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圖為「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中的互動教學。 李天飛 攝
圖為「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中的小組討論。 張琴 攝
中新網惠水7月8日電 (楊雲 張輝偉 趙小波)「語言教學不能『自以為是』。」參加第五屆「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的安龍縣第四中學教師楊昌華感概說,「成功的語言課堂教學,靠的是教學語言本身獨有的魅力。」
7月8日,54名來自貴州山區縣城中學及鄉鎮中學的英語教師獲邀參加了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第五屆「魅力教師·跨文化英語體演」培訓,多位來自國外的語言培訓師給這群貴州山區的英語教師帶來了全新感受。
本次培訓將進行高強化口語訓練、趣味化教學互動、跨文化親身體演三個部分學習,培訓學員能夠體驗到互動教學、小組討論、電影欣賞、主題晚會、短劇、歌曲、遊戲之夜、手工,跨文化體驗等歐美英語教學模式。
「善於選用最準確的詞語表情達意,是語言教師語言修養的根本標誌。」來自遵義的教師陳言說,詞語的準確選擇、巧妙搭配,使表達凝鍊生動,如聞如見。教學語言在學生心目中享有相當的威信,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常常模仿效法教學語言,這就要求教學語言嚴格規範,具有示範性。「教師的一言一語,一招一式,書面語的一筆一划,一字一詞,都會潛移默化給予學生深遠的影響。」
「形象性是教學語言所獨有的特徵。」黔西二中教師曾建感言,「教學語言須做到導之以思,誘之以趣。這次的培訓與常規教學培訓不同,通過多形式的寫作訓練,多樣化課堂形式呈現語言教學魅力。」
為了能讓培訓活動更具有國際性和實用性,貴州盛華職業學院邀請原香港大學英語中心主任、貴州省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基地主任Max博士擔任主培訓,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15名國際交流訪問學生擔任培訓助理,共同完成本次培訓計劃。
「貴州中學英語教師普遍不擅長調動課堂氣氛。」擁有30年英語教學經驗的Max博士認為,「要增強英語教學的課堂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興趣成為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創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內容設計和教學方法,使得英語課堂充滿情趣。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以學生為主體,儘量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據了解,2012年,貴州省教育廳批准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為「貴州省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基地」,此後,該學院連續四年公益舉辦了四期「魅力英語教師·跨文化體演」培訓,對貴州省內100餘所山區縣城及鄉鎮中學200多名英語教師進行培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