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讓山區教師「開眼界」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信息

「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讓山區教師「開眼界」

2016-07-08 21:31: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中的互動教學。 李天飛 攝

圖為「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中的小組討論。 張琴 攝

  中新網惠水7月8日電 (楊雲 張輝偉 趙小波)「語言教學不能『自以為是』。」參加第五屆「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的安龍縣第四中學教師楊昌華感概說,「成功的語言課堂教學,靠的是教學語言本身獨有的魅力。」

  7月8日,54名來自貴州山區縣城中學及鄉鎮中學的英語教師獲邀參加了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第五屆「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培訓,多位來自國外的語言培訓師給這群貴州山區的英語教師帶來了全新感受。

  本次培訓將進行高強化口語訓練、趣味化教學互動、跨文化親身體演三個部分學習,培訓學員能夠體驗到互動教學、小組討論、電影欣賞、主題晚會、短劇、歌曲、遊戲之夜、手工,跨文化體驗等歐美英語教學模式。

  「善於選用最準確的詞語表情達意,是語言教師語言修養的根本標誌。」來自遵義的教師陳言說,詞語的準確選擇、巧妙搭配,使表達凝鍊生動,如聞如見。教學語言在學生心目中享有相當的威信,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常常模仿效法教學語言,這就要求教學語言嚴格規範,具有示範性。「教師的一言一語,一招一式,書面語的一筆一划,一字一詞,都會潛移默化給予學生深遠的影響。」

  「形象性是教學語言所獨有的特徵。」黔西二中教師曾建感言,「教學語言須做到導之以思,誘之以趣。這次的培訓與常規教學培訓不同,通過多形式的寫作訓練,多樣化課堂形式呈現語言教學魅力。」

  為了能讓培訓活動更具有國際性和實用性,貴州盛華職業學院邀請原香港大學英語中心主任、貴州省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基地主任Max博士擔任主培訓,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15名國際交流訪問學生擔任培訓助理,共同完成本次培訓計劃。

  「貴州中學英語教師普遍不擅長調動課堂氣氛。」擁有30年英語教學經驗的Max博士認為,「要增強英語教學的課堂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興趣成為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創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內容設計和教學方法,使得英語課堂充滿情趣。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以學生為主體,儘量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據了解,2012年,貴州省教育廳批准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為「貴州省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基地」,此後,該學院連續四年公益舉辦了四期「魅力英語教師·跨文化體演」培訓,對貴州省內100餘所山區縣城及鄉鎮中學200多名英語教師進行培訓。(完)

