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到底說了什麼,不同的人,讀金剛經,會有不同的感悟,但大多數人,都有三條相同的感悟,這也是金剛經,透露給我們的核心思想。
其實,金剛經雖然文字有幾千個,但其核心內容,無非只有這三句話,可以說,佛與須菩提的對話,都是圍繞這三句話展開的。
第一句:一切皆是虛妄。
金剛經,說了一句,又推翻一句,這樣反覆去說,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世間一切現象,都是虛妄不實的,就連如來所說法,也同樣是虛妄不實的。
佛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無非就是一個「空」字,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因為妄想執著,才不能證得,無法見到事物,真實的樣子,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都是虛妄的,也就是諸相本非相,但我們卻見不到諸相非相,總是把這些現象,當成是事物的真實本質,所以,我們無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句:一切皆是名相。
整部金剛經中,出現很多如來所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的句子,而這樣的句子,正是在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所見所感的一切現象,都是名相而已。
因為我們著了名相,認為張三就是張三,桌子就是桌子,其實張三和桌子,只是一個代號,一個名字而已,他們並不是張三和桌子的本身,所以,學佛不要著了名相,只有見到諸相非相,才能見到如來。
這世間任何現象,都可以用這樣的話來說,如來所說一切,即非一切,只是名相是一切而已,只有透過名相,見到事物本來的樣子,才能見到真實的相。
菩薩若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佛經說:離一切相,是名諸佛。
第三句:一切皆應無住。
前兩句,是佛與須菩提講述這世間的現象,而這一句,則是指明了具體該如何學佛,如何去做,佛告訴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執著於任何一件事,布施需要無住,學佛需要無住,做任何事,都應該無住才行,只有對待任何人和事,不起分別,不去執著,不以物喜,去留隨意,寵辱不驚才行。
世上本無我,任何事,都是因果因緣,自然而然的假合現象,你無論做什麼努力爭取,也不會得到什麼,你無論如何行善布施,也不會失去什麼,你還要執著什麼呢?
領悟了這三句話,才算真的開始入門,去學習金剛經了,後面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只是領悟還不夠,只有落實到實踐,真的做到了不著相,不執著,才真的能有機會,明心悟道。
感恩閱讀與分享,閱讀更多佛學內容,歡迎關注作者,悟空說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