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正常分娩:會經歷怎樣的四個迴旋呢?頭部是怎麼出來的呢?

2020-12-22 淺淺媽媽育兒經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胎兒正常分娩是怎樣的呢?據說會經歷四個漂亮的迴旋,具體是如何進行的呢?頭部的娩出有個細節也很有意思的,孕媽媽們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哦!

胎兒的正常娩出是需要經歷好幾個階段的,四個迴旋,尤其是頭部的娩出是第一步,很神奇。

胎兒頭部是最大、最硬的部位,頭部出來了後面就好辦了。胎兒的頭骨由5塊骨骼組成,但是不和成年人似的固定住了,在通過狹窄的產道時,骨骼會重疊起來,使頭部變小以便前進。這種構造稱為應表機能,以便位於最前的頭部能變成尖狀順利地娩出,出生數日後頭部即可恢復原形。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生後頭型很奇怪,有的扁,有的長,但是過後恢復一段時間就正常了,這是通過產道的擠壓導致的。

【胎兒娩出的四個迴旋】

1、第一迴旋(銜接-下降-俯屈)

胎兒頭部位於骨盆入口時,最長的前後徑(矢狀縫由前至後,骨與骨間接縫一致)與骨盆入口部的長徑一致,,在向下的陣痛壓力下,胎兒頭蓋骨後方抵住背骨,導致後頭部承受更強的壓力,使胎兒下巴抵在胸口上,結果後頭部便居於前方,使分娩容易進行。

2、第二迴旋(內迴轉)

在陣痛壓力下,嬰兒降至骨盆開闊部,此處斜向長,所以胎兒前後徑也轉至斜向,後頭部便迴旋至母體的斜前方。接著由骨盆達出口部,此處前後徑較長,因而後頭部便轉到母體前方,胎兒姿勢就像回頭望母體背部一般,所以到了此處,離胎兒出生的時刻也就越來越近了。

3、第三迴旋(仰伸)

進行到此處,胎兒後頭部被擋在恥骨下方,枕骨便成為支點迫使前頭部、臉部依序外仰,然後被擠出陰戶外,接著後頭部滑出,既而整個頭部便露出母體外。胎兒頭部降至骨產道時,背部便朝向母體前方,肩寬與骨盆入口處較長的橫徑一致。當胎兒頭部露出母體外,肩寬也按次序沿著骨產道的長徑在母體內做橫、斜、縱的迴轉,也就是說,肩寬與胎兒頭部前後徑做同向的移動。

4、第四迴旋(外迴轉)

胎兒肩部被娩出時,肩幅(橫徑)與骨盆出口部的前後長一致,因而向母體背部的胎兒頭部也跟著轉向母體大腿內側。

結語:孕媽媽在經歷陣痛努力分娩的時候,胎兒也沒閒著,他在跟媽媽一起努力呢!胎兒的分娩是一件很神奇也很偉大的事情,希望爸爸們能夠在看寶寶的時候,能夠多顧忌一下媽媽的感受!

