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金剛經的核心思想,只有這一個字!

2020-12-18 悟空說禪

金剛經的核心思想,繞來繞去也繞不開這三句話。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只有這個:「空」字最合適不過了。在佛與須菩提的對話中,多數都圍繞這三句話展開的。

第一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佛教經常提到一個空字,四大皆空、五蘊皆空、色即是空等等,那到底這個空該如何理解呢?

空並非是什麼都沒有,金剛經要告訴我們的是一切有為法,一切世間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的,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有一個相同的特性,那就是會經歷成住壞空幾個階段的變化,最終都逃不過壞掉的結局。

所以佛教認為,一切現象都不是真實的,雖然有一種存在我們能見到和感受到,但這種存在的本質是空的,並非真實的而是如夢如幻的。

夢是什麼樣的,現實就是什麼樣的,當我們一覺醒來後,無論是夢中還是昨天發生的事,都變成了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我們無法把握住任何事物。

第二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中經常提到,如來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話,這句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所見所感所知的一切事物,都是名相而已。

名相是虛妄的,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如果你認識他很快就能通過他的相貌分辨出他叫什麼名字,而我們看到的一切現象都不是世間萬物的本質,而是一種名相而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學佛是要我們透過名相看到事物的真如實相,當你看到一個人的時候,你能找到到底哪一樣事物是這個人?是這個人的身體?還是這個人的身份地位名字?還是這個人身上的某個器官?這些都是因緣和合的。

人活著最難搞清楚的問題,恰恰就是自己是誰的問題,如果真的知道了自己是誰,見到了自己本來的樣子,也就見到了如來,見到了自性。那個虛妄不實背後的真實才是永恆不變的,我們現在用妄想分別意識看到的生滅現象,都是虛妄不實的。

第三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知道了世間的一切現象之後,佛有告訴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我們通過觀察現象之後,得出的智慧與具體修行的方法,如果與這些幻想相處呢?佛只告訴我們這一句話:那就是無所住生其心。

無所住是要我們的內心,不執著在任何一件事上,做任何事情都要用無所住之心行無所住之事。比如布施要無住,學佛要無住,生活要無住,面對一切事情都要無住。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所以無論你如何執著求取,最終也什麼都得不到,無論你如何布施捨棄,最終也不會有所失去,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真正做到對外境不著相,對內心不著空。

佛說一切虛幻不實,卻沒有說一切都是沒有,所以我們要在虛妄之中找到真實,在虛妄之中活得更真實更自由更快樂,真正做到了無論遇到什麼事,內心都能如平靜的水面一樣不起波瀾,這也就是聖人的境界了。

