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知道普洱茶的茶友,都知曉普洱有生茶和熟茶之分,但是很多人卻又不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普洱茶保健功效也聽說不少,但始終一知半解,在選擇生茶和熟茶時總是迷茫,不知道到底哪種茶更適合自己。
其實生茶和熟茶是各有千秋,簡單來說,從一開始,只是是工藝上的區別。經過不同工藝製作後,後續的營養成分和年份轉化以及價格都有了區別,所以根據不同營養物質也應對了不同的適應人群。
一、製作工藝
生茶工藝是將鮮葉進行萎凋、殺青、揉捻、曬乾後成為生散茶。
再將曬青毛茶高溫蒸軟後放入模具定型,壓製成磚、餅等形,經過烘乾或自然晾乾後成為緊壓茶。
熟茶工藝是將曬青毛茶進行人工灑水渥堆發酵成熟散茶。這個過程就是通過人為的加工縮短茶葉的轉化時間。而渥堆就是熟茶製作中的特殊工藝,也是決定熟茶品質的關鍵。
生普和熟普雖然原料一樣,熟茶也只是比生茶多了一道渥堆工藝,但就是這個多出一道的工藝導致了兩者之間的差別。
二、外觀和顏色
因為發酵程度的不同,生茶和熟茶在外觀、茶湯顏色上還是有較大差別的,肉眼分辨也不難。
生普茶餅顏色一般以青綠、墨綠色為主,有部分會轉化為黃紅色,白色為芽頭。湯色一般呈現較淺或黃綠色。
熟普茶餅顏色則為黑色或紅褐色,有些芽茶則呈暗金黃色。熟茶在渥堆後茶性逐漸趨於溫和,茶湯顏色呈褐紅,發酵度重的話,茶湯顏色會偏黑色。湯色棗紅晶瑩,香氣醇和溫厚,回甘生津。
三、後期陳化
生茶茶性桀驁,自然轉熟進度比較緩慢。若儲存得當,存放後八至十年後,茶性逐漸馴服,陳香中蘊涵飄逸。生茶茶氣濃鬱,時間越長,茶體內的多酚類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越完全,茶葉的陳香則越加醇厚,內香及活力越盛,價值逐年增加。不少茶友也喜歡買生茶在家中陳放,年復一年看著生茶慢慢進行轉化,香味逐漸變醇,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熟茶:毛茶經過渥堆發酵,茶性趨向溫和,稱謂熟茶。常飲不燥,經珍藏之後,口感愈陳愈釅。
四、如何選擇?
生茶屬於後發酵茶,轉化成為老茶之前,茶性和綠茶相似,偏涼性較刺激。腸胃功能較弱、體質溼寒、服藥期間等身體不適的人群不宜飲用。
熟茶屬於全發酵茶,茶性溫和,而且富含有益菌,在降脂、降壓、減肥等方面效果突出,更兼茶性溫暖柔和,能溫暖身體,保護腸胃,且不影響睡眠。因此,喝熟茶不容易傷胃,還能對胃起一定的保護作用,不容易產生刺激。
我們在選擇茶葉時,要先了解茶葉的茶性,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
一般寒性茶如綠茶、新的普洱生茶、鐵觀音等,針對調理功能主要趨向於清熱解毒、提神醒腦、解膩等作用;如果是暖性茶,如紅茶、普洱熟茶、黑茶類,主要是降血糖、降血脂、預防脂肪肝、消食解膩等作用。
無論你選擇生茶還是熟茶,茶葉的保健功效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起到作用的,需要大家把飲茶養成一種生活習慣,適時、適量長期飲用,才能達到調節機體的效果。
若非要問生茶和熟茶哪種好,那還真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過普洱茶界有一句老話「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不同的茶葉都有其風韻,還需要愛茶的你細細品飲琢磨才是。
喜歡茶,關注我,為你解鎖更多茶文化知識!
不會買茶葉?茶藝師五招教會你買到適合自己的茶葉,建議收藏
茶葉的回甘到底是怎麼來的?用它來判斷茶葉的好壞真的靠譜嗎?
一片葉子引起的戰爭,你不知道鴉片戰爭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