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中國結」寓意共創大灣區美好未來

2020-12-15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中國結」寓意共創大灣區美好未來

——訪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通車後的港珠澳大橋,成為伶仃洋上一道優美的風景線。人工島、中國結、風帆塔、海豚塔靚麗奪目。這個顯著的地標性建築群,不僅充分彰顯建築之美和藝術之美,更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關鍵一環。

2018年10月通車,至今已近半年。當我們站立橋頭,看著車來車往,一邊暢想著大灣區的美好未來,一邊感嘆這項被外媒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蹟」的工程時,也別忘了它的締造者——孟凡超們長達十幾年的耕耘與澆築。

作為我國橋梁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環保要求最高、建設標準最高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是總設計師孟凡超心目中「力與美」的化身。但並不滿足的他,豪氣十足地對記者說,「設計港珠澳大橋對於我的職業生涯來講,是事業的高峰,但不是頂峰」。

「為的就是這一天」

大學畢業後,縱橫橋隧領域30餘年,孟凡超先後主持或參加設計20多座國家級特大型橋梁工程。說出來,都是一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黃石長江公路大橋,南京長江二橋、三橋,杭州灣跨海大橋,西堠門大橋……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018年10月24日,歷經6年前期設計、9年建設,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由香港至珠海、澳門的車程,從3個多小時縮短至45分鐘左右。

亮眼成績的背後,凝結著孟凡超及其團隊的智慧與汗水。早在2004年初,孟凡超就帶領團隊開展大橋可行性研究。他告訴記者,由於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並連接粵港澳三地,是一座跨越「一國兩制」區域的世界超級跨海交通通道,前期研究本身就是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

勇者知難而上。孟凡超退休前有許多名號——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但最響亮的名號就是一個:「橋痴」。

身邊同事說他平時是「工作狂」,出差每到一處先看橋,生活中好像只剩下橋了。到了港珠澳大橋施工圖設計期,任務重時間緊,孟凡超曾連續3個月帶領團隊起早貪黑趕工。積勞成疾的他住院接受手術,回京短暫休養期間仍遙控現場設計,沒過多久又奔赴一線投入工作。

跟記者談起來,港珠澳大橋每一項規劃設計的細節與創新,孟凡超都如數家珍。對於大橋的開通,他說,「一輩子幹這個,為的就是這一天」。

「中國邁入強國行列」

改革開放推動中國橋梁技術快速發展,大跨度複雜結構橋梁的設計和建設有了長足進步。雖然早已確立橋梁大國形象,但港珠澳大橋的複雜性和技術難點之多都是空前的。這是一個曾經被外國專家斷言「中國人無法做到」的工程。

面對挑戰和現實困難,在孟凡超帶領下,港珠澳大橋設計團隊提出了「大型化、工廠化、標準化、裝配化」的創新建設理念。不同於其他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如「搭積木」一般拼裝成型。

有了這個開創性的思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用不到10年的時間就建成通車,同時創造了454項專利,並在海中人工島快速成島、沉管管節工廠化製造、海上長橋裝配化施工、120年耐久性保障、環保型施工、新材料開發及應用和大型施工設備研發七大領域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這就是「超級工程」背後的「超級創新」。

或許,只有像孟凡超這樣的親歷者,才懂得「超級創新」背後的突破、艱辛與榮耀,珍惜關鍵技術握在自己手裡的意義。在孟凡超看來,港珠澳大橋的成功建成,「標誌著中國邁入世界跨海交通通道建設的強國行列」。

2018年,16級超強颱風「山竹」席捲廣東沿海,剛剛建成的港珠澳大橋經受住考驗,一切正常。

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東人工島接見了孟凡超等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代表。習總書記強調: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

字字句句說到了打造這一「國之重器」的孟凡超心坎裡。

「能為國家做更多貢獻」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有三座通航孔橋、七座橋塔。九洲航道橋「風帆」雙塔、青州航道橋「中國結」橋塔、江海直達船航道橋的「海豚」塔尤其引人矚目。

「不僅要建一座能跑車的大橋,還要建成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將建築結構與景觀藝術融為一體,這是設計的最高境界。」孟凡超說,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地標,大橋第一高塔青州航道橋是港珠澳大橋的主要標誌之一。「我在設計中用『中國結』的文化符號,寓意三地共創粵港澳大灣區美好未來。」

