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金剛經》這4句話,就掌握了它的精髓,功德無量

2020-12-12 千面略懂先生

對佛學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佛學裡面包含很多哲理,涵蓋了為人處世等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於指導人生有很大價值。

最近我一個朋友迷上了《金剛經》,說《金剛經》裡有很多奧秘,於是便來找我探討。

《金剛經》,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

《金剛經》內有很多大智慧,可以啟發智慧、明心見性。《金剛經》內有四句話概括了整篇內容的精髓,哪怕參透一句都會功德無量。

01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句話看起來似乎很難理解,但是我們只要找到一個關鍵詞就能迎刃而解,「有為法」也即有所作為,指人的所作所為,《金剛經》中有為法說的正是我們這些凡夫自以為的、真實存在的種種事物。

這句話意思是「一切由條件構成的現象,都是虛幻的,好像夢幻泡影,露水閃電一樣,應該這樣看待這個世界」,這其實是佛教空觀的一個經典表達。

人生在世,我們所有有可為的事情其實皆為虛無,能夠看到的擁有的都會如夢幻泡影般轉瞬即逝,比如我們能夠看到日出日落,風雲變幻,我們能夠在影視中獲得共鳴,我們能夠努力獲得一些金錢等。

這些我們看到的做到的,都讓我們心生眷戀,或歡喜,或憂愁,但是這背後其實都是虛幻的,這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終究都像一場夢,我們所見皆為虛無。

貧富貴賤還是美醜與否,這些都給我們帶不來實質的影響,能夠明白這些,那麼我們也便不會有煩惱。所以這句話其實就是教我們心清淨,修得菩提需要心清淨。

世間輪迴皆有其規律,我們的存在並不影響日出日落,潮漲潮落,所以能夠有條件構成的現象,都是虛幻的。我們的存在並不影響世界的運轉和發展,時間存在了幾千萬年,而人類只是初來乍到。

所以我們並不該因外界變化而傷春悲秋,學會坦然面對生活才是幸福安樂的真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淡自然輕鬆,好好過好每一天就是最好的修行。

02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看到這句話,可能很多人感到迷惑。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我們看到的表象,都是虛假,如果能守住本心,有過表面看到本質,能夠理解看到的並非真相,那麼就能達到如來的境地了。

你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其實那是你以為的真相,你以為你看到的皆為真實,其實那是你認為的真實,這就是說之後脫離自我狹隘認知,吸收廣大見聞,才有可能接近真實,自己所看到的始終只是「己見」。

只有當內心澄澈,心神安定時,才能夠用心感受到真相,眼睛看到的往往可能只是假象。

據記載,南北朝時期五臺山西北方的靈鷲寺裡,有一天來了一個貧困的婦人,抱著兩個孩子牽著一條狗,因為饑寒交困,只得在寺中乞討。寺中師父思考之後,給了她一些食物。

後來女子說自己的狗也餓了,還需要食物,此時師父有些不滿,但並沒有拒絕。

說完之後,婦人又說自己肚子裡還有孩子,他也需要食物。

師父終於忍不了,開始呵責婦人。

婦人說:「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

說完這話之後婦人變身為溫宿菩薩。看到此狀,眾人跪求懺悔。

這顯然是神話故事,然而卻有現實意義。寺中師父以為眼看到的就是真,用區別心對待貧婦,但是卻忘記了用心對待,忘記了佛家眾生平等,這其實已經背離了信仰,這也使他自己陷入虛幻的假象,最終帶來麻煩。

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只憑眼見,那麼我們是無法看到真相的。

如果用穿戴好壞評判一個人是否有錢,用說話方式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學問,用漂亮與否判斷一個人是否幸福,那麼這必然會使自己陷入虛無,更容易招來禍患。

所見皆為空,只有用心對待,平等視之,才能懂得真諦,所以生活中我們不能單純相信自己所見,也不能用自己的刻板印象去區別對待他人和食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參透真諦。

03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無我」是大乘佛教核心精神之一,「無我」就是舍己利他,為他人著想,這就是說我們首先要摒除私心,才能心中懷人,這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境界,而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方法是:忍。

