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佛陀反覆提及的四句偈,究竟是哪四句

2020-12-14 紅塵若鏡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

讀過《金剛經》的師兄都知道釋迦佛在裡面反覆提及了「四句偈」,說哪怕一個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持用布施,這個功德也遠遠不如為他人誦讀演講金剛經,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言來的大。

因此後世之人都對這個「四句偈」極為感興趣,想要找出到底是哪四句如此神奇,在本來已經是般若智慧象徵的金剛經裡還能如此出類拔萃,很多高僧大德都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裡多說一句,《金剛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就這麼一部,但是關於這部經的注和疏那就太多了,而且水平和境界都高低不同,大家各有各的看法。

因此這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直到現在也沒有真正的定論,而且也有一種說法是隨便哪四句都可以,因為原始佛經本就是四句一組,是可以唱出來的。

這裡我們不去討論誰對誰錯,除了世尊以外也沒人能知道真的答案,而且不管怎麼認為,只要能顧自圓其說,並且讓大家聽了以後有所收穫也就是了,非要爭個高低上下本就不是我們學佛人該有的態度。

我理解的金剛經中的四句偈應該是下面這四句,分別代表了離四相,去三心,生正信,破有為,都有著非常高深的智慧,咱們一起來看看,也相當於做一次複習。

01離四相

這一句出自於第五品,如理實見分,全文如下。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裡面的所有相,其實指的就是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在我們心中反映出來的虛相,就像是照鏡子一樣,又可分為四種——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顧名思義,是由於對「我」這個假象的執著而產生的虛相,而且也是最深最重的相。

比如說我們想要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為的就是自己的口腹之慾,我們想要看帥哥美女,為的是自己的色慾,我們想開跑車住豪宅讓人羨慕嫉妒,為的就是自己的虛榮心。

所以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欲望都離不開這個「我」,尤其是滿足這個色身的種種需求,這就是著了我相。

而人相正好是和我相相對,就是和我們相對的打交道的對象,比如我們的客戶,父母,孩子,同事,朋友,仇敵,小人等等都是。

眾生相則是面對社會上林林總總的各類人所產生出來的分別心,比如高矮胖瘦,黑白俊醜等等。

壽者相就是對於壽命的貪著——沒有人不想活的長久的,很多人修行就是為了長壽甚至長生不老,這就是壽者相,當然,也可以延伸為對於時間的執迷。

而脫離了上面所說的這四種外相之後才能看到如來,也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用禪宗的話來說就是明心見性。

02去三心

這一句來自於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全文如下: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裡其實說的就是佛法中對於時間的態度,釋迦佛把它又分為了三種——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為什麼這三種心都不能有呢?

先說過去,所謂的過去就是已經過去了,無論您有多期待,還是有多後悔,它都已經不可挽回,就像是一杯打翻的果汁一樣,是不可能再恢復的,您要做的是再去新倒一杯,而不是蹲在那裡哭泣。

再說現在,有師兄說不是應該珍惜現在嗎?沒錯,但是我們要知道時間它是不會停留的,就像是大河一樣日夜不停的向前奔騰。

您想要牢牢的抓住的這個「現在」,其實就在這一刻它就已經變成「過去」了,就像是成語刻舟求劍裡面的那個人一樣,以為船上做個標記就可以留住自己的寶劍了,但其實在畫標記的那一刻就已經失去了,他要做的是應該當時就跳下去打撈。

最後是未來,什麼是未來呢,就是尚未到來,既然還未到來,那就擁有著無限種可能,您此刻的每個行為,每句話甚至每個念頭,都會對您的未來造成影響,所以去擔心它又有什麼用呢?

這就是佛陀告訴我們對於時間的態度——那就是往事不可追,未來不可知,現在也在一直變成過去,只要好好的活在每個當下就是了。

03生正信

這一句來自於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原文如下: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相關焦點

