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7月起在臺北展出
新華網上海5月28日電(記者許曉青、吳宇)上海世博局28日在此間宣布,備受關注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將於7月1日至9月4日在臺北展出。上海世博局與臺灣聯合報系28日在上海籤約,共同主辦「智慧的長河——《清明上河圖》赴臺展覽」。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是上海世博會期間最具人氣的展品。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怎樣翻成英語?
他還指出,關於「清明」二字的來歷有二:一、是張擇端在進獻畫時為得到皇帝的賞識所以加上了「清明」二字;二、張擇端在將畫進獻時並沒有「清明」二字,只叫「上河圖」,皇帝看到畫上的繁榮景象,因宋代喜歡粉飾天下,所以皇帝在「上河圖」這個名字的基礎上加上了「清明」二字。
-
柳版「清明上河圖」亮相博物館 竹刻根藝同步展出-廣西新聞網
在融水民間藝術作品和紅荔書畫館聯展上,百裡柳江長卷頗具規模。記者 卿要林 攝柳版「清明上河圖」亮相博物館竹刻、竹編、杉畫、根藝同步展出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謝永輝昨日上午,「大美苗山 九曲柳江——融水詩書畫民間藝術聯展」在柳州市博物館開幕,在這裡,你不僅可以見識到神奇的根藝書法,還能一睹被譽為「
-
觀光宣傳畫「熊熊上河圖」讓臺北市「議員」不...
臺媒消息稱,臺灣地鐵一幅意在吸引觀光遊客的「熊熊上河圖」,戳痛了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的心:畫中勞動的臺灣黑熊被他解讀為臺灣黑熊在服侍來自大陸的大熊貓。這兩天,不少臺媒在炒作臺北地下街位於京站和北捷連通道的一幅廣告圖,不少人對它的畫風感到熟悉,因為它和《清明上河圖》有點相似。臺灣「中時新聞網」稱,作品中不僅出現了黑熊,還有大熊貓、棕熊等等,圖中在勞動的全是「臺灣黑熊」。然而,就是畫中勞動的臺灣黑熊,讓島內有人不舒服了。
-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綏化 前天 2020-11-30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展板轟然倒塌壓碎玉雕版畫「清明上河圖」
本報瀋陽訊「37萬都沒賣啊,碎啦,我的心啊,現在也跟著碎啦……」在昨日瀋陽科學宮舉辦的「瀋陽國際藝術博覽會暨第三屆中韓藝術博覽會」上,雕刻藝術家邵忠田歷時兩年雕刻而成的玉雕版畫「清明上河圖」等標價共109萬元的藝術品,因近8米長的展板轟然倒塌而被摔碎。
-
上海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張興發展示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康玉湛)近日,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記者在工地上見到張興發時,他正在做外架焊接工作。張興發告訴記者,這幅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是其歷時7年一針一線繡出,共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記者看到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惟妙惟肖地繡了出來。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局部。
-
54歲焊工7年繡出「清明上河圖」
54歲焊工7年繡出「清明上河圖」 近日,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務工的電焊工張興發用7年時間繡出全長22米的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張興發早年因一場車禍雙腿骨頭斷裂,無法再乾重體力活的他開始學習刺繡。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 局部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古畫。迄今為止,研究《清明上河圖》的論文有400多篇,為研究這幅畫開了三次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出了三本論文集。由此,元代宮廷裡的那位裝裱師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圖》有近兩百年的時間在民間收藏,人們對這幅名作有所耳聞又難得一見,所以揣測摹仿的就更多了起來。在雍正年間,和碩寶親王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曾經得到過與《清明上河圖》原作接近的仿品。他覺得那幅畫雖然很大氣,但前後銜接並不太順暢,而且細部動態上也有些美中不足。於是決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圖》。
-
江蘇高考英語現「清明上河圖」,考生卻自大?網友:是個狠人
導語:江蘇高考英語驚現「清明上河圖」,考生卻自大?網友:是個狠人英語很重要,將英語高度重視,是大力推行改革開放的一項教育舉措,全民學英語已經很多年,弊端是有,但意義肯定不能否認。網上爆料江蘇高考英語中的作文,據悉這一次的英語作文居然長達16頁,被人們稱作「清明上河圖」,這麼長的作文,那麼題目的難度是否很大呢?估計有的考生連題目都沒有看完吧!
