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芹子前兩天去省城鄭州參加影展了,還見了省裡的大領導。聽說,全省100多個縣市區,脫貧群眾代表就邀請了人家兩口子,真厲害。」11月12日,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朱陽關鎮朝陽社區內,搬遷群眾聚在季芹子家露出羨慕的樣子,52歲的季芹子笑著。
季芹子捧起自家晾曬的香菇,幸福地笑著。聶金鋒 攝
「芹子,你咋笑的恁開心呢?」
貧困戶季芹子原來的家在朱陽關鎮澗北溝村天池埡,位於鎮西北部大山頂上,山上住著6戶人家,交通極為不便,山上的群眾都是小病扛一扛,大病才下山。
2017年山上的路修通了,河南日報攝影記者王天定到天池埡採訪,拍了一張季芹子一家淳樸、靦腆的笑臉照片,這張照片後來成了今日頭條「走百村·脫貧攻堅影像回眸」欄目封面人物。
「走百村·脫貧攻堅影像回眸」攝影展參展照片 聶金鋒 攝
後來,季芹子一家享受搬遷政策,從大山頂上搬到了鎮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朝陽社區,位於三樓的住房乾淨整潔,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勤勞的季芹子和丈夫茹會子,通過盧氏金融扶貧政策無息貸款3萬元,在老灌河北岸租了一畝多地,搭建香菇棚子種起了香菇,去年香菇收入7萬元,今年她又建起了2個大棚,香菇種植達到了14000餘袋,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盧氏縣委縣政府把香菇產業作為脫貧攻堅、興縣富民的主導產業,搶抓脫貧攻堅政策機遇,以香菇生產作為產業扶貧重點,整合項目資金,扶持產業發展。」朱陽關鎮鎮長孫新文介紹,該鎮作為香菇產業發展重點鄉鎮,家家戶戶種有香菇,全鎮種植香菇總量達到4000萬袋,年產值近4.3億,戶均增收1.8萬元。
「這次去省裡開了眼界,省裡領導也鼓勵我,要搞好生產,多掙錢,朝著好日子努力。看別的村開網店把山裡的土特產賣得很火,鎮幹部給我出了主意,讓我開網店。」季芹子說。
季芹子捧起正在晾曬的花菇笑著說:「這些花菇晾曬一天,晚上機器烘乾定型,色澤和個頭保持原樣,包裝好了,一斤就能賣到30多元,在網上賣肯定火!」
說幹就幹。季芹子叫在湖北打工的兒子茹趙陽回來幫忙,在鎮政府的幫助下,茹趙陽在朱陽關鎮服務中心學習網上銷售,集中銷售朱陽關鎮的木耳、空心掛麵、橡子涼粉和香菇等土特產。
網店開張,季芹子一家和鄉親們在電腦前瀏覽網店商品。聶金鋒 攝
季芹子的網店開張了,牆上懸掛著王天定老師給她拍的「淳樸深山人迎來新生活」「深山農家女今天成『網紅』」的照片。
季芹子的臉上再次洋溢起奔向幸福小康生活的笑容。
本期編輯:屈音 關曉園
投稿郵箱:lsxfpbxjg@163.com
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