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平樂>微柔公主的悲劇人生,警惕孩子教育不能忽視的3點

2020-09-05 樂晨媽媽的育兒花園

文|樂晨媽媽

圖片來源|網絡

《清平樂》這部劇剛上線的時候,討論之熱烈,看過的人應該都是有印象的,我清楚地記得,隨著皇帝下線,那些談論才慢慢劃上尾聲。

因為討論太過熱烈,即便那段時間我沒空追劇,也因對劇情不是很感興趣只零星追了一部分,但不妨礙我在每天推送的各種評論和劇透中了解整個劇情的走向。

劇中本應是大宋朝最快樂的溫柔公主,也是原著的主角的悲劇人生結局,讓我反思我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3個方面的教育是萬萬不能忽視的。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社會大背景,忽視了這3個方面的教育,都有可能讓孩子的人生走得比較艱難。

是哪三個方面呢?下面我就從魏柔公主為什麼有一手好牌,卻打得爛得不能再爛,最終留下一個悲慘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來談孩子教育不容忽視的3點。

01

父母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起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是父母給了他生存的最初基礎,也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價值觀深刻影響著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

看過電視劇的人都知道,仁宗皇帝是一個標準的顏控,喜歡美女,所以才在韓琦向他報告皇后貌醜不至惑君的評價後,大婚之日留皇后獨守空房,從而開啟了十多年與皇后都是若即若離的感情糾葛,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大好時光。

雖然事後皇帝開始對皇后有好感,有皇后能幹、有才學,端莊識大體的因素,但大婚之後初次見面發現皇后挺漂亮是首要因素。

所謂秀色可餐,對著一張漂亮的臉,又滿腹經綸的皇后,皇帝不喜歡也很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作為父親,仁宗給女兒的榜樣是,張貴妃飛揚跋扈,完全沒什麼素質,可就是因為漂亮、嘴巴甜會哄父親開心,因而備受寵愛,就連她這個最受寵的公主,和貴妃發生矛盾,父親也要讓她讓步。

這其實為公主以後的悲劇人生奠定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基礎。受父親影響,公主也是個標準的的顏控,她喜歡的曹家哥哥風流倜儻,內侍懷吉長的帥,有才學,對她又百依百順。

因而公主的價值判斷就是長的帥的什麼都好,長的好看的人品差一點也沒關係。而長的醜的李瑋縱然對公主痴心一片,畫畫極好,公主卻連看他都不想看,想起他就覺得噁心。

李瑋母親給公主下藥,李瑋家暴公主,這些都讓人很憤恨,但造成這種結局的公主也並非沒有責任。

把她嫁給李瑋的是她的父親,如果仁宗不點頭,李瑋哪怕把公主放在心間上一輩子也永遠是痴心妄想。

公主反抗不了父親,只能出嫁,只是公主一直沒有轉換角色的意識。

出嫁後不管你是曾經如何不甘心,都是李瑋名義上的妻子。公主可以不喜歡李瑋,因為喜歡是一種自然的感情,這個沒辦法強迫自己。公主想動用公主的權勢不同房也可以,但是公主一開始就沒有把李瑋放到同等的夫君的位置,她連看都不想看她。

李瑋因為太醜太木訥,那麼他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特別的優點,為他做了什麼,她連理都不想理,這個就有點太過了。

人美不一定人品好,就像張貴妃一樣,雖說我只是偶爾喵電視幾眼,但看著她冷冰冰的沒表情,說話表情都帶刺,整個氣場都是怨氣,除了皇帝,換旁人誰喜歡啊?

即使曹操好看,又有才學,但風流倜儻可並不都是褒義詞。以曹評的人才,在萬綠叢中保持一點紅也還是有可能的,假設公主真的嫁了曹評,以她單純的思維,未必能和曹評相處得融洽。

所謂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內因和外因,外因是父親逼迫被迫出嫁,公主的婆婆素質不夠高,手段過於卑鄙,但內因卻是公主從來沒有一點意願想要改變自己的處境,她只是把不幸歸咎到別人身上,不去想自己要不要去做點什麼,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其實是最大的危險。

02

過度保護孩子,溫室中的孩子難堪風雨摧折

作為仁宗皇帝眾多子女中唯一平安健康長大的公主,公主早期的確是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有一個把她當寶一樣的皇帝父親,又遇到善良不嫉妒的皇后。公主有父親寵著,娘親疼著,皇后愛著,有高姐姐和宗實哥哥護著,有元吉百依百順,眾多下人也對她畢恭畢敬,可以說,公主除了婚姻受阻,她的成長之路太豐順了,豐順到她對於自己遭遇的人生變故完全沒有應對的能力和心態。

她不滿父親拆散她和曹哥哥,卻也只能對父親說一句詛咒的話:「你殺死了你的女兒。」

嫁給李瑋後,因為厭惡丈夫,她不想做出任何努力去改善這種不正常的關係,卻也找不到新的寄託。

人人都為懷吉和公主的愛情感動,可這段感情本來是不正常的,身為一國公主,已嫁為人婦,卻與內臣產生感情糾葛,別說她的婆婆是個小人不能接受,放到哪個社會可以被接受呢?