相關焦點

  • 多國教師為貴州山區英語教師充電
    多國教師為貴州山區英語教師充電 2015-07-11 10:25: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惠水7月11日電:多國教師為貴州山區英語教師充電  作者:楊雲 張輝偉 石山聰  「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原來英語可以這樣進行教學
  • 漢語教師學習跨文化交際的必要性
    二、漢語教師學習跨文化交際的必要性對漢語教師來說,學習跨文化交際知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漢語教師學習跨文化交際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習跨文化交際的知識,可以使漢語教師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特別是中國人在價值觀、態度、行為方式等方面的特點。漢語教師只有深刻理解了中國文化,才能幫助漢語學習者理解中國文化。2, 建立敏銳的跨文化意識漢語教師從事的工作是一種跨文化的活動。
  • 24位山區英語教師來渝交流學習 期待為山裡的孩子帶回「外面的世界...
    華龍網12月14日9時訊(記者 舒婷 )12月13日,一群來自雲南及重慶邊遠山區的英語骨幹教師抵達重慶主城。在這裡,他們將開啟為期一周的「外面的世界2015——鄉村英語教師交流計劃」之旅。「外面的世界2015——鄉村英語教師交流計劃」活動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主辦。
  • 最美教師 | 山區教師翻山越嶺送教上門
    日前,廣東省文明辦、廣東省教育廳下發《關於2020年廣東「最美教師」的通報》,50位廣東「最美教師」悉數亮相。即日起,「文明廣東」將陸續展播部分「最美教師」事跡,引導全社會學習他們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堅定信念,充分展現廣大教師無私奉獻、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當代風採。敬請垂注。
  • 劉鷹: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英語教師應該這樣做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確立「文化意識」作為核心素養的四大要素之一,是英語課程超越「工具論」體現育人價值取向的重大突破。文化意識既有各學科共有的育人目標指向,又有外語學科跨文化學習的特色育人要求。文化意識的培養指向人的內心,文化知識是塑造文化品格的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習旨在積澱人文精神,培養有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 五旬殘疾教師堅守山區三十年 克難自學英語電腦(圖)
    五旬殘疾教師堅守山區三十年 克難自學英語電腦(圖) 11日,中新網記者走進重慶巴南區接龍鎮光彩學校,與身患殘疾的鄉村教師楊陳偉面對面,聆聽這位優秀教師的執教故事。  回憶授課之初,楊陳偉笑說,「第一次上課,學生們看見我一瘸一拐走上講臺都暗自『嘲笑』,但沒多久,這幫可愛的孩子就消除了對我的偏見,反而(對我)肅然起敬了!」  上世紀80年代初,山區學校英語教師奇缺,光彩學校原有兩名代課和兩名正式教師教英語。
  • 黑龍江大學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體系探索
    人們對英語應用功能的需求使英語教學由研究型——語言知識教學轉向應用型——語言應用技能教學。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應用能力既涉及語言知識和語用知識,又包括目的語文化知識。因此,「運用英語有效交流」的能力實際上是一種跨文化交際能力。
  • 全球理解課程: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的創新
    該課程強調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了學生英語文化圖式的構建,拓寬了學生的全球視野,能夠有效推動英語教學,是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的一種創新。全球理解課程給我國英語教學帶來重要啟示,即重視英語的人文性和交際性、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師的主導性。
  • 劉鷹:跨文化意識,英語學習中繞不過的雷區
    我們將處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交往的過程稱為「跨文化交流」。在學習外語時,語言背後所蘊含的不同文化之間的衝突和差異會讓學習者感到「陌生」,從而影響學習熱情與效率,這正是缺乏「跨文化意識」的體現。三好教師聯盟「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個人成長」系列講座第五期邀請到了多維明聚教育研究院院長——劉鷹老師,與廣大老師們分享了自己通過多年總結出的「英語老師的跨文化意識與交流能力培養」的實操方法論。本文我們將劉鷹老師與老師們的Q&A進行了精編,分享給大家。
  • 英語+手抄報 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
    原標題:英語+手抄報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 4月14日,2019雙語手抄報大賽在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校啟動。大賽將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主題背景,廣邀全國各地中小學生,以各地、各行業、各領域 「追夢人」的角色,用手抄報的形式記錄時代變遷、描繪幸福生活、暢想美好未來。
  • 華一京師師學院介紹丨專注提升教師專業技能
    華一京師學院是由中國青少年文化素質教育研究院、華一京師教育研究院和博奧鵬程教育集團聯手打造的師資培訓品牌項目。針對教培從業者的OMO(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學習平臺,專注提升教師專業技能,這裡匯集眾多教學、教研、師訓大咖提供接地氣的經驗分享和系統性課程實戰。以及專屬的行業專家深度輔導師訓技能、學科教學。
  • 蘆山縣「三優」關愛山區教師有實招
    四川新聞網消息 蘆山縣持續出實招,辦實事,關心關愛山區教師,著力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山區教師隊伍。優化工作條件。投入資金624萬元建教師周轉房104套,幫助申請公租房30餘套,解決山區教師住宿問題。
  • 「魅力教師」依然稀缺
    在教師節到來前夕,兩位和教育有著密切聯繫的人物坐在了一起,「時代需要魅力教師」成為他們暢談的話題。  俞敏洪和王旭明都有過難忘的教師經歷。俞敏洪16歲時,第一次高考落榜,當地的鄉村女英語教師回家生孩子,找遍了整個公社沒有一個會英語的人,於是勉強會說ABC的俞敏洪被找去當了代課教師,他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英語,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 勵步英語教師心得:山區的路不好走,山區的老師也不好當...」
    本文來自來自勵步英語志願者「為了給孩子們上一節課,從機場馬不停蹄穿越2200米海拔盤山路,將近4小時的車程來到支教學校,一路雖有些顛簸,但看到孩子臉上對於知識的渴望,感到很值得」。
  • 【於課堂場域,行反思實踐——高新區2020小學英語骨幹教師培訓十七】:跨文化理解主題校本課程教學暨英語課例實訓研討
    實外附小以和雅教育理念為統領,致力於兒童的終身發展,讓學生根植於中華文化,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國際視野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01中澳跨文化交際語言教學繪本課:A Day at the Beach這樣既學習了新的知識內容,又提升了跨文化思考問題的能力。
  • 英語課上學剪紙、畫臉譜、秀書法,這位美女教師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15日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陳俊平)7月15日下午,青山區紅鋼城街道三街社區迎來了一節特殊的義教課——武漢市第四十九初級中學教師劉瑤讓孩子們在英語課上學剪紙、畫臉譜、秀書法,享受中華傳統文化帶來的快樂。
  • 魅力教師的修煉
    每位教師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長、愛好等特點,並努力創造條件培養自己的特長。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師用多媒體手段去教學,效果好;有的教師使用很樸素的教具來組織教學,效果好;還有的教師用美術來組織教學,效果也同樣不錯。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有利於教師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
  • 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
    更為重要的是,中華文化淵源流長,記錄著我國歷史文明發展的每一個腳印,孕育出了大量的藝術作品以及人文思想,深深的影響了我國的整體發展[1]。將傳統文化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滲透,可以使學生更好的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 臨沂濱河實驗學校參加蘭山區小學英語骨幹教師繪本閱讀教學培訓
    魯網9月7日訊為提升小學英語骨幹教師繪本閱讀教學水平,促進骨幹教師專業化成長,臨沂市蘭山區教研室聯合教師進修學校於 9 月 4 日對蘭山區小學英語骨幹教師進行繪本閱讀教學專題培訓,臨沂濱河實驗學校小學英語骨幹教師積極參加了本次培訓活動。
  • 院士博士帶您了解英語學院大咖級專業教師團隊
    用果實證明學識,憑能力創造魅力,靠智慧贏得機會。                                  ——孫建中大咖級師資團隊      英語學院擁有一支老,中、青三結合,結構和規模合理的師資隊伍。英語專業現有專任教師72名,另有外籍教師11名。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29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40%。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53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74%,並形成了以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主的教學科研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