相關焦點

  • 胎兒那麼大,怎麼從那麼小的「產道」出來?看完後,更加心疼女人
    因為我們都知道,女性在分娩過程中要承受很大的痛苦,而且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進行想像的。特別是女性在順產的過程中,疼痛感甚至會達到十級的級別,而平時生活中人們能夠忍耐三四級的疼痛感就已經不錯了。在順產的過程中,胎寶寶的體積是比較大的,但是女性的產道又是特別狹小的,那麼到底帶胎是怎樣從那麼小的產道裡出來的呢?看完以後,更加心疼女人。
  • 產婦分娩時用力錯誤,會讓胎兒頭部嚴重擠壓,網友:像壽星
    在身體條件和寶寶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大多數媽媽會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自然分娩。照片中是剛剛出生的嬰兒,但是和我們平常看到的新生兒不太一樣。這個小寶寶的頭部比一般孩子長很多,被網友吐槽說像「壽星」。據了解,寶寶這種情況是產婦不懂正確用力,分娩時用力錯誤,導致孩子頭部被產道嚴重擠壓,才會變成「壽星」。
  • 分娩時胎兒「出來」的那一刻,產婦是啥感覺?別害羞值得一看
    沒有生過孩子的人總是對生孩子的經歷特別好奇。比如有人會問分娩時能感受到胎兒的活動嗎?胎兒瞬間離開身體的時候會有感覺嗎?那個感覺是怎樣的呢?令我記憶頗深的是另一位媽媽提到最後胎兒離開自己身體的時候,先是感覺到輕鬆,然後是突然感覺到有點茫然和使命感,她說:"啊,原來我這就要當媽媽了!"在經歷了漫長又艱辛的分娩過程後,胎兒離開自己的身體正式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相信很多媽媽都百感交集。但是,不少人還是誤解了胎兒被"拽出來"這件事。
  • 產婦分娩時,寶寶都是怎麼出來的?5個步驟帶你了解生娃全過程
    ,據「世界人口時鐘」顯示,全球每秒會出生4.1人,那麼,你們知道嬰兒都是怎麼出生的嗎?可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醫生並不建議使用剖腹產手術,畢竟,剖腹產手術有很多弊端,只要產婦滿足自然分娩的條件,就會採用自然分娩,不過,有過順產經驗的母親都對分娩之痛不願意再回想,一是因為疼痛,二是有手術布的遮蓋看不清全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順產寶寶是怎麼出來的,5個步驟帶你了解生娃全過程!
  • 產道那麼小,胎兒是怎麼一步步地分娩出來的?看完感嘆母親的不易
    導讀:產道那麼小,胎兒是怎麼一步步地分娩出來的?看完感嘆母親的不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產道那麼小,胎兒是怎麼一步步地分娩出來的?看完感嘆母親的不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原來經歷複雜的「旋轉」,不容易
    也難怪沒有經驗的媽媽會害怕,很多人認為寶寶是直立著出生的,但其實,女性的產道是彎曲的,而且形狀是非常複雜的,寶寶經過產道時要經過入口、中間地帶,最後才能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經過數次旋轉,只要知道了裡面的詳細過程,才能消除內心的害怕,正視順產這件事。那麼寶寶是如何旋轉的呢?
  • 總是聽說孕婦需要經歷懷胎十月,那胎兒一般在多少周會出生呢?
    然而,雖然我們總是聽說孕婦需要經歷懷胎十月才能將寶寶生下來,但實際上孕婦們生孩子的時間是是不用到達10個月那麼長的時間的。 一、整個孕期實際有多久?
  • 自然分娩過程中,胎兒在做什麼?胎兒經歷的這3點,令人淚目!
    在孕婦分娩過程中,胎兒會有哪些感受呢?有很多人都認為胎兒只是被動地承受,自然分娩只有產婦自己在努力,其實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產科醫生表示,胎兒在分娩過程中承受的一點都不比產婦少,他們也在努力地配合媽媽,早點來到這個世上。自然分娩的過程中,產婦需要經歷什麼?
  • 胎兒那麼大,是怎麼從那麼小的產道出來的?看完後才知女人的不易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第1次懷孕的女性來說,分娩的那一刻總是會感覺到害怕恐懼,因為完全想像不到寶寶是怎麼從陰道當中分別出來的,我們都知道分娩的時候一般最先出來的是孩子的頭部,而且正常的孩子腦袋是全身直徑最大的部位,所以對於一些順產的媽媽來說,只要孩子的腦袋可以順利的通過那麼身體就會非常順利的出來
  • 產婦分娩困難的四個因素!一個沒有,恭喜生產順利,寶媽少受罪
    導語:產婦分娩困難的四個因素!當然,由於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每個產婦分娩時產程長短、對疼痛的忍耐、過程是否順利等都是不盡相同的,主要有這四個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分娩困難。一、胎位正常、有利於順產的胎寶寶在子宮中的位置是枕前位,此時胎兒頭部朝下在母體骨盆入口處,頦部貼近胸壁,背部貼近媽媽腹部,脊柱略微往前彎,四肢彎曲交叉在胸腹前,整個胎體呈現橢圓形,是最容易順利生產的正常頭位。
