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六集歷史紀錄片《中山國》將陸續在河北臺、石...

2020-12-12 澎湃新聞

本文原標題:《重磅!六集歷史紀錄片《中山國》將陸續在河北臺、石家莊臺播出》

「鏽跡斑斑的青銅史書,揭開一個被遺忘國度神秘的面紗,萬裡蒼煙,掩埋著燦爛輝煌的文明。」六集歷史紀錄片《中山國》是全景表現戰國中山國歷史滄桑演變的首部大型紀錄片,對於發掘和弘揚我市優秀歷史文化具有重大意義。近期,此片相繼在央視紀錄頻道、河北衛視播出,引發各界關注。據悉,六集歷史紀錄片《中山國》還將陸續在河北廣播電視臺、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播出,讓我們共同期待!

河北廣播電視臺播出時間

⊙河北衛視:首播:9月24日-26日,每日21:20播出,每日兩集。重播:9月30日21:20播出1-2集,10月1-4日22:10播出3-6集;

⊙公共頻道:10月1日-6日,每日20:50播出,每日1集;

⊙農民頻道:10月2日-7日,每日17:00播出,每日1集。

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播出時間

⊙新聞綜合頻道10月1日(周一)至6日(周六)每日20:00播出,每日1集。次日7:45重播;

⊙娛樂頻道10月2日(周二)至7日(周日)中午12:50播出,每日1集。

⊙地鐵電視10月1日起上線播出精選片段。

⊙網絡、新媒體收看辦法:無線石家莊app、燕趙名城網(http://sjzntv.cn/)同步直播,點播。

2015年,《中山國》劇組成立並啟動拍攝。之後,主創團隊歷時兩年,跋涉國內十多個省市並遠赴海外,採訪了我國及美國、日本的100餘位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化學者,搜集了大量的資料。文稿創作又經歷了近一年的時間,100多次的修改,其間還召開了多次研討會,省內外專家學者參加了討論和修改。

2016年3月,攝製組在唐縣考察中山長城。

2018年2月,攝製組主創團隊在平山縣中山古城舊址考察調研。

採訪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先生。

2015年5月21日,攝製組召集的專家研討會。

2017年8月,攝製組在石家莊西山影視城舉行了再現拍攝開機儀式,歷時20多天,共有百餘名工作人員,25位主要演員,500多位群眾演員參加了拍攝。之後又經歷了腳本改編、戲份整理、三維動畫製作、音樂創作、舞美設計、配音配像、合成編輯、與實景和採訪記錄合成等大量工作,至此該片製作基本完成。

中山國都全景3D想像復原圖。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是經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批准立項的河北省重點文藝項目。由省委宣傳部、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河北廣播電視臺、省文物局,石家莊市委宣傳部、石家莊廣播電視臺,平山縣委、縣政府聯合攝製。河北文史館館員、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志平擔任本片總策劃、總撰稿,著名紀錄片導演張軍鋒任總編導。

張志平: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紀錄片《中山國》總策劃、總撰稿

一個被遺忘國度的神秘面紗就此被揭開

中山國(公元前414年-公元前296年)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春秋時的鮮虞國,大致南疆到今石家莊一帶,北疆在今唐縣西南,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陘、盂縣一帶,東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衝積扇地帶,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晉州。

早期白狄鮮虞人生活場景拍攝。

石家莊市作協副主席、《中山國》總撰稿之一程雪莉告訴記者,「只有深刻地了解家鄉的優秀文化,全面盤點中山國的人文精神和歷史文脈,生於燕趙大地的我們才能找到靈魂安放的地方。中山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近年隨著不同形式的發掘宣傳,中山國文化逐漸為人所熟知,人們漸漸了解到,河北不只有燕趙還有中山,中山文化作為石家莊的歷史名片被更廣泛地認可。」程雪莉透露,紀錄片《中山國》播出後,有關部門還將舉行該片研討會,並將籌備拍攝反映中山國題材的電視連續劇。

平山中山國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中山王陵區示意圖

2017年,國家文物局決定,位於河北省平山縣的中山國考古遺址公園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將進一步推動中山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運營管理,妥善處理好遺址考古、保護、研究、展示和合理利用之間的關係,不斷探索創新考古遺址公園運營模式,充分發揮考古遺址公園在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的積極作用等方面工作。

中山國遺址基本保存了城防體系和建築、手工業遺址、王陵等重要建置,是國內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大型城址,反映了戰國時期的城市營建理念。

中山國古城遺址出土了哪些稀世珍寶?