她不肯接納李瑋,皇后勸她,她拿皇后做比較,說皇后嫁的是自己喜歡的人,所以可以忍受父皇的冷暴力,她不是,她嫁的是自己討厭的人。可是皇后大婚之日被皇帝放了鴿子,她也委屈傷心,但身為妻子和皇后該盡的義務她一點都沒落下。

試想把曹皇后換成郭皇后,同樣的經歷和處境,郭皇后是如何做呢?郭皇后不喜歡皇帝嗎?她肯定做不到曹皇后那樣隱忍。

當初《大唐榮耀》上映時也有一個類似的情節,沈珍珠心心念念要嫁給自己的心上人。她當初也是被迫出嫁廣平王,即使新婚時王爺很喜歡她,處處順著她,但她不愛她,所以吃他把自己身體搞傷不與王爺同房,但是除了不同房不給王爺同等的感情,沈珍珠身為妻子該盡的本分一點都沒少。

她對侍女說既然在感情方面對不起王爺了,那就只能盡點心意,從其他方面對回報王爺了,她做好吃的給王爺,關心王爺的公務,除了不同房,其他妻子的義務她都盡到了。

反觀魏柔公主,自從出嫁就把自己擺在一個受害者的地位,對父親無處發洩的怨氣都發洩在李瑋一家,不管公主如何的人美心善,在處理人生變故時,比起曹皇后、沈珍珠她差的不是一點點。

皇后的婚姻也是被決定的,只不過是剛好碰巧嫁了她想嫁的人,可對於一個才貌雙全,出生名門的富家千金,大婚之日就被放了鴿子,成為大家的笑柄,也不是人人都有皇后的度量,能把爛牌打成好牌的。

縱然皇后再愛皇帝,大婚之日就遭受羞辱,十多年間看著他一個一個寵幸其他妃子,一個接一個的生孩子,最寵的張貴妃還時不時地挑釁她,再愛也會崩潰吧?可是皇后十多年間除了沒得到皇帝的愛,沒有孩子,其他方面做的分毫不差,只憑愛嗎?

03

教給孩子謀生的技能,因為你無法一直保護孩子

魏柔公主出生皇家,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榮華富貴,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他的父親活著、她依然是備受尊崇的公主身份之上的。

皇帝不能不說不愛公主,他把公主許配給自己的娘家人,固然是為了彌補當初缺憾的母愛,但也確實考慮了公主的性格和處境,為她選擇的自認為合適的姻緣。

李瑋木訥,但是忠厚老實可靠,公主太過單純,不足以應付曹評萬一某一天的花心。

公主是下嫁,有著至高無上的身份和豐厚的嫁妝,李瑋一家應該會對公主感恩並善待。

歷史上明明已經和離,最後又把公主送回李家其實也是考慮了公主的處境。

仁宗無子,因為皇位繼承問題,繼位者趙宗實(英宗皇帝)被反反覆覆折騰,送出去接回來,接回來送出去,早已內心有怨恨,倘若繼位不肯善待公主及其妹妹,一個離了婚的公主要如何自處呢?

反而回到李家,她有資產,至少生活上不會被苛待,這也是身為父親能為她想到和做到的。

所謂天下父母心,即使貴為皇帝,仁宗也是愛女兒的,只是作為父母,倘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味讓孩子依賴父母,卻沒有學會靠自己謀生的技能,結果只會害了孩子。

單看公主因為被下藥和婆家發生衝突,被家暴後冒雨夜扣宮門,就可以明顯看出公主就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做事只憑自己感覺,出了問題只會找自己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到底會帶來何種後果?

古代的宮門像不像我們現在的首都,皇帝的命繫著天下萬千子民的命,夜扣宮門,守門員開門是罪,因為你要置皇帝的安危於不顧嗎?不開也是罪,皇帝最愛的公主出了事,誰承擔得起?

