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漢時期,原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和思茅地區,以六大茶山(即曼灑、易武、曼磚、依邦、革登、攸樂)所產的茶葉最為盛名,採其大葉種的鮮葉製成的曬青毛茶,壓製成各種規格的緊壓茶,因在普洱集散,故名「普洱茶」。
然後普洱茶經過幾百年歲月的洗禮,普洱茶經過了鼎盛、衰退,到今天的輝煌,其加工工藝、茶區範圍也在不斷變化,今天的普洱茶指在雲南省一定區域內,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後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統稱普洱茶。每年春天從二月下旬開始採制普洱茶,直到11月都是採茶季節,以春茶品質最好。
普洱茶生茶
普洱茶有多種分類方法,通常按照加工工藝的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
小提示:它用茶芽製作的散茶或壓制的餅茶,當年的新茶就可以喝,無生澀味,有回甘。 採摘大葉種鮮葉製成的曬青毛茶,其形態為散茶或壓製成各種形狀的緊壓茶。
加工工藝: 大葉種鮮葉→緊壓成型→餅茶大葉種鮮葉→殺青→揉捻→曬乾→滇青毛茶→自然發酵→散茶。
普洱茶熟茶
普洱茶以自然方式貯放發酵,耐貯放,可以存放15年以上,經後發酵茶性轉溫和。這也是傳統工藝的普洱茶。在20世紀70年代,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引入人工渥堆發酵工藝,使普洱茶在短時間內就能達到貯放多年的品質,習慣上稱為「熟茶」,就是人工發酵普洱茶,或現代工藝普洱茶。
像這種熟茶,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貯放,短的甚至幾個月,便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了。品質好的熟茶幹茶色澤褐紅或深慄色,俗稱「豬肝紅」,湯色紅濃透明,滋味醇厚,順滑甘甜,無黴味。
加工工藝:大葉種鮮葉→殺青→揉捻→曬乾→分級歸堆→潮水渥堆→晾乾→揀剔→熟散茶→壓制乾燥→緊壓成型→熟餅茶。
品熟茶享受結果。如要享受普洱茶的陳香,要選擇品質好、耐衝泡,且每次衝泡後的色、香味變化起伏不大,陳香明顯,湯色紅濃透亮,無其他怪味道的熟茶。
藏生茶擁有過程。普洱茶的貯放收藏是一漫長的過程,一般要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也許能與你終生相伴,過程漫長,也很美好,因為結果很值得期待。
想要了解更多茶文化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茶藝小壺仙】每天介紹最專業的茶葉知識,分享傳統的飲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