中山國古城遺址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其中包括三項世界之最:世界最早的碑碣石刻「守丘石刻」、世界最早的建築平面設計圖「兆域圖」以及現存最早發現的古酒。還有四項中國之最:我國年代最久的鑄鐵大盆、我國現存最早的祭山禮器、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遊戲投壺實物、銘文字數量最多的青銅器。

中山國遺址保護區劃分為「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其中保護區面積2142公頃,範圍包括主城區、靈壽東城區及祭祀區三個部分。建設控制區面積3709公頃,規劃期限為2010年-2025年,5年為一階段。

紀錄片簡介

中山國號稱戰國「第八雄」,幾度立國,強盛一時,終被趙武靈王慘烈絞殺;這個存世200多年、在《史記》等歷史典籍中若隱若現的神秘古國,並沒有從歷史上消失。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揭開了中山國神秘的面紗,給世人留下了諸多謎團:

它從何處來,真的由白狄人建立?它何以能在華夏文化中心區域立足並逐漸強大?它何以能創造出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文明?強盛一時的中山國為何迅速走向覆滅?司馬遷為何在《史記》沒有給這樣一個重要的國家做正面的記載?……

攝製組歷經三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及日本,遍訪國內外這一領域的頂級專家,拍攝了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等二十餘家博物館大量國寶級文物;創作團隊以動畫高科技和情景再現的手段,打造這個神秘王國璀璨的圖景,再現這個神秘王國悲壯的歷史和文明。

晚清學者、著名外交家郭嵩燾對中山國歷史地位的重要性評價說:「戰國之所以盛衰,中山若隱為之樞轄,而錯處六國之間,縱橫捭闔、交相控引、爭衡天下如中山者,抑亦當時得失之林也。」我們通過深入分析和研究後發現:中山國的被滅,是打破七雄爭霸、相互制衡局面的重要因素,加速了秦國的統一,堪稱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拐點之一,這一點,恰恰被許多歷史學家們忽視了。

六集大型紀錄片《中山國》,細緻梳理了中山國從立國、崛起、繁盛到被滅的歷史,對中山國文物與遺存進行全面的整理、展示,廣泛吸收海內外中山國研究的學術成果,向世人講述中華民族歷史大融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石家莊發布(shijiazhuangfabu)綜合自無線石家莊