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整部金剛經的核心,只有2句話,一定要牢記!
    《金剛經》的殊勝在於智慧。 誦《金剛經》,既得大智慧,又修大功德,實是兩全其美的妙法!堅持念金剛經,可御惡念,速消業障!佛說,只因我們妄念太多,一念善心起,無量噁心覆,才有此報——生於娑婆,輪迴六道!所以一定要念念用佛法功德之香薰自心,用善心燻,信根成就,終有好報!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為何《金剛經》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佛說修行就是修心,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可見心是修行的最根本。《金剛經》中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 金剛經:釋迦牟尼講法49年,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字!
    釋迦牟尼總共講法49年,度人無數,他雖然講法有49年之久,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字。特別是看過金剛經的人,都知道這個字,這個字就是空字。佛教因此被稱為「空門」,出家人有時也被稱為「空門弟子」。在大乘佛教的經典中,金剛經是針對上根人說的一部經。我們熟知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聽聞金剛經而悟道。
  • 260個字的心經,最核心的思想,只有一個字!
    《心經》是每一個學佛人都會背誦的一部佛經,整部心經當中只有260個字,雖然說心經中每一個字都非常重要,但如果非要找出最精華的一個字,你知道是哪個字嗎?這句話其實是整部心經的核心內容,也是對整部心經的概括和總結,通過這句話我們能夠了解心經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心經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就是要我們能夠像觀音菩薩一樣,度一切苦厄。要想度一切苦厄,首先要照見五蘊皆空,要想照見五蘊皆空,就要通過修行般若波羅蜜。
  • 金剛經說了什麼?無非就是這三句話,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到底說了什麼,不同的人,讀金剛經,會有不同的感悟,但大多數人,都有三條相同的感悟,這也是金剛經,透露給我們的核心思想。 其實,金剛經雖然文字有幾千個,但其核心內容,無非只有這三句話,可以說,佛與須菩提的對話,都是圍繞這三句話展開的。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一句話,是我們修行的核心,一定要記住
    金剛經在學術分類上,歸入般若部,何謂「般若」,大致上說,大智慧就叫般若。所以念誦金剛經就會得大智慧,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有的人因為金剛經得到感應,有的人因為念誦金剛經而悟道成道。
  • 明白了這句話,弄懂《金剛經》其實很容易!
    有朋友告訴我,《金剛經》很難懂。難懂在哪裡呢?他說裡面一會講有法,一會講無有法,一會講有相,一會講非相,除了這些,整部《金剛經》都讓人感覺莫不著頭腦。看來看去,最後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裡面到底講了什麼。作為佛教修行的經典佛經,《金剛經》的內涵博大精深,一般人,如果不修行,不站在修行的角度去看它,的確很難懂。
  • 《金剛經》:簡單的四個字,卻是般若思想的精髓,你知道嗎?
    由於《金剛經》文字雖然只有五千餘字,但是因為其義理高深莫測,所以一般人很難全面透徹地理解其本來含義和價值指向,給一般的修行之人帶來了不小的困擾,所以人們便只能藉助於古人的註解來進行解讀。《金剛經》雖然義理深奧,但如果要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其所說的內容,就是簡單的四個字:「性空幻有」,這四個字同是也是般若思想的精髓,如果修行之人真的能夠完全體會到這四個字背後所蘊含的意義,那麼對於《金剛經》乃至整個般若思想來說,就已經掌握到了佛祖所說的精華了。
  • 《金剛經》開篇的「如是我聞」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這就是後世許多佛典均以「如是我聞」作為開篇的由來,《金剛經》也不例外,阿難講經時每當開場白講到這四個字時,(所講的內容)就猶如佛陀現身說法一樣,被記錄下來就成為經書了。因此,我們在看《金剛經》或看其它一些佛典時,每當看到「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時候,就不能簡單當作「我聽到的就是這樣」來理解,而應當作佛陀現身說法來理解,契入佛陀現身說法的情景中去,方得要領。例如,我們在看《金剛經》的時候,看到「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開篇,就應當作聽聞佛陀聲來理解,看整部《金剛經》就猶如聽聞佛陀講整部經一樣來理解。
  • 金剛經中最後一句話,是整個佛教的精華,讀得越多越好
    金剛經中有一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精華所在,也是整個佛教思想的最精華部分,把這句話理解了,對整個佛教的思想也就有了大概的了解和認識。整部金剛經共五千多字,一共分為三十二品。而金剛經中的最後一句話,就藏在第三十二品中。
  • 再說《金剛經》四句偈
    昨天的時候,我們說到《金剛經》結尾有四句非常著名的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今天我們接著說。這四句偈,在《金剛經》中甚為著名。故而究根結底,一切著相的有為法,都似夢幻轡影一般。
  • 金剛經10——第一品佛祖一言未發,但整本金剛經的精髓都在其中
    關於這裡面的內容包括破題和譯者鳩摩羅什大師我們在前九期都已經詳細介紹過了,這一次來一個總體介紹。如果細心的師兄一定會發現——這一品經從頭到尾佛祖根本一個字都沒說過,所以認為這只是個慣例的開頭而已,沒啥「含金量」。
  • 金剛經知識講解:四句偈語的意思是什麼?
    我們所說金剛經中的四句偈其實並不只是四句關於經文核心的話語,而是指空身,空性,空心,空法這四個大概念的一些概括的語句,所以也說金剛經中的四句偈是金剛經中最為重要的話,就是因為四句偈闡述了整部經文最核心的內容。
  • 看《金剛經》,要完整的去看
    這部經書就是《金剛經》。根據許多高僧的經驗,認為《金剛經》是一部闡述事物空性的經典。在佛法中屬於《般若部經》。佛陀傳法49年,其中講般若部就花了22年。足見《般若部經》中法理的重要性。在《般若部經》中,很多人又將《金剛經》作為其核心內容。正因為事物都存在空性,一切都會歸為空,所以,佛門又被稱為空門。
  • 《金剛經》及其不同譯本研究——史原朋
    而其中第九會《金剛經》,全文三百頌,文約義深,實為《大般若經》之核心內涵。在中國佛教史,《金剛經》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佛教在中國歷經兩千多年,只有這部《金剛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在中國歷史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持誦這部《金剛經》。
  • 《金剛經》:八個字精髓,開悟的法門
    相傳,六祖慧能聽五祖宏忍大師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的時候,慧能大師當即頓悟。整部《金剛經》就講這八個字精髓,是開悟的法門。再講清楚一點這八個字,是「應該無所住相,而生其心」。《金剛經》裡反覆出現「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家用四相來涵蓋一切現象乃至整個虛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個字精髓的意思是應該「無住」於任何形式的相而生其心,生個什麼心?與之呼應的是《金剛經》裡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生是生個如來心,在「人人皆有佛性」的原則下,指的是一個人的真如本性,即自性。
  • 金剛經,這四句精華,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一部,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全經共三十二品,整部經書只有幾千字,而這幾千個文字中,卻有太多名句,可破迷開悟。而金剛經上說:任何一切的財富以及身命布施,都不及受持金剛經中,四句偈的功德之大,那到底是那四句偈,有如此大的功德?在書中並沒有詳細指明。不過這四句話,如果大家可以經常去讀,去悟,也必然會功德無量。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這部經典由5000字《金剛經》濃縮而成,只有260個字
    《心經》其實是出自《大般若經》,應該說是這部經的一個濃縮,精華。大般若經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玄奘翻譯的,共600卷。把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為五千字的是《金剛經》,再把五千字的《金剛經》濃縮為二百多字的是《心經》了。唐朝唐太宗時,有一位僧人,在家姓陳,十二歲時跟隨哥哥出家,出家後感慨當時佛經匱乏,且有些語句不能相互印證,他對有些語句生疑,於是下決心去印度取經。
  • 佛門的智慧之母——《金剛經》的思想價值及文化意蘊——王月清
    般若類經典的主要思想是講諸法「性空幻有」,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假而不實,本身沒有一個恆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自性雖空,因緣關係卻是存在的,也就是說事物並非絕對地不存在,並非虛無,只是幻化不實而已,所以叫「幻有」。
  • 《金剛經》:「空」的真正奧秘,不在於相,而在於心!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用以修行的佛經,在諸多的佛經中,屬於《般若部經》中的核心經典。這部佛經,以無上佛理,揭示了空的真正奧義。千百年來,從中獲益的人無法計量。可以說,只要讀懂了《金剛經》中的「空」的奧秘,那麼,你也就懂得了如何去修行。但是,我們縱觀整部《金剛經》,裡面卻無一個「空」字,又要從何看起呢?以下是《金剛經》中的三句話,為大家分享「空」的奧秘!第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