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高校陸續迎新生:學生持入校碼進校,倡導「非必要不出校」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陸續迎來新生報到,新生線下報到前,先要參加「雲迎新」,提前14天報備健康狀況,上傳核酸檢測證明,以提前生成入校碼。

新華社資料圖 鞠煥宗 攝

昨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錄取的3843名本科新生分別在學院路和沙河兩個校區報到。該校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僅15歲;工科試驗班類(航空航天類)、工科試驗班類(信息類)、理科試驗班類和社會科學試驗班四個大類專業錄取人數佔比87%;新生男女比例為3.04比1。

北航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張青竹介紹,學校的防疫管理措施力求精準推送、精準對接。新生入校之前,在學校的信息系統獲得專屬「身份證」之後,可以點對點接收學校推送的防疫、入校等相關通知;報到前,他們需要提前14天在系統內打卡報平安,學生做完核酸檢測之後也可將結果拍照上傳,審核通過後就能獲得啟航通行證,用於入校核驗。入校後,新生還將獲得一份內含口罩、消毒液的貼心「護航包」。

上周末,北京工商大學本科新生也順利報到。該校建立了本科生健康監測臺帳,自8月30日起,新生每天在班級群中參與健康打卡,落實「日報告」制度;新生通過「掌上北工商」APP提前提交相關材料,合格後系統自動生成入校碼,入校時掃描成功即可順利進入校園。

中國傳媒大學的新生除健康打卡外,還可以預約報到時間。

相關新聞

60餘萬大學生返校開學

目前,92所在京高校已開啟秋季學期學生返校工作,60餘萬大學生已陸續返回校園。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高校採取「相對封閉管理」,倡導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倡導「非必要不出校」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面對部分大學生的疑問,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表示,高校最大的特點是集體生活,同學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戴口罩這種防控措施,在宿舍生活中很難完全落實,要把風險降到最低,就要從源頭上減少感染病毒的可能,這也是倡導「非必要不出校」的基本考慮。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目前執行「非必要不出校」,非常有利於疫情防控。

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各校設身處地體驗學生的生活,動態地調整防控措施,充分溝通,形成師生共識。

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各高校應當結合本學校和所在地的特點,合理設定防疫的措施和要求,在切實落實「四方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發揮每個人在防疫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希望校內戴口罩、排隊一米間距等措施,能慢慢成為大家的習慣,增強防疫意識。

「十一」出遊注意防護

今年國慶節、中秋節相逢,雙節假期將至,假期能出去玩嗎?

李奕表示,「十一」假期是相對長的法定節假日,學校不能把這段時間當成一次停課再複課的過程,管理上應當和普通的周六日假期一樣對待。具體到假期中學生出校如何管理、出京怎麼進行健康監測和落實防疫要求等問題,學校在制定方案時,應當參考社會整體的防疫要求,做出合理安排。

吳尊友表示,目前已全面恢復正常的生活,假期大家當然可以出去玩。旅行過程中需要注意防護。「因外出旅行不可避免地會碰到陌生人,而大家並不清楚他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旅行經歷。」吳尊友提醒大學生,在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不要和陌生人交談,要勤洗手。

吃飯時儘量避免交談

吃飯時不戴口罩,會不會不安全?