運營|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

責編|陳知

往期精彩回顧

➤ 我市23萬多戶氣代煤村外工程全部完成9萬餘戶已驗收通氣

相關焦點

  • 大型紀錄片《中山國》參加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
    自2018年9月至今,《中山國》在央視密集播放3輪,在河北電視臺、石家莊電視臺等省市地方臺多個頻道黃金時間播出,在央視影音、愛奇藝、bilibili、騰訊視頻等多個網絡視頻平臺投放,總觀看人數近6億,獲得了全社會的熱烈反響和廣泛好評,並獲得多項大獎,充分展示了紀錄片《中山國》的藝術魅力和學術價值。
  •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分集簡介
    簡 介第一集 《發現》1974年,平山縣三汲鄉震驚世界的考古大發現,揭開了中山國神秘的面紗。中山國先民是春秋早期北方遊牧民族白狄鮮虞人,他們在華夏諸侯兼併戰爭中跨越太行山,東遷至今天河北中部平原,建立鮮虞聯盟。春秋晚期,他們在太行山東麓構築中人城,創立中山國。中山後來被晉國攻佔,中山文公被扶立為「傀儡」國君。文公是「中山三器」銘文記載的中山國歷史中的第一位國君。
  • 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在河北西柏坡如約盛啟
    2020年11月28日,恰逢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六集政論片《小康》啟動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機儀式在革命聖地西柏坡如約啟幕。  值此具有重大意義的時間節點,創作拍攝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意在銘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歷史性成就,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 厚重歷史故事搬上雜技劇舞臺《夢回中山國》昨晚震撼首演
    據悉,這部以文物展示、歷史風貌再現為主題的大型雜技劇,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新創作項目的資助。該劇將於11月10日和11日晚在天緣劇場再演兩場。、狩獵、宮宴、大婚、戰爭、尾聲六個分章。
  • 尋蹤還看後來人——中山國文獻資料薈萃
    編者按:隨著紀錄片《中山國》的熱播和日前在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的亮相,由央視譯製的《中山國》英文版也即將通過央視國際頻道向全球播出。目前已有近6億觀眾觀看了紀錄片,全國各地的觀眾都對中山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不斷向我們提出各種問題。這其中有很多都是學生,跨越了小學中學到大學各個階段。
  • 中山國王陵:地下埋藏兩千多年的青銅酒壺,解密中山國的歷史
    其它的歷史文獻中也僅僅是寥寥數字,沒有完整地記錄有關中山國的歷史。那麼,中山國的歷史究竟是什麼樣3呢?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終於發現並找到中山國的都城及王陵裡陪葬的見證物。河北平山縣中山國王陵文物陳列館1974年,河北平山縣三汲鄉開始大規模平整農田,可是,在這片田地上,屹立著許多高大的土丘,而且這些土丘並不是自然形成的,村民們稱其為陵臺。
  • 保定歷史|曾讓河北驕傲的「中山國」,如何在強大中走向覆滅
    從此以後我逢人就吹捧中山國驕傲的歷史,並以自己家鄉是定州而感到無比的驕傲。|戰國時期的「中山國」上學時學歷史,講到戰國時期有七雄;燕、趙、齊、楚、魏、韓、秦,其實在那個時期應該準確的說戰國八雄,還有一個曾在定州立過國都的「中山國」,在歷史上也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我心裡不由得產生了疑問,為什麼我們學習的歷史上沒有講到「中山國」呢?
  • 義薄雲天中山興——中山國的城市與人口
    編者按隨著紀錄片《中山國》的熱播和日前在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的亮相,由央視譯製的《中山國》英文版也即將通過央視國際頻道向全球播出。目前已有近6億觀眾觀看了紀錄片,全國各地的觀眾都對中山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不斷向我們提出各種問題。這其中有很多都是學生,跨越了小學中學到大學各個階段。
  • 【中山文化】中山國文化如何與現代藝術結合,看看專家怎麼說
    我們有責任使這段歷史在演出舞臺上活起來,把這古國文明的根脈延續下去。怎麼活起來?一是靠書刊報紙,現代宣傳媒體;二是靠電影、電視(包括紀錄片);三是靠舞臺表演藝術。目前,研究成果已出版多種,宣傳媒體報導很及時,影視方面的進展很快,六集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已經在中央電視臺開播,為國內外觀眾揭開了中山國神秘的面紗,深受好評;電視劇《中山故國傳奇》也已籌備開拍。
  • 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劉彥華 河北西柏坡報導穿越歷史煙雲,歷經風雨洗禮,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100歲華誕。2020年11月28日,恰逢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六集政論片《小康》啟動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機儀式在革命聖地西柏坡如約啟幕。
