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標題:《重磅!六集歷史紀錄片《中山國》將陸續在河北臺、石家莊臺播出》
「鏽跡斑斑的青銅史書,揭開一個被遺忘國度神秘的面紗,萬裡蒼煙,掩埋著燦爛輝煌的文明。」六集歷史紀錄片《中山國》是全景表現戰國中山國歷史滄桑演變的首部大型紀錄片,對於發掘和弘揚我市優秀歷史文化具有重大意義。近期,此片相繼在央視紀錄頻道、河北衛視播出,引發各界關注。據悉,六集歷史紀錄片《中山國》還將陸續在河北廣播電視臺、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播出,讓我們共同期待!
河北廣播電視臺播出時間
⊙河北衛視:首播:9月24日-26日,每日21:20播出,每日兩集。重播:9月30日21:20播出1-2集,10月1-4日22:10播出3-6集;
⊙公共頻道:10月1日-6日,每日20:50播出,每日1集;
⊙農民頻道:10月2日-7日,每日17:00播出,每日1集。
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播出時間
⊙新聞綜合頻道10月1日(周一)至6日(周六)每日20:00播出,每日1集。次日7:45重播;
⊙娛樂頻道10月2日(周二)至7日(周日)中午12:50播出,每日1集。
⊙地鐵電視10月1日起上線播出精選片段。
⊙網絡、新媒體收看辦法:無線石家莊app、燕趙名城網(http://sjzntv.cn/)同步直播,點播。
2015年,《中山國》劇組成立並啟動拍攝。之後,主創團隊歷時兩年,跋涉國內十多個省市並遠赴海外,採訪了我國及美國、日本的100餘位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化學者,搜集了大量的資料。文稿創作又經歷了近一年的時間,100多次的修改,其間還召開了多次研討會,省內外專家學者參加了討論和修改。
2016年3月,攝製組在唐縣考察中山長城。
2018年2月,攝製組主創團隊在平山縣中山古城舊址考察調研。
採訪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先生。
2015年5月21日,攝製組召集的專家研討會。
2017年8月,攝製組在石家莊西山影視城舉行了再現拍攝開機儀式,歷時20多天,共有百餘名工作人員,25位主要演員,500多位群眾演員參加了拍攝。之後又經歷了腳本改編、戲份整理、三維動畫製作、音樂創作、舞美設計、配音配像、合成編輯、與實景和採訪記錄合成等大量工作,至此該片製作基本完成。
中山國都全景3D想像復原圖。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是經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批准立項的河北省重點文藝項目。由省委宣傳部、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河北廣播電視臺、省文物局,石家莊市委宣傳部、石家莊廣播電視臺,平山縣委、縣政府聯合攝製。河北文史館館員、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志平擔任本片總策劃、總撰稿,著名紀錄片導演張軍鋒任總編導。
張志平: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紀錄片《中山國》總策劃、總撰稿
一個被遺忘國度的神秘面紗就此被揭開
中山國(公元前414年-公元前296年)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春秋時的鮮虞國,大致南疆到今石家莊一帶,北疆在今唐縣西南,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陘、盂縣一帶,東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衝積扇地帶,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晉州。
早期白狄鮮虞人生活場景拍攝。
石家莊市作協副主席、《中山國》總撰稿之一程雪莉告訴記者,「只有深刻地了解家鄉的優秀文化,全面盤點中山國的人文精神和歷史文脈,生於燕趙大地的我們才能找到靈魂安放的地方。中山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近年隨著不同形式的發掘宣傳,中山國文化逐漸為人所熟知,人們漸漸了解到,河北不只有燕趙還有中山,中山文化作為石家莊的歷史名片被更廣泛地認可。」程雪莉透露,紀錄片《中山國》播出後,有關部門還將舉行該片研討會,並將籌備拍攝反映中山國題材的電視連續劇。
平山中山國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中山王陵區示意圖
2017年,國家文物局決定,位於河北省平山縣的中山國考古遺址公園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將進一步推動中山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運營管理,妥善處理好遺址考古、保護、研究、展示和合理利用之間的關係,不斷探索創新考古遺址公園運營模式,充分發揮考古遺址公園在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的積極作用等方面工作。
中山國遺址基本保存了城防體系和建築、手工業遺址、王陵等重要建置,是國內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大型城址,反映了戰國時期的城市營建理念。
中山國古城遺址出土了哪些稀世珍寶?
中山國古城遺址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其中包括三項世界之最:世界最早的碑碣石刻「守丘石刻」、世界最早的建築平面設計圖「兆域圖」以及現存最早發現的古酒。還有四項中國之最:我國年代最久的鑄鐵大盆、我國現存最早的祭山禮器、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遊戲投壺實物、銘文字數量最多的青銅器。
中山國遺址保護區劃分為「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其中保護區面積2142公頃,範圍包括主城區、靈壽東城區及祭祀區三個部分。建設控制區面積3709公頃,規劃期限為2010年-2025年,5年為一階段。
紀錄片簡介
中山國號稱戰國「第八雄」,幾度立國,強盛一時,終被趙武靈王慘烈絞殺;這個存世200多年、在《史記》等歷史典籍中若隱若現的神秘古國,並沒有從歷史上消失。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揭開了中山國神秘的面紗,給世人留下了諸多謎團:
它從何處來,真的由白狄人建立?它何以能在華夏文化中心區域立足並逐漸強大?它何以能創造出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文明?強盛一時的中山國為何迅速走向覆滅?司馬遷為何在《史記》沒有給這樣一個重要的國家做正面的記載?……
攝製組歷經三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及日本,遍訪國內外這一領域的頂級專家,拍攝了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等二十餘家博物館大量國寶級文物;創作團隊以動畫高科技和情景再現的手段,打造這個神秘王國璀璨的圖景,再現這個神秘王國悲壯的歷史和文明。
晚清學者、著名外交家郭嵩燾對中山國歷史地位的重要性評價說:「戰國之所以盛衰,中山若隱為之樞轄,而錯處六國之間,縱橫捭闔、交相控引、爭衡天下如中山者,抑亦當時得失之林也。」我們通過深入分析和研究後發現:中山國的被滅,是打破七雄爭霸、相互制衡局面的重要因素,加速了秦國的統一,堪稱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拐點之一,這一點,恰恰被許多歷史學家們忽視了。
六集大型紀錄片《中山國》,細緻梳理了中山國從立國、崛起、繁盛到被滅的歷史,對中山國文物與遺存進行全面的整理、展示,廣泛吸收海內外中山國研究的學術成果,向世人講述中華民族歷史大融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石家莊發布(shijiazhuangfabu)綜合自無線石家莊
運營|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
責編|陳知
往期精彩回顧
➤ 我市23萬多戶氣代煤村外工程全部完成9萬餘戶已驗收通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