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IPO:咖啡已燙 但全靠燒錢加熱 道理都懂 但道理不是答案

2020-12-15 騰訊網

瑞幸咖啡的上市攪動了各種聲音,尤其是招股書內容的曝光,讓瑞幸咖啡的家底一覽無餘,看了很多文章,我覺得現在去評論瑞幸咖啡得失成敗為時尚早,還是靜靜的看它表演吧。

你的微信裡,收到過小藍杯的推廣連結嗎?這是兩年前,公司白領第一次接觸瑞幸的場景。「邀請好友,各自得一杯。」瑞幸咖啡就這樣基於網際網路熟人推廣模式,從北京銀河SOHO的一家門店,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美國證監會於4月22日公布了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的招股說明書。根據這份招股書,瑞幸咖啡尋求以LK為代碼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融資最多1億美元。瑞士信貸、摩根史坦利將成為其承銷商。招股書顯示,瑞幸在2018年的淨收入為8.4億元人民幣,淨虧損16.2億元人民幣;2019年截至3月31日淨收入為4.8億元人民幣,淨虧損5.5億元人民幣。

野蠻擴張史

根據全球企業增長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報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瑞幸是中國第二大和門店數量增長最快的咖啡品牌。瑞幸所有的商店都是自有的,位於中國經濟活躍的地區。

短短18個月,門店從1家增至2370家。瑞幸於2017年10月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試營業門店,並迅速擴張門店網絡。截至2019年3月31日,該品牌已經在28個城市擁有2,370家門店,其中包括2,163家快取店。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瑞幸還在招股書中表示,其門店將繼續向中國新的地區和城市擴張。瑞幸還將在現有市場中對咖啡需求高的地區增加門店覆蓋密度。門店網絡的擴張將使該品牌能夠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 並使其更加貼近客戶。從門店數量層面來看,瑞幸的目標是到2019年底形成中國最大的咖啡網絡。

目前瑞幸的門店主要集中在廣州、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和江蘇、浙江等經濟強省。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信已經擁有超過1680萬的累計交易客戶量。此外,瑞幸2018年的客戶回購率超過54%。瑞幸認為,中國的咖啡市場被嚴重低估。良莠不齊的品質、高昂的價格和便利度欠缺阻礙了中國鮮煮咖啡市場的發展。瑞幸相信,他們的模式將通過解決這些痛點,成功推動中國大眾市場的咖啡消費。

核心財務數據解析

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的核心業務包括新鮮飲品(Freshly brewed drinks),其他產品(Other products)和 其他(Others)。新鮮飲品包括鮮煮咖啡、鮮榨果汁等, 其他產品包括輕食、小零食、Boss午餐等。

1、淨營收方面

飲品:截止2019年3月31日,該部分淨營收(Net revenue)為4.79億元,去年同期為1300萬元,同比增長3594%。該部分營收的迅速增長主要受客戶數量增長、門店迅速擴張和產品大量出售驅動。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共有1680萬消費者,2370家門店。本季度月平均商品販售量大約為1630萬件。

其他產品:2019年第一季度,該部分營收為8400萬元,佔本季度總營收的17.6%。2018年同期該部分營收為140萬元,佔當季度總營收的10.8%。該部分佔比增長主要是由於2018年第一季度新發售的產品,如輕食等銷量迅速上升。

其他:2019年第一季度,該部分營收為3340萬元,佔本季度總營收的7%。2018年同期該部分營收為200萬元,佔當季度總營收的15.3%。該部分佔比下降主要是由於外賣訂單佔總訂單的比重下降,而自取業務訂單量上升。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2、成本方面

經營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支出(Cost of materials)、門店租賃和其他經營成本(Store rental and other operating costs)、折舊費用(Depreciation expenses)、銷售和營銷支出(Sales and marketing expenses)、一般行政支出(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門店開業和其他支出(Store preopening and other expenses)。

概況:2019年第一季度,經營性成本共計10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38億元,同比增長為625%。該部分的迅速增長主要是由於大規模的業務擴張。同時,經營性成本佔淨營收的比重從2018年第一季度的1066.2%下降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210.1%。由此可見,瑞幸咖啡的虧損幅度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經濟規模的擴大和以科技為驅動力的運營方式比重上升。

