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原料為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
由於製作工藝的不同
普洱茶又分為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兩種
本文將簡單介紹關於生、熟茶
在製作工藝、品鑑等方面的區分
生、熟茶製作工藝區分
生茶主要製作流程:
採茶-攤青-殺青-揉捻-曬青-稱重-蒸壓-晾乾-包裝
熟茶主要製作流程:
採茶-攤青-殺青-揉捻-曬青-渥堆發酵-稱重-蒸壓-晾乾-包裝
以生茶為例
主要製作流程如下
採茶/攤青
揉捻/曬青
稱重/蒸壓
晾乾/包裝
熟茶和生茶相比,最大的區分是多了渥堆發酵這道關鍵工序。簡而言之就是將曬青毛茶進行人工灑水渥堆發酵成熟散茶,其它工序和生茶並無太大的區別。
渥堆技術是1973年國內專家於昆明試製成功。熟茶的誕生解決了普洱茶快速消費的問題。
渥堆發酵的過程需全程把控,挑選茶葉進行拼配勻堆,不定期進行翻堆,時刻掌握好茶葉溫溼度。
渥堆發酵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必須精準掌握髮酵的程度,生產環境潔淨衛生才有可能出品品質良好的熟茶。
生、熟茶品鑑區別
外形:生茶外形通常為青綠色或者墨綠色,略帶有黃色或者紅色;存儲年限較久的老茶會呈現褐色,如果是新茶顏色則偏綠。
易武生、熟茶
熟茶的外形通常為褐色、紅褐色。
湯色:生茶多為黃綠或綠黃明亮,如果年限較長湯色為明黃色、橙黃色或者橙紅色。熟茶的湯色紅濃明亮,依發酵程度略有不同。
香氣:生茶以蜜香為主,殺青不足時常伴荷香,殺青過則出慄香。熟茶以陳香為主,間有參香、棗香、樟香等。
口感:生茶的口感強烈,刺激性較強,略有苦澀之味,回甘生津快。熟茶的口感醇厚,入口生津回甘。
葉底:生茶的葉底通常為黃綠色,條索較為完整,柔韌性較好。熟茶的葉底通常為紅棕色或棕褐色。
適飲性區別
普洱茶的有效成分主要有:1、兒茶素: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主要是澀味及些許苦味,帶收斂性
2、咖啡鹼:一種生物鹼
3、礦物質:含有鉀、鈣、鎂、錳等礦物質
4、胺基酸及糖類物質
生普含有較高含量的兒茶素和咖啡鹼,口感強烈,茶氣足、略帶刺激性。而熟普經適度發酵,茶性溫和,濃稠水甜,入口醇厚細滑,回甘顯,適宜人群更為廣泛。
針對普洱
茶友常有「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的說法
熟茶上口味宜人
生茶越藏曆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