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習俗,寓意美好的傳統食物,種類豐富的年糕
說起年糕,北方人可能不是特別熟悉,這個美食起源於南方,很久以前就出現了,現在小編經常吃的是包裝袋裡調製好的炒年糕,味道很好,糯香軟綿,又帶一點辣味。接下來大家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年糕吧。
年糕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它的原料是水稻,而水稻此物,早在河姆渡時期就發現了。這也體現了我們早在七千多年前就開始種植了,而且完整保存了種子。經過不斷的發展,到了漢代,之後的遼代,已經家家戶戶都吃年糕了,已經在民間傳開了。後來到了明朝、清朝的時候,年糕已經成為了市場上一直供應的小吃,而且分成了南北兩種風味,南北兩方又分有很多口味,所以,這樣來說,年糕的美味醇香,香嫩可口已經被大家認可,它的長時間發展使得帶有濃重的歷史氣息。
其實年糕與我們一年一度春節有著很大的關聯,怪獸「年」吃了高氏家族做成的糕點就會被趕跑,制服。所以它的名字就是「年糕」。所以,過年的時候吃年糕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大部分過年吃它的人都是南方人,北方並不是很流行。關於年糕,還有一個在春秋時期的故事,大家都認為它的名字寓意很美好,都爭著學它的做法,做給家裡人吃,並且把它做成各種形狀,有長方形,還有如意一樣的形狀,還有六角的形狀。因為它的好名字,人人都講究吃它,也得到了王室各族的寵愛,製作技巧又上了一個層次,流傳的更為廣泛。
人們年糕的製作方法很多,它可以煮、可以炒、可以炸、可以片炒、可以湯煮等,並且鹹味和甜味都是可以的。另外,它的湯汁也超級鮮美,以前是家家戶戶都必須準備的食物。它的烹飪方法很多,應該有十種以上,在古代,因為條件不好,存放的時間總是很短,所以總有很多百姓把它製作好以後,選個好天氣,放在太陽下暴曬,幾天以後再進行存放,等到想吃的時候,就把它泡在水裡,需要泡的時間長一些,然後就可以正常吃了。也有一些人把年糕泡在水裡,每天都得換水,保持清潔,如果一不小心弄得年糕不乾淨了,那這塊年糕就不能吃了。因為我國的土地廣闊,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有所不同,喜歡的口味會不同,製作的方法會不同,創新產生的新產品也是種類豐富,適合的市場更是不同。
之後產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年糕,南方,北方各有千秋,北方基本上是蒸,炸這兩種方式來製作的,南方很多人是片炒和湯煮這些方法,但兩種都是甜味。發展到現在,創新出來了很多不同口味的年糕。年糕有很多分類,多數地區的年糕都是不同的,有弋陽年糕,寧波年糕,北京年糕,福州年糕,蘇式年糕,蒙自年糕等。各種口味應有具有,加不同的糖有不同的色澤,有塊狀也有條狀。
隨著時間的遷移,年糕創新出來了很多新花樣。比如八寶年糕,它的輔料很多,核桃,杏仁,葡萄乾等,有點類似於傳統月餅的餡,這些輔料混雜在年糕裡,鋪在表面上。八寶年糕是蒸熟的,進鍋熟了以後,取出來,切成小塊就可以吃了。還有夾心年糕,就是把年糕包進去一些餡料,製作的時候,把年糕鋪開,放上一層餡料,再蓋上另一層年糕,用刀切開,夾心年糕就做好了,一般夾心芝士年糕吃的人比較多。還有炸年糕就是把做好的年糕放進油鍋裡炸一下,出來以後,香香脆脆,特別美味。更出奇的是現在有了年糕湯,這種湯可以是甜的,可以是鹹的,年糕切成片浸在湯裡,吃的時候喝口香嫩的湯還不會噎到,這樣的美食真是讓人饞到流口水。
年糕的營養是十分豐富的一種美食,它含有磷,鉀,鎂等健康元素,美味可口,軟糯香甜。而且可以預防疾病的產生,對身體有很大好處。但是它也是不可以多吃的,人的胃可能消化不了大量的糯米,會給胃增加負擔,並且有腸胃方面疾病的人群儘量不要食用。一般人群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年糕是我們幾千年歷史文化的見證,它讓我們感受到祖先的聰明,以及後輩們的創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