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上海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張興發展示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康玉湛)近日,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然而,這幅十字繡的作者並不是一位女子,而是平日裡頭戴安全帽手握電焊槍的54歲漢子張興發。

記者在工地上見到張興發時,他正在做外架焊接工作。張興發告訴記者,這幅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是其歷時7年一針一線繡出,共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記者看到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惟妙惟肖地繡了出來。

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局部。供圖

張興發說,自己是湖北利川人,從2000年開始做焊工,最初接觸十字繡,是希望在工作之餘,再「開拓」一門技藝,多賺點錢。「我的媳婦手部殘疾,還有兩個孩子正在讀書,20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開始接觸刺繡,希望能靠刺繡作品賣錢補貼家用」,張興發說。

然而,這份決心等來的不是支持和鼓勵,而是周邊人們的不解和嘲笑。但他堅定地認為憑自己的雙手掙錢養家,沒什麼可笑的。於是,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張興發抓著焊槍就一頭扎在施工現場進行外架焊接,下班後便拾起一方繡布開始專注刺繡,以至於常常忘了時間,靠在床邊就睡著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家人、鄰居的質疑與流言蜚語都在張興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孜孜不倦的穿針走線下慢慢消散。

焊工張興發工作之餘在十字繡。供圖

安靜少語,眉目溫和,微微垂首,一方繡布在手間不停翻飛,穿針走線間一幅娟麗的十字繡漸漸成形。張興發從小畫作「四季平安」開始創作,隨後,「家和萬事興」「金陵十二釵」「八駿圖」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十字繡作品,在他那粗糙的巧手下誕生。

回憶起第一次接到有購買意向的顧客電話時,張興發說,「當時都快要激動地跳起來,掛掉電話後,就高興地喊了出來。」記者了解到,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張興發已繡織出30多幅主題作品。其中「金陵十二釵」等作品被人相中後,刺繡就真正成為他補貼家用的另一經濟來源。

一手電焊槍、一手繡花針,每當工友們問到他是怎麼做到「兩不誤,都在行」時,張興發表示,焊接和刺繡是有共同之處的,那就是需要有一顆平靜心。「刺繡講究一針一線,焊接講究一點一提,沒有平靜心,繡線會斷,焊條會粘,這兩種活雙管齊下,沉住氣、不放棄,一點點去做,就一定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人生不就是這樣嘛。」

張興發女兒張鬱說,自己從當初的不支持到如今的最支持,在自己的心中,爸爸就是撐起整個家的「英雄」,「爸爸腿上有車禍落下的舊傷,行動較慢,但是他不管怎樣也絕不服輸,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如今,張興發白天仍然頂著安全帽,用手中的焊槍為上海的城市建設奮鬥;晚上他則戴上老花鏡、拿起繡花針,繼續用十字繡扛起家庭的重擔,認真過好每一天。(完)

