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鎮丨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54歲奉賢電焊工繡出長22米的「清明...

2020-12-20 瀟湘晨報

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子呢?54歲的張興發,是一名在奉賢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這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繡了出來。然而,這幅十字繡的作者並不是十指纖纖心細如髮的女子,而是一位頭戴安全帽手握電焊槍的電焊工漢子張興發。對於老張來說,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的完成,是他人生中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正是因為這幅作品的完成,老張獲得了周邊所有人的認可。

而在此之前,張興發的十字繡之路走得頗為坎坷。多年前的一場車禍,讓老張的腿落下了毛病,行動不如以前方便。為了走出傷後的陰霾,他開始學習電焊。但因為行動較慢,他的工作完成速度總比工友們要慢,為了補貼家用,老張下決心學習十字繡。然而這份決心等來的不是支持和鼓勵,而是周邊人們的不解和嘲笑。人們嘲笑他:一個大老爺們非要幹女人幹的活兒。但倔強的張興發沒有退縮,他堅定地認為:「憑自己的雙手掙錢養家,沒什麼可笑的。」

■ 「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局部)

張興發從小畫作「四季平安」開始,隨後,「家和萬事興」「八駿圖」,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十字繡作品,在老張那「粗糙」的巧手下誕生。隨後,從他的《紅樓金陵十二釵》等作品被人相中開始,十字繡也逐漸成為了家中的經濟來源之一。直到有一天,老張動用了家中一筆「巨款」買來清明上河圖材料,在本不寬裕的家中引發了一次不小的矛盾。

由於張興發的妻子手部有殘疾,不能外出打工,養家的重擔都落在了張興發身上。而他買清明上河圖材料的時候,家中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正是開銷比較大的時候。為此,家人都對張興發的這一行為表示了激烈的反對,大架小架吵了許多。但最後,張興發硬是用他那真誠而固執的態度,說服了家人。

■ 張興發向大家介紹作品

鬥轉星移,7年過去了。當這幅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完成的時候,張興發終於收穫了家人的崇拜和周圍人的讚許。如今,張興發白天仍然頂著安全帽,用手中的焊槍為上海的城市建設奮鬥;晚上他則戴上老花鏡、拿起繡花針,繼續用十字繡扛起家庭的重擔。焊槍與繡花針,兩種看似毫無關係的工具,因為一份家庭的責任融入了一位父親的生命。加油,張興發;加油,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來源:柘林鎮 作者:柘林鎮

