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地圖:異形人和重口味怪獸居然很《山海經》

2021-01-08 搜狐網

  【編者按】

  瘋狂的西方中世紀地圖裡,居然有著與《山海經》相似的奇詭形象,那些搖頭晃腦的異形人或重口味怪獸,仿佛剛從《山海經》裡走出來,本文搜集了珍貴的中世紀地圖資料,展示了這些傢伙的樣貌。在十五世紀以前的歐洲地圖中,地形學是想像與現實的折中,是對古典文獻中各種天方夜譚的迷戀,也是百科全書式保存知識的雄心,更是對歸類與秩序的絕對需要。不僅如此,還是一部基督教視野下的世界歷史,記錄著從創世之日到末日審判的一切關鍵事件。讓我們跟著包慧怡進入這個神秘、光怪陸離的世界,一窺中世紀人巨大的腦洞。

  包慧怡,生於上海,現居愛爾蘭,中古英語文學博士,研究中世紀神秘主義詩歌及8-14世紀手抄本。

  地圖是什麼?它要為我們指明方向,還是誘使我們在色彩和符號中迷路?

  現代地圖自詡精確客觀,是混沌世界可把握的縮影,是精微的測繪儀器對廣袤無限的徵服,它們確信自己是「有用的」。可是不精確的地圖同樣「有用」:我們坐地鐵穿越地底,明知地鐵路線圖上繽紛的線條勾勒的是一個與地面上迥然不同的城市—分布在東西南北的四個站點被畫在同一條筆直的直線上—卻毫不擔心地任由列車裹挾我們,進入城市錯綜複雜的更深處。

  與此相反,中世紀地圖從來不以「有用」為起點。如果一個旅人手持一張「T—O」型地圖,企圖從倫敦出發去耶魯撒冷超朝聖,那麼他不會找到道路,卻將找到一座又一座的迷宮。

  「世界地圖」(mappa mundi)一詞在中古拉丁文中意為「世界之布」,在這塊承載一切的布料上,河流總是蔚藍,海洋總是碧綠(確切地說是「土耳其綠」,turquoise)—紅海例外,它自然是血紅的—大地永遠是一種閃爍著金輝的褐黃,那是縫製地圖的牛皮的顏色。

  雖然年代悠久使礦物顏料剝落了光華,這些中世紀地圖如今大多只呈現乏味的深棕色,我們應當記得它們曾是一塊由色彩、事件、物種與概念織成的百衲被,一頁繼承了普林尼式古典博物志視角的百科圖鑑。

《讚美詩地圖》,十三世紀英國

  所謂「T—O」型是中世紀盛期最常見的一種地圖範式。

  圓形的O勾勒出地圖的邊界,T的三支分叉則標識著當時歐洲人眼中的三大中心水系:尼羅河、頓河與地中海,同時將世界分作三塊:上方的半圓是亞洲,左下與右下的兩個四分之一扇面分別是歐洲與非洲。我們如今早已熟悉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地圖模式,而在中世紀地圖上,位於頂端的卻是東方,人們相信那裡是伊甸園所在,文明開始的地方,同時也是人類墮落的起點—還有什麼比畫在地圖最高點的知識之樹和亞當夏娃,更能形象地表明下方的一切都是一場墮落的產物?自然,由於太陽從東方升起,那兒也是適合於迎接基督再臨的方向。由於東方(拉丁文oriens)在中世紀地圖中的特殊地位,也就不難理解英語中「定位」(orientation)一詞的來源了。其實,如果把一張「T-O」型地圖向右旋轉90度,你就能看到一點現代地圖定位方式的端倪。

簡易中世紀「T-O」地圖範式

埃布斯多夫地圖局部,十三世紀德國,頂端為基督與伊甸園

  另一個重要的定位點,你大概已經猜到,位於地圖的圓心:耶路撒冷。現代地圖只在空間維度上展開,中世紀地圖卻同時包含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也就是說,它不僅關乎地理,更是一部基督教視野下的世界歷史,記錄著從創世之日到末日審判的一切關鍵事件。