從招股書上看,經營性成本中各部分佔比的變化很大。在2017年和2018年,佔比最大的是銷售和營銷支出,特別是2017年,該部分佔到了45%,比例將近一半。2019年第一季度,佔比最大的是門店租賃和其他經營成本,比重為28.1%,材料支出費用次之,比重為27.4%。

由此可見,從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瑞幸咖啡正逐步改變市場擴張策略。不再單純靠打折、買贈、邀請好友免費等營銷方式做市場推廣,獲客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依靠前期已經獲取的穩定客戶做依託,大量開設門店,提高顧客體驗和購物舒適度,在客源分流的情況下避免銷量下滑的風險。

材料成本:2019年第一季度,材料成本為2.758億元,2018年同期的材料成本為940萬元。

門店租賃和其他經營成本:2019年第一季度,我們的店鋪租金和其他運營成本為2.824億元,2018年同期為2,020萬元。該部分成本上升主要是由於門店數量增加。

銷售和營銷支出:2019年第一季度該部分支出為1.681億元人民幣,2018年同期為5440萬元人民幣。該部分支出佔比最大的是快遞費用支出。由於業務規模增長,外賣訂單量增加,快遞費用顯著增長。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3、員工數量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共有14713名門店運營員工、630名門店開發員工、811名技術開發員工、436名綜合管理員工和59名銷售和營銷員工。

市場規模

1、 杯裝咖啡受歡迎程度上升。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杯裝咖啡消費數量在中國顯著增長。2013年消費量為44億杯(人均3.2杯),2018年為87億杯(人均6.2杯),,預計將在2023年進一步增加到155億杯(人均10.8杯)。零售總額從2013年的15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69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1806億元。

2、 中國目前鮮煮咖啡普及率低,前景廣闊。鮮煮咖啡在中國的普及率較低,主要原因是品質不一、價格昂貴、使用不便。隨著這些痛點的逐步解決,預計中國人均現煮咖啡消費量將加速增長,從2018年的人均1.6杯增加到2023年的人均5.5杯。零售現磨咖啡已從57億元 (佔咖啡市場總額的36.7%)增加到2013年的390億元(咖啡市場總額的68.6%),2018年將進一步增至1579億元人民幣(咖啡市場總額的87.4%)。預計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2.3%。

3、 一、二線城市為主要消費地點。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2018年,一線和二線城市的人均鮮煮咖啡消費量為3.8杯,是中國人均消費量(1.6杯)的2.5倍。受城市化進程和社會節奏加快的推動,到2023年,中國的一、二線城市鮮煮咖啡人均消費量將增至11.0杯。因此,瑞幸將市場定位在一二線城市,入駐大型商業中心和寫字樓,加大全市門店覆蓋程度,對擴大交易量和用戶增長起到積極的作用。

股權結構

根據招股書文件,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家族實益持有969,70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0.53%。

創始人錢治亞家族信託控制下的Summer Fame Limited實益持有625,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9.68%。

Mayer Investments Fund, L.P.實益持有393,75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2.40%。

黎輝代表大鉦資本(Centurium Capita)實益持有377,87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1.90%;、劉二海代表愉悅資本(Joy Capital)實益持有214,471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6.75%。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瑞幸咖啡與神州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瑞幸最大股東陸正耀家族是神州優車的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近30%股權。陸正耀目前則通過神州優車控制著神州租車近30%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身為瑞幸創始人的第二大股東錢治亞此前在神州優車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鑑於此,在錢治亞創立瑞幸咖啡後,陸正耀對其提供了資本和人員上的支持。

瑞信第三大股東也在2016年-2017年加入神州優車擔任副董事長,負責神州優車的戰略和資本運作。

融資歷史

瑞幸咖啡分別在2018年7月、12月和2019年4月獲得三輪共計5.5億美元融資。

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輪融資基礎上,額外獲得共計1.5億美元的新投資,其中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瑞幸咖啡投後估值29億美元。

貝萊德也是全球星巴克的最大主動投資人。Wind數據顯示,星巴克總股本為12.4億股,貝萊德共持有約9037萬股,佔星巴克總股本的7%。

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2億美元。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參與了此次融資。完成融資後,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進入公司董事會。