孟凡超將港珠澳大橋的通車運營,形容為親手養大的孩子走向社會為國家服務。如今,港珠澳大橋迎來送往,見證著粵港澳三地日益緊密的融合發展。圓滿完成使命的孟凡超,也將踏上造橋事業的新徵途。

孟凡超對記者說,橋梁高質量發展技術與理念的推動工作,將是他接下來主攻的方向。今年剛剛退休的他告訴記者,年滿六十不應成為職業生涯的終點,希望自己「能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

「我們這代人都想為國家做點事,想立功,可是也要趕得上時代。」孟凡超認為,並不是所有人的職業生涯都能夠有這樣的際遇。

如今,除了橋梁高質量發展技術與理念的推動工作,孟凡超還關注並渴望實現的夢想有哪些?他告訴記者:「希望瓊州海峽、渤海海峽,乃至臺灣海峽的跨海通道建設早日提上日程。」

看來,作為「橋痴」,他的造橋夢是永不止息的。

相關焦點

  • 「中國結」寓意共創大灣區美好未來
    通車後的港珠澳大橋,成為伶仃洋上一道優美的風景線。人工島、中國結、風帆塔、海豚塔靚麗奪目。這個顯著的地標性建築群,不僅充分彰顯建築之美和藝術之美,更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關鍵一環。2018年10月通車,至今已近半年。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自嘲是「橋痴」:「我的生活中只剩下了橋」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2018年7月17日,廣東珠海,傍晚時分的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總長約55公裡,跨越伶仃洋,將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連接在一起,創下了世界裡程最長、預期壽命最長等多項「世界之最」。從2002年算起,大橋從提出設想、立項、修建到完工共歷時16年,總設計師孟凡超見證了全過程。59歲的孟凡超自嘲自己就是個「橋痴」,中學時學到課本裡的趙州橋,讓他慢慢對橋梁產生了熱愛。
  • 特寫:「自駕」穿越伶仃洋——體驗港珠澳大橋首日開通
    (港珠澳大橋通車)特寫:「自駕」穿越伶仃洋——體驗港珠澳大橋首日開通   中新社香港10月24日電 題:特寫:「自駕」穿越伶仃洋——體驗港珠澳大橋首日開通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24日上午8時45分,工人搬走置於路口的「香港口岸尚未開放」路牌,等待已久的車輛立即一輛接一輛地駛向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通車時間通車儀式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時間:2018年10月23日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地點:廣東珠海  港珠澳大橋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橋?我們先從一些數字的角度了解一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由海中部分主體工程、兩個口岸人工島、三條連接線組成。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總工程師畢業的學校,原來是這兩所!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了。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珠海舉行,10月24日上午9點,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個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獲得了多項世界之最!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世界最長海底隧道,世界首個橋,島,隧一體等等。
  • 港珠澳大橋
    資料圖:港珠澳大橋。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珠海開通港珠澳大橋海上遊 這些景點不容錯過
    遊客以港珠澳大橋為背景拍照留念。近距離感受「世界級」跨海大橋珠海高速客輪有限公司昨日開通了港珠澳大橋海上遊,旅客可乘坐豪華高速客輪暢遊伶仃洋,欣賞港珠澳大橋帶來的視覺盛宴。航班由九洲港出發,航程約90分鐘,沿途依次經過港珠澳大橋「風帆」「海豚」「中國結」橋塔及東西人工島等景點,船上還可近距離觀看香港國際機場航班高密度起落的場景。「港珠澳大橋海上遊」由珠海高速客輪公司旗下國內最快的新型豪華雙體高速客船「海琴」號運營,船舶共可容納遊客288名。
  • 港珠澳大橋是這樣順利「通關」的
    原標題:一橋連三地 天塹變通途 港珠澳大橋是這樣順利「通關」的   港珠澳大橋收費站。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港珠澳大橋深調研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喜歡用「一二三三三」來概括粵港澳大灣區的現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三個獨立關稅區、三個獨立的管理體制。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今貫通:用「海底穿針」工藝實現瘋狂想法
    作為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副總經理,他每年回家的時間不超過15天,並在大橋施工現場度過了5個春節。「在工地過春節已經變成一種習慣。大年初一首先到工地發紅包,然後要聽聽施工人員的想法、困難,讓他們在後續工作中更理解和支持我們。」尹海卿說,「我們林總(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林鳴)7個春節全部都是在工地上過的。」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央視網消息: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 港珠澳大橋如期具備通車條件 自駕港澳遊不再是夢
