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中不明擋板引猜想 古畫中常出現

2020-12-15 大豫網

這塊擋板到底是啥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李江瑞 記者 李政

古代畫卷中,屋門口常常出現一個外形似擋板的小物件,光是《清明上河圖》中就出現不止一次。記者發現,此物件在網上很「火」。

事件 「奇怪」小物件存在於多幅古畫中

8月21日上午,湖南省博物館發出一條微博:一名細心的同學發現,在宋畫中常能看到門前一個奇怪的物件。此物是幹什麼用的?姓甚名誰?為啥這麼礙事地擺在大門口?而且,元代和清代的畫中也能發現同一物件。有哪位高人能夠幫忙解答?

河南商報記者從附圖上看到,《清明上河圖》、《雲開雪棧圖》等古畫中,屋門前確實都放著一個形狀似擋板的物件。這條微博隨後被網友轉發3003次,評論1098條。

熱議

可能是太陽能板、門帘……

@圓橙君:就是招牌嘛,上面寫著「周二啤酒半價」或者「足療特價38」什麼的。

@中國國家地理:太陽能板?請懂行的解答吧。

@我是糊塗塌客:這是竹做的門帘,現在的閩南地區還有。既有遮攔視線和遮陽的作用,又通風。

@小團山香草農莊:這是「招子」或「花招兒」,宋代以來,勾欄都要放置紙榜在門外,貼上招貼,以宣揚演出節目內容,等於如今的廣告板。

也有網友稱,就是個篩子,是農村打穀子後,要把穀子殼和米粒分開,就用這個篩子,可以兩人一人抬一邊過篩子。

專家 需要研究後才能確定是什麼

昨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諮詢了河南省社科院的穆朝慶,他是宋史研究方面的專家。據他介紹,還需要進一步鑑定才能確定名稱和用途。

河南省博物院副院長田凱說:「需要研究之後才能確定,即使是專家也不能馬上斷定它是什麼。」

隨後,記者與湖南省博物館取得聯繫。「我們也在找人詢問,還不能確定是什麼。」博物館古畫研究方面的李海全稱,宋、元、清等古畫中都見到過類似小物件。

(河南商報)