  • 即將面臨分娩,分娩方式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呢?
    1、順產優點:(1)臨產時有節律的子宮受縮、舒張,使胎兒的胸腔也發生有節律的舒縮,從而使胎兒的肺得到鍛鍊,為嬰兒出生以後的自動呼吸創造有利條件;(2)胎兒經母親產道,在擠壓作用下可將在子宮內吸進的羊水及黏液擠壓出來,因此能減少新生兒併發症;
  • 產道那麼小,胎兒怎麼生出來?一張圖讓你了解分娩時宮口要開多大
    一般來說,子宮口在分娩中的張開程度分為一到十指,宮口開到十指,就是最佳的分娩時期,這個時候,女性生產更加順利。那麼十指究竟是怎麼算的呢?其實,大家平時說的十指,說成十指寬更合適一些。一個手指的寬度大概是1釐米,所以,開幾指,指的是宮口張開了幾釐米。
  • 分娩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會經歷什麼呢?這些基礎常識孕媽要知道
    懷孕後,隨著胎寶寶一天天長大,孕媽媽們也開始關注分娩那些事,那分娩究竟有幾個階段呢?其實常規的分類,分娩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也就是從規律宮縮到寶寶及胎盤附屬物正常分娩出,但是如果從整個產程的痛感來說,其實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作為一個過來人,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講一講不同階段都會經歷什麼,每個階段的感覺如何,以及如何應對吧。
  • 產道那麼小胎兒怎麼出來的?組圖解析全過程,生而為人需了解
    文丨飯飯媽沒有生過孩子的女生可能會對胎兒的分娩過程都會感到疑惑,根據常識去進行推測,順產的產道那麼小,胎兒是怎麼出來的呢?正是因為不懂才會覺得不可思議,所以咱們要對此方面進行有效科普。未婚未育的女生可能不知道一個正常胎兒的頭圍是多大,要知道胎兒頭圍的大小,與是否能順利分娩有著直接關聯,分娩的時候,孕媽的宮頸口會慢慢打開,直到開了十指後,胎兒才能被娩出。
  • 孕婦須知:胎寶寶是如何從狹窄的產道中出來的?其實這需要5個步驟
    麗麗還有一個星期就到預產期了,最近她特別緊張和害怕,看著自己的大肚子,她常常會想一個問題:十月懷胎,寶寶的頭那麼大,是怎麼從狹窄的產道中出來的呢?其實一般的自然分娩大約需要經歷4個產程,即第一產程宮頸口擴張,第二產程胎兒娩出,第三產程胎盤娩出,第四產程產後觀察兩小時。而胎兒要從準媽媽狹窄的產道出來,大約需要5個步驟。
  • 分娩前的四個困惑,怎麼破?婦產科大夫告訴你
    原標題:分娩前的四個困惑,怎麼破?   國家二胎政策放開之後,各醫院的產科都住滿了,生孩子不分春夏秋冬啊。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四大疑問讓準媽媽和親屬不知道怎麼辦。婦產科大夫告訴你,這麼著「涼拌」比較好。   第一,是自然分娩好還是剖宮產好?   當然自然分娩好。
  • 胎兒入盆到底是怎樣的?會有什麼徵兆?可對照這3個變化
    相信很多備孕中的媽媽和已經懷上的孕婦都聽說過「胎兒入盆」這個吧?那具體胎兒入盆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會有什麼徵兆呢?今天具體為新手孕婦和一些還在備孕中的媽媽科普一下,啥叫胎兒入盆!為將來提前做好準備!
  • 分娩過程到底是怎樣的?新生命的誕生,母親最辛苦也最幸福
    生過孩子的都說不敢回憶分娩的過程,因為太疼、太尷尬,但是當時的印象卻極為深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所有順產的媽媽都太偉大了,能忍受數小時的疼痛,把孩子順利生下來,不容易。 正常的分娩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呢?
  • 胎兒那麼大,如何從那麼小的產道出來?看完知道女人有多偉大
    ,不要小看這短短的一段時間,如果不是自己親身經歷過,你很難體會到女性有多辛苦。而且有的孕婦在臨產前都會出現宮縮的情況,當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可能就需要準備好東西及時再去醫院待產室時,在分娩的時候並不是媽媽自己一個人在做努力,肚子裡的寶寶也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了和媽媽快點見面,所以說在分娩的時候可能就會用儘自己全身的力氣來,通過媽媽的產道,從而幫助媽媽可以順利的分娩。
  • 正常分娩四產程的基本知識
    作者:寶寶知道 花開花落自有時分娩能否順利完成,取決於產力、產道、胎兒這三個基本要素。如果其中一個因素發生異常,其結果往往以剖宮產作為最終的解決辦法。而國際上的研究認為: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對分娩過程影響也很大,被認為是第四要素。四個要素中任何一個不正常,都會影響產程順利進行。只有四個要素相互協調配合,才能順利完成分娩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