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驚豔臺北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驚豔臺北 時間:2011-07-01 15:20 來源:人民網 吳亞明攝 人民網臺北6月30日電(記者吳亞明、陳曉星)今天下午,「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開幕式在原臺北花博爭豔館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臺北市長郝龍斌、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等出席。在開幕式致辭時,吳伯雄表示,兩岸文化交流是心連心的交流。此次藉助高科技的展覽給人很多啟示。
-
中華藝術宮堪比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中華藝術宮規模堪比紐約大都會 保留動態清明上河圖 ■ 浦江渡船將連接中華藝術宮和當代藝術博物館 一定程度改變國際和亞洲藝術格局■ 上海雙年展、蓬皮杜藝術展將率先亮相當代藝術博物館圖解中華藝術宮2.專題美術展廳位於49米層,展示面積約5000平方米,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專題美術展廳,會保留世博期間著名的多媒體動態影像作品《清明上河圖》,並在此基礎上繼續製作多媒體版中國近現代優秀美術作品。
-
中國館於12月1日起延展 將成上海地標性建築
」——徐滬濱「在中國國家館,多媒體劇『同一屋簷下』會讓你體會愉悅,動態版的《清明上河圖》會讓你感受震撼,很難說哪一個展品更好、更突出,對我來說,每個展項、每個展品都像自己的孩子,我都愛。」談及這個從5月1日起至今陪伴了152天的「孩子」,中國國家館館長徐滬濱十分動情。
-
「千古宋情 開卷共鑑」巨幅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正式開展!市民爭...
「千古宋情 開卷共鑑」巨幅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磅礴來莞! 活動正式啟動 在啟動儀式上,富盈地產營銷副總經理李景舒上臺致辭,他詳細介紹了此次展出的巨幅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並對富盈松湖公館的幾大優勢進行了講解
-
中國館看什麼?怎樣看?(圖)
張海峰 攝 主題內涵:「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而不同、師法自然」 昨天下午,中國館在世博園區舉行世博會開幕以來首次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了中國國家館及省區市館的展示主題、設計理念、籌備過程和世博會開幕以來的運行情況。
-
2020杜拜世博會中國館
杜拜世博會中國館將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為主題,佔地4636平方米,是杜拜世博會面積最大的外國館之一,中國館建築名為「華夏之光」。 中國風情「華夏之光」 lantern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
[分享]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效果圖資料下載
內容簡介 簡介: 作為上海世博會永久性場館之一的中國館是上海世博園區的核心建築。[BAIKE]上海世博會主要建築之一——中國館正揭開面紗,老建築師何鏡堂細數其中趣味。70歲的老建築師[BAIKE]何鏡堂,自稱碰上了「一輩子也難得遇一回的機遇」,這個「機遇」讓他每周往返於廣州與上海之間——這樣要持續半年,直至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基座基本成形。2010年,將有一個半懸的紅色鬥拱狀巨大建築矗立在上海浦東世博會規劃核心區。
-
遊客最愛問什麼「小白菜」總結50問(組圖)-館裡,清明上河圖,遊客...
