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決定人生:不是自己的菜,不去掀鍋蓋!

2020-12-17 飛魚心語

文/飛魚

周國平曾說,人生最理想的生活就是乾淨的圈子,規律的生活,中意的人。

圈子不同,何必強融,不然搞得自己那麼累,還得不到別人的真心和認可,又何必呢。

有些人生活普通,但總是想要融進那些所謂的「富貴人家」的圈子中,以為自己跟別人一起輸在的不同的起跑線中,不能再讓自己扼死在更衣室裡,所以他們嚼勁腦子,都想要融進那些根本就不合適自己的圈子中,因為他們覺得那個圈子能夠為自己帶來人脈和資源,能夠讓自己醍醐灌頂,改變你的認知,實質上,對自己就是一種拎不清。

圈子決定人生:不是自己的菜,不去掀鍋蓋!

《親愛的自己》中的張芝芝就是這樣一個人,她覺得把女兒送進了貴族學校,就要跟裡面的家長搞好關係,然後選擇班裡幾個精英家長,融進她們的圈子中。

張芝芝為了女兒以後的發展,覺得現在就要為她尋求最好的資源,儘管自己不喜歡那個圈子,也硬著頭皮擠進去,看著都活得累。

張芝芝進去那些家長群中,那幾個所謂的精英媽媽,就是都是有錢人家的全職太太,她們一說要出來開個會,討論孩子們的活動,就約到一起,一次聚會就要劃掉幾千塊,然後AA平攤,儘管張芝芝沒錢,只喝了一杯蘇打水,都要幾百塊。

多參加幾次這樣的機會,張芝芝看著自己的帳單流水譁啦啦地出來,她還是不死心。

那些家長覺得她穿著寒酸,於是叫她下次參加聚會就別穿這麼便宜的衣服,多買一些有質感的衣服。張芝芝看中一件裙子一千多塊錢,同時又找了一件同款,一百多塊,想了一下那些家長的話,便想要買那件貴的衣服,卻看看自己的帳單,又不敢買,就把衣服都刪掉了。

張芝芝看到閨蜜顧曉菱穿的衣服都是名牌,於是就叫顧曉菱借衣服給她穿去聚會。

張芝芝為了擠進不適合自己的圈子,不聽丈夫的勸解,一門子心思想著為女兒好,其實活受罪的是自己。

那些有錢人家的太太根本不會把你當回事,那裡面的資源,人脈,到時候都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圈子雖小,乾淨就好。其實張芝芝有顧曉菱和李思雨這兩個好姐妹,三個人組成了一個圈子,相互幫助,相互關係,相互照顧,彼此心中都有對方,真誠相待。還有自己的小家庭,這已經很幸福了。

而過於折騰,只會適得其反。

有一些圈子雖然很好,但是終究不適合你的,你偏要擠進去,只會受到排斥和更多不公平的對待。沒有必要浪費那麼多時間去迎合別人,還賣力不討好地被人擠來擠去。

想起《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她曾經也是想要融進那些富太太圈中,為她的公司尋找資源和合作。第一次參加太太圈的活動的時候,自己的包包被人覺得檔次太低,所以連合照的機會都沒有。

於是她就花了很多錢,找人買了一個高檔包包,覺得這個包包就是她進入太太圈的門檻,沒想到第二次她帶著新買的包包去的時候,有了合照的機會。

顧佳跟裡面的太太相處著,做著好吃的蛋糕討好她們,就是想要在她們身上打聽到有什麼資源,而顧佳太心急了,也輕信了裡面的人,沒想到是別人挖好了陷阱讓她自動跳下去。那些富太太們都在看她笑話。

之後顧佳在明白,不適合自己的圈子,就當作是成長的路上的學費。

但是她沒有認輸,而是體面地退出那個圈子。退出那個圈子之後,顧佳覺得一身輕鬆,終於做回了自己,然後幹起自己的事業來,只跟那些真心待她好的人相處,事業越做越大,人脈也隨之越來越廣了。

