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一年成島的?

2020-10-18 地圖帝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跨海大橋讓世界矚目。

在觀看眾多的和港珠澳大橋相關的視頻、圖片的時候,我們不禁被茫茫大海中的兩個人工小島所吸引。近看10萬平方米的兩個小島宛如豪華巨輪,遊弋在大海之上。空中俯瞰兩個人工小島,就像兩隻可愛的小蝌蚪找媽媽。

港珠澳大橋沒有全程橋梁,而是還要在海上造兩個人工小島,一方面因為受到附近的香港國際機場對周圍建築物高度的限制,為了保證航班飛行的安全,附近建築不能超過150米,而港珠澳大橋的橋塔高度剛好就在這個數值範圍附近。

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因為海運航道的限制,來往香港、深圳、廣州的大型貨輪經過的深水航道剛好穿過港珠澳大橋所在,因此又要求橋梁不能太低。

相互排斥的兩個限制要求,讓港珠澳大橋很為難,不能高也不能低,為了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海底隧道連接的方式來實現。因此,港珠澳大橋就按橋島隧的結構來設計的。兩個人工島在整個工程中,起到承接的關鍵作用。

你知道這兩個人工島是怎麼在茫茫外海中建成的嗎?有朋友可能會說,這對已經有吹沙填海造島經驗的我國來說沒什麼難度。其實,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的。傳統的吹沙填海造島是在已有礁巖的基礎上進行,相對難度要小一些。

如果用吹填沙石傳統的方式來造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時間會很長,需要兩三年時間。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建造還要受到整個工程工期的約束,不能花費時間太多,所以必須有快速成島的方法。大家也都知道了,這個快速造島的方式就是用鋼圓筒造島。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用巨型鋼圓筒建造人工島的過程。

第一步,就是先用挖泥船進行海底挖泥清淤,整理好基槽。對號稱「基建狂魔」的我們來說,挖泥船絕對不缺。這邊在清理海底淤泥的同時,在上海長興島重工基地,巨型鋼圓筒的生產也同步展開。

第二步,海底基槽弄好,巨型鋼圓筒建造完畢,重達約450噸的第一個鋼圓筒通過振駁28號船歷時7天,從長興島航行1600公裡運達人工島施工現場。同船運來的還有「超級大錘」---由8臺振動錘組成的振沉設備。這八臺聯動的振沉系統也是中國首創。

通過振沉系統將鋼圓筒沉入海中,插入泥面21米深,然後就是往鋼圓筒中注沙。之後就是重複作業,將運來的鋼圓筒一個個的沉入、注沙。

第三步,島隧結合部合攏。人工島和隧道的結合部,又是整個人工島的關鍵。沉入海中的鋼圓筒之間會留有空隙,空隙需要插入隔板進行隔水處理。每兩個鋼圓筒之間內外插入兩塊隔板,然後中間注沙。

第四步,島隧結合部注砂。既然是島隧結合部,就不能這麼全部用砂填滿完事,還得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需要預埋一段隧道沉管,為了以後和隧道相連通。當然了,和隧道結合的一面是不能用鋼圓筒給堵死的,因此還要插入臨時擋水板。

第五步,整島的合攏。運砂船或吹沙船就可以開始工作了,往島內開始填砂,並不需要一下子填滿,因為裡面還有很多工程要做。

填完沙的人工島因為填充的沙水混合物,整個地基是軟弱的,必須得進行排水、整固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建設工作。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必須得要堅固才行,否則就有可能會有沉降。這個時候整固地基的裝備---擠密砂樁船該出場了。

擠密砂樁的工作原理,簡單點說就是通過衝擊等方式,在地基中打孔注入砂石,通過擠壓、置換、排水來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穩定性。