  以現存最完整的「T—O」型地圖,十三、十四世紀之交繪製於英國的赫爾福德地圖(Hereford Mappa Mundi)為例。在這幅以單張牛犢皮製成的世界之布上,可以在伊甸園正下方看見巴別塔(被「歸化」為一座帶炮塔的十三世紀城堡),左下看到裝滿動物的挪亞方舟,右下看到紅海被一條曲線巧妙地截斷,仿佛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正緊隨摩西的手杖渡海。

  地圖的時間軸進一步延伸到更遠的異教時代:牛皮的最低點,也就是正西方畫著位於直布羅陀海峽的「赫拉克勒斯之柱」,根據希臘神話,力士赫拉克勒斯劈開了阿特拉斯山,使地中海與大西洋匯合,裂開的山巖形成了這根巨柱,上刻「越過此地什麼也沒有」,標識著已知世界的西方盡頭。又:伊阿宋的金羊毛出現在黑海沿岸,一隻樂呵呵舒開四肢,看起來好像被壓扁的羊;亞歷山大大帝的軍營出現在波斯;米諾牛的迷宮出現在克裡特島,中心還有圓規作畫留下的針痕。

赫爾福德「世界之布」。

赫爾福德「世界之布」上的米諾牛迷宮,和今天一樣位於希臘

  在這類地圖上,地理和歷史均不純粹,三分之一是現實,三分之一是觀念,剩下的純然是想像。然而它們一概被當作現實來呈現,一如以伊西多爾大主教所著《詞源》為代表的中世紀百科全書—其中,某小鎮人口統計結果與人類走路登月所需的天數被當作同樣真實的數據。在典型中世紀思維中,神學現實就是最高現實,也是唯一重要的現實,地圖繪製者需要做的就是以時間和空間為經緯,編織這塊本質上是球形的「世界之布」(沒錯,和普遍的誤解相反,中世紀人老早就清楚世界不是平的),並把異教徒和虔信者的圖標排列分配,綉到它們應得的位置上。十二世紀神學家聖維科託的休說,「世界是一本書,以上帝的手指寫就」,地圖也一樣,縫紉這塊世界之布的恰是信仰的手勢。

  最瘋狂的要數分布在地圖邊緣的,仿佛剛從《山海經》裡走出的搖頭晃腦的異形人或重口味怪獸。它們的出處多在古希臘人對未知地域物種的幻想式記載,也有不少時間和地點上更近的文本依據,比如約成書於1000年的古英語志怪集《東方奇譚》。《東方奇譚》中對著名的狗頭人(Cynocephali)是這麼描述的:「他們長著馬鬃、野豬的獠牙和狗頭,呼出的氣如狂暴的烈焰」,並且他們住在「埃及人土地的南半面……鄰近充滿塵世財富的城市」。

  類似的,對無頭人「不萊梅」(Blemmeys)揮或曰「刑天」的描述則是:「不列顛以南還有另一個島嶼,上面的人生來沒有頭,他們的眼睛和嘴長在胸前。他們身高八尺,寬亦有八尺」,另一位中世紀作家把不萊梅寫成了腹語者:「像律師一樣,通過肚臍眼講話!」

  此外還有僅有一隻巨大腳掌的傘足人(Sciapods),他們走路時用一隻腳跳得飛快,休息時就舉起巨足為自己遮陽。地圖編繪者往往將這些怪獸安插在無人去過的邊地:印度、中國、南非、北極,再次以赫爾福德世界地圖為例,離位於圓心的耶路撒冷越遠,地圖上的物種就越狂野,從大象、猞猁、犀牛、孔雀這類雖然少見於歐洲、卻還不是聞所未聞的珍稀動物,一直到長得歪瓜裂棗的食人族和怪獸。

  不萊梅,西方版「刑天」(《山海經》中的人物,與天帝爭奪神位被天帝斬首,之後用兩乳為目,用肚臍作口)

