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九九歌」,繪畫梅花,講關於冬至的傳說故事,包餃子……12月21日,興山特校師生忙得不亦樂乎,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冬至節。
了解冬至的由來
當天上午,各班班主任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分別採取「誦一誦」——誦讀「九九歌」,「講一講」——講述冬至故事和冬至的由來,「寫一寫」——書寫筆畫數是九畫的漢字,「畫一畫」——繪畫「九九消寒圖」,「做一做」——用橡皮泥學做餃子等多種方式,引導孩子們在動口、動手、動腦中了解傳統文化,感受節日氣氛,繼承傳統習俗。
誦讀「九九歌」
下午,部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和老師一起走進餐廳,戴著帽子和口罩,洗淨了雙手開始包餃子、包湯圓。在實踐中學習中國傳統美食的製作工藝,真切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經過近兩個鐘頭的辛勤勞作,800多個餃子、300多個湯圓製作完成。陪讀家長和師生吃著自己親手製作的美食,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冬至節。
看我包的橡皮泥餃子
據本次活動的組織者、總務主任王雪梅介紹,由於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尋常人家常吃的餃子、湯圓,成了留守孩子難得一吃的美味。還有部分陪讀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背井離鄉,即使在冬至時節也不能跟家人團聚。為了讓全校師生特別是留守兒童和陪讀家長過一個有意義的冬至節,在節日裡了解並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集體的溫暖,校總務處特牽手團支部組織了本次「樂享冬至」活動。一大早事務長就買來新鮮的豬肉和蔥苗,兩位炊事員精心調味、剁餡兒,為師生們能吃上一頓美味的餃子、湯圓做準備。
動手包餃子
啟聰班的小彭同學激動地說:「今天不僅吃到了美味的餃子、湯圓,我還了解到冬至以後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人們更要科學養生才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