-
江西的秋日美景,「世界級」古鎮風情,被稱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今天我要說的是江西的秋日美景,「世界級」古鎮風情,被稱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這個時候,去哪裡旅遊最好?這裡的莊稼一定很好吃,紅柿味甘,令人流連忘返,而且這裡還有其他的風景,就是村裡的建築有著濃鬱的徽派風格,街道上一排排的房子,「天街」就像一條絲帶,連接著這裡,人們把這裡的風景稱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村子裡有數百棵古樹,環繞著村子,到了秋天,它們變得五顏六色,帶著一種蕭肅的魅力,讓人不知不覺地傷感,但卻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周圍有一萬畝梯田,環繞其中,各種風景值得一看
-
99米摩天輪+「清明上河圖」……佛山這個遊樂園即將試業!
99米摩天輪現實版「清明上河圖」……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即將試業!曲水灣風情商業街:現實版「清明上河圖」曲水灣風情商業街採用傳統嶺南建築的院落式規劃布局,由荷院、水院、戲院三大院落組團構成。從明清-民國-現代,走進這裡,仿佛開啟了時光穿梭之旅,感受順德自景泰三年(1452)置縣以來繁盛的光輝歲月。
-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時間:2020-11-15 16: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如今也有不少人通過其他手段將這一繁浩的北宋風俗圖景生動地呈現出來
-
臺北故宮LINE,《清明上河圖》貼圖大熱
臺北故宮也一樣,近年推出不少玩味創新的宣傳與產品,激起不少年輕人興趣。這個古玩文物殿堂近日再獻新猷,帶來過癮非常的《清明上河圖》LINE貼圖,引來大批網友贊好課金。清宮畫院版《清明上河圖》局部清宮畫院版《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風光,以散點透視的構圖法,讓繁華景貌和大宋民眾躍然長卷之上。已知最早版本由北宋張擇端所畫,藏於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則藏有明代大畫家仇英及清宮畫院等版本。
-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 54歲的他歷時7年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圖說:「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局部) 任超/攝(下同)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從桃溪流域治理到縣域發展布局 永春打造「清明上河圖」
東南網3月26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薛東 何祖謀 林麗明 通訊員 施由森文/圖)穿城而過的桃溪,是永春人的母親河,泉州市600萬人口飲水的重要水源地。永春縣計劃投資30億元,用3-5年撬動桃溪流域綜合治理。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⑤|宋畫裡的醫者與藥鋪,從灸艾圖到清明上河
李唐 《灸艾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樹蔭下,病人正經受著一場痛苦的折磨,他袒露著上身,雙臂被老農婦和一個少年緊緊地抓著,身邊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他雙目圓瞪、張著大嘴,聲嘶力竭地叫喊著,一條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這時的他,只能聽憑背上的瘡傷被艾火燻灼。
-
再現百年前「河北一集」皮毛重鎮鏡像的辛集版「清明上河圖」
王俊亮先生擅長中國人物畫、花鳥圖,曾為河北省政協書畫室畫師、石家莊市美協理事,曾任辛集市文化館美術部主任、河北冀中畫院院長。王俊亮歷時三年,幾易其稿,創作完成了被美術界稱之為「現代版清明上河圖」的大型民俗風情圖長卷《古鎮風情圖》。
-
54歲電焊工7年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不知道的會以為這是在形容某位心靈手巧的繡娘,其實這是一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今年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 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繡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成了名副其實的巧手「繡郎」。張興發介紹自己的作品。
-
臺北寫真:清明前夕體驗臺北掃墓公車(組圖)
臺北寫真:清明前夕體驗臺北掃墓公車(組圖) 2008年03月29日 23: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29日,清明節前的周六,臺北前往墓園掃墓的市民增多。圖為在臺北富德公墓掃墓的民眾。 中新社發 杜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