加強版「刑天」

很黃很巨大的傘足人

大腳底下好乘涼

地圖上的海怪,異形「烏賊」和「海象」

  實際上,這一傳統繼承了普林尼和奧羅修斯這類古典歷史作家的百科全書視角,也從整個中世紀最受歡迎的世俗文類之一 —彩繪動物寓言集(bestiary)—中汲取了營養,更與同一時期剛剛開始進入歐洲人視野的各種或真或假的異域紀行相互影響。

  馬可·波羅的紀行只是最後一個文類裡恰好風靡的一部,但同類作品,比如稍晚一點的英文作品《約翰·曼德維爾爵士遊記》,其中提到的東方諸國的無頭人、雙性人、靠聞蘋果香味才能存活的人、處女膜有毒因而會令初夜對象死去的少女……與「世界之布」上的異形們出於一種同源的想像力,秉承同一種歷史地理的表現方法,也經常形成絕非巧合的圖文互動。而地圖異形們的另一個源頭,動物寓言集傳統,今天依然在博爾赫斯《想像的生物之書》這樣的作品中幽魂不散。

  中世紀人相信,由於諾亞的三個兒子分別在亞洲、歐洲與非洲繁衍後代,地球上的其他大陸必然無人居住,或者是頭朝下走路的「反足人」的老家,總之不值得記載。赫爾福德地圖上確鑿可知的城市歷歷可數:羅馬、巴黎、西西里,當然還有它的繪製地點,位於左下角不列顛諸島的赫爾福德郡。對於那些歐洲人對其地理人文一無所知的「蠻夷之地」,只能用它們的怪獸居民作為其logo. 這也許反映了一種殖民式優越,也許只暴露了對未知疆域的恐懼,更多地則向觀者傳遞著末世論的威脅:如果上帝可以讓一些人生出狗頭、上嘴唇蓋住整張臉、雙耳垂地、五官生在腹背,那麼他當然也可以使惡人在地獄遭受更恐怖的扭曲和永久的折磨。

位於《讚美詩地圖》邊緣「人間失格」的異形們

  漫遊在地圖各角落的這些或走、或跳、或尖叫的地獄居民,不僅是《東方奇譚》這類「奇蹟文學」(mirabilia)的視覺表現,更是神學寓意的彰顯。沒有無辜的麻風病人,沒有無辜的怪胎和病患。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器官發生了扭曲,那麼要不就是汙鬼住進了他的身體(如我們在聖經裡經常看到的),要不就是他內心扭曲不潔的外在體現—這種今天看起來政治超級不正確的邏輯,深深潛伏在中世紀病理學的意識形態中。正如羅傑·培根在十三世紀所言,罪業「與自然秩序相反」,因此「一個被惡習改變了形態的人不能被看作人」。地圖上這些「人間失格」的半人半獸們於是成了勸人行善的一種「死亡預警」(momento mori, 拉丁文原意「記住你終有一死」),在觀看者獵奇的目光下散發著森森寒意。

  這就將我們帶往「世界之布」的最邊緣,也就是赫爾福德地圖的圓周所在。那兒,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寫著字母M-O-R-S—「死亡」。它們像四枚鉚釘,牢牢將這個必朽的塵世鉚在原地,提醒人們此世的局限以及轉瞬即逝,一如作為地圖載體,曾經色彩斑斕如今卻只剩單調褐色的牛皮;唯一確鑿的就是對來世的盼望。右下角畫著大概是整張地圖上最傷感的一幕:一位騎士已經策馬走出了圓周,卻在馬背上轉身,向此世投去最後的一瞥,一隻舉起在空中的手掌似乎在向曾經的一切羈絆揮別;左邊,他的扈從牽著一條狗,向馬上的人說:passe avant —「去吧」,去往那個充滿恩典,完美而不朽的世界,切莫流連。「死亡」的第三個字母「R」恰恰壓在騎士的馬鬃上,是巧妙藏匿在圖像中的題眼。

  這無法不讓我想到葉芝為自己選寫定的墓志銘,出自《本·布爾本山下》一詩的短句:「向生死投下冷眼/ 騎士們,向前」—後半句連措辭(」Horsemen, pass by」)都與赫爾福德地圖上的死亡預警如出一轍,不由得引人猜測,葉芝是否也曾訪問赫爾福德大教堂,在這張迷人而又陰森的世界之布前駐足,並留意到陰暗角落裡的這個細節?

