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tiva聯合卡介苗BCG治療膀胱癌Ⅲ期試驗:患者緩解率達72%

2020-12-27 騰訊網

12月21日,ImmunityBio宣布IL-15激動劑N-803(Anktiva)聯合卡介苗(BCG)治療非肌層浸潤性原位膀胱癌(CIS)關鍵II/III期試驗(QUILT3.032)的首個隊列研究獲得積極結果。結果顯示,在療效可評估受試者中,卡介苗聯合N-803治療組患者完全緩解率達72%(51/71,任意時間),其中59%的患者的完全緩解時間持續12個月以上。到目前為止,完全緩解的中位持續時間為19.2個月。有1%的患者報告出現嚴重不良事件,但均與治療無關。

N-803(Anktiva)作用機制

IL-15通過影響自然殺傷細胞和T細胞在免疫系統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N-803是一種新的IL-15超激動劑複合物,由IL-15突變體(IL-15N72D)與IL-15受體α/IgG1 Fc融合蛋白結合而成。與人體內天然、非複合IL-15相比,N-803具有更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在淋巴組織中存在時間更長,抗腫瘤活性更強。

N-803(Anktiva)1期和2期試驗

此前基於I期臨床研究數據,FDA曾授予N-803快速通道資格,2019年,基於II期臨床研究結果,FDA授予N-803突破性療法認定。

N-803在治療CIS患者的1期和2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結果。此前,ImmunityBio公司公布的2期試驗數據表明,在Ta/T1乳頭狀/非乳頭狀CIS患者亞組中,90%接受N-803和BCG聯合治療的患者達到了完全緩解(CR)。在高級別Ta/T1乳頭狀CIS患者亞組中,75%的患者的疾病穩定期持續到6個月,54%的患者的疾病穩定期持續到9個月。

N-803(Anktiva)彌補卡介苗BCG方案

膀胱癌是一種常見的癌症。在全球範圍內,每年大概有43萬人被診斷出患有該疾病,使其成為全球第九大常見癌症。CIS是高級別的NMIBC原位癌,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癌細胞位於膀胱內或已長入膀胱內腔,但尚未擴散至肌肉或其他組織中。患有這種癌症的患者佔所有膀胱癌患者比例的75%至85%。

卡介苗BCG是治療這類患者的標準療法,雖然有效,但是接受BCG治療的患者的復發率和進展率很高。這種情況下,推薦的治療方案為徹底切除膀胱(膀胱切除術),以防止癌症的擴散。

ImmunityBio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Patrick Soon-Shiong博士表示,NMIBC的高進展率和復發率使其成為治療負擔最重的癌症之一。N-803的初步治療結果令人振奮,為N-803成為NMIBC患者繼高侵入性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又一新的治療選擇提供了證據,我們計劃於2021年與FDA會面後提交N-803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

註:以上資訊來源於網絡,由香港濟民藥業整理編輯(如有錯漏,請幫忙指正),只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藥品的資訊,幫助中國患者了解國際新藥動態,僅供醫護人員內部討論,不作任何用藥依據,具體用藥指引,請諮詢主治醫師。