更早些時候的2018年7月份,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君聯資本參與了此次融資。

(圖片來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風險提示

1、迅速擴張可持續性有待驗證

從2017年10月到2019年第一季度,在中國28個城市運營了2370家門店,累計交易客戶超過1680萬。但居民消費支出減少、咖啡行業競爭加劇、商業模式可替代性強等諸多因素增加了擴張計劃的不確定性。

2、未來難以承受的巨大淨虧損額

從2017年6月16日成立之時至12月31日,淨虧損5640萬元;2017年淨虧損16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淨虧損5.518億元。根據招股書,瑞幸咖啡繼續推出大額折扣商品以提高客戶基數,加大銷售和營銷成本支出。而收入可能不會以預期的速度增長,也可能不足以抵消支出,因此虧損時長尚不可知。

3、資金鍊存在中斷風險

因增強客戶粘性以及發展新客戶的需要,還需大額營銷支出;客戶端下單一鍵操作需要大量技術支持;因此,瑞幸還有較長時間的虧損期。目前,資金投入主要來源於股東出資,此外,還將通過增發股票、債務融資或銀行貸款等方式來籌集資金。因籌集資金受到公司融資能力、盈利能力、業務發展速度、市場行情等眾多條件影響,瑞幸是否能夠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或者資金鍊是否會突然中斷,還需市場檢驗。

4、過度依賴第三方機構

2018年起,原料供應由八家供應商承擔。其中包括一家咖啡豆供應商,四家乳製品採購商,三家糖漿採購商。此外,依靠一家快遞公司提供顧客和公司外賣訂單服務,三家倉庫和物流服務商提供庫存存儲、倉庫之間以及倉庫與門店之間的配送服務。因各個供應商之間環環相扣,一旦中斷操作或暫停供應,都會對後續運營產生負面影響。加之尋找後續替代商成本較大,因此對多個第三方機構的依賴會降低運營可靠性。

2019年1月3日,瑞幸CEO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瑞幸咖啡將在全國新開設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達4500多家,並2019年底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雖然瑞幸沒有在招股書上明確列出競爭對手清單,但對標星巴克之心路人皆知。正如便利店會將依雲礦泉水置於醒目位置,以提醒顧客本店的消費檔次一樣,「對標星巴克」的野心便是瑞幸的「依雲」,是其想在獲客成本、顧客留存率、門店輻射程度、利潤率上努力追趕的「遠方」。

雖然瑞幸將每杯咖啡的價格定位在20-30元之間,避開與星巴克30多元高端消費區間的正面攻擊,但在「買二贈一」、「買五贈五」、「3.8折優惠」等大額折扣力度的加持下,每杯咖啡的價格在10-20元之間。與其說在與星巴克搶佔市場,不如坦言消費群體與全家、7-11等便利店重疊。