「去吧」,扈從向依依不捨的騎士說

  「地形學不會偏袒;北方和西方一樣近。/ 比歷史學家更精微的,是地圖繪製者的色彩。」(《地圖》)當伊莉莎白·畢肖普寫下這樣的詩句,生於二十世紀的她已進入中世紀地圖的思維模式。在十五世紀以前的歐洲地圖上,地形學是想像與實證的折中,是對古典文獻中各種天方夜譚的迷戀,也是百科全書式保存知識的雄心,更是一種希望萬物各就各位(如大教堂中的每一塊石頭和每一件聖物)、對歸類與秩序的絕對需要。

  然而這一切如果不在神學的統籌下發生— 一種基督教視野下的歷史地理學—就什麼都不是。缺少了信仰的目光,「世界之布」也將支離破碎。即使到了地圖學發生翻天覆地革命的大航海時代,乃至文藝復興早期,這份中世紀遺產依然在許多肖像或靜物畫中潛流暗湧。凝視下面這幅約作於十五世紀中期,出自荷蘭肖像大師羅希爾·范德威登筆下的《聖路加為聖母畫像》,尤其是頂部被水平和垂直屋梁分割的圓窗,你能發現什麼秘密?

羅希爾·范德威登 《聖路加為聖母畫像》 及細節

  沒錯,被畫家巧妙地藏在暗處,又上下顛倒了位置的,正是一幅典型的「T-O」型地圖。如果我們再仔細觀察下方兩根廊柱外風景的構圖,會發現聖母和聖路加恰恰位於「地圖」的定位點—亞洲或者東方。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網

http://history.sohu.com/20140903/n404034222.shtml history.sohu.com false 綜合 包慧怡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4909 report 8550 【編者按】瘋狂的西方中世紀地圖裡,居然有著與《山海經》相似的奇詭形象,那些搖頭晃腦的異形人或重口味怪獸,仿佛剛從《山海經》裡走出來,本文搜集了珍貴的中世紀地圖資

