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家的一種感覺,不然怎麼那麼多人都會選擇貸款買房呢?即使每月還房貸。
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子總是一種執念,有人一輩子只為一套房子忙碌奔波,最終好不容易掙到一套房子了,沒成想卻讓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好」、「壞」都有。
總之來說,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有身邊朋友跟小海君吐槽:
翻看以前的朋友圈全是吃喝玩樂,各種逍遙自在!
現在發的最多的就是心靈雞湯和生活瑣碎......
以前的他動不動就愛換工作,每個月花了多少錢也不太上心。
阿姨還一度擔心過,不過我媽一語中的,「如果他買了房,有房貸壓力,就不會那麼浪了,會變成一個乖孩子」
……
買房還有這種效果?
不過,我覺得買房挺好,讓我免於租房的奔波,也不用擔心七大姑八大姨的狂轟亂炸,連生活都更有動力了。
欲望使人年輕,貸款使人成熟。
等你住進自己買的房子之後就會明白,這種安定的氛圍,這種有了家的儀式感,這種要為貸款奔波的責任感,會讓曾經那個在城市裡居無定所的你,根本沒有心情再浪了。
不過這種壓力也讓自己變得自律了一些,兼職,投資,接私活,能賺錢的都幹,不管錢多錢少,只要錢到位,啥姿勢我都會。
還有一種奇怪的心理叫:買完房後的那幾年總會關注自己小區售價,總覺得漲了覺得自己賺到了,實際自己就是個剛需,漲不漲跟自己也沒多大關係,漲了難道你還能把房子賣了不成?
所以,從長遠的來看,買房除剛需之外,一套可以是長期投資,正所謂,短期小額分散,長期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