小藍杯上的廣告詞道出實情:「所謂道理,你我都懂。但道理並不是答案。」瑞幸咖啡的替代品不是星巴克,放下執念,走的更遠。

本文來自財聯社研究員 袁曉茜 卞純

各位看官

歡迎關注快消亂談(微信號:kuaixiaoLT),還懇請各位看官多多支持,本號由國內一線財經媒體記者主理,長期關注快消行業,希望帶給各位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和思考。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燒錢燒到「無人區」
    有人認為,瑞幸咖啡從零到一,打出了一個美麗新世界;也有人認為,瑞幸咖啡只會燒錢,就是一個資本局。一位投資人向燃財經透露,過去一個多月,二級市場對瑞幸咖啡進行了激烈的多空對戰,唱空者損失慘重。「所有人都以為大股東會拉高股價拋售套現,但實際上管理層的股票基本都沒賣。」
  • 瑞幸咖啡,不懂星巴克,更不懂咖啡!
    But,如果說瑞幸作為一個營銷公司,咖啡是其營銷產品,那瑞幸對咖啡的了解程度簡直入門都算不上,不僅不懂咖啡,更不懂其競爭對手星巴克。或許有人覺得小編過於激動,還是想博眼球,但事實如此,沒必要說違心的話。
  • 瑞幸咖啡股價翻倍市值破百億美金,燒錢燒出護城河?
    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一直在不斷講述新故事。去年9月小鹿茶獨立運作,今年1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瑞幸不斷燒錢能否燒出護城河?東興證券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東興證券認為,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並不存在突破某個臨界點就可以戰勝競爭對手,建立長期的護城河。
  • 挑戰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大筆燒錢何時休?
    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當季月均銷售產品件數4420萬件,同比增長470%;季度內單店平均淨收入為45萬元,同比增長80%。一系列亮眼的數字讓瑞幸咖啡光環加身,但問題同樣明顯。從成立之初「碰瓷」星巴克做營銷,到燒錢求擴張的發展模式,都是瑞幸咖啡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 瑞幸咖啡燒錢創業,2019?美夢成真還是夢碎如ofo?
    瑞幸的野心還不止於此,在其19年戰略溝通會上,瑞幸咖啡表示,計劃到2019年底,瑞幸咖啡的門店總數將超過4500家,不論是門店數量,還是銷售杯量,都要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迅速擴張秘訣:燒錢補貼!
  • 提升商業思維:瑞幸咖啡,不僅僅是咖啡
    瑞幸的本質是什麼,它能快速上市憑藉的又是什麼,和其它的餐飲零售相比,瑞幸的成功到底有什麼不同?今天分享的書籍《瑞幸閃電戰》會帶給你答案。02在瑞幸咖啡的上市路演PPT裡,有一頁顯示它的模式是「星巴克+7-Eleven+好市多+亞馬遜」。
  • 瘋狂「燒錢」,成立兩年超越星巴克?瑞幸咖啡究竟意欲何為?
    瘋狂「燒錢」,成立兩年超越星巴克?瑞幸咖啡究竟意欲何為?(一)在中國提到喝咖啡,小編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星巴克!瑞幸咖啡PK星巴克看到這些數據,小編真的驚呆了:有錢真好!真不是小編在這瞎感慨,實體店的背後,那可是實打實的資金!
  • 瑞幸咖啡起死回生了?是怎麼做到的?
    瑞幸咖啡原地滿血復活了?瑞幸咖啡,曾是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個奇蹟 —— 從成立到上市不過18個月,創造全球最快IPO記錄,被美國媒體InvestorPlace評為「年度最佳股票」,被譽為中概股的驕傲。然而,又過了18個月,瑞幸又經歷了財務造假、退市風波,在大家都以為它要涼涼的時候,它卻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風生水起。厚乳拿鐵、小隕石們成功佔領了白領們的辦公桌。最近幾年,中國的咖啡賽道火爆異常,瑞幸的每一步都可謂是傳奇。
  • 瑞幸咖啡停牌,「東方咖啡故事」講不下去了……
    這個故事其實存在明顯的悖論,也許在瑞幸之前,很多人就聽過一個類似的銷售故事:「甲乙兩個銷售員到非洲某部落去推銷皮鞋,甲去了後大失所望,表示那裡的人根本不穿鞋,誰來買皮鞋呢?乙去了後態度卻截然相反,大喜道,這裡的人都差鞋穿,咱來的正是時候。」瑞幸咖啡與乙銷售員懷抱著相同的觀點,但他們都忘了問問消費者,到底需不需要皮鞋/咖啡。
  • 艾永亮:虧損超8億的瑞幸咖啡,它的前景如何?
    說到瑞幸咖啡,大家肯定很熟悉了,在日常生活中鋪天蓋地都是它的廣告,這個號稱10億資金挑戰星巴克的咖啡企業,像龍捲風一樣襲來。從2017年6月公司註冊到上市,瑞幸咖啡用了不到24個月;從2018年5月正式營業到上市,瑞幸咖啡用了不到12個月。
  • 瑞幸咖啡造假的覆車之鑑
