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事件中的急診科:不可忽視的「哨點」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公衛事件中的急診科:不可忽視的「哨點」

本報記者/伍月明/廣州報導

主持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 馬一侖

對話嘉賓:

華潤醫療集團北京健宮醫院副院長 劉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急診科主任 李鳳傑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黨總支書記 王保國

北京宣武醫院急診外科主任 李力卓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 單毅

北京朝陽急診搶救中心院長助理 單志剛

在醫療急救體系的建設中,急診科作為醫院救治的第一道關卡,不僅是急危重症的救治陣地,也是傳染病識別和救治的前沿,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哨點」監測預警作用。

11月27日舉辦的「2020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多位國內知名醫院院長、急診科主任,就我國公衛事件下醫療急救體系的建設與管理議題展開熱議,為完善我國公衛事件應急體系建言獻策。

哨點預警

主持人: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急診科如何更好地發揮哨點的監測預警作用?

劉丹:大部分發熱門診都歸屬急診科管理,也就是說,如果傳染病醫院是主戰場,每一家醫院的急診科都是戰場的最前線。考驗的不僅是醫院對整個急診科的重視程度,還包括組織應變能力、信息系統、人才隊伍、設備設施是否能夠快速識別反應。

王保國:急診是對一個醫院綜合能力的考驗,尤其是急救和有效處理急症的能力。急診科的大夫要具有快速反應能力、比較全面的綜合判斷能力和迅速的處置能力,這是對急診科大夫的整體要求。有些人是做不了急診科大夫的,但是,能做急診科大夫的人都是非常優秀的。

李力卓:醫生既要關注專業技術,也需要注重人文關懷。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患者生病時不再有家人的陪伴,接受的是來自醫院的隔離治療,類似於發達國家完全隔離性的看病。如何把國外「冰冷」的醫學與我們「溫暖」的醫學進行人文的結合,是對急診科醫生在處理醫患關係時提出的一個挑戰。

單毅:如果說急診科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哨點,急診科醫生就是這個哨點上的哨兵。對於充分發揮哨兵的作用,需要達到裝備、能力、意識、制度這四個方面的要求。除了完善急診科的防護、救治以及隔離病房等裝備以外,還需要專業醫生具有傳染病的防範意識,能夠在第一時間識別出潛在的風險。此外,在獎懲、輪換制度等上層建築方面仍有待改進。

單志剛:作為急診科醫護人員,要在瞬間和短時間內判斷清楚病情,這是基本素質和要求,必須有這個本事。

李鳳傑:急診科醫生要像孫悟空一樣,長著火眼金睛,要快速識別哪個病情是最重的,哪個病情是輕的。急救體系包括院前急救、急診科、重症監護以及專科治療。急診科是這個體系當中的一個中間環節,起到承上啟下作用。

「糧草先行」

主持人:如何完善和提高急診科的硬體布局、設施、流程制度以及信息化建設?

李鳳傑:我們急診科目前正在與院前急救建立信息系統,通過實時了解的患者人數等多方面情況來分配任務。信息建設對於應急預警能力、應急能力和應急培訓都有著重要作用。

王保國:急診科最首要是解決人員問題,急診科的醫生來自不同科室,要加強綜合搶救能力的提高。在急救管理方面,要加強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之間,以及與急救之間的業務銜接,實現院內急救、院前急救和家庭救助的聯動。

劉丹:一個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才能應對快速變化的急診環境以及低概率的公衛事件。呼籲所有的院長、主管部門關注急診科的建設,為了突發公衛事件和急診環境做準備,並根據不同的發展目標,對設備設施和信息系統設定不同的投入力度。

李力卓:疫情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作為備受人們關注的5G、AI技術,提升了醫療資源的利用率,並且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使得整個急救的過程更為高效。藉助5G、AI技術,醫院以及醫護工作者可以實時了解患者群體的信息,從而進行掃描判斷、信息報警,再轉至人為處理的環節。

穩定隊伍

主持人:如何使急診體系留好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劉丹:急診急救體系是應急體系裡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把人才利用好、留住,最為根本的是要改變領導者的思維方式,這是一筆戰略投入,將來發揮作用的時候會節省大量的成本。

李力卓:對於醫生來講,醫生群體也需要經營。如何能留得住一個急診科醫生呢?他不一定渴求的東西非常多,關鍵在於讓他展現自我,學有所用,讓他有適當的休息時間。

單毅:針對此次疫情對於急診專業所帶來的長期影響,我們應該儘快做好復盤工作,總結經驗,並且找出潛在問題以及短板儘快補齊。

單志剛:建議急診科與其他專科的職稱評定劃定一個標準,畢竟職稱的高低與獎金、待遇掛鈎。在急診人堅守對急診事業情懷的同時,也需要保障這一群體有體面的收入。

李鳳傑:我不認為急診科醫生要比專科醫生差,因為急診科醫生幹的是全活兒,是所謂的「特種兵」。一些髒活兒、累活兒,別人不願接的活兒都是由急診科醫生處理,工作比較繁重。希望國家能重視急診科,如果有願意做急診的人,相應的待遇、職稱都應有所側重。