第六步,島域內地基的整平,以及內部相關設施的建設,鋼筋、混泥土框架這和普通的建築施工區別並不是特別大了。很好理解,不用多說。然後就是人工島和海底隧道對接了。

第七步,島壁施工。整座人工島的主體工作基本上完成,但是因為整個島處於大海之中,水深浪大,所以必須有防波提這樣的防護工程來保護整座人工島。在挖泥船清淤以後,放置大量的扭工字塊,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波效果。

這些扭轉的工字型字塊,有序地放置在人工島的外圍,能幫人工島抵禦較大的波浪,減少海浪對島的破壞。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了這些密密麻麻的扭工字塊,可能不會太舒服。

整個人工島的建造過程,每一步都是三言兩語就說完了,但是實際的工作中卻每一步都有可能面臨許許多多的困難。正是這些港珠澳大橋的建築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才創造了不到一年就造島成功的奇蹟。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項第一 「兩島一隧」鑄就世界工程奇蹟
    這並不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建設上唯一的世界第一;為了建設海底隧道,施工方建設了全球首例深埋沉管隧道;為了對接34個隧道結構,數萬噸沉管在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處進行無人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內,被喻為「海底穿針」。一個個這樣的工程奇蹟,造就了港珠澳大橋的順利完工。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李妍(署名除外)  港珠澳大橋究竟是怎樣建成的?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於珠海洪灣立交; 港珠澳大橋橋隧全長55千米,其中主橋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 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工程項目總投資額1269億元。
  • 港珠澳大橋七一前正式通車
    元旦前夜,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亮燈,在標誌著大橋具備通車條件的同時,伶仃洋面上也誕生了一道流光溢彩的新的風景線。據透露,港珠澳大橋預計將在今年7月1日前正式通車。有趣的是,「大橋遊」已率先火爆起來,廣州、珠海等地的部分旅行社紛紛組團攬客坐遊輪看港珠澳大橋。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央視網消息: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 港府:港珠澳大橋防波堤安全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即將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日前因為一張照片在香港引起不小的擔憂,該大橋的人工島防波堤被質疑遭海浪衝散。不過,香港路政署日前實地視察港珠澳大橋後,確定大橋沒有安全問題,防波堤也沒有被衝散。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中國結」寓意共創大灣區美好未來
    「中國結」寓意共創大灣區美好未來——訪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通車後的港珠澳大橋,成為伶仃洋上一道優美的風景線。人工島、中國結、風帆塔、海豚塔靚麗奪目。這個顯著的地標性建築群,不僅充分彰顯建築之美和藝術之美,更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關鍵一環。2018年10月通車,至今已近半年。
  • 港珠澳大橋開通!台州人可以自駕去香港啦!通關攻略送上
    怎麼乘坐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非自駕和跨境直達的遊客到達珠海公路口岸後,可搭乘口岸穿梭巴士往返港珠澳三地口岸,穿梭巴士全天24小時運行!19日,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穿梭巴士票價,港珠線與港澳線同價。以人民幣計算,日間正價票價為58元,時間為6:00至23:59;夜間正價票價為63元,時間為0:00-5:59。兒童、老人等可購買5折優惠票。在哪兒購買穿梭巴士車票?1.關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微信公眾號,可購買穿梭巴士珠港線車票。
  • 帶娃遊,港珠澳大橋乘車攻略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港珠澳大橋是個奇蹟般的存在。帶小朋友遊玩港澳的時候,順道穿越下港珠澳大橋,從珠海到達香港,或者從澳門去到香港,是一項有意義的體驗活動。大橋開通快一個月,運營有條不紊。上周五蛀牙自己親自體驗了一番。
  • 「點亮」港珠澳大橋——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項目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  題:「點亮」港珠澳大橋——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項目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樊曦  在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條巨龍躍海而起,這就是連接香港、珠海與澳門,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通行「全攻略」
