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在身邊|曲文慶:換位思考 做病人的知心醫者

2021-01-07 中國山東網

編者按:為了搭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新橋梁,讓煙臺市民更好地了解本地名醫,中國山東網煙臺頻道特推出「名醫在身邊」系列專訪,通過採訪煙臺各醫院名醫,講述其背後的故事。本期,記者採訪到煙臺足踝外科專家曲文慶。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31日訊 (記者 高寧 通訊員 欒秀玲) 足踝部是支撐我們直立行走的關鍵部位,其任何結構的異常或破壞,如先天畸形、運動損傷等,均會造成局部功能障礙,進而影響膝髖關節甚至累及脊柱,導致人體運動功能的異常。作為無時無刻不在使用的雙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記者走進煙臺山醫院,採訪到煙臺山醫院足踝外科主任曲文慶。

術業有專攻 潛心鑽研足踝外科十餘年

記者了解到,曲文慶接受過正規系統的足踝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教育,是國內較早開始研究足踝外科的專家。他早年於上海同濟醫院和北京同仁醫院進修足踝創傷和足踝矯形,為後期開展足踝外科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5年在國際、國內國家級會議的發言次數超過20次,這期間有四次參加了國家級的病例大賽,收穫頗豐,包括獲「第十一屆創傷骨科大會全國優秀病例」「 第十三屆COA中青年優秀論文二等獎(三甲醫院組)」「第四屆華夏骨科論壇最佳病例獎」三項大獎,前不久還獲得了「2020年度足踝菁英病例大賽踝部創傷組冠軍」。另外,曲文慶在踝關節炎領域發表了10餘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承擔了4項省市級科研課題。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足踝疾病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之前足踝外科在國內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好多醫院沒有獨立的足踝外科,足踝部的各種疼痛、畸形等疾病都在大骨科就診。」在臨床工作中,曲文慶團隊發現這一類患者數量眾多,因此有了開設足踝外科專病門診的想法,並得到了煙臺山醫院的大力支持。經過籌備,煙臺山醫院率先在煙臺市開設了獨立的足踝外科,實現了足踝相關疾病的專病專治。「獨立的足踝外科病區於9月1日正式啟用,目前運行良好。廣大足踝疾病患者逐漸知曉煙臺山醫院有了專門的足踝外科,很多各縣區的患者來到醫院就診和治療,得到了更加專業的治療。」曲文慶高興地說。

據悉,目前煙臺山醫院足踝外科已經成功開展足踝部複雜創傷性和畸形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如足踝部骨折、韌帶損傷、創傷後遺症、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足踝部關節炎等的診治,其中對踝關節炎的階梯化治療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形成了包括韌帶強化修復、截骨矯正、關節牽開、關節置換和融合等技術的系統化治療。曲文慶多年來在足踝疑難雜症等方面,有很高的學術理論水平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其團隊自科室開設以來,僅三個多月時間,開展手術近300例。

曲文慶告訴記者,足踝部矯形性手術是骨科裡相對高級的手術,足踝部有複雜的血管、神經、肌腱、韌帶等,生物力學比其他部位更加複雜,比如一個最簡單的步行動作,專業描述是「步態周期」就分為多個階段,一個看似平常的步態其實對下肢的關節、肌肉、神經有嚴格的要求。足踝部有幾種常見的畸形性疾病,如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由於足部負重點發生了改變、負重力線出現了異常,會導致足部疼痛,畸形往往越來越嚴重。為了更好的完成畸形性疾病的診療工作,2020年初,曲文慶到加拿大多倫多西區醫院的足踝外科中心訪學,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把握了足踝外科領域的最新進展。

不忘初心 守護患者健康每一步

從醫二十餘年來,曲文慶在工作中始終秉承換位思考的模式,經常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憑著對患者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對每位患者都熱情接待、細心診治,用一顆寬厚的醫者之心安慰患者。他在減輕患者思想負擔的同時,將最終能達到的效果告訴病人和家屬,既不誇大治療效果,也不迴避可能存在的問題,使病人充分了解治療的情況,並積極配合治療。用愛心、智慧、學識、技藝為患者解除病痛,讓每個人都能健走一生,是煙臺山醫院足踝外科的初衷,也是足踝外科醫師們的願望。