    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全線亮燈,標誌著全線供電照明系統施工圓滿完成,意味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經具備通車條件。亮燈儀式上,大橋東人工島四周燃放起壯麗的煙花。圖為港珠澳大橋主體31日晚全線亮燈。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未來通車後,香港至珠海的陸路通行時間將由3小時變成半小時,自駕去港澳遊玩也將不再是夢。
  • 中國結屹立伶仃洋 港珠澳大橋首個標誌性景觀呈現
    中國結屹立伶仃洋 港珠澳大橋首個標誌性景觀呈現 2015-05-03 13:53:24冒韙 攝    簡潔優美的「中國結」屹立在煙波浩瀚的伶仃洋上,3日上午,首個「中國結」造型的剪刀撐鋼結構被鑲嵌在163米高的索塔上部,成為該橋最醒目的標誌之一。
  • 港珠澳大橋旅遊越來越豐富
    目前,主要是經港珠澳大橋去香港的一地經典遊以及港澳聯遊產品,行程為一到兩天,「橫跨港珠澳大橋」的價格在339元至459元之間。這類「橫跨港珠澳大橋」的產品主要會從珠海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再從港珠澳大橋由香港到澳門,而所搭配的也主要是距離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較近的景點,比如大嶼山、大澳村等。
  • 風景文創籤約港珠澳大橋文創綜合開發項目
    近日,經過激烈的角逐,大地風景文旅集團旗下北京風景文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憑藉過硬的綜合服務實力、獨到的創意、務實的工作態度、良好的口碑正式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籤定了大橋文創開發項目合同此次合作,風景文創將為港珠澳大橋提供頂層智慧財產權標準化建設、大橋文創IP孵化設計、大橋知識版權內容圖庫再創作、文創產品開發規劃、銷售渠道體系建設、文創開發運營標準體系等綜合文創服務,通過提供全面、專業、可操作性強的規劃設計服務,助力港珠澳大橋實現品牌、業態、產業、服務的全面提升。
  • 又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連接港珠澳大橋!
    最近幾年,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工程消息不斷,既有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也有正在建設的虎門二橋、深中通道,還有不少正在規劃設計中的超級項目。超級建築了解到,近日,又有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而且這座大橋將連接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 帶來哪些便利?
    圖為夜色中的港珠澳大橋(2017年12月29日)。陳顯耀攝(人民視覺)  隨著主體工程驗收交付,未來大橋運營管理面臨什麼挑戰,能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哪些便利?  這標誌著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並即將投入使用。  7年奮戰,世紀工程搬進工廠  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裡,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迄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被譽為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王冠」。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建設紀實
    在總體方案上,公規院最終將港珠澳大橋確定為由橋、島、隧三部分組成跨海集群工程。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公規院副總經理孟凡超說:「伶仃洋海域的主航道為30萬噸級深水航道,這是大型船舶在這片海域的唯一通道,選擇建成全部為橋梁的方案,則須建多個高度超過170米的橋塔才能滿足規劃的通航需求。
  • 一大波港珠澳大橋的題目向你們奔來
    地理試題中的港珠澳大橋   1.目前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於2016年9月27日全線貫通。大橋全長近55千米,中間段的海底隧道和兩端各建一個人工島,港珠澳大橋一旦建成通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40分鐘。
  • 港珠澳大橋邁向數位化,5G網絡已全橋覆蓋
    據悉,該項目立足於港珠澳大橋的運營實際,以數位化為驅動,從信息感知、結構評估、維養決策、交通運行、安全管控等方面入手,引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建立數位化大橋數據標準及技術方法體系,以打造一流的數位化大橋來構建智能化運維平臺。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 港珠澳大橋七一前正式通車
    元旦前夜,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亮燈,在標誌著大橋具備通車條件的同時,伶仃洋面上也誕生了一道流光溢彩的新的風景線。據透露,港珠澳大橋預計將在今年7月1日前正式通車。有趣的是,「大橋遊」已率先火爆起來,廣州、珠海等地的部分旅行社紛紛組團攬客坐遊輪看港珠澳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