    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電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發布了《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對大橋路線、車輛通行、三地口岸通關、通行收費、安全保障、配套服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主要包括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東停車場、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西停車場、市政外圍及配套設施4個主要部分。邊檢大樓東側對接香港出入境旅客,邊檢大樓北面為架空於出境車道的通道樓,與珠海公路口岸旅檢大樓無縫對接。
  • 港珠澳大橋已通車滿月 電力供應穩定可靠
    南方電網工作人員介紹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的電力設備。 陳驥旻 攝中新網珠海11月29日電 (記者 程景偉)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已經滿月。一個多月以來,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和大橋專用變電站發揮「雙保險」的作用,確保實現對大橋的穩定和可靠供電。近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舉辦「電亮」港珠澳大橋媒體開放日活動,部分中央及港澳媒體記者應邀參觀大橋人工島變電站的開關櫃等電力設備,以及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
  •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通車時間通車儀式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時間:2018年10月23日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地點:廣東珠海  港珠澳大橋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橋?我們先從一些數字的角度了解一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由海中部分主體工程、兩個口岸人工島、三條連接線組成。
  • 港珠澳大橋建設蘊含「南京力量」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採訪獲悉,從橋梁吊裝到隧道施工,從電力配套到質量檢測……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我市一批企業貢獻了自己的「南京力量」。南化:吊裝纜繩僅髮絲1/10粗,卻比鋼還強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離不開橋面吊裝。
  • 怎樣從香港乘坐港珠澳大橋的公共運輸到珠海?
    隨著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大大縮短了陸路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方便了來訪遊客,目前,港珠澳大橋不僅可以通行私家車輛,同時也設有公共運輸穿梭,那麼如果選擇公共運輸,從香港到珠海要怎樣坐車呢?首先公共運輸有兩種巴士:第一種是從香港市區到珠海全程票,稱為直通巴士或是跨境巴士,這種車從市區開到香港人工島口岸後,也要下車自己過關,但不用再次買票,只要過了關在相應位置再次上車即可,車會一直開到珠海人工島口岸,之後再下車過關就到了珠海了;乘車點有三個地方,
  •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 中港車牌炙手可熱
    據悉,2009年12月15日動工的港珠澳大橋已定於今年年底通車,在中港澳間又多了一道口岸,且更為方便、快捷、靈活。  詳情如下:  1、通車時間:2018年1月1日(大陸段全線通車),2018年3月前(香港段通車)。  2、行走路線:香港機場、屯門西繞道。
  • 氣象「工匠」為港珠澳大橋保駕護航
    記者從廣東省氣象局了解到,早在2007年,該局受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的委託,承擔了港珠澳大橋氣候可行性論證的工作。  2015年,港珠澳大橋的施工進入了橋面瀝青的鋪設階段,港珠澳大橋橋梁鋪設工程CB07標段安全責任人程凱表示,港珠澳大橋瀝青鋪設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道路表面乾燥,否則就會造成瀝青與橋面的剝離,一旦下雨,現場的施工材料及剛完成的工作都要廢棄掉,會給施工方帶來巨大的損失。
  • 每日一詞∣港珠澳大橋 the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一周年。一年間,大橋客流量超過1400萬人次,車輛超過150萬輛次。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港牌車可望過橋赴粵自駕遊
    圖:港珠澳大橋的東人工島預留旅遊觀光功能,定位為「景觀島」/大公報港珠澳大橋本月24日正式通車,大公報記者從多個權威消息渠道獲悉,大橋將進入「提升經營效益」階段,正研究的準許行車方案包括「調整的基本配額」、「一方配額」與「無配額」等。
  • 珠海開通港珠澳大橋海上遊 這些景點不容錯過
    珠海高速客輪有限公司昨日開通了港珠澳大橋海上遊,旅客可乘坐豪華高速客輪暢遊伶仃洋,欣賞港珠澳大橋帶來的視覺盛宴。遊客以港珠澳大橋為背景拍照留念。近距離感受「世界級」跨海大橋珠海高速客輪有限公司昨日開通了港珠澳大橋海上遊,旅客可乘坐豪華高速客輪暢遊伶仃洋,欣賞港珠澳大橋帶來的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