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無翅飛行的動物,why?
動物一般靠翅膀達到飛行的目的,可是你知道嗎?有些動物沒有翅膀也能達到飛行的目的,想知道為什麼,趕緊來看看吧!
飛蛇
身體下方形成一個高氣壓區,進行飛行
遊蛇科,金花蛇屬,爬蟲類,共3種。體細長,樹棲,分布於亞洲南部和東印度。能作短距離滑翔。滑翔時身體挺直,腹部正中鱗片收縮使腹部微凹。飛蛇多晝間活動,捕食齧齒動物、蝙蝠、鳥和蜥蜴。印度和錫蘭的金花蛇常稱金色樹蛇,體長達100公分(40吋),黑色或略呈綠色,雜有黃色或微紅色斑紋。
蜘蛛
通過蛛絲進行飛行
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蜘蛛目所有種的通稱。蜘蛛並不擁有真正意義上的飛行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無法在空中進行長距離移動。世界各地的很多蜘蛛種群都具有這種能力。蜘蛛的這種飛行被稱之為「飛航」,利用蛛絲隨風飄蕩。通過飛航,蜘蛛可以快速前往高處或者進行遠距離移動。
飛魚
通過胸鰭拍打飛行
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它憑藉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型,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空中停留的最長時間是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有400多米。飛魚的背部顏色和海水接近,它經常在海水表面活動。
飛蜥
側肋的膜翼起到飛行作用
飛蜥是一種普通的灰色蜥蜴,頭部紅色或黃色。生活在花園、灌木叢和草原。山飛蜥(A. stellio)為埃及北方的常見種類,其尾周圍覆滿釘狀鱗片,相貌兇惡。它們更多地是滑翔者,而不是飛行者。在準備滑翔時,它們會展開側肋的膜翼。
鼯鼠
其飛膜幫助其在樹中間快速的滑行
鼯鼠也稱飛鼠或飛虎,是對松鼠科下的一個族的物種的統稱,稱為鼯鼠族(Pteromyini)。全世界現存13屬34種,中國有7屬16種,其中中國特產的有3種:復齒鼯鼠、溝牙鼯鼠和低泡飛鼠。本類動物多數分布在亞洲東南部的熱帶與亞熱帶森林中,僅少數幾種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的溫帶與寒溫帶森林中。
吸血飛行蛙
利用帶蹼的四肢滑翔
2008年,人們首次在越南山地叢林地區發現一種吸血飛行樹蛙,學名"Rhacophorus vampyrus"。這種樹蛙身長2英寸(約合5釐米),只生活在越南南部的霧林地區,能夠利用帶蹼的四肢從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
太平洋褶魷魚
利用體管噴水達到飛行
太平洋褶魷魚,又稱東洋魷,北魷,日本魷,太平洋斯氏柔魚,白魷魚。英國攝影師拍攝到日本海一種奇特的魷魚,它們能夠像飛魚一樣從水面躍起21米高,它們的跳躍機理十分有趣,是身體向後躍起,眼睛和觸鬚位於後方,魚鰭的作用相當於翅膀,在空中保持平衡。
作者:JD螢火蟲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