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是中國首批的"AAA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這座博物館內一共珍藏了171.795萬件文物,其中一級文物762件,國寶級文物18件,每一件文物的價值都不一樣,身上所帶有的歷史故事也千差萬別。
在眾多珍貴的文物中,有一件"金怪獸"極為特殊,這件文物不僅造型奇特,而且背後的淵源故事讓人極為驚嘆。這隻"金怪獸"出自匈奴墓中,與《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完全一致,它的出現讓很多人極為疑惑,難道《山海經》中記載的難道是真的,真的有史前文明嗎?
偏遠村莊發現巨型匈奴墓,出土黃金異獸
這件文物的出土還要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說起,當年陝西省神木縣一個偏遠的村莊內發現了一座巨型古墓,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考古專家接到信息後匆匆趕到現場對古墓進行細緻的研究,而後進行搶救性的挖掘。
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挖掘,專家發現這座古墓竟然是一座匈奴墓,並且從墓中出土了許多匈奴的文物,其中就包括這隻"金怪獸"。這隻金怪獸的造型非常特殊,身子像馬,頭像鹿,整個看起來就像一個"四不像"。即便是見多識廣的專家也不知道這隻文物到底是什麼!
只要知道了文物的出自難道還怕不知文物的來歷嗎?專家自知文物珍貴,立馬將其帶回博物館進行細緻的研究,而後還將它命名為"金漢怪獸"。
漢金怪獸的來歷非常神秘,出土後很長一段時間專家都不知道它的原型到底是什麼,這一現象引起了專家的高度重視,為了它查閱了大量的史書材料,後來發現漢金獸的原型竟然很像《山海經》中記載的一隻異獸模樣完全相似,那麼這隻異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漢金獸和《山海經》中記載的神獸一致
《山海經》中有記載:"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這段話的意思是在水中有一種怪獸,名叫蠱雕,它的形狀像普通的雕鷹卻頭上長角,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山海經》中記載的不論是描述還是圖片都和匈奴墓中出土的"漢金獸"非常相似,此時人們不得不疑惑,難道《山海經》中記載的是真的嗎?世界上真的有這些奇異的神獸?那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有見過這些生物的存在呢?
書中記載祥瑞之首當康,證實就是野豬
眾所周知,《山海經》是我國先秦時期的古籍,同時也是一部富有神話傳說的自古老的奇書,這本書的作者不詳,後世人唯一知道的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絕對不止一個人而已。在傳世的版本中,《山海經》一共有18卷,書中記載了民間各種神話傳說、地理知識,其中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等信息,更加新奇的是這本書中竟然還記載了各種神異的生物,這些生物全部都是後世的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也正是因為書中的記載太過荒誕,所以很多人並不相信書中的記載。
就連司馬遷都說:"餘不敢言也",連魯迅都評價道:"巫覡、方士之書。"但其實這本書中的記載也並不全是荒誕的,比如說書中記載的"當康"這種生物又被稱為"牙豚",《山海經》中記載只要這一類生物出現那便寓意著五穀豐登,它只有天下太平的時候才會出現。牙豚的外形通體為麻灰色,長有兩隻大耳,口部伸展出四支奇特的長牙。後來證實書中描述的這一生物就是野豬。
雖然書中記載的東西在不斷被證實,但以現在的科技水平還難以證實史前文明的存在,不過這不妨礙我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山海經》中我們從小聽到大,並口口相傳給下一代的這些神話故事,體現的絕不僅是故事那麼簡單。這些神話故事大夥都來自《山海經》,所以的確需要思考這些神話故事的真正意義了。
在這裡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一本十分受專家學者喜愛的奇書。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圖解版山海經》,這套書是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本書全譯無刪減,語言平實,不至於佶屈聱牙,讀起來費勁。還有詳細注釋,幫助你更好的理解這本書。
沒事的時候,拿起這本書來讀一讀,探索一下《山海經》中古靈精怪的秘密。增強古典文化修養,放鬆心情,陶冶情操
看完還可以將其中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正版書籍僅需49元,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的圖片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