相關焦點

  • 卡介苗灌注治膀胱癌效果好
    核心提示:卡介苗是計劃免疫法定的疫苗之一,每位新生兒都必須接種,用於預防肺結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卡介苗還有另一個用途——治療和預防膀胱腫瘤復發。目前,臨床上90%~95%的膀胱癌為移行上皮細胞癌,患病初期多表現為表淺癌。對表淺膀胱癌的治療主要依靠經尿道切除或電烙。但是,表淺膀胱癌尿道切除後,近期腫瘤復發率高達50%~90%,遠期復發率幾乎是100%。
  • 膀胱灌注用進口卡介苗BCG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卡介苗BCG膀胱內用灌注乾粉(Immunobladder intravesical)適用於膀胱內使用,治療膀胱之初級復發性原位癌CIS,以降低腫瘤再發的頻率。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 國產治療用卡介苗多中心研究將啟動
    國產治療用卡介苗多中心研究將啟動發布時間: 2014-07-01 09:40:12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記者從日前在廣州市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膀胱癌高峰論壇上獲悉,治療用卡介苗多中心研究項目將於今年8月啟動,該項目將對國產卡介苗、化療藥吡柔比星預防膀胱癌術後復發的有效性、安全性進行對比分析,計劃入組病例500例。
  • Jelmyto(絲裂黴素凝膠)滴注治療完全緩解率達58%
    在PDE時間點達到CR的患者隨後進行長達12個月的隨訪,以確定Jelmyto緩解的持久性。該研究中,意向性治療(ITT)人群包括71例接受至少一劑Jelmyto治療的患者,其中48%的患者存在被認為是內鏡下無法切除的腫瘤。
  • 患者福音!「免疫治療」讓更多膀胱癌患者獲益
    為了提高大眾對膀胱癌的認知,更好地幫助患者把握最佳治療時機,近日,來自中南大學泌尿科研究所所長齊琳教授,通過 " 名醫公開課 " 分享了膀胱癌及其診療等一系列相關知識,助力更多患者走出認知誤區,提高治療效果。
  • 膀胱癌患者術後為什麼要灌藥,灌的都是哪些藥?
    點擊查看 膀胱癌患者或者家屬都有這樣的經歷:得了膀胱癌,萬幸的是早期膀胱癌,做了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保住了膀胱,但是後續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膀胱灌注治療,不僅遭罪,而且價格不菲。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醫生見到的更多,這是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治療的基本方案。
  • 膀胱癌手術後期怎樣避免復發?
    如果是早期膀胱癌已經做了電切手術,後續如果想預防復發,只能往膀胱內灌注藥物。如果是做了膀胱癌根治手術,根據具體的情況可以選擇化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案。
  • 膀胱癌(MIBC)新輔助治療!阿斯利康Imfinzi+Lynparza(英飛凡+利普卓...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舊金山舉行的202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泌尿生殖系統癌症研討會(ASCO-GU 2020)上公布的一項單臂II期研究(NCT03534492)顯示,阿斯利康(AstraZeneca)抗PD-L1療法Imfinzi(英飛凡,通用名:durvalumab,度伐利尤單抗)與靶向抗癌藥Lynparza(利普卓,通用名:olaparib,奧拉帕利)聯合用藥在肌肉浸潤性膀胱癌
  • 膀胱癌血尿如何緩解?
    膀胱癌血尿如何緩解?尿,是許多生物種類都有的一個生理特徵,但是血尿就不正常了。而膀胱癌患者,血尿並伴有尿痛,更是讓人聽了都為之一顫。而近來有研究表明,中藥人參皂苷Rh2對於緩解膀胱癌血尿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 卡介苗能夠抵禦新冠病毒感染嗎?未必!
    近日,有多篇研究指出推行強制接種卡介苗政策的地區新冠肺炎患病人數較少,而且病死率也相對較低。卡介苗接種率與新冠肺炎致病率的相關性引起了多國學者的注意和討論,這一統計意義上的相關性的背後是否存在確定的因果關係?是否存在可以解釋的生物學機制?
  • 研究表明卡介苗使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率降低十倍
    該研究調查了178個國家在過去15天中新冠病毒感染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數據,得出結論是:1、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中,新冠病毒感染發生率為百萬分之38.4;沒接種卡介苗的國家為358.4;2、接種BCG計劃的國家新冠肺炎死亡率4.28/百萬;無此計劃的國家新冠肺炎死亡率為40/百萬。
  • 卡介苗BCG灌注有什麼注意事項?
    卡介苗BCG膀胱內用灌注乾粉(Immunobladder intravesical)適用於膀胱內使用,治療膀胱之初級復發性原位癌CIS,以降低腫瘤再發的頻率。其適用於治療伴有或未伴有乳頭狀腫瘤的原位癌,但不適用於治療單獨發生的乳頭狀瘤。本藥品亦可用作膀胱對其他原位癌CIS治療療程無法反應的補救療法。
  • 健康|早發現、早治療 我國膀胱癌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
    專家表示,國內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療近 30 年來無突破性進展,但隨著國內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獲批,我國尿路上皮癌的治療正式進入免疫治療時代,能延長化療無效、不耐受、腎功能不好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生存期。
  • ...或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產生快速持久且較高的緩解率
    原標題:信達生物在ASH2020上公布Parsaclisib在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產生快速持久且較高的緩解率
  • ORR最高達59%!PD-1抗體聯合新抗原疫苗Ib期試驗數據出爐
    文:白露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在過去的10年裡徹底改變了癌症患者的治療。PD-1和PD-L1抗體在多種癌症中顯示了顯著的抗腫瘤活性。然而,儘管PD-1抗體治療在多種腫瘤類型中取得了成功,但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從治療中獲得了長期的臨床益處。因此,科學家們對開展聯合治療以提高免疫檢查點抑制的療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 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新冠病毒嗎?臨床試驗即將啟動
    在結核病防治中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將」——卡介苗,最近將出徵抗擊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戰場。 據《科學》等媒體的最新報導,一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非常規」臨床試驗即將在荷蘭等四個國家啟動,受試對象為感染呼吸疾病風險較高的兩大人群——醫護人員以及老年人,檢驗卡介苗是否能夠起到對抗新冠病毒、甚至完全防止感染的效果。
  • 香港醫院再爆醫療事故 初生嬰誤打膀胱癌卡介苗
    (圖片來源:文匯報)中新網9月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醫療失誤接二連三,7日一天內爆出兩宗藥物事故,最離譜是一名出世僅5天的男嬰,本要接種初生嬰兒卡介苗,但被將軍澳醫院錯誤注射治療膀胱癌的卡介苗,是原本劑量的10倍。有藥劑師相信,男嬰有機會在數天後出現全身過敏紅腫、肺炎及細菌感染的病徵。
  • ...優先審評Pemigatinib治療復發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患者的NDA
    根據協議條款,信達生物獲得了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地區對這三個候選藥物在血液病和腫瘤治療領域進行開發和商業化的權利。近期,上述三個分子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均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遞交NDA是基於FIGHT-202研究數據,其中該研究評價了pemigatinib用於治療復發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患者的療效。
  • 50歲膀胱癌早期,做了微創手術,但吸菸、喝酒,如何延長生命?
    首先,第一點,要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 無論任何疾病,積極樂觀的心態對疾病的治療都至關重要!很難想像,病人自身不願意治療、不配合治療,病情如何能朝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要找到病人為什麼不配合治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