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在初讀此經時,有人曾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佛學何為?」腦子裡靈光一現,卻怎麼也回答不上來。當時以為是自己表達力不夠,或者佛法修為還不夠高。等後來再回過頭來想想,佛教的很多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領悟的越多,受益得越多,這或許就是佛教文化的魅力之處吧!
孔子說得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金剛經》中有很多的金玉良言,這些經典名句不要過了就忘了,而應該每一次讀有每一次的收穫。今天子曰就為大家總結了其中的兩句經典名句,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感悟,共同進步!
第一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佛說的平等與世人所說的平等是不是一樣的?然後再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佛所說的「平等」是指法性上的平等,是從法的本體上來講的。佛教認為,無論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是佛法,還是非佛法,都無有高下之分。而世人所說的平等,大多是以我們的眼光去評價的世間萬物的物質分配,個人生活地位上的平等,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就好像身邊站了一個有錢人和一個窮人,你能說其中一個不是人嗎?即使他們的外表和穿著打扮不一樣,但他們作為人的本質,他們真實的相,他們的佛性是平等沒有差別的。佛說的是法平等就是這個道理,並不是「完全平等」,但又確實「完全平等」,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夠理解這個道理?
第二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三心」不可得所指的是:一切變化的事物,都是把握不住的,我們到達不了過去,我們更無法到達未來。就如同佛祖常言「凡所有相,皆為虛妄」,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實際上只是一種虛妄的現象。
虛妄亦是非相,是不實的相,而非相也是不實的相。其實永遠都是那麼一個虛空,沒有分斷過現在、過去、未來。現在,我們一個念頭起來,便已經變成了過去;而未來呢?也會馬上變成現在,這個現象本身就是不可得的,而一切感覺、知覺也是如此。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眾生的心就像時間一樣,連當下一刻都無法把握,如果還執著於「過去、現在、將來」這些所謂的日月如梭、時光流逝,那也將一無所得。
我們在學習《金剛經》時,一定要多思考,多領悟,讓自己有所收穫。就如同經常有讀者評論道:「學佛是對自己良心上的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我相信,只要大家肯學習,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交代!希望大家功德無量,好處無限!最後提問一句,「佛學何為」有知道的嗎?
感恩閱讀與分享,以上分析,僅為子曰個人的理解,有不對處,歡迎留言補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