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胰島素、多巴胺……當你和孩子說這些「科學術語」時,孩子肯定是「一臉懵」,你也會被繞暈。那要如何和孩子講述糖和健康的關係,培養他們健康生活習慣?
記者今日獲悉,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推出了一本面向3歲至9歲的兒童繪本《甜蜜的負擔》,在這一繪本中,身體的消化系統成為了大工廠,胰島素化身為工程師,葡萄糖、多巴胺、細胞化身為調皮搗蛋的小可愛,淺顯易懂的語言,有趣生動的圖畫告訴了孩子們一個「甜蜜負擔」的故事,讓孩子認識到添加糖的危害,並自己學會鑑別食物中的那些「甜蜜」的陷阱。據悉,這是深圳健康醫療機構首次和閱讀機構合作推出的兒童繪本。
深圳慢病院在翠北實驗小學開展減糖活動
身體是「工廠」胰島素化身「工程師」
近幾年來,兒童肥胖成為家長和社會焦心的問題,兒童一旦肥胖將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並且延續到成年期。可是,醫學原本就有知識門檻,加上很多醫學健康知識都比較晦澀難懂,和00後、10後的青少年兒童談抽象的「三減三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此次決定從孩子入手,採用兒童繪本的形式進行健康科普。此外,他們也考慮到,目前市面上的健康繪本大多是國外創作出版的,國內本土的兒童健康繪本少之又少。如何將「一本正經」的科學健康知識,轉化為青少年兒童能接受的語言和繪畫,於是中心決定推出兒童健康繪本。
對於孩子來說,零食、飲料是最具有吸引力的,這些食品當中的糖分含量也是驚人的。而糖分恰恰是導致兒童肥胖的「罪魁禍首」。該兒童繪本將以「糖」作為突破口。
兒童時期長期的高糖飲食會加重胰腺的負擔,增加胰島素抵抗的風險,從而增加成年時期糖尿病發病風險。糖(尤其是含糖飲料)過量容易導致人體內源性尿酸的形成,嚴重時會引起痛風。過多的糖還會影響兒童的智力和視力,導致學習記憶力下降,近視發生率升高,影響人體對食物中鈣質的吸收。
2019年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印發《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出開展「減糖」專項行動,結合健康校園建設,中小學校及託幼機構限制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食堂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供應。但更重要的是,要讓青少年兒童從觀念上有所轉變。
可要如何和孩子們講好「減糖」這個道理呢?經過大半年的磨努力,《甜蜜的負擔》終於順利出版。這一繪本將身體比作一個大的工廠,這家工廠之中有胰島素「工程師」。當糖進入血液中,刺激了多巴胺,多巴胺會讓人感到快樂,於是就招呼更多的糖來身體裡開舞會,當招呼的糖和多巴胺越來越多,胰島素工程師就不夠用了,整個車間擠滿了糖,最後胰島素工程師們累垮了,沒被處理完的糖就變成了脂肪,導致小朋友們齲齒、長胖長不高還變醜,身體工廠也垮了。
繪本以工程師小講堂為結尾,由工程師來向讀者講述「硬核」科普,讓閱讀者正確認識食物標籤,學會揪出隱藏在日常食品中的添加糖,自己的健康從自己小時候開始管理。
健康繪本廣受跨界好評
據介紹,深圳市中小學生超重肥胖比例超過了20%,愛吃甜食、愛喝含糖飲料、愛吃肉不愛吃蔬菜水果、喜歡吃油炸食品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是導致兒童肥胖的常見原因。2019年國家啟動了減糖專項行動,2020年深圳市出臺的《深圳特區經濟健康條例》也提出,碳酸飲料需要設置健康損害提示標識。這一繪本在此刻推出具有正面影響,就是讓青少年兒童從小建立「減少攝入添加糖」的健康觀念,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甜蜜的負擔》從語言和畫風上都緊扣3歲至9歲青少年兒童的口味,剛一推出就廣受好評,點讚者既有來自健康領域的專家,也有教育工作者,還有兒童作家。
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評價說,《甜蜜的負擔》巧妙地借用「身體工程師」的概念,把身體運行機制和日常飲食習慣聯繫起來……通過親子共讀,爸爸媽媽在給孩子講解的過程中還可以警醒自己、關注孩子和老人,進而改變整個家庭的飲食習慣,惠及三代。
著名閱讀推廣人、閱讀教師周其星說,翻開《甜蜜的負擔》,「你一定會像我一樣,被書中生動活潑的畫面與故事所吸引。清晰簡潔的介紹,充滿童趣的講述,將帶給你深刻的啟發和警醒。」
而這一繪本的意義更在於讓孩子從小建立健康觀念。國家衛健委疾控局慢性病綜合防控專家組成員顧學琪說:「控制添加糖的攝入,減輕甜蜜的負擔,健康的理念從小建立,健康的習慣從小養成,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常春說:「繪本給我們講了糖給人體帶來的負擔,教我們如何識別添加糖,幫助小朋友減少這種甜蜜的負擔。為了我們的牙齒、體重、骨骼健康,控糖、減糖,從小開始,從今天開始!」
據悉,目前該繪本已經面市,市民可以在新華書店、京東、當當網等渠道購買到該繪本。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深慢病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