曲文慶帶領團隊在開展踝關節置換手術

晨曦微露,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睡夢中時,曲文慶團隊已經奔向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中;華燈初上,明月當空,當人們都在匆匆奔赴各自家中時,曲文慶團隊還在往復於手術室與病房之間。「每周周二、周四是我們科室的手術日,早晨8點開始給患者做手術,有時做到晚上10點,甚至到凌晨兩點,這是手術日時的日常。」曲文慶說,除了每周手術日之外,還要進行門診、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對外學術交流等工作。

作為知名專家,曲文慶的門診經常一號難求,但面對有加號需求的病人,他不忍拒絕,往往要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直到看完最後一位患者。曲文慶的敬業精神有口皆碑,病人和家屬每次說起曲文慶都十分感動,說把自己交給曲主任很放心。

最後,就最常見的崴腳相關問題,曲文慶介紹,如果經常性出現崴腳,提示踝關節不穩,常和患者在一次嚴重的崴腳後沒有經過專業的處理或者踝關節韌帶恢復不好有關。踝關節韌帶起到固定踝關節的作用,90%的踝扭傷會傷及踝關節韌帶,若治療不當會使踝關節韌帶出現鬆弛,無法維持踝關節的穩定,導致患者經常出現崴腳的情況,時間久了還存在引發創傷性關節炎的可能,導致嚴重疼痛,功能受限。多年來治療了大量延誤診治的患者,他提醒市民,「當出現崴腳情況時,不要急於站立行走,單純的韌帶損傷,在患者活動腳踝的時候,一般不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大多數能勉強走路。若是患者在扭動腳踝時劇痛難忍,伴有骨頭的摩擦聲,腳踝處腫脹嚴重且無法單獨站立,此時往往發生了足踝部骨折。無論是嚴重的韌帶損傷還是骨折都應及時就醫,避免造成關節不穩定或者骨折錯位加重。」

