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大數據文摘
72314例病例,中國疾控中心(CCDC)剛剛向全世界公布了迄今最全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研究資料庫。
2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刊發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的報告。研究人員收集了包括患者人口學特徵、診斷時間、流行病學調查時間和報告到傳染病信息系統的時間等變量,對中國內地截止2月11日,所有上報的的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學特徵進行了描述分析。這是迄今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發布的最大、最全的病例報告分析。
報告單位為中國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共報告72,314例病例,其中確診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16,186例(22.4%),臨床診斷病例10,567例(14.6%),無症狀感染者889例(1.2%)。
論文研究了迄今為止最全的病例數據,對新冠病毒也得出了最新的認識:
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表現為輕症,輕/中症病例達到80.9%;粗病死率為2.3%。60歲及以上的死亡病例佔比達81%,有合併症患者的死亡率高出很多;新冠肺炎總體呈現暴發流行模式,在1月24-28日達到第一個流行峰;3019名醫務人員感染,5人死亡,但醫務人員感染以及防護失敗的具體原因仍有待深入調查;68.6%的病例報告發病前14天內在武漢居住或去過武漢,或曾與武漢患者有過密切接觸;截至2月11日,疫情形勢趨於下降,但疫情尚未結束。數據來源為各地醫院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人員輸入系統的病例信息,研究人員選取了截至2020年2月11日傳染病信息系統中報告的所有中國內地COVID-19病例,去除了所有個人身份可標識信息後,形成一個單獨的數據集進行分析。
這一報告以學術論文方式,中文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刊發,英文在China CDC Weekly刊發,同時,相同內容以流行病學報告格式,中英文均報告均在中國疾控中心網站公布,供國內外專業技術人員閱讀。
哪些人更容易被感染?
對於確診病例,使用描述性統計病例的人口學和臨床特徵得出了以下整體數據。其中,確診病例44672(61.8%),疑似病例為16186例(22.4%),臨床診斷病例10567例(14.6%),無症狀感染者889例(1.2%)。確診病例的基本特徵(n=44672)。大多數年齡在30~69歲之間(77.8%),51.4%為男性,農民或工人佔22.0%,湖北省佔74.7%,80.9%屬於輕/中症。
具體情況如下:
粗病死率為2.3%,男性較女性高1.1%,退休人員的粗病死率最高為5.1%
在44672例確診病例中,共有1023例死亡,粗病死率為2.3%(粗病死率=死亡病例/確診病例),病死率密度為0.015/10人天,即平均每個患者觀察10天的死亡風險為0.015。
在≥80歲年齡組的粗病死率最高為14.8%。男性的粗病死率為2.8%,女性為1.7%。
從職業來看,截至2月11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農民/工人和退休人員的佔比分別達到22%和20.6%,退休人員的粗病死率最高為5.1%。
換句話說,新冠肺炎常見於基礎職業/工種以及中老年人群。
60歲以上病例超30%,男女比基本持平為1.06:1
最新公布的病例中,確診病例男女比例在全國為1.06:1。而根據2月12日,預印本網站Medrxiv發表了關於新冠肺炎的最新論文的數據,男性患者校正後的病死率是女性患者的3倍多,分別為4.45%(95%可信區間2.81-6.93%)和1.25%(95%可信區間0.43-3.29%)。
使用確診病例診斷時的年齡分析得出,患者集中在30~79歲,該年齡組佔確診病例總數比例在全國(包括湖北)為86.6%。
此外,最新數據也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組病例數佔比在全國(包括湖北)為31.2%。
3019名感染的醫務人員情況如何?
本研究也是首次詳細描述了醫務人員確診病例情況的報告。
在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診治服務的422家醫療機構中,共有3019名醫務人員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1716名確診病例),其中5人死亡。
大多數病例為輕症患者(85.4%),病死率低於其他病例。其主要原因與年齡有關,醫務人員都是在職人員,一般都在60歲以下,而死亡主要發生在60歲以上的患者。
從發病的分布地點來看,全國發病的醫務人員中,有64%來自於武漢市的各個醫院,有87.3%來自於湖北。
本次研究也詳細羅列了醫務人員感染的時間分布。按照不同時段,武漢醫務人員重症比例從最高時38.9%,逐漸下降,到2月上旬12.7%。病例最多的時間段是1月23日到1月30日這一周,這也是是武漢封城第一周。
之後,隨著防護設施的到位和各地醫護人員的馳援,醫務人員感染情況有大幅下降。
新冠病毒在全國如何擴散?
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確認廣東省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這是我國內地首例在湖北以外省份報告的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報告通過對報告病例的發病日期進行回顧性分析,還原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5個不同時段全國地理分布變化情況。
湖北確診病例佔全國75%
從空間分布來看,截至1月22日,全國共有23個省份的83個縣區報告了30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西藏在1月30日報告了本省首例自湖北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此,全國除湖北外30個省兩周內都報告發現了新冠肺炎疫情。
1月24-28日為第一個流行峰,在2月1日出現單日發病日的異常高值
從時間分布來看,1月24-28日為第一個流行峰,在2月1日出現單日發病日的異常高值,然後逐漸下降。發病人數在1月初開始迅速上升,在1月24-28日達到第一個流行峰,後緩慢下降,但在2月1日出現單日發病日異常高值,後逐漸下降。
近70%病例有武漢接觸史
對湖北省以外報告病例,把有武漢暴露史與無武漢暴露史確診病例用兩種顏色表示,大多數病例(68.6%)報告發病前14天內在武漢居住或去過武漢,或曾與武漢患者有過密切接觸。
鍾南山:疫情峰值將在2月中下旬出現,武漢市內尚未遏制人傳人
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2月17日,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79例,連續第14日呈下降趨勢。那麼,疫情拐點已經到達了嗎?
2月17日,根據《南方日報》報導,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在武漢一線奮戰的廣東醫療隊ICU治療團隊展開了一次遠程視頻會議。
截止到昨天,根據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除湖北外,全國新增的確診病例總數已經實現連續13天連降。鍾南山院士介紹道,其團隊建立的數學模型將國家幹預措施和春節返程兩個變量納入考量,結果預計,疫情將在2月中下旬達到峰值。
同時,鍾南山院士說道,這並不意味著到達峰值後馬上下降,峰值不等於「拐點」,疫情有可能會隨著返程高峰出現新的高峰。「目前是否已經達到峰值還不確定,還需要再觀察幾天。」不過,鍾南山院士根據全國各省市目前採取的各項措施,對疫情走勢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他認為疫情隨著返程出現新高峰的可能性並不大。
談到武漢疫情時,鍾南山院士表示,武漢目前仍處於高患病率和高致死率的階段,武漢確診的病例總數佔全國80%,病死率佔全國95%以上。在武漢市內,雖然相關部門做出了努力和防控,但武漢內人傳人的現象並沒有得到遏制,不過方艙醫院的建設對控制人傳人有很好的效果預期。
「我們全力以赴開展兩個檢測,一是將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分開,二是增加對核酸檢測精密度的補充,開展IgM抗體檢測。」鍾南山院士說,目前團隊正在研發IgM抗體檢測試劑,成果預計很快公布,公布後將首先對武漢進行支援。
鍾南山院士表示,目前重症救治確實存在一定困難,尤其是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難度較非典時期更大。「針對重症救治,目前我們正在尋找更多有效的藥物、探索新的方法。」鍾南山透露,將在明天的廣東省新聞發布會上發布近期中藥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最新結果。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困難主要在於病情發展規律的差異性,隨著危重症的發展,病毒回持續損傷肺部,包括對肺實質的損傷、肺的分泌粘液阻礙氣道通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