公主就是被保護的太好了,不知人間疾苦,不懂人心險惡,也不懂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想問題。

我看很多人評論說身為公主,她需要去思考李瑋家裡那些爛人爛事嗎?為什麼不呢?

程道明當年主演的《康熙王朝》裡的藍琪兒格格,不也和溫柔公主的處境一樣,未出嫁前是皇帝的心肝,為了政局,父皇要她出嫁敵人?她不一樣是不願意。

可是她慈愛的父親,威嚴的皇帝陛下是這樣和她講的:「身為皇家子女,享受了常人沒有的榮華富貴,就要承擔常人沒有的責任。」於是,公主含淚嫁了。

她從一開始的不願意,不適應環境,到後來心死,再到後來接受命運的安排,開始努力過好為人妻的生活。

等她終於適應了新的生活,她親愛的父皇實力強大了,起兵滅掉了他老公的勢力,老公被殺,老爹說要接她回家。

對比一下魏柔公主幸福多了,她的父皇除了逼她嫁給不喜歡的人,其他都做的相當好了,可是她還是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後釀成了一個悲劇。

反而藍琪兒格格,在經歷了一系列人生變故之後,用決然的態度告訴他的老爹,她老公沒了,她還有孩子和她的子民,她的家不在京城,她的家在這裡,她感謝父皇當年對她的厚愛,但也是父皇造成了她人生所有的不幸,她可以不恨他,但此生不復相見。

誰的人生是容易的呢?誰在如花的年齡沒有做過夢呢?可是當人生的變故來臨時,你被動接受,自怨自艾是一種選擇,你與命運對抗,讓自己變得堅強、強大,去克服一切不如意和變故也是一種選擇。

曹皇后是,沈珍珠是,藍琪兒格格也是,她們都是那個時代,那個社會不能完全左右自己命運的女性,但她們都運用自己的堅韌、智慧讓自己的路可以走的更寬一點。

唯獨魏柔公主不是,所以她成了一個悲劇,讓人感慨,卻無法效仿和學習。

從魏柔公主的悲劇人生故事裡,我們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警惕這3個方面:父母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才不會走歪路,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不過度保護孩子,要讓他學著接受人世間的陰暗面;教會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因為沒有誰的一生可以永遠一帆風順,而你也無法保護孩子一輩子。