相關焦點

  • 多少人聽過,說過換位思考卻沒做?習慣換位思考,戰勝自己
    很多人都經常說換位思考一下,也都能經常的聽到換位思考。然而事實上並沒有去做,因為你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沒有想到當時如果可以換位思考就行了。因為沒有這樣做,所以發展到最後都是不在自己控制的範圍之內,因此變的更加沒有信心,沒有動力。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句句精闢)
    人生要換位思考!拿破崙·希爾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站在自己位置上看別人,所得出的結論,或許永遠都是糟糕的。而只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善待別人。 能感受別人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錯誤,是大度。 生命,是一種回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要多在別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 換位思考與感同身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換位思考。是的,換位思考,做父母的,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帶問題;做老師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甚至做銷售的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並且換位思考一度被奉為銷售聖經。但是換位思考真的能感同身受嗎?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
    丈夫很平靜地說:「我只想讓你知道,我開車的時候,你在旁邊一直嘮嘮叨叨,我的感覺是怎樣的.」換位思考,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學會理解和體諒。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要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能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換位思考能讓人學會理解,懂得有人會因為我不開心,有人會因為我快樂。
  • 名醫在身邊|費秀渠:醫德高尚心繫病人 醫術精湛手到病除
    編者按:為了讓煙臺市民更好了解本地名醫,加深市民對身邊醫生的了解,搭建和諧醫患關係新橋梁,山東廣播電視臺煙臺記者站特推出「名醫在身邊」系列專訪,訪煙臺名醫,展現名醫背後的故事
  • 換位思考,才能深有體會
    有時候做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別人,自己才能深有體會。不會換位思考,永遠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只能說這人太自私了。學不到理解別人,只會自認為的去看問題,只能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得不到人心者的世界是孤獨的。也許你會說「無所謂,我已經習慣了」。
  • 學會換位思考,相互理解
    你有換位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去看待你們之間的矛盾嗎?答案應該是沒有,因為如果你們之中有一方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那麼你們之間也不會爭吵,也不會有矛盾了。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別人多理解自己一點,但是可曾想過我們有沒有理解別人呢?總是要求別人理解自己,但是自己卻辦不到。
  • 你會換位思考
    這是因為你或者別人都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今天就一起聊聊換位思考的三個層次。知不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知道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而是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其實沒在換位思考。提醒自己注意換位思考的方法:1) 在醒目的地方做提醒比如,在座位的隔板上、電腦桌面上或者手機的日曆提醒裡記上「別忘了換位思考哦」,經常提醒自己。
  •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遇事要多角度考量,要懂得換位思考,要將心比心,體會對方的感觸,做人,要有高度,要有寬度,要大度,路才會寬。人必須要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是最基本的要求,這點都做不到不配為人,被人敬而遠之,往往友很少。
  • 學會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將心比心,這是我們必須做的
    正所謂「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否則對方必受傷害。兩方都要平衡相處,公平對待,這樣才能和諧共處,若有一方出現偏差,那麼另一方的心裡一定會很不舒服,造成極大的落差,人與人之間的爭執便隨著而來。苗苗認為將心比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對雙方不管哪一邊都是最恰當的。
  • 五碳糖電臺 | 換位思考,用心體諒
    碳碳:生活中,人們常常忽略換位思考,而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是因為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的性格造就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以言責人甚易,以義持己實難」;從《自由論》的「只知己而不知彼者,對己亦知甚少」到《藝術與生活》的「如果我們了解別人也像自己一樣,那麼對最可譴責的行為,我們也會感到應該寬容」。
  • 學會換位思考,才能過好這一生
    我們一生都在想方設法,想要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可是數不清的人,知道人生盡頭都不知道做人要換位思考。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的,世界上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因為家庭、教育、性格以及各種經歷的不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需要去互相理解、換位思考,人心都是火熱並且真誠的,真心換真心。
  • 換位思考,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換一種方法去做事情,換一種方式去理解他人,無論做人或做事,換位思考可否?不知是他們故做高尚,還是原本的素養問題,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從事的勞動,從來沒有想過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其實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的時候,首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己,不要認為是把鮮花送給了別人,要想到鮮花的芳香是你自己先聞到的。當我們拋棄一個菸頭時,你從來沒有想過,下次撿菸頭的不是你就是你的家人和親人。當你抓起泥塊扔向他人的時候,首先弄髒的也是自己的手。
  • 點滴智慧-換位思考
    「責備別人不對時,何妨換位思考…」星雲大師說:孩子不願意做爸爸留的課外作業,於是爸爸靈機一動說:「兒子,我來做作業,你來檢查如何?」孩子高興地答應了,並且把爸爸的「作業」認真地檢查一遍,還列出算式給爸爸講解。
  • 健康心理需要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是「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換位思考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對方聯繫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換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諭,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著大意相同的話。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經典)
    人生在世,誰都有難處,都過得不容易:富翁擔心財富流失,窮人為賺錢發愁;城裡人羨慕農村簡單安逸,農村的渴望城市的繁華;學生好想走出校門闖蕩一番,中年人希望再去學校深造;有權勢的人位高權重,卻常常身不由己,地位低的人卻抱怨混得不好……做人,要將心比心,懂得換位思考
  • 怎麼才能感同身受~換位思考
    推薦一本書《換位思考》該書將溝通技巧與各種場景緊密結合,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快速、輕鬆地成為溝通高手。我們常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換位思考就是磨刀,前期就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換位思考是好好說話的前提,做到換位思考是掌握溝通技巧的捷徑。
  • 「夜讀」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是人生的必修課.mp306:59來自瀟湘晨報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mp3來自人民日報00:0006:58什麼是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學會理解和體諒。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要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要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要總是固執己見。做一個善良的人,懂得換位思考,心裡裝著別人,你也會變成一個樂觀而受歡迎的人。2眼光不同,對待事物的看法不同;境界不同,對待事情的理解不同;立場不同,面對問題的思考不同。懂得換位,往往能事半功倍。
  • 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丨職工悅讀
    什麼是換位思考?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體諒對方、理解他人。生活中的很多爭執與困惑,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從自己出發看問題。 01 換位思考 聽過一對夫妻的故事:有一天妻子正在廚房炒菜,平常丈夫都會一起做飯、打打下手,這次他不僅沒幫忙,還一直在旁邊嘮叨:「火太大了,要焦了快翻魚、油太多了,你剛剛就不應該這樣……」
  • 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所以,學會做他人,換位思考,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愛因斯坦柏拉圖的三個弟子曾經向老師求教,不知道怎麼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柏拉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徒弟們來到一片麥田,讓他們在麥田中行走的時候,每人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不能走回頭路,而且只能摘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