這擋板究竟為何物?您對此有何猜想?歡迎您參與騰訊微博話題發表意見>>>

相關焦點

  • 初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福建省林潤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3、學習專題研究,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重點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 實拍: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圖》石雕
    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是中國著名的傳世古畫,相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的絕世精品,屬於國寶級文物,目前,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價值連城!能親眼見到這幅畫的人,很少很少!但是,沒關係,如果想看《清明上河圖》,可以來清明上河園看看,原因有兩個,且應我細細給你道來。
  • 500年前的古畫中出現一個中年眼鏡男,網友:穿越還是惡作劇?
    不過讓很多網友沒想到的是,一張500年前的古畫中竟然也出現了中年眼鏡男,難道說他是穿越過去的現代人嗎?這張古畫就是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圖」,名字叫做《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相傳是仇英的作品。《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簡稱《南都繁會圖》,雖然沒有《清明上河圖》那麼家喻戶曉,但畫上描繪的內容幾乎跟《清明上河圖》一個類別。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 局部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古畫。迄今為止,研究《清明上河圖》的論文有400多篇,為研究這幅畫開了三次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出了三本論文集。可以說,在學界,再沒有第二件中國古畫受到如此密切的關注。 但其實,對於《清明上河圖》的認識還遠遠沒有結束,還有很多謎團圍繞著這張傳世名畫。在「揭秘」之初,首先應該介紹一下張擇端這個人,他的傳奇色彩決定了這張畫瀰漫著諸多神秘的意味。 簡介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作於清代,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 推理的奇蹟:《清明上河圖》還有姊妹卷?它在哪裡
    這就是《西湖爭標圖》,繪的是北宋宮俗之一的龍舟奪標賽,它的摹本是一張元代無名氏的畫作,與《清明上河圖》同在故宮博物院,卻一直不為人所知。你或許也不知道,《清明上河圖》最初是張白描畫。這是環環相扣的邏輯推理,也是一次精心的考證。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
    作為中國的審美典範,《清明上河圖》所傳達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都值得兒童了解、認識、學習。鳳凰吉象和故宮出版社通過立體書的形式,選取了《清明上河圖》中的六個場景,以劇場版立體書的形式,來展示這幅畫。吉象在書裡化身為宋代百工,還原了原畫卷中人們的勞作畫面,讓兒童對《清明上河圖》充滿濃厚的興趣。正如新教育實驗發起人、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所說:用立體書把兒童帶進宋朝,在遊戲中讓兒童熱愛閱讀!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7月起在臺北展出
    新華網上海5月28日電(記者許曉青、吳宇)上海世博局28日在此間宣布,備受關注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將於7月1日至9月4日在臺北展出。上海世博局與臺灣聯合報系28日在上海籤約,共同主辦「智慧的長河——《清明上河圖》赴臺展覽」。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是上海世博會期間最具人氣的展品。
  • 從《清明上河圖》中品讀其所蘊含的理性文化精神
    從《清明上河圖》中品讀其所蘊含的理性文化精神世界一切文明成果都是文化的載體,藝術作品也不例外。《清明上河圖》作為宋代繪畫的典型代表之作即深刻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特徵。圖中出現的轎子皆是二人轎,不僅明確了乘轎人的身份,亦準確地傳達了當時的民俗文化。船舶:《清明上河圖》中對於船舶形制的刻畫亦可謂達到盡精微致廣大的境界。船舶的每一部份都被完美的刻畫出來,甚至船體上的每一個釘子都被作者一絲不苟地描繪出來。
  • 清明上河圖中的「名場面」:女子當街哺乳,樹下男人在幹嘛?
    由於清明上河圖繪製的場景太豐富,無數史學家拿著放大鏡盯著該畫的每一個細節,試圖通過細節研究北宋的經濟社會發展及市井生活,成果豐富。當我們把清明上河圖放大十倍之後,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名場面」。圖中是一家「十千腳店」,東京城提供餐飲和住宿的大酒店,旁邊燈箱上寫著「美祿」,是賣飲料的。酒店門外拴著一匹裝備豪華的馬,相當於現在的豪車了,可見這可能是家高檔酒店。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清明上河圖》有多牛?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畫卷。張擇端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圖畫中。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生動地描述了900年前北宋汴京人民的生活景象,簡直厲害。
  • 《清明上河圖》可以有更多讀法
    《遮蔽的真實》一書可以看作是「金匠視角」的《清明上河圖》解讀,那麼,這種解讀與以往的研究者有何不同呢? 「讀」畫還是「觀」畫?這是個問題 該書共分三十八個小節,其中「引言」部分可以看作是了解本書的一個引子。在這節中,作者雖著筆墨不多,但給讀者提供了「觀看」(解讀)《清明上河圖》的方法。
  • 書評擷珍|《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書評精選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書評精選 微博暱稱:暖人暖心 《清明上河圖》的摹本孩子也在博物館看過幾次了,還有在課本和影視中也都有聽到看到過,對這幅近千年的古畫驚嘆不已
  • 從《清明上河圖》看宋代藝術生態
    《清明上河圖》無疑是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中的經典之作,一般認為《清明上河圖》是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風光,圖中所繪可與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相關內容相對照。汴水南與淮河、長江相連接,所謂『漕引江湖,利盡南海』,……日本的扇子,高麗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場上銷售。」「東京是皇室貴族官僚的住處,也是『天下富商大賈所聚』之處。他們以侈靡相尚,大肆揮霍。東京到處有酒樓、食店、茶坊、妓館。著名的楊樓、樊樓、八仙樓,飲客常至千餘人。還有瓦舍(娛樂場)勾欄(劇場),演出百戲伎藝。貴族、官僚、豪商整天在此享樂」。
  • 《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是什麼意思?第三種說法最具說服力
    《清明上河圖》局部這就是宋徽宗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繪畫的《清明上河圖》。畫作名字中的「清明」是何意?眾說紛紜,現在概括起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清明說」。持這種說法者,認為圖中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宋朝都城的居民們進行掃墓、踏青、探親等各種活動。比如說宋徽宗在畫卷上題了首詩,有一句「如在上河春」,表明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景色;上河就是上墳的意思;圖中有小孩在放風箏,在踏青。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宋朝軼事:那些收藏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什麼來頭?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由北宋畫師張擇端創作,自畫問世以來,引各方追捧。那些收藏過此畫的人,都什麼來頭呢?張擇端繪製完清明上河圖後,並未給畫命名,第一時間把畫呈獻給了當時的北宋皇帝宋徽宗。馮保之後的兩百多年裡,清明上河圖再次消失,不知去了哪裡。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假的、摹本的清明上河圖流傳於世。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極愛書畫,也想一睹清明上河圖真容。於是命人前往民間搜索,結果找到的都是一些仿本,真跡毫無音訊。
  • 小學美術老師:用3個月畫《清明上河圖》,完成32米的粉筆畫作
    小學美術老師:用3個月畫《清明上河圖》,完成32米的粉筆畫作!用粉筆畫來完成一張《清明上河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但在趙老師這裡,這一個做法被他利用假期的時間裡面實現了,而且當作品出現在大家眼前時,真是嘆為觀止。
  • 程民生談《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其流傳頗具傳奇色彩,雖然歷經坎坷,但其光芒從未被泯滅,產生的巨大影響出現了奇蹟:一是其影響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大,二是其範圍遠遠超越了繪畫、藝術領域。   引發模仿熱,推動市肆風俗畫發展   該圖感染力強,欣賞價值高,內行人能看出大門道,外行人能看到大熱鬧,深受世人的廣泛喜愛,因而自古以來臨摹該圖之風就很盛行,形成一股《清明上河圖》熱。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就算放大100倍, 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 城市裡行走的人,&nbs 查看詳情 《清明上河圖》中的木結構虹橋是如何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