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員中,後來取得成就最大的,都有哪些學生

2020-09-13 熊熊講歷史

雲南陸軍講武堂簡稱雲南講武堂,該校前身是清朝為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的一所軍事學校。創辦時間是1907年,是民國時期三大軍校成立時間最早的一所軍校。該校在建立後,面向全國招生,其中還有幾位外國的學生也入雲南講武堂學習。可見雲南講武堂教學質量是得到認可的。

該軍校除了軍事學課外,還有文化課如國文、算術、歷史、地理、倫理、器械畫、英文和法文;軍事課有戰術學、兵器學、軍制學、地形學、測繪學、築城學、衛生學、馬學,各種典範、令,以及戰術實施,沙盤教育,野外演習等。正因如此,雲南陸軍講武堂也為近代史上培養了許多名將,而這些學生日後都成為,當時社會上的風雲人物。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從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的學生中,後來取得成就最大的,都有哪些學生!

朱老總


成就最大的第一位肯定是朱老總,他是四川人,但是畢業於雲南講武堂軍校。朱老總對革命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南昌起義失敗之後,朱老總挽救了這支部隊,將失散的人心,重新聚集在一起,這才有了後來的朱毛會師。在之後的歲月中,朱老總一直擔任我軍總司令,在建國後,也是全國陸海空三軍總司令,並且在1955年位居十大元帥之首。

成就第二大的肯定是葉帥,他是廣東人,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後參加了中山先生的革命軍,因才華出眾,葉帥受到中山先生的欣賞破格提拔為少將軍銜。然而,黃埔軍校成立後,葉帥又成為黃埔軍校的教官,按理來說,徐帥與林總都得稱他一聲教官。之後葉帥又加入了我黨,擔任過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參謀長等職位。因此,在解放後,他也被授予元帥軍銜,並且是我國後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朱培德


成就第三大的是朱培德,他是滇軍名將,也是雲南土生土長的將領。與朱老總是同學,在學校讀書期間並稱模範二朱。雖然朱培德加入了蔣介石集團,但是因才華出眾,作戰勇猛同樣受到了蔣介石的欣賞。但很可惜,天妒英才。在1937年2月17日因醫療事故去世,終年49歲。朱培德病逝後,蔣介石十分傷心,追上他一級上將,這個級別也就相當於我國的元帥。

成就第四大的是龍雲,他也是雲南人,畢業於雲南講武堂。之後加入了滇軍,一步步,在滇軍中闖出名堂。之後又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雲南王唐繼堯趕下臺,自己坐上雲南第一把交椅,成為名副其實的雲南王,主政雲南長達18年,成為西南三大軍閥之首。

唐繼堯


除了這些人以外,雲南講武堂還為外國培養了,傑出的軍事統帥。他們各自在自己的國家,都是首腦式的人物。如崔庸健他曾在雲南軍校讀書,後來回國後,任朝鮮人民軍總司令,軍銜是次帥,和朱老總的級別差不多。