遊客在中國國家館觀看128米長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早報記者張棟王炬亮 圖 「中國館裡展示的動態版、真跡版《清明上河圖》有什麼區別?」「主題館一共有幾個?」「上海館外牆上一共有多少張照片?」……從第一天上崗到順利交班,短短的20餘天裡,來自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的第一批上海世博會園區志願者付出汗水,從最初的相對不熟悉到對答如流,從不時地翻查地圖解答問題到將自己變成「活地圖」,收穫了無數遊客滿意的笑容。 在離別之際,來自復旦的園區志願者記錄下點點滴滴,整理出一些世博遊客最關注的50個焦點問題,希望給下一批志願者和遊客提供幫助。
-
臺北故宮LINE,《清明上河圖》貼圖大熱
臺北故宮也一樣,近年推出不少玩味創新的宣傳與產品,激起不少年輕人興趣。這個古玩文物殿堂近日再獻新猷,帶來過癮非常的《清明上河圖》LINE貼圖,引來大批網友贊好課金。清宮畫院版《清明上河圖》局部清宮畫院版《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風光,以散點透視的構圖法,讓繁華景貌和大宋民眾躍然長卷之上。已知最早版本由北宋張擇端所畫,藏於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則藏有明代大畫家仇英及清宮畫院等版本。
-
程民生談《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不計其數的摹本外,更有仿本、臆造本,許多本子有所創新,把宋代開封、明清的江南市景、北京風貌等,都以《清明上河圖》的形式展現出來,將市肆風俗畫不斷推向高潮,正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之後,南宋開始流行起記載城市生活的「夢華體」一樣。這一藝術價值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其意義就是該圖出了一個開放性的題目,供世人任意揮灑,成為市肆風俗畫的源頭。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面積相當於兩個半足球場
新華網上海4月23日電 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躍出圖畫 接受考驗 新華社記者 吳宇 遍布上海街頭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海報,讓無數人認識了中國館——大紅的外表,巍峨的鬥拱,就像矗立於高天厚土間的一位巨人。
-
2020年杜拜世博會中國館市場開發推介會在上海舉行
12月13日至14日,以「創新合作發展——邁向未來的世博會」為主題的首屆世博發展國際合作論壇在上海舉辦。論壇圍繞「世博會與國際合作」「世博會與城市和設計」「世博會與經濟和創新」「世博會與文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並為中國藉助世博會全面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推動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提供新主張、新建議。
-
綏化版《清明上河圖》展出,描繪美麗家鄉
《故鄉》綏化的《清明上河圖11月28日,綏化籍軍旅畫家尹升創作的丹青長卷《故鄉》在綏化市美術館,以「故鄉回眸」為主題展出。畫作高1米、長70米,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綏化諾敏河畔自然風光為背景,按春夏秋冬四個部分,全景再現了近千個人物在當時的生產生活,展示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被各界譽為綏化的《清明上河圖》。
-
EP雅瑩為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帶去了誠意之禮
EP雅瑩為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帶去了誠意之禮 9月28日,作為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全球合作夥伴和唯一指定服裝品牌,EP雅瑩主題活動日暨「天·水·地」世博主題秀服展在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揭開帷幕中國館副館長楊虹、雅瑩集團董事長張華明、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經濟商務副領事周蒞淼、義大利時裝協會主席法比奧·彼得雷拉、世博會組委會代表、義大利國家電視臺RAI等中外媒體約30多人出席開幕式。
-
《清明上河圖》:一副傳世佳作,作者用心良苦,可惜帝王不識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以動態影像再現了《清明上河圖》上,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華景象。那麼,你是否想過《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是什麼季節?「清明」,指的是節氣,還是形容「清明的」盛世呢?「上河」又指的是什麼呢?作者張擇端畫這幅圖的初衷是什麼,他想表達什麼呢?讓我們先從《清明上河圖》的坎坷命運說起吧。
-
世博會中國館,難說"再見"
作為上海世博會期間最受歡迎的展館之一,兩度復出的中國館在今天之後就將告別遊客,休整後以全新面貌出現。為了一睹「世博版」中國館的最後風採,留存一份世博記憶,10月9日一大早中國館就迎來大批遊客,一些在中國館續展和再開放期間參觀多次的「世博迷」也依依不捨地前來告別。9日下午,館方還將舉辦告別儀式,為最後一名遊客送上紀念品。
-
5G技術、人工智慧將亮相杜拜世博會中國館
央廣網4月2日消息(記者 王夢妍)2日,中國貿促會發布了2020年阿聯杜拜世博會中國館建築設計方案。據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部長馮耀祥介紹,中國館主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將充分展示中國在信息、科技、教育、交通等領域的技術成果和發展成就。「展示創新,成為中國參展杜拜世博會的兩點之一。」馮耀祥表示。
-
專訪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何鏡堂
何鏡堂認為,過去的世博會中國館基本都是「復古」,缺乏時代精神,而現在的方案體現了「中國文化注重內涵,強調天人合一的和諧」。 文/ 李琴 一個巨大的紅色鬥拱! 自2007 年4月正式徵集方案以來,一個註定會被記憶和爭議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方案,直至破土動工當日,才終於亮相人前。
-
中國館之父再出手,「紅燈籠」驚豔2020杜拜世博會
不出意外,今年10月我們就將見到史上最為「土豪」的世博會園區。作為首次在中東地區舉辦的世博會,杜拜政府可是花了血本。根據德勤諮詢公司的估算,整個杜拜世博會園區的建造和運營成本估算約在615億元人民幣左右。想想當年上海世博會,從科技到全球各地文化特色的展館,足以讓人逛得看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