對此,吳尊友表示,吃飯的安全不用過分擔心。講話才會產生飛沫,平時呼吸產生的飛沫量小,距離也很短,是不會造成傳播擴散的。不過吃飯時儘量避免交談。

(原標題:先報備健康證明 後持入校碼報到 在京高校陸續迎來大一新生)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u017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北京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外出需提申請
    北京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外出需提申請 2020-08-15 08:33:30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劉冕 |字號:A+ | A- 【北京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14日下午,在北京市教委舉行的2020年北京市各級各類學校秋季開學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自8月15日起,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北京高校,結合小學期安排,
  • 新學期北京高校相對封閉管理,市教委解讀「非必要不出校」
    60餘萬京外大學生陸續返京8月31日至9月6日將達峰值新學年開學,60餘萬大學生將從外地返京返校。李奕在直播中透露,8月15日到20日,93所在京高校中已有13所啟動秋季學期學生集中返校工作,6天時間,累計返校學生達到27144人。目前,每天大約有3千至5千名大學生返京。
  • 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等回應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北京自8月15日起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澎湃新聞從北京市教委獲悉,截至目前,50餘萬大學生已經回到校園,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與之同時,在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等話題也引發廣泛關注。
  • 北京市教委:倡導「非必要不出校」,高校學生確需外出可提申請
    3.高等學校(含高等職業院校)開學安排自8月15日起,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高校,結合小學期安排,可組織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和新生報到。這個總體安排是立足在京高校特點,在充分調研、徵求各方意見基礎上作出的決策。
  • 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引熱議,吳尊友等回應
    北京自8月15日起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澎湃新聞從北京市教委獲悉,截至目前,50餘萬大學生已經回到校園,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與之同時,在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等話題也引發廣泛關注。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北京市教委最新解讀來了
    9月6日後,返京學生人流會逐步下降,各校也將陸續迎來新生報到。「非必要不出校」並非一刀切這些情況均可申請出校新學期開學,高校不再全封閉管理,而是相對封閉管理。市教委提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這些要求並非一刀切,對於確實需要出校的情況,可申請出校。李奕解釋,高校的環境有特殊性,不僅人口密度高,而且同學們同吃同住,在同樣的圖書館、教室裡學習,情況複雜過小區等環境。
  • 高校學生應如何正確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自8月15日起,北京已經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目前,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 北京:高風險地區師生暫不返校,高校生非必要不出校!
    針對這些問題,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14日在發布會上均給出了回應。資料圖:某中學課堂。蒼雁 攝 (圖文無關)  關於中小學:目前在京外的師生員工開學前是否需要提前返京居家觀察?低風險地區師生員工,持健康通行碼「綠碼」返校報到;中風險地區師生員工,須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14天後,持健康通行碼「綠碼」及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報到;高風險地區師生員工,暫不返校報到。
  • 北京:高風險地區師生暫不返校,高校生非必要不出校
    目前在京外的師生員工開學前是否需要提前返京居家觀察?開學前需要做哪些準備?線下開學後還會進行線上教學嗎?針對這些問題,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14日在發布會上均給出了回應。關於中小學:目前在京外的師生員工開學前是否需要提前返京居家觀察?
  • 60餘萬大學生陸續返京 今年送新生家長不進校
    自8月15日起,60餘萬大學生將陸續返京返校。今天下午,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做客北京日報客戶端「你好!新學期」直播節目時透露,新學期,高校實施相對封閉管理,目前,倡導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 明天起北京高校可分批錯峰開學!市教委:非必要不出校
    市教育兩委也對各高校每日返京學生人數做了詳細的統計規劃,在前期健康監測、接站、入校安排等環節做了充分準備。高校入校「9月開學後,各年級課程可以實現線上和線下的無縫銜接,確保暫時不能來校的學生與在校學生的進度一樣。」
  • 非必要不出校 60餘萬大學生返京
    本月15日起,高校學生陸續返校報到;本月29日起,中小學生分批開學返校。返京需做哪些準備?開學之後會否封閉式管理?「十一」假期能否離校?8月23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對備受關注的開學問題作出了具體解答。據了解,新學年開學,60餘萬大學生將從外地返京返校。返校峰值將出現在8月31日-9月6日,約20萬人將在這周返校。
  • 「非必要不出校」?聽專家怎麼說
    中新社記者 張瑋 攝 從科學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已恢復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吳尊友稱,廣大學生按照教育部門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他建議大家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政策。
  • 高校學生如何正確理解「非必要不出校」?聽聽專家怎麼說
    自8月15日起,北京已經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目前,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  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 高校學生如何正確理解「非必要不出校」?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華網北京9月12日電 自8月15日起,北京已經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目前,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
  • 倡導北京高校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有必要嗎?權威回應來了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振韶,通過視頻連線參與現場討論。為何「非必要不出校」?問: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多方回應
    資料圖 | 一高校返校學生在進校門前進行一系列防疫流程中新社記者 張瑋 攝從科學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已恢復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吳尊友稱,廣大學生按照教育部門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他建議大家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政策。把「非必要不出校」變成一種自覺 狄濤認為,倡導「非必要不出校」是希望能成為學生的一種自律。
  • 市教委最新解讀「非必要不出校」
    李奕解釋,家在京外的大學生已經歷了近8個月「不離家、不返校」階段,需要先返京,再返校。此次拉長了高校開學時間,各校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結合學校的小學期制定返校時間。9月6日後,返京學生人流會逐步下降,各校也將陸續迎來新生報到。「非必要不出校」並非一刀切這些情況均可申請出校新學期開學,高校不再全封閉管理,而是相對封閉管理。市教委提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這些要求並非一刀切,對於確實需要出校的情況,可申請出校。
  • 專家:十一假期能否離校由各地各高校決定,倡導「非必要不出校」
    8月13日,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已發布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其中針對網友關心的「請問高校開學後是否會封閉管理?如果封閉管理能否做到將一切與學生接觸的教職工和學生同樣標準要求封閉管理」問題,王登峰表示:「這裡說的相對封閉管理,包含兩層意思。
  • 北京高校學生外出須申請 市教委倡議「非必要不出校」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處長寇紅江介紹,高校人員高度密集,一旦校內出現病例,極有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本市堅持校園相對封閉管理,就是要防範病毒進入校園,降低輸入風險,這裡所說的相對封閉管理,包含兩層意思,一方面要嚴把校門關,無關人員禁止入校,任何人進入校園都應當嚴格落實身份核驗登記和體溫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