還有李範奭也是雲南講武堂的學生,他擔任過韓國首任總理兼國防部長。這個級別,在他們國家都是頂層人物。還有武海秋也是雲南講武堂的學生,他是越南人擔任過那裡的一把手。

相關焦點

  • 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最早軍事學校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翠湖西岸承華圃,即今天的農業展覽館和圖書館範圍內。  舊址現存講武堂主樓,是走馬轉角樓式的二層磚木結構建築,東、西、南、北四座樓各長120米、寬10米、高12米,閣樓對稱並相互連接,中部形成了一個方形的四合院,是當時的內操場,南樓中部有閱操樓。另外還有辦公室、教室、宿舍等建築。  1909年,清政府為建立新軍而創辦雲南陸軍講武堂,這是中國較早的軍事學校之一,共設有步兵、騎兵、炮兵、工兵四科。
  • 革命聖地南昌與雲南陸軍講武堂的紅色聯結
    從雲南陸軍講武堂到八一南昌起義1909年,朱德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丙班,後加入「同盟會」走上民主革命道路。1911年秋,朱德從講武堂畢業後進入滇軍,在辛亥革命雲南重九起義和護國戰爭中屢立戰功,升任少將旅長兼瀘州城防司令,1921年擔任昆明陸軍憲兵司令和警察廳廳長。
  • 「原創」革命聖地南昌與雲南陸軍講武堂的紅色聯結
    從講武堂到南昌,又從南昌到講武堂,這其中的歷史關聯與歷史邏輯,值得深入探討研究。從雲南陸軍講武堂到八一南昌起義1909年,朱德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丙班,後加入「同盟會」走上民主革命道路。1911年秋,朱德從講武堂畢業後進入滇軍,在辛亥革命雲南重九起義和護國戰爭中屢立戰功,升任少將旅長兼瀘州城防司令,1921年擔任昆明陸軍憲兵司令和警察廳廳長。1922年9月朱德與孫炳文一同從上海赴歐洲,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根據黨組織安排到江西從事軍運工作。
  • 昆明五華區5大著名景點:雲南陸軍講武堂和朱德舊居很少有人去過
    區內有玉帶河、沙朗河、西北沙河、迤六瓦恭河等主要河流。昆明五華區著名景點:1、雲南陸軍講武堂雲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原系清朝為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的一所軍事學校。開辦於1909年。
  • 雲南將推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 陸軍講武堂為核心遺產
    5月17日,記者從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獲悉,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在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舉辦主場活動,宣傳展示以翠湖為核心的周邊的15家博物館的保護、利用、研究及推廣內容,啟動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儀式。
  • 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 民國時期中國四大軍官學校之一
    位於瀋陽市大東區珠林路25號的東北講武堂是東北地區一處歷史悠久、培養幹部眾多的軍事機構。它與「雲南講武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及「黃埔軍校」並列為中國四大軍官學校。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遼寧省 瀋陽市 東北陸軍講武堂
  • 張作霖舊照事件扯上雲南講武堂 照片一模一樣(圖)
    雲南陸軍講武堂博物館內何海清的照片。  何派說法:  張何後人都說照片中人是何海清  「人教社高中歷史教材中張作霖的照片有誤,實為湖南一位督軍的照片。」近段時間有人認為,2007年之前人教社歷史教科書中採用了一張歷史人物張作霖的老照片,書上標明有錯,這個人物不是張作霖而是湖南一位督軍何海清的照片。該話題一時引來網上眾多議論。
  • 誰在抗日戰爭中犧牲最多?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四大著名的軍官學校。它們在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就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雲南講武堂、東北講武堂和黃埔軍校四大軍校。在抗日戰爭中這四所軍校都做了哪些犧牲?
  • 朱德與雲南的殷殷情懷
    朱德,四川儀隴人,1909-1922年在雲南生活13年,視雲南為第二故鄉,在雲南,改朱建德之名為朱德,改籍貫為雲南臨安府蒙自縣,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官至雲南警察廳廳長。讀書在雲南。1909年23歲的朱德毅然決定辭職,這一年,本在家鄉任中學體育教師的朱德決定辭職,「教育救國」的理念踐行已有一年卻絲毫行不通,在家閉門思過後的朱德決定去雲南求學。但是下定這個決定是有極大的風險的:第一是家庭反對,第二是路途遙遠,第三是路費缺乏,最後也是最大的問題,雲南陸軍講武堂辦得起來嗎?
  • 十大元帥都是泥腿子?翻開他們的履歷,讓你驚呼想不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們的開國將帥大多是泥腿子出身的大老粗,沒上過學,沒讀過軍校,沒有學歷,甚至大字不識幾個,他們能打勝仗靠的是天賦和勇敢,但這是一個明顯的誤區。只要我們翻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的履歷就可以發現,這些開國將帥絕非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雖然不是清華、北大名校畢業,但至少都有中學相當學歷,有的還是著名軍事院校高材生。
  • 一口吃下「講武堂」!講武堂推出4款高顏值蛋糕,ke嘗嘗?
    繼系列雪糕走紅後,雲南陸軍講武堂再次推出了4款以講武堂為特色的慕斯蛋糕。 6日上午,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南樓二樓的講武堂文創書吧內,記者見到了黃、綠、紅、藍4個顏色的系列蛋糕,蛋糕呈方形,不同顏色的蛋糕口味不同,主題也不同,售價38元/個。
  • 【雲南傑出人物】民國元勳「山中宰相」李根源
    第一批參加同盟會,參與領導重九起義,擔任雲南講武堂校長,四次為抗日烈士建造英雄冢。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秀才,二十九年(1903年)入昆明高等學堂。次年留學日本,學習陸軍軍事,先後畢業于振武學堂士官學校。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會,次年春任雲南留日學生同鄉會會長,《雲南雜誌》社經理。宣統元年(1909年)回國,任雲南講武堂監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總辦。
  • 揭開「講武堂」校長愛國傳奇的一生
    有鄭開文籤章的學生畢業證《軍政府公報》收錄的鄭開文的電文12月7日,通海縣博物館迎來兩位特殊的捐贈者——雲南陸軍講武堂(後改名「雲南陸軍講武學校」)校長鄭開文的外孫女黨廣源和外孫女婿沙光耀,他們向通海縣博物館捐贈了一批鄭開文生平事跡文檔資料
  • 1614位開國將帥,他們中有多少人畢業於著名的「四大軍官學校」?
    他們都是在革命戰爭時期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軍事人才。他們都接受過哪些軍校的培養呢?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創建於1918年,原名「工農紅軍總參學院」。1924年由蘇聯軍事家伏龍芝擔任院長,因其任內的重大改革及貢獻,學院改名為「伏龍芝軍事學院」。
  • 臺灣地區「錕鵬會」青年學生來滇交流取得圓滿成功
    臺灣地區「錕鵬會」青年學生來滇交流取得圓滿成功 2016年09月23日 13: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23日雲南訊 日前,臺灣地區「錕鵬會」青年學生一行23人在臺北商業大學教授陳潔瑩的帶領下來滇交流,學生分別來自高雄餐旅大學、中原大學、師範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朝陽科技大學、逢甲大學、大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