");}

相關焦點

  • 瘋狂的中世紀地圖:異形人和重口味怪獸居然很《山海經》
    【編者按】        瘋狂的西方中世紀地圖裡,居然有著與《山海經》相似的奇詭形象,那些搖頭晃腦的異形人或重口味怪獸,仿佛剛從《山海經》裡走出來,本文搜集了珍貴的中世紀地圖資料,展示了這些傢伙的樣貌。
  • 歐洲中世紀地圖和異域志中的東方敘事
    中世紀拉丁文和各主要俗語(古法語、中古英語等)中都沒有能準確對應現代「地圖」概念的詞彙,而多用其他名詞代指地圖,它們包括但不限於:pictora(圖畫),tabula(圖表),descriptio(描述),histoire(故事或歷史)。現代英語中表示地圖的名詞map來自中世紀拉丁文mappa,意為「布料」,「世界地圖」(mappa mundi)一詞在拉丁文中的原意即「世界之布」。
  • 【新聞】包慧怡老師談「中世紀地圖與中古英語抒情詩中的異域想像」
    與慣常中世紀文學研究文本細讀的思路不同,包慧怡老師的關切首先放在了「地圖」這一概念上,她指出,相比於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以描述客觀地理位置為目的的地圖,中世紀地圖更加偏向於敘事、描述,而不側重於客觀事物的準確表達
  • 《異形》都只能算小角色?這些「重口味」怪獸電影讓你看過癮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狂暴巨獸》(2018),影片講述了實驗室高科技裝置出現故障導致衛星掉落到美國各地,製造出猩猩、蜥蜴和狼三個大變異怪獸,它們開始襲擊城市,前海軍陸戰隊成員戴維斯挺身而出保護城市,一人對戰三大怪獸的故事。
  • 《山海經》居然是一本世界百科全書,專家:這是真的
    《山海經》居然是一本世界百科全書 ,就連專家也給出了說法:這是真的很多人把《山海經》當做「古今語怪之祖,先秦四大奇書之首」。這是因為《山海經》與其它經典學術典籍不同,一直受到爭議,這與《山海經》記述的內容太過離奇脫不開關係。
  • 41年了,《異形》依舊是最偉大的太空怪獸
    即使你不看電影、不看科幻、對怪獸不感興趣、巧妙地避開了所有《異形》的衍生作品或致敬場面,也還是逃不過《異形》的影響。01異形的狂熱粉絲們「所有的飛禽走獸因為不知道你的名字,而滿心慚愧。」41年來,世界各國都不乏向《異形》致敬的作品和橋段。除了我們熟知的那些,《異形》最狂熱的鐵粉,其實在日漫領域。從美學和畫面表達力上向《異形》致敬得最坦蕩,而且二次創作影響力最大的一位,其實有點出乎意料——竟然是鳥山明!鳥山明承認自己是《異形》的迷弟,在連載《阿拉蕾》的時候,就經常畫異形來串場。
  • 匈奴墓出土「怪獸」,與《山海經》記載一致,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在眾多珍貴的文物中,有一件"金怪獸"極為特殊,這件文物不僅造型奇特,而且背後的淵源故事讓人極為驚嘆。這隻"金怪獸"出自匈奴墓中,與《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完全一致,它的出現讓很多人極為疑惑,難道《山海經》中記載的難道是真的,真的有史前文明嗎?
  • 《哥斯拉》怪獸重繪:太空異形很霸氣,彩虹魔斯拉美如畫
    對於很多年輕朋友來說「哥斯拉怪獸」並不是一個陌生的事物,身形高大,面目猙獰,只在電影中出現的怪物,比如基多拉,魔斯拉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怪物,甚至很多朋友的父輩就是看著這些怪獸長大的。不過唯一遺憾的就是「哥斯拉怪獸」沒有什麼同人作品,名氣雖然很大,但怪獸造型已經確定,怎麼畫都是那個形象,不過最近有位畫師就試著給這些怪獸優化一下形象,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呢?
  • 水下版《異形》,克蘇魯版《哥斯拉怪獸之王》,這部電影看著如何
    不過,雖然是赤裸裸地致敬/學習《異形》,這部《深海異獸》卻只是學到它的一個方面,人類在絕境中的無聲吶喊是類似的,這現在已經成為了怪獸片的一個慣用套路,而《異形》的偉大之處也在於其「外表」,出色的場景設計,獨特的美學特徵使其擁有了與眾不同的藝術價值。
  • 《哥斯拉2:怪獸之王》口碑持續下滑,怪獸電影真不需要好故事?
    哥斯拉的誕生,源於日本對核力量的恐懼與感悟,《金剛》則是對叢林深處未知地帶的探索,《異形》、《星河艦隊》、《異星覺醒》深挖外太空未知領域,《大白鯊》、《極度深寒》聚焦深海恐怖巨獸,《黑暗侵襲》探秘最猙獰的洞穴怪獸,《漢江怪物》不僅有漢江隱藏的怪獸,更是直擊民眾的恐慌心理。
  • 世界之布:解密中世紀地圖
