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餓了!麻團、夾子、菜包餃,冬至到,杭州蕭山人桌上的美味讓人流口水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12月21日,冬至到。

各地都在用自己家鄉的方式在慶祝這一天,杭州蕭山人的飯桌上也擺上了這一天必吃的幾樣美食,十分有儀式感。

餐桌上,最具蕭山特色的一定要數麻團。

(網友U—丹攝)

「冬至麻團夏至面」冬至的早晨,蕭山西部人家有吃麻團的習俗。麻團是用糯米粉做的,外面沾上一層黃豆粉或炒米粉,再滾上一層芝麻或者撒上一層糖,也稱「餬口團」。

(視頻來源:杭州湘湖小隱酒店)

鼻尖縈繞著黃豆粉的香,軟糯Q彈十分甜蜜令人愉悅。吃一顆麻團,祈禱來年「團圓」。蕭山媽媽們會在冬至的前幾天做好麻團,等到冬至那天拿出來全家一起分享。

小孩子們吃過麻團之後,要多說些吉利話,蕭山老人們常有「吃過冬至麻團(也稱湯圓),人就大一歲」的說法。

(網友「圓滾滾的美少女」攝)

菜包餃、夾子也是冬至這一天裡必備的主食。

夾子和糰子類似,是裹餡,顏色分為青色或者白色,帶著家鄉味道的傳統小吃。

(網友「我要發財」攝)

搗餡、揉粉、開包!造型豐富的傳統小吃會被包成各類形狀,三角形或者四邊的就是「夾子」,圓的是豆沙餡的糰子,長的、類似餃子的是菜包餃,味道是鹹香口。

糰子等甜的餡主要是芝麻和豆沙的,菜包餃鹹的主要是鹹菜筍乾肉沫。

老一輩說,吃夾子就是為了把人嘴巴夾住不吵架、不罵人。「老底子時,家裡兄弟姐妹多,天天待在一起總容易吵起來,但以前總覺得冬至是新年的開始,所以就在這一天做『夾子』,讓他們吃了能不吵架,安安耽耽過年,現在麼就是討個彩頭。」

寒冷的冬至,熱騰騰的年糕也少不了。

(網友「sweetie」攝)

在這個一年最冷的時期,吃糯米可驅寒,而且據說在這天吃年糕,還有「年高」之意,帶著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

一些蕭山家庭裡,也有吃餛飩和餃子的習慣。在家和家人一起包餃子,是難得的溫情時刻。「歲寒隆冬至,煮餃話團圓。自己在家包餃子更方便,就做了一些,給冬至一點儀式感。」網友「阿靜」說。

(網友「阿靜」攝)

(網友「喜樂」攝)

冬至,蕭山的習俗還有掃墓、祭祖、做庚飯。蕭山以東片、中片和南片來進行區域劃分。但不管是蕭山哪一片的人,冬至這天,都會前往自家親人墳前,加點墳泥。

由於冬至大如年,蕭山沙地人至今不稱冬至日為「日」,而一律呼作「夜」,如同臘月下旬一樣。冬至節,首先要孝敬祖先。冬至前夕,家家祭祖,稱作「做冬至」或「做冬至羹飯」,這是全年「四季羹飯」的最後一次。