相關焦點

  • 《清平樂》:萬壽長公主備受疼愛,卻嫁錯了人,結局完勝趙徽柔!
    任敏在劇中飾演的是福康公主趙徽柔,她是天之嬌女,更是官家最疼愛的女兒,堪比掌上明珠一般,從小就被捧在手心裡長大。雖然官家發誓要讓趙徽柔成為「大宋最快樂的女子」,但是她和李瑋的婚姻並不幸福,最後鬱鬱而終。而同樣是出身高貴的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又稱萬壽長公主,她是趙楨最敬重的姑母,也嫁錯了駙馬,結局卻完勝趙徽柔!
  • 清平樂:福康公主的悲慘人生
    相信大家最近都看《清平樂》吧?這裡我們來聊一聊歷史上大宋最得寵又最悲慘的公主--福康公主徽柔,她的一生可悲可嘆,前期有多輝煌,後期就有多悲慘。她是宋仁宗趙楨30歲才生的第一個孩子,也是他最寵愛的女兒。福康公主從小聰慧靈敏又非常孝順,仁宗把所有的父愛幾乎給了福康公主一人。然而福康公主的悲劇也是由這個最寵愛她的父親親手造成的,由於父親的極度寵愛,福康公主從小傲嬌任性,這也是造成她日後婚姻悲劇的原因之一。
  • 《清平樂》:公主夜叩宮門,懷吉被放逐,丹姝一句話令人淚落
    然而,徽柔現在的態度,其實卻並非她一個人的錯。 由於父親趙禎從小把她當作掌上明珠,再加上親生母親苗娘子一向無甚主見,而曹皇后對徽柔的教育始終如隔靴搔癢,導致了徽柔在性格上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 如果她嫁給了喜愛的男子,可能事情會完全不同。
  • 《清平樂》開播:歷史上的任敏趙徽柔,得了瘋癲病,死於33歲
    伴隨著鄭雲龍的歌聲,期待已久的《清平樂》(原名:孤城閉)終於要上映了。該劇由正午陽光打造,由王凱、江疏影、任敏、楊貴妃、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等人主演,以北宋為背景,在紛繁紛呈的朝堂事件和千篇一律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出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
  • 《清平樂》張妼晗神經兮兮?小徽柔這一段簡直離譜!
    《清平樂》張妼晗上線以後,關於劇情的討論越來越激烈。據說張妼晗的人設和原作不一樣。在原著中,張貴妃並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但她也並沒有做太多壞事,精神上還算是正常的。他自己的女兒死得太早,對公主懷有敵意,但沒有故意陷害。
  • 《清平樂》李瑋歷史原型:娶驕縱公主差點被毒殺,為報復虐待公主
    《清平樂》駙馬李瑋歷史原型:娶驕縱公主差點被毒殺,為報復虐待公主文/無計讀史《清平樂》播出的劇情中,徽柔公主與梁懷吉的感情在成長的陪伴中越來越好,徽柔越來越依賴梁懷吉。徽柔的夫君李瑋也早就上線,是個胖胖的小男孩,接下來不久二人就將成婚,徽柔的婚姻也成為悲劇。
  • 清平樂:微柔為何叫苗心禾姐姐、稱呼曹皇后為孃孃?原著答案來了
    電視劇《清平樂》已經更新到了24集,在這部作品中王凱飾演的宋仁宗可以說頗為悲催,因為他雖然是官家,卻沒有自己的子嗣,就算是生下了皇子也都夭折了,就連公主也有不少夭折的,目前為止長公主微柔活了下來。
  • 清平樂:從不向命運妥協的徽柔,為了懷吉主動放手,此生永不相見
    後來的懷吉在母親相繼離世後,遭舅母暗算,加上當時冗官監察不嚴,被送至宮中,徹底顛覆了原本的人生軌跡。在得知懷吉便是那個梁家的小兒子時,官家震驚之餘更多的是痛苦,如果不是當初自己的任性妄為,絕不會害的梁家家破人亡,更害的梁家的小兒子成了殘缺的人。如果沒有當初的那一口蜜餞,懷吉的人生也定會有不一樣的發展,或參加科考,榜下捉婿,憑藉聰明才智成為一名好官。
  • 《清平樂》|福康公主的悲劇:父權社會和儒家文化的犧牲品
    《清平樂》劇集過半,趙徽柔在宮廷裡面無憂無慮地長大。「主幼警慧,性純孝。帝嘗不豫,主侍左右,徒跣籲天,乞以身代。帝隆愛之。」劇中她是一個聰明伶俐溫柔可愛懂事聽話的小女生,會為哥哥打抱不平,會為父親祈禱病情,會為懷吉甜言蜜語。然而現在有多好,後面的劇情就有多虐心。本文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福康公主趙徽柔的結局註定就是一個悲劇。
  • 《清平樂》完結: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學會分離
    熱播劇《清平樂》完結雖有一段時間了。但劇粉依舊意難平。無論是帝後官配,還是帝妃真愛,乃至懷柔通通沒逃過be的結局。觀眾表示:自己可能是看了個寂寞。徽柔告別懷吉,此生不復相見。從此,一道宮牆,兩處相思。徽柔困在了父皇的孤城,懷吉困在了心裡的孤城。身為仁宗最疼愛的長女,卻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相守一生,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 《清平樂》中趙徽柔與梁懷吉的歷史原型,故事同樣讓人唏噓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出現了一對讓人心疼的小情侶,仁宗最疼愛的長女趙徽柔與她的內侍梁元吉,一個公主,一個宦官,不管梁元吉多麼優秀,也改變不了他與公主天上地下的身份差距。這兩個人的心心相惜,柏拉圖式的愛情,也必然會引起世人的詬病,他們的感情,走向只能是悲劇。