【來源:新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54歲焊工7年繡出「清明上河圖」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54歲焊工7年繡出「清明上河圖」 近日,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務工的電焊工張興發用7年時間繡出全長22米的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張興發早年因一場車禍雙腿骨頭斷裂,無法再乾重體力活的他開始學習刺繡。
  • 頭頂安全帽手拿繡花針 54歲的他歷時7年繡出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子呢?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他卻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 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清明上河圖」
    電焊槍與繡花針,如果有一雙手能同時用好這兩件工具,手的主人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就是一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工作的普通電焊工。但在上班之餘,他卻用了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
  • 54歲電焊工7年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不知道的會以為這是在形容某位心靈手巧的繡娘,其實這是一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在上班之餘,今年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 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繡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成了名副其實的巧手「繡郎」。張興發介紹自己的作品。
  • 上海54歲電焊工繡出22米長「清明上河圖」
    張興發展示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康玉湛)近日,在中建二局華東公司上海奉賢中電建項目門前廣場上,7名建築工人合力展開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然而,這幅十字繡的作者並不是一位女子,而是平日裡頭戴安全帽手握電焊槍的54歲漢子張興發。記者在工地上見到張興發時,他正在做外架焊接工作。張興發告訴記者,這幅十字繡版「清明上河圖」是其歷時7年一針一線繡出,共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記者看到作品上,不論是樹林稻田,石橋船隻,還是亭臺樓閣,都被一針針惟妙惟肖地繡了出來。
  • 達人|54歲電焊工7年繡出 巨幅《清明上河圖》
    其實,這是一位在上海建築工地上做普通電焊工的大老爺們繡十字繡的畫面。令人稱道的是,上班之餘,今年54歲的湖北利川人張興發,用7年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了一幅有1643個人物,全長22米、寬0.8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成為名副其實的巧手「繡郎」。車禍致殘開拓新技能張興發的十字繡之路走得頗為坎坷。
  • 用78種顏色的線,古稀老人耗時三年手繡6米長《清明上河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張素琴家住宿州市碭山縣,今年71歲。2018年初,她決定親手繡一件大作品,紀念來之不易的晚年幸福生活。三年來,老人光老花鏡就換了好幾副,終於繡好了長6米、寬0.5米的《清明上河圖》。
  • 柘林鎮丨燃燒我的卡路裡!柘林鎮的冬季健身場所名單,請您查收
    隨著氣溫驟降大奉賢也進入了速凍模式各位是不是和小編一樣開啟冬眠模式了可是小編為了滿足柘林百姓的健身需求近年來柘林鎮大力發展全民健身項目共建有市民健身苑點53處健身步道6條市民球場6個市民健身房1個不僅器材齊全環境更是十分優秀成了市民冬季健身的每日打卡點華亭村市民健身步道華亭村市民健身步道位於柘林鎮華亭村
  • 斷臂青年腳繡清明上河圖 一個「福」字繡6個月
    5歲出事故失去雙手  小夥子叫婁元剛,今年29歲,常德市鼎城區草坪鎮人。5歲那年,調皮的婁元剛從幼兒園放學回家,爬到裸露的變壓器上玩,被高壓電擊傷。為了防止壞死的殘肢感染,醫生截掉了他的雙手。  失去雙手的婁元剛失學了,幾乎天天悶在家裡。
  • 沒學過英語 卻繡出84米英文長卷
    劉楚鈿有些遺憾地說,而更讓她憂心忡忡的是,隨著年紀大的繡工陸續淡出,潮繡真的後繼乏人了。  劉楚鈿:女,1965年3月生,珠海市潮繡工藝師、師從潮繡大師林智成。為了喚醒世人對潮繡的關注,她曾先後花了14年繡出60米長中文版和84米長英文版《金剛經》,她是潮繡重要傳承人之一,十年如一日的執著專注於日漸式微的潮繡。
  • 飛針穿線,繡出新生活(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
    纖細的繡花針,在粉色織布上來回穿梭。蒙古族大娘陳滿亮正在刺繡車間忙活,手中的繡針上下翻飛,一朵大紅牡丹呼之欲出。  家住內蒙古科右中旗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的陳大娘,曾是村裡的貧困戶,老兩口年紀大了,不能種地,生活越發沒著落。
  • 一線訪談丨工友月薪數萬?揭秘「高薪」背後的故事
    從早上7點到現在,他已經工作了3個多小時了,頭頂的烈日、刺眼的陽光、飆升的室外溫度,架子工鏽跡斑斑的衣服不斷被汗水溼透,又被太陽曬乾……三伏天最難熬,又工作了一會,丁建紅回到平臺取水,脫下手套,只見他的雙手被汗水浸泡已經發白起皺了。「不斷出汗,只感覺手在發熱,但是又不能脫。」丁建紅告訴筆者,腳手架鋼管經過長時間暴曬可達70℃以上。
  • 奉賢一批優秀女性和集體被表彰
    全區各級婦女組織及廣大婦女熱情響應「巾幗新作為,建功新時代」號召,凝聚全區婦女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爭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積極投身「奉賢美,奉賢強」建設事業,積極參與「水天一色」立功競賽,湧現出了一大批愛崗敬業、勇挑重擔、無私奉獻的優秀女性和集體,詳情如下↓↓↓
  • 大變樣的柘林鎮海灣村,你還認識嗎?
    大變樣的柘林鎮海灣村,你還認識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心奉賢大小事
  • 54歲溫碧霞身材比例太好了,穿衝鋒衣牛仔褲,腿長1米2既視感
    如今,54歲的溫碧霞已經鮮有作品問世,開始轉向幕後。近日,溫碧霞在法國度假,她身穿橙色的衝鋒衣外套,活力四射,十分減齡。她下身搭配了一條闊腿褲,完美秀出大長腿。不得不感嘆,溫碧霞的身材比例也太好了,腿長1米2既視感。溫碧霞悠閒地坐在艾菲爾鐵塔前,沐浴著陽光,開心地笑著,這樣的她狀態好到爆。溫碧霞五官精緻,身材高挑,簡直就像一個妙齡少女,令人羨慕。
  • 遇見你丨劉傑:「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近日,世界技能博物館收藏了一幅《清明上河圖》手撕畫,11米長的畫卷上各色人物、大小船隻、門樓、拱橋……惟妙惟肖,很難想像這是用手一點一點撕出來的。 撕出這幅清明上河圖的是一位六旬老人,他叫劉傑。劉傑老人歷時近一年創作了這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手撕畫。今天的遇見你,我們就走進他的故事。
  • 【中國夢·踐行者】不識字母卻繡出84米英文長卷 潮繡工藝師憂心...
    為了喚醒世人對潮繡的關注,先後花了14年繡出長60米長中文版和84米長英文版書籍作品。她既是工藝大師又是文化傳播者,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著專注於日漸式微的潮繡,為潮繡技藝的發揚光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大洋網訊 今年52歲劉楚鈿,視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從五歲開始學刺繡,天天與針線打交道的她,今年至今卻沒捏過針線。
  • 臨沂開展安全帽質量檢查 保障工人「頭頂上的安全」
    一頂小小的安全帽擔負著保障工人「頭頂上的安全」的重任。近日,按照省市場監管局關於組織開展安全帽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檢查的統一要求,臨沂市市場監管局對全市安全帽生產企業開展了監督檢查,杜絕劣質安全帽進入市場。
  • 奉城這位耄耋老人又有新作,作品長達八米,這次他又刻了啥?
    奉城這位耄耋老人又有新作,作品長達八米,這次他又刻了啥? 2020-12-24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確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
    不正確佩戴安全帽發生的2起安全事故1、一名裝修工人站在兩米多高的人字梯上作業,安全帽的下顎帶沒有系在下顎處,而是圖省事放進帽子內。在裝修即將結束時,身體失去重心而向後傾斜摔下來,在即將落地時,因頭部沒有系安全帽的下顎帶,導致安全帽飛出,頭部直接撞擊在地面上,該裝修工人當場死亡。2、施工現場,看到一名施工人員休息時隨意將安全帽放在屁股下面當墊子坐,帽帶受擠壓後變形,等到休息完畢幹活時安全帽無法正常佩戴,只好隨意戴在頭上,無法起到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