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多次提到的受持四句偈,究竟是哪一個?

2020-12-14 惜緣見聞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金剛經》最後一個四句偈,《金剛經》有好幾個四句偈,所以有人問,佛在《金剛經》中多次提到的受持四句偈,究竟是哪一個?

哪一個都不是!

《金剛經》已經告訴我們,不生法相,應無所住。所以說,如果我們非要認為是經中的哪一個四句偈,就是生了法相。所以說都不是!

禪宗有一句話,「離四句,絕百非」,也就是否定一切的執著。

佛在經中也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做到這樣,才能講四句偈。

這四句偈也在《金剛經》上,也不在《金剛經》上,就是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

佛教裡講的有為法,是和無為法相對的。無為就是涅盤道體,形而上道體。實相般若就是無為法,證到道的那個是無為,如如不動;有為的是形而下萬有,有所作為。

當對諸法如實的觀察,正確的認知,認識到法的本質,認為諸法無自性,「有不是實有,無不是實無,生不是真生,滅不是真滅」,這即無為法;當對諸法不如實的觀察,不正確的認識,僅看到法的表象,認為諸法有自性,「有是實有,無是實無,生是真生,滅是真滅」,這即有為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夢幻泡影,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不住。當夢幻來的時候,夢幻是真,當夢幻過去了,夢幻是不存在的。只要認識清楚,現在在夢幻中,此心不住,要在夢幻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作如是觀。

如露亦如電,露水、閃電都很短暫,因緣和合,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應作如是觀,這是方法,教你應該這樣去認識清楚,然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有人說《金剛經》是說空,其實並沒有,是叫你無所住,沒叫你空不空。《金剛經》沒有說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沒有告訴你是有的,空與有都是法相。