你們的家鄉冬至有什麼樣的習俗呢?歡迎在文後留言分享。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幫幫團·分享|今日冬至,被一盤麻團和霜打的青菜饞到了
    要知道,早晨杭州最低氣溫-0.4℃,為入冬以來杭城最低氣溫。首次跌破0℃。真心冷,窗玻璃上積了一層漂亮的冰霜花,菜園裡的青菜也蓋上了一層霜花,「霜打青菜味道好」,又到了青菜最甜糯的時候了。1】冬至▲好攝之友 「獬豸三公」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史上最全冬至的由來,有人冬至吃餃子和湯圓,居然還有人吃這些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最早的土圭觀測臺在今天的河南登封,名叫周公測景(影)臺。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以「餃」交心 情暖冬至——和風雅致幼兒園開展冬至主題教育活動
    冬至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氣,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民間自古以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傳統習俗。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始終保留著冬至的傳統習俗,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為了迎接冬至的到來,和風雅致幼兒園開展了以「餃」交心 情暖冬至主題教育活動。
  • 冬至「餃熱」椰城經濟 冬至緣何吃餃子?
    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很多地區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因此,冬至這一天餃子成了寵兒,昨日,商報記者走訪海口超市、飯店得知,冬至這天,餃子的銷售火爆,「餃」熱了冬至經濟。
  • 明日是冬至,快來用這菜包餃子,味道香極了,一口吃兩個都不過癮
    明日是冬至,快來用這菜包餃子,味道香極了,一口吃兩個都不過癮明日是冬至,俗稱「冬節」,在民間很多地方被稱作「小年」,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餃子慶賀冬至的習俗。
  • 美味冬至,冬至快樂
    每年的冬至這一天,我媽總要烹煮一大桌的美味佳餚,因為讓我們倘佯在美食的世界裡盡享美味是讓她感覺最滿意和滿足的事情!今年的冬至於今日如約而至,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忙碌了,為了豐盈的晚餐而做各種準備工作。然後到了晚餐的時間,一大桌子的美味佳餚在媽的巧手下如魔術般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土雞參湯、羊肉煲、炒雞雜、蒜苗豬肝,等等許多菜品,這裡就不一一盡述啦,總之每一道菜都是各有味道,雖然賣相差了那麼一點點,但各道菜品實在都入味得很,確實是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
  • 今日冬至丨遇「餃」在建大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日冬至丨遇「餃」在建大 2020-12-21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到、吃水餃!你會包還是會...
    冬至到、吃水餃!你會包還是會...一邊等待著美味的雞湯如何煮餃子不破皮?牢記這幾點!哎呀不好,口水流了一地,不說了不說了,回家包餃子去嘍。最後祝大家冬至快樂,團團圓圓愛的人都在身邊不在身邊也在心裡
  • 冬至到啦!身為中南「乾飯人」的你想家了嗎?
    在中南食堂的「乾飯人」們快去品嘗這些心念的家鄉冬至美味!>還是剛煮出的鮮肉餃在中南食堂來上一碗一盤耳朵不受凍,心裡更暖乎02# 湯麵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安徽等地向來有吃冬至面的習慣>滋滋的爆響聲、金黃色和油香味這些元素只要相碰在一起就沒人能夠抵擋住誘惑冬天已到,無懼増膘管不住嘴,那就吃完邁邁腿吧04# 湯圓
  • 金屋塘鎮中心幼兒園舉行「食餃慶冬至」親子活動
    綏寧新聞網訊 12月21日是我國傳統的冬至節氣,,金屋塘鎮中心幼兒園舉行了「食餃慶冬至」親子活動。活動開始之前,老師給孩子們講述了冬至節日的由來和習俗。孩子們認識了包餃子所需要的原料和用具,並與家長們一起合作包餃子。
  • 冬至前後,用這菜包餃子,安神助眠,暖胃增食慾,天冷吃它正當時
    馬上就要到冬至了,大家都知道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習俗之一,因為冬至寒冷,吃餃子能暖胃補充營養,所以北方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順口溜。冬至前後,用這菜包餃子,安神助眠,暖胃增食慾,天冷吃它正當時。
  • 喜歡餃子的人不要錯過它,營養美味的豬肉白菜酸辣湯餃!
    相信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總離不開一種食材,這種食材就是大白菜。大白菜他可以說是吃的人最多的蔬菜因為小時候家裡窮,挨家挨戶吃的最多的肯定都是大白菜,因為大白菜它是最便宜的。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可以說美佳人都會放上幾十斤的白菜,冬天的白菜它是最便宜的,而且非常的鮮美。
  • ...家開展「食餃慶冬至」活動。冬至將至,一起吃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吧!
    12月13日下午,銅鑼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青年之家開展 「食餃慶冬至」活動。「冬至」日為什麼要吃冬餃呢?冬至日是在什麼時候?社工通過圖片向青少年們介紹了冬至的歷史和吃餃子習俗,並通過觀看視頻介紹了冬至日的地理常識。
  • 冬至來了,老北京過冬至,桌上美食可不只有餃子
    提起冬至,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餃子」。甚至有段子吐槽說,咱們不管過什麼節日都要吃餃子。當然,餃子的美味與好彩頭,讓它成為了逢年過節最受歡迎的節慶食物,但是,要說中國人過什麼節都吃餃子,這可太看不起中華美食了!
  • 【冬至】來懷化國際商貿城C座5樓餃滋緣吃餃子
    12月22日冬至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 冬至到,小布請您吃餃子!
    圖片來源於《四季中國》視頻截圖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從周代起先民們就會在冬至舉行祭祀活動;到了漢代,皇帝會在冬至這天舉行盛大的祭天典禮;宋朝以後,冬至則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至於明清,皇帝仍然會舉行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除了祭祀之外,據說古代民間還有在冬至這天親朋好友間相互拜訪,以美食相贈的風俗。
  • 海陸豐人過冬至,為什麼要吃冬至鴿?冬至大過年!
    在海陸豐地區「冬至大過年」,有「清明無段無祖,冬至無段無畝」(意思是「清明節不回家就沒有了祖宗的墳墓,冬至沒有回家就沒有了老婆。)之說,可見冬至是個大節日。
  • 蘇州市資訊|米粉菜包,米粉圓,薄荷糕,蘇州湯圓,營養美味,做法簡單!
    蘇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米粉菜包,米粉圓,薄荷糕,蘇州湯圓,營養美味,做法簡單!用飯米春極白,淘淨濾幹,磨篩細粉,將粉置大盆中,留下一碗。先將冷水下鍋煮滾,將留下之粉均勻撒下,煮成稀糊,取起傾入大盆,和勻成塊,再放極淨熱鍋中拌揉極透,取起捻做菜包,任薄不破。一、要做薄皮,必當調硬,不可太烯了。又,將米粉分作數次微妙,不可過黃,餘悉如前法。其餡料用芥菜切碎,鹽揉,擠去汁。凡做燒賣及蕨粉包肉餡,悉如菜包,其蕨粉皮,如做米粉皮。捻做菜包:做包子收口時須捻出折紋來,故云捻做。
  • 餃香冬至 情滿校園
    誦讀「九九歌」,繪畫梅花,講關於冬至的傳說故事,包餃子……12月21日,興山特校師生忙得不亦樂乎,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冬至節。了解冬至的由來當天上午,各班班主任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分別採取「誦一誦」——誦讀「九九歌」,「講一講」——講述冬至故事和冬至的由來,「寫一寫」——書寫筆畫數是九畫的漢字,「畫一畫」——繪畫「九九消寒圖」,「做一做」——用橡皮泥學做餃子等多種方式,引導孩子們在動口、動手、動腦中了解傳統文化,感受節日氣氛,繼承傳統習俗
  •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給蕭山帶來了什麼?
    特別是,隨著「大灣區」建設、「擁江發展」等戰略深入推進,杭州從「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加快轉變,經濟實力強、產業基礎好、緊鄰錢塘江的蕭山成為「重中之重」,是杭州奮力展現「重要窗口」頭雁風採的樣板示範,誠如業內人士曾說的「浙江經濟看杭州,杭州經濟看蕭山」。   另一方面,蕭山撤市設區近20年,深度融杭始終是一道核心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