有句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

只要你自己足夠優秀,所謂的好資源,人脈自會向你敞開。

所以,不合適自己的圈子,不要硬擠,努力做好自己,你若芳香,蝴蝶自來。

相關焦點

  • 圈子決定人生成敗?其實,圈子就是一個臭罈子!
    關係是在封閉的、匱乏的地方才有那麼大的威力,因為其他才能、規則之類要受限於資源的競爭強度,比如10個人爭一個工作崗位與1000個人爭一個工作崗位是不一樣的。萬事萬物都要兩面去看,人情關係有其脈脈溫情的一面,也有阻礙公平和發展的一面。
  • 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中國幾百千年來,上到達官貴人,下到一介草民,圈子無處不在。老鄉圈,同學圈,朋友圈……不同的層級決定了圈子層級,同頻、相互依存是最大的特點。於是,圈子決定了人生格局。飯桌前、吧檯上,以前不經常一起玩的,現在也圍到了一桌,討論相同的志趣或行業。——「你喜歡畫畫呀?我也喜歡呢,我最近在畫風景油畫,經常會到一些自然風光去採風。」——「是嘛!我也是,我昨天去了西湖公園」——「你是不是描了那座拱橋?」
  • 尖鋒論:圈子可能決定不了你的人生,決定你的可能是這兩個字
    我們常常聽說在「這個時代,單打獨鬥已經過去了,只有抱團取暖才有未來」,阿里有十八羅漢,騰訊有五虎上將, 百度有七劍客; 「圈子決定人生,接近什麼樣的人,就會走什麼樣的路「,牌友只會催你打牌,酒友只會催你乾杯,靠譜的人卻會感染你如何取得進步,有理有據,似乎確實是如此。
  • 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
    人生很奇妙的,有些人走著走著就上去了,有些人越走越不堪,而在這之前,他們原本是站在一起的。這種差距,可以歸結於努力。對此,我是認同的!但坦白講,「努力」不是萬能膠,不是所有的差異人生,都可以貼上「努力」或者「不努力」的標籤就可以解釋的。
  • 不是自己的菜,再好都不能動鍋蓋!
    這,似乎不僅僅是我們現代的人的喜好,而是有人類以來,有性別差異以來,亙古至今的一個常態現象,更是一種我們無法不承認而事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理解,並且也認可人的這份動物的天性。但是,屬於自己的美的,好的東西,我們可以欣然接受,我們可以欣賞,我們也可以用一生的時間來享受這份美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和愜意。然而,如果不是自己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好,都不能碰!
  • 為什麼要讓孩子去好學校?「圈子定律」表明,交友圈決定人生格局
    導讀:為什麼要讓孩子去好學校?「圈子定律」表明,交友圈決定人生格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讓孩子去好學校?「圈子定律」表明,交友圈決定人生格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婆蒸米飯時,在電飯鍋裡打了20個雞蛋,一掀鍋蓋「驚呆」了!
    以前大家做飯的時候,都是做一些我們經常吃的東西,現在大家做飯更喜歡創新,尤其是現在的網絡越來越發達了,還可以學習到各種各樣的做飯小技巧,自從老婆在網上學了排骨燜飯以後,就對網上的這些小技巧越來越著迷,這次老婆做米飯的時候,在電飯鍋裡打了20個生雞蛋,本以為這頓飯肯定完蛋了,做成以後肯定不能吃,但是最後一掀鍋蓋全家人都驚呆了
  • 做人要懂得:不是你的菜,不要揭鍋蓋,媽媽這句告誡,我牢記在心
    眼看鍋裡的一道菜要熟了,我就趕緊去揭鍋蓋,媽媽見了,她就笑著告誡我:「孩子啊,我們家的菜,你可以隨意揭鍋蓋,但是,如果到外面,不是我們家的菜,你可不要隨意揭鍋蓋啊。」聽了媽媽這句富有哲理的話,我愣了愣,然後,點了點頭,回到臥室,我把媽媽的這句告誡記了下來,並陷入了長長的思索中。
  • 圈子決定你的境界,境界決定你的世界
    說白了,如果你想獲得不一樣的人生,就必須走出你的舒適圈,並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嘗試進入更加高級的圈層。以此來拓展自己的眼界,改變自己的人生。那為什麼要破圈呢?簡而言之,人脈和思維是個人成長升級包括實現階級飛升的重要因素。
  • 怎樣讓自己去融入一個圈子?
    第四、圈子其實是資源的交換,你的圈子是你自己的身份決定的(自帶屬性),有了地位自然有了圈子,比如說你當了縣長,其他縣長自然會與你成為圈子,但是,想與省長成為圈子,幾乎不可能(成為馬仔倒是可以)。第五、圈子的建立最終取決於自強與自立,建立圈子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也是能力決定的,如果想融入一個好的圈子,那你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自己變優秀的同時,認識更多的人。第六、融入不是迎合。你想進入的圈子是適合你的圈子,也就是與你價值觀相符的圈子,認識和你三觀相同的人。
  • 幼兒園就要建圈子——「圈子論」到底是家長無知or人生王牌?
    有個好圈子好像特別重要,沒圈子你就辦不成事。失去圈子你就不能證明自己是誰。這不,前陣子一位小哥為孩子上幼兒園的事發了愁。他所愁的事誰看了誰著急!上個幼兒園真心不容易啊,大人想賺錢還要考慮著把娃的關係網也借上。真的是應了那句話: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我很討厭這句話的)。累,活的真累,看的我也累!可是,圈子不是你想進,想進就能進…勒緊褲帶借幼兒園的光,不只是財迷心竅,而且是犯傻著魔!