不取於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相關焦點

  • 受持金剛經的四句偈
    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這就很嚴重了,他說假使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善人,對於金剛經的內容完全了解了;乃至『受持』,這兩個字特別注意啊!意思是接受了,並且照著經典上去修持。
  • 《金剛經》:受持演說這四句偈,功德無量
    歷代以來,對《金剛經》的注釋者、研究者、講解者、學習者多如牛毛,甚至六祖慧能都是因為聽講此經而開悟成為一代宗師的,更使它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可以說《金剛經》是一部非常殊勝的經書,經常念誦並奉行功德極大。佛陀說,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功德無量。為什麼?
  • 《金剛經》: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所得的福德最大
    佛陀在《金剛經》第十一品(無為福勝分)裡說:「為他人演說《金剛經》,那怕只是受持四句偈等,所得的福德都勝過以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的福德。」佛教說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
  • 《金剛經》:這4個四句偈,蘊含了如來的最高智慧!
    《金剛經》作為佛教的大乘經典,是流傳最廣、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禪宗更是將《金剛經》視為至寶,許多上根利器之人因受持《金剛經》而迅速成就。佛陀在《金剛經》之中,多次提到「四句偈」。例如「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說明了受持《金剛經》的福德巨大,即使是受持四句偈福德亦是不可估量。不過,《金剛經》中雖然多次出現四句偈,但是沒有明確指出是哪個四句偈。其實深入考察《金剛經》,佛陀的本意沒有限定四句偈是哪句,而可以是多句。
  • 深入經藏:《金剛經》中四句偈「等」的微妙含義
    《金剛經》中四句偈「等」的微妙含義。(圖片來源:資料圖)《金剛經》中,共六次提到——「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之語,其中「等」字的含義,甚為明顯,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即代表經中所有的四句偈。但是否僅此一種含義呢?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句偈,真明白了,一定會得到大利益
    《金剛經》是佛教經典中的經典,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讀誦金剛經,抄寫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到感應,因金剛經而得道悟道。佛在《金剛經》中多次強調,能夠有人受持讀誦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就會受利益,得福報,到底哪四句是四句偈,自古就沒有定論,金剛經中四句偈有很多,只能說你從哪一句中受到啟發,得到利益,那一句就是四句偈。禪宗有一句話:離四句,絕百非,也就是否定一切的執著,你真悟道了,就會明白一切都是假象。
  • 金剛經四句偈,福報不可思議!
    《金剛經》經文中,如來世尊直言若能受持讀誦經文,乃至四句偈等,其福德將不可思議! 這也是《金剛經》從古至今廣為人們所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 希望透過受持讀誦《金剛經》,那怕就只是講解四句偈等,就能得到不可思議的福報。 對於《金剛經》較為難解難懂,那就從四句偈下手,應該會簡單容易些。
  •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
    佛說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為他人解說四句偈,此人得福德很多。我們知道《金剛經》在我們國家是很流行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禪宗六祖慧能的原因吧。慧能大師不識字,但是在五祖給他講《金剛經》的要義時,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大師就開悟了,大徹大悟了。所以《金剛經》對後世影響很大,我們知道《金剛經》的當機者是須菩提,而須菩提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是宣說般若空義的代表作之一。
  • 《金剛經》的受持功德
    可見受持本經功德之殊勝。下面分別說明。 一、增長福德 人生的幸福是基於福德。由有福德才能處處須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剛經》能增長我們的福德。 經中前後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校量,恆河沙等七寶布施校量,恆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時以恆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經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剛經》四句偈功德之大。 因為財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獻,那都只能給人以短暫的幫助。
  • 今日才知道,佛在《金剛經》中說到的「四句偈」,並不是指四句話
    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金剛經》中,不止一次提到宣講此經,以及受持此經中四句偈的好處和功德。說這功德比全世界的微塵都多,比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的虛空都廣闊。那麼,這四句偈到底指的是哪四句?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12、13、24、32分中都有「……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則其「福德」如何如何……而文中卻無此「四句偈」字樣,由此引起千古之爭。有說為「任何四句偈皆是無上義」。中峰國師有說為「……其四句偈,上有乃至,下有等」,故可解為做了多少多少、多大多大的什麼什麼事,也不如受持「金剛經全經,或大半卷,小半卷,乃至最少四句及一句耳」之福德。近讀印光大師文鈔:「印度梵文橫書,每排以三十二字為準。故計華嚴字數曰,有十萬偈。非全經皆偈也。又無論文字多少,以詮義盡者,即為一偈。
  • 《金剛經》四句偈:凡夫以之斷煩惱,菩薩以之成佛道
    四句偈在《佛學大辭典》中,被解稱為由四句所成之偈須,由四句話所組成,字數多寡不拘,但是因為簡短而有提煉佛法之真義,所以往往被認為可以涵蓋經論佛法之要義。網圖這種以四句偈的形式總結佛法精華的智慧,在各種經論之中在所多有,根據佛法的側重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著名的般若經典《金剛經》中,佛祖便曾經多次提到修行之人受持讀誦、為他人演說經文乃至四句偈等的功德福報
  • 金剛經中佛陀反覆提及的四句偈,究竟是哪四句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讀過《金剛經》的師兄都知道釋迦佛在裡面反覆提及了「四句偈」,說哪怕一個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持用布施,這個功德也遠遠不如為他人誦讀演講金剛經,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言來的大。
  • 《金剛經》中的4個四句偈,只要多讀,能得無量福德!
    有人愛看佛經,但是覺得佛經深奧難懂,於是有的人說,看佛經講究一個根性。由於覺得自己根性差,才讀不懂佛經。於是,有的人就說,你若與佛經擦肩而過,是因為與它無緣。但是到底是不是無緣,人們沒有那麼大的智慧,弄不懂這一點。人的心念,總是在瞬息萬變。一會他想讀佛經了,就說他有緣;一會他又不想讀了,就是無緣。
  • 受持讀誦《金剛經》,尤其是這3句話,功德無量
    什麼是受持?又怎樣受持《金剛經》呢?「受」簡單的理解就是接受。當你了解了《金剛經》的內容,能夠認同其所講的道理,並且對此經文有信心,誠心誠意地去接受,這是受的意思。「持」是能夠持久地接受,在理解了《金剛經》之中的內容後,去反覆研讀、去品悟其中的道理,在生活之中有所反思,並且把《金剛經》真正應用在生活上。知道了受和持的意思,那麼受持金剛經也就自然明白了,讀到此經,心中如獲至寶,誠心接受,時刻不忘,而且能將此經的內容應用於生活,這樣就做到了受持金剛經。讀誦金剛經,自然好理解,就是我們能夠口誦經文,時刻不忘。
  • 《金剛經》四句偈中哪兩個字起主導作用,蘊藏著如來佛無上的智慧
    《金剛經》人們很熟悉,也非常的喜愛,一些人耳熟能詳,都能講出一些道理來。特別是此經的最後四句偈,更受人們的歡迎,大都銘記在心。由於對這四句偈的理解,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智慧。這四句偈用文字般若來理解,就是一切有為的事物和現象,如夢、如幻、如水泡、如虛影,沒有真實的主體;如露水、如閃電,沒有永恆不變,一切虛妄無常皆不可執著。用自性觀照般若來解悟,夢是妄身、幻是妄念、泡是煩惱、影是業障,這些都是有為法。如是二字在此經中多次出現,這裡指的是破相去執,無住生心的方法。露水、閃電要用破相去執,無住生心的無為法去觀照。
  • 金剛經,為他人宣說四句偈,布施功德勝過世界七寶,福報不可思議
    《金剛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布施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佛在經中直接告之,誦讀、受持、為他人宣說金剛經哪怕是只有四句偈,都就能獲得不可思議無上的功德,要比世間七寶還要珍貴,可見金剛經的每一句妙用。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印廣門清法師
    金剛經第8、11、12、13、24、32分中都有「……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則其「福德」如何如何…… 而文中卻無此「四句偈」字樣。由此引起千古之爭。有說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中峰國師有說為「……其四句偈,上有乃至,下有等」故可解為做了多少多少多大多大什麼什麼事,也不如受持「金剛經全經,或大半卷,少半卷
  •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印廣門清法師著
    金剛經「四句偈」釋疑 《金剛經》第8、11、12、13、24、32分中都有「……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則其「福德」如何如何……有說為「任何四句偈皆是無上義」。中峰國師有說為「……其四句偈,上有乃至,下有等」,故可解為做了多少多少、多大多大的什麼什麼事,也不如受持「金剛經全經,或大半卷,小半卷,乃至最少四句及一句耳」之福德。近讀印光大師文鈔:「印度梵文橫書,每排以三十二字為準。故計華嚴字數曰,有十萬偈。非全經皆偈也。又無論文字多少,以詮義盡者,即為一偈。
  • 金剛經有四句偈,經常讀誦,功德無量!
    金剛經上經常提到四句偈,如果有人受持讀誦金剛經,乃至經文上的四句偈,為人演說,所得福德,將勝過一切七寶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