相關焦點

  • 54歲電焊工7年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不知道的會以為這是在形容某位心靈手巧的繡娘,其實這是一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今年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 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繡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成了名副其實的巧手「繡郎」。張興發介紹自己的作品。
  • 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清明上河圖」
    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就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工作的普通電焊工。但在上班之餘,他卻用了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繡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繡了出來。
  • 柘林鎮丨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54歲奉賢電焊工繡出長22米的「清明...
    54歲的張興發,是一名在奉賢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54歲焊工7年繡出「清明上河圖」
    54歲焊工7年繡出「清明上河圖」 近日,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務工的電焊工張興發用7年時間繡出全長22米的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張興發早年因一場車禍雙腿骨頭斷裂,無法再乾重體力活的他開始學習刺繡。
  •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 54歲的他歷時7年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圖說:「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局部) 任超/攝(下同)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達人|54歲電焊工7年繡出 巨幅《清明上河圖》
    其實,這是一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繡十字繡的畫面。令人稱道的是,上班之餘,今年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寬0.8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成為名副其實的巧手「繡郎」。車禍致殘開拓新技能張興發的十字繡之路走得頗為坎坷。
  • 斷臂青年腳繡清明上河圖 一個「福」字繡6個月
    5歲出事故失去雙手  小夥子叫婁元剛,今年29歲,常德市鼎城區草坪鎮人。5歲那年,調皮的婁元剛從幼兒園放學回家,爬到裸露的變壓器上玩,被高壓電擊傷。為了防止壞死的殘肢感染,醫生截掉了他的雙手。  失去雙手的婁元剛失學了,幾乎天天悶在家裡。
  •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時間:2020-11-15 16: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如今也有不少人通過其他手段將這一繁浩的北宋風俗圖景生動地呈現出來
  • 展板轟然倒塌壓碎玉雕版畫「清明上河圖」
    本報瀋陽訊「37萬都沒賣啊,碎啦,我的心啊,現在也跟著碎啦……」在昨日瀋陽科學宮舉辦的「瀋陽國際藝術博覽會暨第三屆中韓藝術博覽會」上,雕刻藝術家邵忠田歷時兩年雕刻而成的玉雕版畫「清明上河圖」等標價共109萬元的藝術品,因近8米長的展板轟然倒塌而被摔碎。
  • 用78種顏色的線,古稀老人耗時三年手繡6米長《清明上河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張素琴家住宿州市碭山縣,今年71歲。2018年初,她決定親手繡一件大作品,紀念來之不易的晚年幸福生活。三年來,老人光老花鏡就換了好幾副,終於繡好了長6米、寬0.5米的《清明上河圖》。
  • 中國步行街,長1500米,號稱「現代清明上河圖」
    然而,在這些步行街中,中國湖北省的一條被稱為中國最長、最昂貴的步行街,長1500米,造價500億,任何數據都讓人驚訝,那就是湖北省武漢市楚河韓街。楚河漢街與我國歷史上的楚河漢界無關,但它因靠近當地人工河流『楚河』而得名,楚河漢街建在武昌湖和胡莎湖之間,位於武漢中心文化區,在武漢市中心的黃金地帶,所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要有需求,楚河漢街都能滿足你,因此,滁河漢街成為最有趣的步行街,擁有最有趣的內容,最國際化的品牌,最有特色的建築設計,最高的文化品位,最吸引人的夜景照明。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怎樣翻成英語?
    他還指出,關於「清明」二字的來歷有二:一、是張擇端在進獻畫時為得到皇帝的賞識所以加上了「清明」二字;二、張擇端在將畫進獻時並沒有「清明」二字,只叫「上河圖」,皇帝看到畫上的繁榮景象,因宋代喜歡粉飾天下,所以皇帝在「上河圖」這個名字的基礎上加上了「清明」二字。
  • 小學老師用黑板和粉筆,畫出32米「清明上河圖」,網友:太佩服了
    01小學老師用黑板和粉筆,畫出32米「清明上河圖」,網友:太佩服了山西某小學的美術老師,從去年12月開始,用黑板和粉筆畫《清明上河圖》,前前後後大致用了老師談到這一壯舉,言語間皆是雲淡風輕,表示是因為有孩子對《清明上河圖》提問後感興趣才開始作畫。這幅用黑板當畫紙,用粉筆當畫筆和顏料來完成的《清明上河圖》,十分栩栩如生,山水樹木、亭臺樓宇的一筆一划都顯示美術功力不淺。根據老師的說法,這副粉筆畫總長有32米之長,共使用了長4米寬1米的8塊黑板,使用的粉筆不盡其數,但清理出來的粉筆灰至少有5大碗。
  • 沒學過英語 卻繡出84米英文長卷
    劉楚鈿有些遺憾地說,而更讓她憂心忡忡的是,隨著年紀大的繡工陸續淡出,潮繡真的後繼乏人了。  劉楚鈿:女,1965年3月生,珠海市潮繡工藝師、師從潮繡大師林智成。為了喚醒世人對潮繡的關注,她曾先後花了14年繡出60米長中文版和84米長英文版《金剛經》,她是潮繡重要傳承人之一,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專注於日漸式微的潮繡。
  •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驚豔臺北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驚豔臺北 時間:2011-07-01 15:20   來源:人民網 吳亞明攝   人民網臺北6月30日電(記者吳亞明、陳曉星)今天下午,「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開幕式在原臺北花博爭豔館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臺北市長郝龍斌、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等出席。在開幕式致辭時,吳伯雄表示,兩岸文化交流是心連心的交流。此次藉助高科技的展覽給人很多啟示。
  • 孝義:田海奎用鋼筆畫出《清明上河圖》(圖)
    田海奎先生的鋼筆畫《清明上河圖》據悉,《清明上河圖》原畫長5.287米,寬0.248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繁華熱鬧的景象及汴河兩岸優美的自然風光。畫面以出郊、上河、趕集、掃墓為主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 【中國夢·踐行者】不識字母卻繡出84米英文長卷 潮繡工藝師憂心...
    為了喚醒世人對潮繡的關注,先後花了14年繡出長60米長中文版和84米長英文版書籍作品。她既是工藝大師又是文化傳播者,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著專注於日漸式微的潮繡,為潮繡技藝的發揚光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大洋網訊 今年52歲劉楚鈿,視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從五歲開始學刺繡,天天與針線打交道的她,今年至今卻沒捏過針線。
  •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
    【誰不說俺家鄉好】綏化版「清明上河圖」描繪記憶中的故鄉 網信綏化 前天 2020-11-30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9米摩天輪+「清明上河圖」……佛山這個遊樂園即將試業!
    99米摩天輪現實版「清明上河圖」……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即將試業!曲水灣風情商業街:現實版「清明上河圖」曲水灣風情商業街採用傳統嶺南建築的院落式規劃布局,由荷院、水院、戲院三大院落組團構成。從明清-民國-現代,走進這裡,仿佛開啟了時光穿梭之旅,感受順德自景泰三年(1452)置縣以來繁盛的光輝歲月。
  •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社會新聞 │ 2020-09-26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