  • 帶你走進神秘的中山國
    在河北博物院有一個展覽,叫做「戰國雄風——古中山國」展覽。很多人看完這個展覽之後,會感嘆說河北還有這麼精美的戰國時期的文物。也有人說原來提到河北,我們只知道戰國時期有燕國和趙國,還很少聽說有一個中山國。因為這個國家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裡被稱作「神秘王國」。
  •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是歷史中的小強還是戰鬥民族?
    歷史中出現一個國家曾經三次被滅,三次立國,經歷大小戰鬥無數,不管你是強國還是弱國,只有敢戰,那就可以來一場。 中山國立國範圍差不多,一直都是在河北境內,第一次在靈壽(今中國河北省靈壽縣),第二次在中顧(今河北定州市)第三次在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中山國也叫鮮虞,原因是第一次建國由鮮虞部落的姬翟建立
  • 中山國文化——石家莊的歷史根脈和文化靈魂
    張霖 攝長城網石家莊訊(記者張霖)有很多人說,石家莊是火車拉來的城市,缺乏足夠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有不少石家莊本地人也這麼認為。其實呢?不是石家莊沒有歷史和文化底蘊,而是你不知道。1974年冬天,河北考古工作隊在平山縣三汲進行田野普查,發現了當地農民在三十年前挖出的一塊石頭,上面有很多奇怪的字,像甲骨,又像大篆。
  • 戰國狄族中山國都城在哪?河北靈壽故城村?
    「中山國的都城應該是在靈壽故城村。」戰國時期,來自太行山區的北方民族在河北中南部建立了國家,他們不但一度和戰國七雄比肩,還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千百年來關於這個國家僅有隻言片語的記載,它就是被後人稱為「神秘王國」的中山國。
  • 戰國歷史上的趙國如何滅掉了「心頭大患」中山國?
    一個強大的晉國消失了,三個國家的主人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新的歷史舞臺上。他們佔地的多少,取決於誰的腰杆粗,誰就得到的多。魏國地盤最大,缺點是有幾塊地,合不攏。趙國的版圖相對完整,缺點是被中山國是趙國的「國中之國」。韓國的的疆域相當完整,但是,韓國土地面積最小。趙國從此開始了與其他幾個國家,為了生存和發展,想盡了辦法。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白狄與中山國
    公元前494年,中山與齊、魯、衛共同伐晉,取得晉國的棘蒲(在今河北趙縣境內),將之列入中山國版圖。前491年,晉大夫荀寅因晉內亂逃奔鮮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敵,但此時中山為了削弱晉國,將荀寅接納到新佔領的晉國屬地柏人(今河北隆堯縣西)。
  • 現場|在蘇博走進「鮮虞」:百件文物呈現古中山國的神秘
    紀錄片《中山國》兩千餘年來,由於史載缺略,文物遺蹟湮沒地下,謎一般的中山國,鮮為人知。1978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縣三汲村發掘了中山王墓,勘探了中山國都城——靈壽古城,揭開了中山古國之謎。靈壽古城商業區一號房屋遺址全景在展覽現場,河北博物院院長羅向軍告訴記者,「在戰國時期,河北是燕趙之地,也是此次展覽呈現的中山國所在之地。由於70年代的考古發現,使得河北博物院關於古中山國的文物館藏文物可以和燕趙文物相媲美。」
  • 六集紀錄片《孔府檔案》今天起在山東衛視開播
    齊魯網2月21日訊(山東臺記者 郭鵬)由山東廣播電視臺拍攝製作的六集紀錄片《孔府檔案》,將於今天起在山東衛視播出。這部紀錄片依託豐富的孔府檔案資料,講述了從清代第一位衍聖公到民國最後一位衍聖公這二百多年間,孔府從鼎盛到衰落的歷史。
  • 中山國博物館概念設計方案專家研討會召開 附簡訊一則
    河北省文史館員、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市中山國文化顧問張志平,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規劃編研中心原主任、河北省建設行業專家朱忠帥,平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郝春豔,縣人大副主任劉國英,縣政協副主席劉哲敏,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安康美,河北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築師郭衛兵,北方綠野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建築師郝衛東,九易莊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建築師孔令濤,北方綠野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神秘的古中山國風景區
    河北石家莊是最全國年輕的省會,是火車拉出來的城市。因其曾是小小的村莊,沒有什麼歷史文化成為人們一直誤解。近年,石家莊市的平山縣三汲鄉挖掘出來中山王族墓和中山古城遺址,揭開了塵封兩千餘年戰國時期的中山國的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