  • 今日才知道,佛在《金剛經》中說到的「四句偈」,並不是指四句話
    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金剛經》中,不止一次提到宣講此經,以及受持此經中四句偈的好處和功德。說這功德比全世界的微塵都多,比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的虛空都廣闊。那麼,這四句偈到底指的是哪四句?
  • 《金剛經》中多次提到的受持四句偈,究竟是哪一個?
    這是《金剛經》最後一個四句偈,《金剛經》有好幾個四句偈,所以有人問,佛在《金剛經》中多次提到的受持四句偈,究竟是哪一個?哪一個都不是!《金剛經》已經告訴我們,不生法相,應無所住。所以說,如果我們非要認為是經中的哪一個四句偈,就是生了法相。所以說都不是!
  • 佛陀反覆強調 金剛經智慧高於世間一切
    須菩提答到:很多,佛陀。為什麼?這樣的福德,不是福德的實性,因為這個原因,佛陀你才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句偈,真明白了,一定會得到大利益
    《金剛經》是佛教經典中的經典,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讀誦金剛經,抄寫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得道悟道。佛在《金剛經》中多次強調,能夠有人受持讀誦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就會受利益,得福報,到底哪四句是四句偈,自古就沒有定論,金剛經中四句偈有很多,只能說你從哪一句中受到啟發,得到利益,那一句就是四句偈。禪宗有一句話:離四句,絕百非,也就是否定一切的執著,你真悟道了,就會明白一切都是假象。
  • 《金剛經》:這4個四句偈,蘊含了如來的最高智慧!
    《金剛經》作為佛教的大乘經典,是流傳最廣、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禪宗更是將《金剛經》視為至寶,許多上根利器之人因受持《金剛經》而迅速成就。佛陀在《金剛經》之中,多次提到「四句偈」。例如「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說明了受持《金剛經》的福德巨大,即使是受持四句偈福德亦是不可估量。不過,《金剛經》中雖然多次出現四句偈,但是沒有明確指出是哪個四句偈。其實深入考察《金剛經》,佛陀的本意沒有限定四句偈是哪句,而可以是多句。
  • 受持金剛經的四句偈
    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這就很嚴重了,他說假使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善人,對於金剛經的內容完全了解了;乃至『受持』,這兩個字特別注意啊!意思是接受了,並且照著經典上去修持。
  • 再說《金剛經》四句偈
    昨天的時候,我們說到《金剛經》結尾有四句非常著名的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今天我們接著說。這四句偈,在《金剛經》中甚為著名。故而究根結底,一切著相的有為法,都似夢幻轡影一般。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第8、11
  • 金剛經四句偈,福報不可思議!
    於是對於《金剛經》是哪四句偈,就有了各種不同的說法。 福報不可思議、不可思量 世尊在《金剛經》共有六處提及四句偈,此六處品目內容如下: 1. 依法出生分第八中云:」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寶)。」
  • 《金剛經》:受持演說這四句偈,功德無量
    歷代以來,對《金剛經》的注釋者、研究者、講解者、學習者多如牛毛,甚至六祖慧能都是因為聽講此經而開悟成為一代宗師的,更使它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可以說《金剛經》是一部非常殊勝的經書,經常念誦並奉行功德極大。佛陀說,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功德無量。為什麼?
  • 如何講金剛經的「四句偈」
    四句偈,如果你悟後要編造的話,隨便編都可以通。如果你說:「我文學涵養不好,叫我怎麼臨時編?」那不然,我教你一個最簡單的絕招,總共四句:「第一就是第一,第二不是第一,第三即是第二,第四不是第三。」隨便你怎麼編都可以,而且你編出來的道理在真實義上都正確。要不然,你如果稍微懂一點公案,你也可以這麼講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到第四句,你就這樣講:「第一是胡餅,第二是狗屎,第三是花葯,第四喝豆漿。」
  • 金剛經,這四句精華,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一部,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全經共三十二品,整部經書只有幾千字,而這幾千個文字中,卻有太多名句,可破迷開悟。而金剛經上說:任何一切的財富以及身命布施,都不及受持金剛經中,四句偈的功德之大,那到底是那四句偈,有如此大的功德?在書中並沒有詳細指明。不過這四句話,如果大家可以經常去讀,去悟,也必然會功德無量。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看《金剛經》,要完整的去看
    在浩如煙海的佛法經典中,有一部經典一直為人們所稱頌,甚至有許多法門將其列為早晚課以及本門必修課,足見其重要性。其實,這部經書也被人們廣為傳頌、修持。這部經書就是《金剛經》。根據許多高僧的經驗,認為《金剛經》是一部闡述事物空性的經典。在佛法中屬於《般若部經》。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印廣門清法師
    金剛經第8、11、12、13、24、32分中都有「……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則其「福德」如何如何…… 而文中卻無此「四句偈」字樣。由此引起千古之爭。有說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中峰國師有說為「……其四句偈,上有乃至,下有等」故可解為做了多少多少多大多大什麼什麼事,也不如受持「金剛經全經,或大半卷,少半卷
  • 《金剛經》四句偈:凡夫以之斷煩惱,菩薩以之成佛道
    四句偈在《佛學大辭典》中,被解稱為由四句所成之偈須,由四句話所組成,字數多寡不拘,但是因為簡短而有提煉佛法之真義,所以往往被認為可以涵蓋經論佛法之要義。網圖這種以四句偈的形式總結佛法精華的智慧,在各種經論之中在所多有,根據佛法的側重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著名的般若經典《金剛經》中,佛祖便曾經多次提到修行之人受持讀誦、為他人演說經文乃至四句偈等的功德福報
  • 《金剛經》: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所得的福德最大
    佛陀在《金剛經》第十一品(無為福勝分)裡說:「為他人演說《金剛經》,那怕只是受持四句偈等,所得的福德都勝過以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的福德。」佛教說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印廣門清法師著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第8、11、12、13、24、32分中都有「……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則其「福德」如何如何……有說為「任何四句偈皆是無上義」。中峰國師有說為「……其四句偈,上有乃至,下有等」,故可解為做了多少多少、多大多大的什麼什麼事,也不如受持「金剛經全經,或大半卷,小半卷,乃至最少四句及一句耳」之福德。近讀印光大師文鈔:「印度梵文橫書,每排以三十二字為準。故計華嚴字數曰,有十萬偈。非全經皆偈也。又無論文字多少,以詮義盡者,即為一偈。
  • 深入經藏:《金剛經》中四句偈「等」的微妙含義
    《金剛經》中四句偈「等」的微妙含義。(圖片來源:資料圖)《金剛經》中,共六次提到——「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之語,其中「等」字的含義,甚為明顯,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即代表經中所有的四句偈。但是否僅此一種含義呢?
  • 金剛經知識講解:四句偈語的意思是什麼?
    我們所說金剛經中的四句偈其實並不只是四句關於經文核心的話語,而是指空身,空性,空心,空法這四個大概念的一些概括的語句,所以也說金剛經中的四句偈是金剛經中最為重要的話,就是因為四句偈闡述了整部經文最核心的內容。
  • 金剛經最後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釋作者:南懷瑾這是金剛經最後一個四句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