    □ 閆 冬近日,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瑞幸咖啡也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公司已經和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員工的偽造交易行為調查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燒錢賣咖啡還不夠,現在瑞幸要五折賣輕食了
    8 月 1 日,瑞幸咖啡在北京舉辦發布會,宣布進軍輕食市場,即日起至年底全國所有門店所有輕食一律五折優惠,並宣布年底前將在全國建成門店 2000 家。瑞幸並不自己生產輕食,其輕食產品由百卡弗、百麥、中糧這三家公司提供,目前店內銷售的輕食有麥芬蛋糕、三明治、司康、卷餅等,折後價格在 6.5-12.5 元之間。瑞幸咖啡稱目前的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現階段是虧錢銷售。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瑞幸四月初財務造假爆雷的事情似乎已被遺忘的差不多。在之後的七個多月內,瑞幸並沒有如外界預料的那樣資金鍊斷裂,倉促離場。   對於瑞幸來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後瑞幸時代,中國還有咖啡市場嗎?   瑞幸今年爆雷之後,它之前說過的所有故事基本都被推翻。例如,中國人其實並不愛咖啡,只愛喝茶,所謂的巨大市場增長空間在中國其實並不存在。   因為瑞幸的有至少兩個季度的營收數據是兌水的,所以以上質疑似乎是合理的。
  • 新一輪融資已到位,瑞幸咖啡遞交上市申請,但未來仍是未知數!
    然而到了2019年我們發現瑞幸咖啡的擴張速度居然比計劃的還要快,目前瑞幸咖啡在全國30個城市都有店鋪。4月18日,瑞幸咖啡又獲得了1.5億美元的投資,隨後便曝出了瑞幸咖啡遞交上市申請的新聞。看來,瑞幸咖啡沒有在吹牛,至少在店鋪擴張上,瑞幸咖啡正在按照它的計劃有序推進,現在公司即將上市更多的投資者將會蜂擁而至,錢也不是個問題。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那麼瑞幸咖啡的創始團隊,他們不知道這個道理嗎?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而且都是成功的商人,怎麼可能看不到這個問題,但是為什麼還要講這樣一個故事呢?因為這個故事對美國人的胃口!美國人認為咖啡就是全世界最好的飲品,人類就應該每天喝咖啡,那些不喝咖啡的國家都不是高端,沒有文明的氣息,所以需要美國人去改善他們的飲食習慣,同化他們,所以美國人認為我們是可以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的,就是控制他們年輕人的潮流喜好一樣,美國的好萊塢大片不就在中國挺受歡迎嘛!所以美國人相信了這個故事。
  • 燒了10億的瑞幸咖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黃太吉?
    ——正是這種不惜成本的動作,成就了瑞幸咖啡的聲名,但也將其帶到一個不確定的境地。▲資本加持下,瑞幸咖啡的擴張速度令人咋舌我從幾個做資本的朋友那聽說,瑞幸又在做融資了,花錢不可謂不快。「燒錢」並不是罪過。
  • 叫板星巴克,燒錢打價格戰,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董事長放...
    已完成B輪融資,一年時間或將開展2000家店這家咖啡品牌又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融資後的估值約為22億美元。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參與了本次融資。燒錢模式何時盈利?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瑞幸咖啡在人力物力上,投入大量資金成本,除輕食半價補貼外,其滿35元免配送費,7塊錢的快遞費均由瑞幸承擔。這使得瑞幸咖啡配送一單的成本比自提一單的成本要高。
  • 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咖啡陪你、自助咖啡...
    下面內容可能要佔用你30分鐘,但30分鐘後,你將是朋友圈裡最懂咖啡行業的神級人物。 一、星巴克虧損 在中國,幾乎所有咖啡館都在和星巴克對標,不是要成為星巴克就是要顛覆星巴克。 在強勢資本的助推下,瑞幸咖啡2018年前9個月虧損高達8.57億元。通過大幅補貼以及社交電商的多元營銷方式,在2018年底,瑞幸咖啡方面表示,已在北上廣深等全國22大城市完成2073家門店布局。2019年1月14日,瑞幸咖啡在官方公號上宣布售出杯量達1億。
  • 停不下來的瑞幸咖啡:全國累計入駐36城
    虧損!下一個ofo?雖然管理層在面對虧損時很淡然,但外界可不這麼看,瑞幸咖啡被評為「燒錢換市場」的公司,甚至被稱為是下一個ofo。而近期,瑞幸咖啡新增一條動產抵押信息,更是加深了外界對於其「缺錢」的猜想。
  • 上市之後,瑞幸咖啡還要跨越三座大山
    開盤後瑞幸咖啡股價一路上漲超過50%,市值最高達到60億美元,但隨後股價回落。IPO當日收盤,瑞幸咖啡股價上漲19%,市值47億美元。 根據計劃,瑞幸咖啡本次IPO發行3300萬份ADS,每份定價17美元,加上綠鞋計劃將募集資金6.95億美元。 自進入咖啡市場之日起,瑞幸咖啡就因為激進的廣告營銷、瘋狂的燒錢補貼、以及超強的融資能力,在市場上引發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