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科、校友會等機構的排名中,哈爾濱工業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是一對「老鄰居」,2020軟科排名,西交11名,哈工大12名;校友會排名也是如此,西交15名,哈工大16名。可以說在綜合實力上,這2所雙一流大學不差上下。
哈工大為謀求新發展,1985年建設了威海校區,2002年又建設了深圳新校區,從近幾年的高考錄取分數來看,哈工大(深圳)「如日中天」,高考錄取分數遠遠超過校本部,也超過了西交。例如2019年在河北省理科最低錄取分數,哈工大(深圳)661分,西交658分,哈工大校本部649分。高考錄取分數反映了考生心目中的城市、地域佔比的權重很大。
哈工大(深圳)建校時間不足10年,但高考錄取分數攀升很快,表現極為搶眼。造成這樣的原因,無不與深圳的地理位置有直接關係,深圳最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經濟活力四射,發展機會多,對有夢想的年輕人非常有吸引力。
另外在對外宣傳方面,成功實現了自我營銷,比如工科在國內處於TOP2位置,在航天領域處於全球TOP3地位,工程全球TOP6,計算機國內TOP5等等這些耀眼的「肌肉」。但這些實力反映的是哈工大的整體實力,不是哈工大(深圳)獨有的,這一點必須了解清楚。
同樣,在學科建設方面,第四輪學科評估,哈工大有17個A類學科,其中A+學科有3個。這些學科實力是哈工大整體實力,深圳校區不但不具備完整實力,也不具備主體實力。西交有14個A類學科,其中A+學科有2個。除了在工科方面的實力外,西交的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管理等學科實力也很強勁,這是哈工大校本部及深圳校區所不具備的優勢。
從近幾年的高考錄取分數判斷,哈工大(深圳)在2020年的高考錄取中,仍然會延續非常好的勢頭,會繼續領先哈工大校本部,也會明顯超過西交錄取分數。西交地處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雖然在創新港的新校區已投入使用,但地域背景無法超越,這也是弱勢所在。
總而言之,從學校總體實力來看,西交還是略勝一籌,報考性價比很高。如何抉擇,關鍵取決於高考生的個人職業謀劃,發展定位等。如果非常看重地域,在專業選擇上也不能草率,不能忽視專業因素,儘可能規避弱勢專業。
哈工大(深圳)「如日中天」,完勝校本部,超過「老鄰居」西交,在這2所雙一流大學、3個地域之間,你會做出怎樣的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