝備研發建造能力進一步升級,意味著中國疏浚產業進入世界先進水平。   與「天鯨號」相比,「天鯤號」整體大了一圈,長度140米,腰圍27.8米,一絞刀下去,最大挖深可以達到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絞刀功率6600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可以達到6000立方米。6000立方米的泥是怎樣一個概念?王健解讀道,「就是一米深的土坑,一小時可以挖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 1140TEU貨櫃船示範船下水試航|船順
    12月8日,湖北造「漢海5號」江海直達貨櫃船示範船下水並圓滿完成試航,這標誌著湖北建造的全國內河最先進、最大裝載量的江海直達貨櫃船即將交付、投入運行。新型1140TEU江海直達貨櫃運輸船試航成功,為長江航運再添利器。
  • 23000箱,全球最大LNG動力貨櫃船在滬交付,有多厲害?
    來源:觀察者網記者:趙挪亞  9月22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MARIC)研發設計,滬東中華(造船)有限公司為法國達飛集團建造的23000箱雙燃料超大型貨櫃船中的首制船「達飛雅克·薩德」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順利命名交付。
  • 「渤海瑪珠」輪下水 斥資4億元亞洲最大最豪華客滾船
    下水後,經過4個多月的內部裝修,預計於2015年2月前後投入煙臺至大連航線的運營。其姊妹船——「渤海鑽珠」輪正在加緊裝修,將於2015年1月投入煙臺至大連運營。    「渤海瑪珠」輪是「渤海翠珠」、「渤海晶珠」、「渤海鑽珠」輪的姊妹船,按照國際航行客滾船要求建造,配備了電梯、設有帶落地窗觀光陽臺的豪華客房、直升飛機可以直接降落,其豪華程度介於目前客滾船與豪華郵輪之間。
  • 國產首艘自主智慧財產權甲板運輸船交付
    當天,這艘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團研發製造的1.3萬噸甲板運輸船被命名為「ABM NUBIRI」後正式交付使用。廣州聯瑞專家指出,該船是我國首艘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萬噸級甲板運輸船,節油性能國際領先。廣州聯瑞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深耕業界多年,對各行業、產業的智慧財產權發展都十分關注。「過去發動機等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如今都換成了中國製造。」
  • 我國最先進科考船下水 造價超5億可抗12級大風
    我國最先進科考船在武船下水  昨日,在武昌船舶重工公司船臺上,隨著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手中彩瓶擲出,我國最先進綜合海洋科考船「科學」號順利下水。這艘造價5.5億元的科考船明年年中正式交付,將是我國未來20年海洋科考主力船。  該船系武船為中國科學院打造,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2009年12月,在北京籤訂建造合同,去年10月開工建造,今年5月進入船臺總裝。昨日,該船各項指標均一次檢驗合格,實現完整性下水。後續將進入碼頭安裝掃尾及系泊試驗階段,預計明年下半年即可出海遠航。
  • 全世界上最大的船,排水量相當於6艘福特號,長度超過艾菲爾鐵塔
    一提到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美國的福特號航母,但其實福特號航母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隻。世界上最大的船其實是諾克·耐維斯號運輸船,它屬於超大型原油運輸船,專門用於運輸石油,它的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82萬噸,是福特號航母的6倍大,能容納近410萬桶原油,船長也達到了458.45米,超過了艾菲爾鐵塔,是世界上最長的船隻。諾克·耐維斯號是1976年時,一位希臘船運從業者向日本住友重機械工業訂購的。
  • 工業之美丨體長超航母、船高22層樓,全球最大LNG貨櫃船啟航
    9月22日,「達飛雅克·薩德」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正式命名交付,並於9月25日在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滬東中華)長興島造船基地下水。該船由滬東中華和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為聯合賣方,為法國達飛輪船公司(下稱達飛)建造。
  • 大型浮標船「向陽紅22」交付:自主設計建造 將參與重大海洋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