    首先中世紀地圖在拉丁文裡的名字叫「世界之布」,mappa mundi,一塊布的布。這個名字非常貼切,因為中世紀的歐洲地圖特別像是一塊由色彩、事件、物種和概念織就的一塊百衲被。那麼它同時是地理又是歷史,它既是知識又是信仰的產物,它記錄著從創世一直到人類末日的所有重要的精神事件。所以它既是一種宇宙藍圖,又是個人的心靈圖景。
  • 真實的《山海經》,僅僅是一部怪獸圖鑑?
    但是話說回來對於《山海經》我童年的所有記憶都是這本書裡那些奇奇怪怪的神或妖,那個一直腳的火鳥--畢方;那個九個頭的大蛇--九嬰;那個五官長在肚子上沒有頭的怪人--刑天。每每想起在疑惑中都有一些小小的激動,幻想著我什麼時候會遇見他們,現在想起來也是頗為好笑的。但是現在看來,《山海經》所帶給我們的價值如果說僅僅作為一部怪獸圖鑑想來是不全面的,那麼《山海經》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價值呢?
  • 山海經中兩個與豬有關的怪獸,背後是神,每次出現都帶給人類徭役
    山海經中記載兩種怪獸,自身都與豬有關係,但卻不像豬八戒帶給人類喜悅與歡樂,它們帶給人類的是負面消息。因為古人一旦看到它們,便會迎來繁重的徭役,並且需要大興土木,建造工程。山海經時期的古人對它們可謂是避之不及。
  • 流產的《異形》劇集曝更多信息,將異形抽離《異形》,會得到什麼
    他說——《異形》系列跟《星際迷航》系列正好完全相反,它講述的是人類最陰暗的一面,在《異形2》中主角雷普利就說過這樣的話——「我不知道到到底哪個物種才是邪惡的,人類還是異形,它們至少不會為了個人利益互相殘殺。」
  • 《山海經》中三個上古「血狼王」,有吃人怪獸,有蠻荒兵神
    要說起狼形怪獸的始祖,還是來自於《山海經》。其中有三個特別引人注目。它們一個是具有靈性和神性的白狼,一個是長得像狼的食人獸,最後一個是兇獸界的兵神,只要它出現,這裡勢必就會變成烈火連天的戰場,無數人因為刀兵而犧牲。
  • 《山海經》兩種雙頭怪獸,難捨難分又寸步難行,代表一種常見心態
    其實在《山海經》裡有兩種怪獸,它們一個身子上長著兩顆頭,一個前一個後,一個左一個右。結果不管做什麼都會爭吵不休,於是永遠停在原地寸步難行。即便是好不容易一個暫時勝了,向前走了一段,等另一個緩過來,馬上就會給拽回來,就這樣,一輩子都在原地打轉。第一種的名字叫做屏蓬,又名並封。
  • 十分鐘帶你讀懂《山海經》
    基於這個道理,想給《山海經》整體畫一幅地圖,幾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個答案告訴我們:無論古今中外,人們有一個基本的特徵,那就是離自己越近的越熟悉,認識越貼近真實;離自己越遠的越模糊,越摻雜著想像。現在有個時尚名詞,叫「異域想像」。
  • 萬聖節,中國怪獸來了!
    「萬聖節,中國怪獸出沒!」說到中國怪獸一定得先說 TA,出演了《神奇動物在哪裡2》、源自《山海經 · 海內北經》的「中華田園大貓」——騶吾(zōu wú)。其實這些怪獸,距離我們並不遙遠。10月31日-11月1日百度地圖特別上線「故宮怪獸地圖」只要在北京區域內搜索「中國怪獸」
  • 哥斯拉:看異形螃蟹如何進化成怪獸,戴斯特洛伊亞的六個進化形態
    聊起動漫中的怪獸,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哥斯拉、基多拉等名氣較大的怪獸,對其他的怪獸反而知之甚少,甚至說出一個怪獸的名字,都能表示沒聽過,著實不知道這些朋友看的都是什麼怪獸動漫。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太空哥斯拉與凱撒基多拉的名字,然而【戴斯特洛伊亞】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要知道這三隻怪獸被稱為「哥斯拉系列三巨頭」,但不知道為什麼【戴斯特洛伊亞】就是不如前兩者有名,估計是哥斯拉與基多拉的名氣太大,導致太空哥斯拉
  • 地圖的歷史④|T-O地圖:中世紀神學支配下的地理學
    它們被稱作mappaemund,這個詞在拉丁語裡的原意為「世界地圖」,但如今被用來特指這些繪製於中世紀時期、以教導基督教信徒有關《聖經》中的知識以及教廷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為目的的地圖,我們姑且稱它們為「中世紀世界地圖」。和古典時期用於歸納地理知識、展現帝國疆域的地圖不同,這些中世紀世界地圖並不被用於準確地記錄地理位置,因此這些地圖上很少出現經緯線和比例尺等早已在古典時代就已經發展出來的地圖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