  • 你交往的圈子決定你的人生,學會這些才能建立更好的圈子
    打個比方來說,你如果是一位自媒體人士,那麼身邊的朋友想必大多都是一些做自媒體的朋友,這當中朋友的質量可能層次不齊,有的可能會帶給你幫助,也有的朋友需要你去幫助他。但究其一點,無論是你幫助別人還是別人幫助你,最終都離不開彼此的互惠互利。你要對別人沒用,或者只知道一味索取別人的幫助而不懂得如何幫助別人,終究會被孤立。
  • 圈子決定人生,你選擇和怎樣的人交往,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圈子不僅僅能夠決定你的性情,更能決定你的個人發展前途。我有一位朋友,多年之前我和他在同一家用人單位工作,剛步入這家用人單位之時,他對待工作積極向上,兢兢業業,做事情有始有終。後來,用人單位新進來幾位員工,這幾位員工還處於實習期之時便和朋友走得很近,新進的這幾位員工其中有兩位員工愛好賭博。
  • 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未來
    等待分享帶給你們工作生活帶來的改變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未來09:32來自玉薩說女性職業生活點擊音頻聆聽分享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未來學習精華內容整理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定律就是說,人類的智力將允許我們擁有穩定社交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就是150人,換句話說,基本上每個人穩定社交,穩定交往的人基本上在150人左右,這150人就構成了我們的圈子。都說圈子決定了我們層次,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決定了我們的狀態,決定了我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同樣是圈子,你的圈子和牛人的圈子,大不相同
    通過與客戶建立的關係,圈子越來越大,有做保險的,有做私人銀行的,還有做國際貿易的,就這樣通過與牛人的圈子發生交集,開了自己的諮詢公司,現在生意做的很大,每年純利潤就過億,最後自己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牛人。再來看他的大學同學,現在個個過的很平庸。
  • 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未來,甚至你未來的老公
    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有些人寧願在五百強公司當一個底層員工,也不願意在那些私企當管理層。因為當你周圍的人努力向上,奮發圖強的時候,他們是會感染到你,激勵你,而你會受周圍同事的影響,跟隨他們不斷進步。反之則是當一個管理層,手下的員工卻是一群不求上進,態度消極的人,每天就想著混日子,那也會使你慢慢磨掉自己的奮鬥心,被帶入他們的職場氛圍。
  • 工作久了自己的圈子就越來越單一了,是這樣嗎?
    但是他不一樣,他除了喜歡研究技術,還喜歡戶外旅遊,參加了一個本地化驢友團隊,每周都有活動,參加的人都是根據自己的時間而選擇是否參加,但是他每次都參加,時間長了就成了領隊,但每次他帶領的團隊,出去的人都不一樣,團隊裡面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有的是醫生、有的是廚師、有的是老師、有的是銷售,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喜歡旅遊,短途旅遊。所以他的圈子是豐富多彩的。
  • 你的交際圈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聰明人都懂得監視自己的朋友圈
    去認識更多強於自己的朋友是一件無可非議的事情。在我人生很長的一段經歷中我發現朋友能給予我的最大的一種幫助,恰恰與金錢無關,與物質無關,甚至不是某種具體的東西,也不是痛苦之中的陪伴與安慰,他們所能給予的財富中最最珍貴最有力量的,莫過於三個字——可能性你身邊的人對你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他們會慢慢地改變你,就好比,你想像雄鷹一樣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鷹一起飛翔,而不要與燕雀為伍,你想像野狼一樣馳騁大地,那你就要和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與鹿羊同行
  • 人生之路:你生活的圈子,藏著你的未來
    可是往往事與願違,不知道是太過在意自己的未來,還是知道這次考試是改變人生與家境的唯一機會,小強考試的時候緊張的發揮失常了。小強的分數與心儀的學校錄取分數隻差一分,但是如果能花上幾萬塊錢小強也能進這所學校。
  • 高質量的圈子,不是人人很有錢,而是人人很上進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社交,隨著逐漸接觸的人,變得心裡憔悴,其實很可能是交際圈出現了問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圈子,不是人人都很有錢,而是人人都很上進。朋友小張,是一個特別喜歡交朋友的人。性格開朗,很受朋友歡迎和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