忍是一種退讓,更是一種精進。忍是忍耐,是堅韌,是不畏懼。只有能夠在困境中忍受折磨的人,才能明白苦盡甘來後的甜蜜,只有能夠在困苦中不懼磨難的人,才能夠明白自己的實力。

生活中我們也許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苦難,比如工作上的難題,人際交往中的煩惱,家庭中的煩事,這些困境都會讓人焦頭爛額,但是只有挺過來,才會收穫成功、收穫友誼、收穫和睦。

相關焦點

  • 受持讀誦《金剛經》,尤其是這3句話,功德無量
    又怎樣受持《金剛經》呢?「受」簡單的理解就是接受。當你了解了《金剛經》的內容,能夠認同其所講的道理,並且對此經文有信心,誠心誠意地去接受,這是受的意思。「持」是能夠持久地接受,在理解了《金剛經》之中的內容後,去反覆研讀、去品悟其中的道理,在生活之中有所反思,並且把《金剛經》真正應用在生活上。
  • 金剛經這3句話,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上說,一個人做再多的布施,哪怕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物去布施,這個人所得功德,也不如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更大。金剛經上這3句經文,若能反覆去讀,功德無量。第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理解了《心經》這3句話,才是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
    而在諸多的佛經中,有一部經,是觀自在菩薩,為了開示佛法的精髓,對舍利子所宣說的佛經。這部佛經,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心經》篇幅短小,極易極易,方便人們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環境,進行念誦加持。雖然此經短小,但它是佛經三藏十二部中《般若部經》的核心。要讀懂它,著實不易。《心經》中,有3句話,只要理解了這3句話,才是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
  • 《金剛經》:理解了這1句話,就掌握了金剛經的精髓
    《金剛經》是佛教的大乘經典,在佛教之中有著很高的地位。經中有雲「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即是說《金剛經》對於上根利器者,有立竿見影的作用。因為《金剛經》舍其繁絮,直指人心,故上根利器者一眼即明。
  • 《金剛經》:受持演說這四句偈,功德無量
    《金剛經》大家都不陌生,是一部家戶喻曉的經書,即使不學佛的人也大多有所耳聞;而對於學佛的人來,則是必須要誦讀奉行的經典。《金剛經》甚至被稱為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為何人們對短短的這部經如此看重呢?從經名就可以看出,它用金剛來比喻般若智慧的銳利、堅強、無堅不摧,能斷一切煩惱。
  • 悟透《金剛經》裡這3句話,你就能掌握它的精髓,一生受用無窮
    我一向信佛,那日周末,朋友手捧一本《金剛經》想要跟我討論一二。《金剛經》,又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它釋義為: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達彼岸。是佛家的經典著作。《金剛經》中包含了許多關於人生、宇宙、生死的思考,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寶典。
  • 佛教:《金剛經》最經典的3句話,悟透功德無量!
    《金剛經》最經典的3句話,悟透功德無量!特別是作為當下「修行」的人來說,更應當精進修行、聽經聞法、覺悟人生。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比較經典的3句話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智慧增長、福德無量!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
  • 金剛經,這四句精華,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一部,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全經共三十二品,整部經書只有幾千字,而這幾千個文字中,卻有太多名句,可破迷開悟。而金剛經上說:任何一切的財富以及身命布施,都不及受持金剛經中,四句偈的功德之大,那到底是那四句偈,有如此大的功德?在書中並沒有詳細指明。不過這四句話,如果大家可以經常去讀,去悟,也必然會功德無量。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的精髓就這4句,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最近一直在研讀《金剛經》,發現它真是人間大智慧。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可能窮盡一生也沒有辦法完全領悟,畢竟《金剛經》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思想合集,是佛教的至高無上的智慧。回首佛陀的一生,他四處傳教,留下的語錄最後由後人整理,編成了《金剛經》,這裡面的智慧無窮無盡。總結起來,《金剛經》的精髓就是四句話,這也是這本經書的精華所在,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 《金剛經》:八個字精髓,開悟的法門