  • 清平樂:苗娘子懷孕官家樂瘋了,徽柔即將上線,期待她和懷吉故事
    《清平樂》改編自小說《孤城閉》,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等人主演。這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的電視劇,如今已經播出8集了,劇情也在不斷深入當中。《清平樂》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公主和懷吉的故事。在官家的所有孩子當中,他最寵愛的也就是苗娘子生下了這個公主。因為苗娘子生性溫柔,所以其他的妃子也不會妒忌這個公主。曹皇后本身就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自然也對這個公主十分的好。這個公主可以說是在眾人的寵愛當中長大的。不過她長大之後的故事卻讓人覺得十分的揪心,竟然愛上了宦官梁懷吉。
  • 《清平樂》:徽柔公主出生仁宗一臉寵溺,張貴妃上線趁機接近仁宗
    《清平樂》:徽柔公主出生仁宗一臉寵溺,張貴妃上線趁機接近仁宗文/呱呱熱劇在今晚更新的《清平樂》中仁宗和丹姝的感情還是最受到大家的關注,仁宗對丹姝的情誼終於被大家看出了端倪。仁宗時時與丹姝談心,就如老夫老妻般,帝後已經是相互喜歡了,遺憾的是由於二人還是因為一些誤會始終彼此不能正視內心的情感,誰都沒有先表達對對方的情感。苗娘子終於誕下了劇中另一主角徽柔公主,仁宗看到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高興極了。仁宗一開始就是期盼著生個公主的,終於得償所願。
  • 清平樂:徽柔的嫁妝相當於宰相194年的薪水,可婆婆卻敢刁難公主
    01《清平樂》裡,徽柔是仁宗唯一長大的女兒,又是皇長女,在她長大的十多年裡,仁宗飽受子嗣夭折之苦。寄予厚望的三個皇子,尤其是徽柔的同母弟弟趙昕,仁宗本欲立為太子,可是,4歲多就夭折了。最愛的寵妃張妼晗,連生三個女兒,連續夭折。宮裡其他妃嬪,大多生的是女兒,大多幼年就夭折,根本養不大。
  • 清平樂:懷吉落淚有2層含義,徽柔只領悟了一層,忽略了重要的1點
    《清平樂》電視劇是由張開宙執導,朱朱編劇,王凱、江疏影、葉祖新、王楚然等人主演的古裝劇。其中,王凱飾演趙禎,江疏影飾演曹丹姝。《清平樂》新的劇情中,徽柔和曹評的感情越來越好,徽柔很喜歡曹評這樣的人,曹評也很喜歡徽柔,為她吹笛子,教她玩球,還為她填詞。
  • 《清平樂》嬌公主下嫁呆木頭,婆媳矛盾毀了他們的婚姻
    官家和徽柔達成協議,決定給曹評選擇的機會,結果曹評選擇自己的家族,放棄了和徽柔的感情。徽柔的初戀就這樣無疾而終,最後掙扎不過,嫁給了被曹評稱之為「爛木頭」的李瑋,徽柔的悲劇自此開始。按大宋律例,公主下嫁,為了以示尊重,不僅稱謂上要降一等,而且成親頭三天是不與婆婆見面的。楊氏絲毫不將這些放在眼裡,在徽柔的公主宅時時處處以公主婆婆自居,還妄想做徽柔的娘。徽柔的娘那是皇后曹丹姝,就連生母苗心禾也只能稱一句「姐姐」,她這一上來就想與皇后平起平坐,不過是仗著官家對章懿太后的愧疚和官家的仁愛之心。
  • 《清平樂》徽柔喊親媽「姐姐」?詳解宋朝的稱呼與升行制度
    《清平樂》徽柔喊親媽「姐姐」?詳解宋朝的稱呼與升行制度文/無計讀史電視劇《清平樂》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鏡頭,就是身為公主的徽柔在和親媽苗昭儀相處時對苗昭儀的稱呼是「姐姐」,對正宮娘娘曹皇后的稱呼是「孃孃」。為何喊親媽為姐姐讓很多人不能理解,其實在宋朝時有很多稱呼都與現在大不一樣 ,並且宋朝還有一個升行制度直接讓很多父子變成了兄弟。
  • 清平樂:徽柔為何叫親生母親姐姐?答案道出了後宮女人的艱辛
    《清平樂》中有許多我們很陌生的人謂稱呼。但要數其中最奇怪的稱謂,非徽柔叫自己親生母親姐姐莫屬了,看過劇的觀眾們都會發現,徽柔的親生母親是趙禎從小玩到大的妹妹苗心禾。苗娘子和官家的感情深厚,不但有徽柔這一個女兒,還有最興來一位皇子,但是為什麼官家從未讓徽柔叫自己親生母親一聲母親呢?
  • 《清平樂》:原著小說裡「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徽柔結局如何?
    作者:清風自有明月照序言:熱播大劇《清平樂》,此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熱門小說《孤城閉》。此原著小說《孤城閉》當初一經更新,便受到網絡上一撥人的廣泛好評。後經影視公司正午陽光主要改編製作,改名為《清平樂》。但此劇就目前看,和原著小說《孤城閉》的大致人物和事件發展是差不多的。
  • 《清平樂》李瑋加戲洗白,其實是為了改官家人設!徽柔被罵倒計時
    《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所著小說《孤城閉》,講述的是宋仁宗在風起雲湧的朝堂和兒女情交織的後宮中,努力尋求各自「平衡」的故事。而看過原著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原本的故事線是集中在公主徽柔和內侍懷吉身上的。在劇版的《孤城閉》裡卻變成了副線。帝後cp成了《清平樂》的官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