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舉行家屬、醫院協調會的辦公室外,死者朱某的女兒默默等候協調結果。何建 攝
信息時報3月11日報導本來是到醫院治療痔瘡的,沒想到卻死於藥物中毒。昨天上午,患者朱老伯的家屬到天河北路的天河區僑××人民醫院討說法。據患者家屬表示,朱老伯用了該院的「枯痔散」藥貼治療之後,先後出現了便秘、胸悶、氣短和休克現象,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使用醫院自配藥方5天後休克
據死者朱老伯的小女兒介紹,朱老伯今年75歲,退休前在從化市供銷社工作,1月15日因為痔瘡到天河區僑××人民醫院就診,該醫院的中醫肛腸科主治醫師孫勤為他檢查後開出藥方「枯痔散」藥貼。「枯痔散」藥貼是僑怡苑人民醫院的自配藥,當時醫生告知了病人這是自配藥,但是沒有告知藥貼含砒霜(砷)成分。「如果當時我們知道裡面含有砒霜成分,打死我們也不會答應他用這種藥治療。」朱女士稱。
然而吃藥敷藥後的第二天,朱老伯就出現食欲不振現象,而且患處劇烈疼痛,但他們以為是正常現象,「還是堅持帶父親去醫院換藥貼。一天換一次,一共去醫院換了3次,第四次是醫生親自到家裡換的。」誰知朱老伯狀況更嚴重,出現胸悶、氣短並休克。家屬1月21日把他送到了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去救治。
尿樣檢查砷、汞超標500多倍
據朱老伯的小女兒介紹,1月27日,患者在省職業衛生檢測中心做尿樣檢查,結果顯示朱老伯的尿砷含量是29.86(正常的參考值是0~1.17);1月30日,再次做了尿樣和透析檢查,結果發現尿汞達到547(正常參考值是『無』),尿砷達到535.99,透析液中砷<0.01(正常參考值是『無』),透析液中汞<0.001(正常參考值是『無』),各種數值都嚴重超標。
報告單出來以後,僑××醫院也提供了該藥貼的部分成分白礬、紅砒和蟾酥等。2月5日朱老伯因搶救無效死亡,病情診斷為急性重症砷、汞中毒,混合痔嵌頓並壞死,中毒性休克並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膿毒血症、冠心病、痛風、肺氣腫等。
為此,病人家屬提出121.9334萬元索賠,而醫院方面只願意承擔部分責任,雙方談判陷入僵局。目前,有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最終處理結果尚未公布。
醫院自配藥誰來監管
據了解,目前在一些醫院就醫時患者偶爾會拿到該醫院自製的藥品,而且該藥品上時常沒有說明、批號、生產日期、配方、藥效等等信息,病人以遵照醫囑為原則又不能不吃,但吃起來還是讓人很不放心。
據了解,所謂的醫療機構自配製劑,是指那些在市場上沒有供應的,而醫院臨床又非常需要的,同時又經過當地藥品管理部門批准,僅供本單位使用的藥品。
《醫療機構製劑註冊管理辦法》對不能自配的製劑品種進行了嚴格限定,防止不必要的醫院製劑的出現。
醫院說法
「枯痔散」使用了十幾年
在僑××醫院,記者找到了該院醫務科張(曉明)科長,張科長承認「枯痔散」藥劑為他們醫院自配的藥方,「『枯痔散』是我們醫院原來的副院長研製的專門治療痔瘡的藥貼,現在他已經退休,此次出診的醫生孫醫師是他的徒弟。這副藥劑的成分在醫書裡有章可循,不是亂用藥,而且這個藥方已經使用了十幾年,沒有出現過任何事故。『枯痔散』裡的確含有『砒霜』成分,它的作用是腐蝕組織,讓組織壞死,一般我們都是經過嚴格的局部隔離後才把藥膏貼在患處,每次更換也都有清洗、解毒以防止患者吸收過量。如果遵循醫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責編:孫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