    相傳,六祖慧能聽五祖宏忍大師講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的時候,慧能大師當即頓悟。整部《金剛經》就講這八個字精髓,是開悟的法門。再講清楚一點這八個字,是「應該無所住相,而生其心」。《金剛經》裡反覆出現「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家用四相來涵蓋一切現象乃至整個虛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個字精髓的意思是應該「無住」於任何形式的相而生其心,生個什麼心?與之呼應的是《金剛經》裡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生是生個如來心,在「人人皆有佛性」的原則下,指的是一個人的真如本性,即自性。
  • 《金剛經》裡的這3句精華,值得反覆品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作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智慧精華,一直在佛學領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裡面所包含的理論,是佛教理論的基礎也是最高的境界。經文中有很多佛教經典名句,直到今天也廣為流傳。其中有三句,一直以來被奉為《金剛經》中的精華,反覆品讀這三句話,功德無量。
  • 《金剛經》兩句精華,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等後來再回過頭來想想,佛教的很多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領悟的越多,受益得越多,這或許就是佛教文化的魅力之處吧!孔子說得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金剛經》中有很多的金玉良言,這些經典名句不要過了就忘了,而應該每一次讀有每一次的收穫。今天子曰就為大家總結了其中的兩句經典名句,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感悟,共同進步!
  • 再說《金剛經》四句偈
    昨天的時候,我們說到《金剛經》結尾有四句非常著名的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今天我們接著說。這四句偈,在《金剛經》中甚為著名。故而究根結底,一切著相的有為法,都似夢幻轡影一般。
  • 《金剛經》精髓全在一句話裡
    《金剛經》的這句精髓與《道德經》第十二章裡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實表同一義。佛法以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涵蓋人間一切現象,主張不被現象所迷惑而生清淨心、平等心、平常心。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一、眾生無邊誓願度其實,佛教裡並不提倡人「許願」,因為人許願多數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私心利益,成就的是人的私慾和更多的欲望,這並不是佛教所提倡的利他無我的大慈悲心。
  • 《金剛經》中這幾句話,反覆去讀,對你自己很有好處!
    《金剛經》的殊勝在於智慧。誦《金剛經》,既得大智慧,又修大功德,實是兩全其美的妙法!堅持念金剛經,可御惡念,速消業障!金剛經上這3句經文,若能反覆去讀,對你自己很有好處!金剛經中這兩3句話,就是要我們認識世界與自己的關係,其次通過認清自己和整個世界後,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如是降伏其心,精進修為。所以,老僧人說:《金剛經》中這幾句話,反覆去讀,對你自己很有好處!那麼,老僧人所說的這幾句話,究竟是哪幾句呢?第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明白了這句話,弄懂《金剛經》其實很容易!
    有朋友告訴我,《金剛經》很難懂。難懂在哪裡呢?他說裡面一會講有法,一會講無有法,一會講有相,一會講非相,除了這些,整部《金剛經》都讓人感覺莫不著頭腦。看來看去,最後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裡面到底講了什麼。作為佛教修行的經典佛經,《金剛經》的內涵博大精深,一般人,如果不修行,不站在修行的角度去看它,的確很難懂。
  • 《金剛經》:簡單的四個字,卻是般若思想的精髓,你知道嗎?
    《金剛經》是徹底解放眾生心靈煩惱的大智慧,在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人們因為研讀、持誦、為他人演說經中的法義而獲得解脫生死煩惱,超乘佛道,因為其中的義趣確實有不可思議之處,所以對中國的文化和佛教都產生了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使人們能通過對《金剛經》的理解而用另一種眼光來審視自己的生命意義
  • 整部金剛經的核心,只有2句話,一定要牢記!
    其實整部金剛經的核心,只有2句話,一定要牢記,如果你能把這兩句話悟透,整部金剛經就沒有百度。所以一定要有信心,要有恆心,功到自然成!金剛經中這兩句話,就是要我們認識世界與自己的關係,其次通過認清自己和整個世界後,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如是降伏其心,精進修為。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為何《金剛經》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佛說修行就是修心,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可見心是修行的最根本。《金剛經》中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