相關焦點

  • 讓發熱門診成為真正的哨點
    由東陽市人民醫院牽頭的醫共體成員單位以「一家人、一盤棋、一股勁」的姿態全力迎戰,在戰「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8月以來,東陽市實施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提升改造工程,簡稱為哨點工程。哨點運行的四個要素「構築基層發熱哨點,『成網』是第一要素。」
  • 漳州也有不良反應監測哨點了
    ­  為建立系統、科學、完善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擴大監測網絡覆蓋面,加強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和分析評價工作,省食藥監局於日前印發《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新增省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新青年·上封面丨疾控人潘明:經歷各類突發公衛事件 見證四川疾控...
    22歲就進入四川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所做病毒檢測,今年37歲的他經歷了四川近年來發生的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經歷了微生物所實驗室15年的變遷與革新。「08年汶川地震時期,我們更多的是在探索,如何在突發公共事件中找到更好的辦法能夠快速、有序地做好當地的防疫工作。」潘明說,防疫是最重要的關鍵點。當時的條件很差,大家只能一起想辦法來創造條件。「有一次因為微生物恆溫培養器壞了,做微生物細菌培養必須保證37度的溫度,我們就靠自己的身體溫度來孵化微生物,保證檢測實驗的順利進行。」
  • 右江區加大發熱門診哨點建設力度
    右江區加大發熱門診哨點建設力度 www.gxbszx.gov.cn  2020-12-17 09:08  閱讀:874次  作者:張文馨 楊 來  編輯:吳黃蘭  來源:右江日報
  • 李嘉誠的人生中,不可忽視的三個女人
    無疑李嘉誠的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個人的拼搏和努力,身邊三個女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一、李嘉誠的母親李莊碧琴如果說夫人莊月明是站在李嘉誠旁邊敢當綠葉的人,那母親李莊碧琴就是站在他身後的偉大母親。進入公司初期,在和外國人的重要商務洽談中,莊月明不僅充當譯員,而且時時提醒丈夫談判中的注意事項,讓李嘉誠的事業越來越大。莊月明的作用更體現在幾次重要關頭。一次是文革初期,受紅衛兵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影響,香港出現了短暫的移民潮。在李嘉誠事業停滯不前之際,莊月明詳細了解了事件前後各界的反應,建議李嘉誠逆勢而為。
  • 四川:各級醫療機構均設發熱「哨點」 嚴格就醫流程做好閉環管理
    12月17日,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體系和規範運行的通知》,要求全面理順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體系和布局,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哨點」作用,實現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
  • 2019年村醫公衛補助到底什麼時候發?官方回應了
    網友反映:2019年公衛補助經費至今沒發3月9日,一網名為「鄉村醫生是待宰的羔羊」的網友在紅網《問政湖南》上給湖南省婁底市市委書記劉非留言:雙峰縣鄉村醫生去年的醫保刷卡費用和公衛經費至今沒有下發。無獨有偶,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人民政府的官網上也看到了類似的消息。3月1日一名網友留言表示,鄉村醫生2019年第四季度公共衛生補助經費截止目前沒有發放到位。
  • 《急診科醫生》一句話「語言」新冠肺炎
    《急診科醫生》如劇名,主講發生在急診科裡的一系列事件。和往常不同的是,沒有選用流量小生,演員都是清一色實力派演員。劇情也是十分精彩。將心比心,還是善良點吧。不過,這樣的極品婆婆在生活中已經是非常罕見。劇中其中一個篇章講煤氣罐爆炸事件,這一集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彈幕中不少觀眾都哭出聲音來。火鍋店煤氣罐爆炸中一位準新郎不顧生命危險救下六歲小姑娘珊珊,送到急診科已經是面目全非。
  • 我省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均設發熱「哨點」
    12月17日,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體系和規範運行的通知》,要求全面理順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體系和布局,實現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
  • 精彩回顧|《北鬥夜話》欄目:非常論道——突發公衛事件下精神心理...
    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暴發,常常直接危機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新冠肺炎也不例外。作為這次疫情中直面疾病、直面生死的兩大群體,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輕視。 2020年5月28日,由健康界精心策劃、賽諾菲中國特別支持的《北鬥夜話》非常論道——突發公衛事件下精神心理健康的防治主題視頻會議成功召開。
  • 公衛人才培養如何破局
    被譽為「抓住瘋牛鼻子」的公衛人,何時迎來真正的春天?一些破冰式的做法逐漸推行,或將找到答案。高校培養方式與社會需求存在偏差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各大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承擔重要責任。然而,記者採訪中,被問及為何選擇預防醫學專業時,上海某綜合性大學預防醫學專業不同年級的幾名本科生紛紛表示,入讀之前,自己對公衛醫生與預防醫學並沒有過多了解,大都是因為高考分數不夠,被迫調劑。入讀過程中,也常常聽到該專業「就業選擇尷尬」「不被社會認可」等悲觀言論。因此,轉專業成為不少同學的選擇。
  • 《急診科醫生》迎來大結局 婚禮中眾人狂奔「回歸急診」
    原標題:《急診科醫生》迎來大結局 婚禮中眾人狂奔「回歸急診」近日,一直熱播的都市醫療劇《急診科醫生》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在經歷多次跌宕起伏的危機和分分合合之後,燕京大學國際醫院急診科的醫護主角們等來了最後也是最嚴峻的一次考驗。
  • 【周知】核酸檢測和發熱哨點診室認準以下信息~~
    全市目前基本實現社區發熱哨點功能全覆蓋,有效發揮本市公共衛生應急網底作用。各區衛生健康委應按照《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哨點診室設置運行指引》,對照落實「社區發熱哨點診室」建設與運行標準,確保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實現「哨點」功能,持續規範與提升硬體環境、設施設備配置,不斷優化服務與運行流程,嚴格落實閉環管理。市衛健委同步公布了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哨點診室LOGO,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 「醫院動態」黑龍江省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落戶七臺河市人民醫院
    12月15日,黑龍江省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落戶市人民醫院。為進一步加強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完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市人民醫院經過申報、評審等環節,成為黑龍江省第二批省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主要承擔化妝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的收集、上報、評價、監測和研究等工作。協助監管部門承擔化妝品安全性評價、加快推進監測體系建設等相關工作,為化妝品監管提供技術支持,確保公眾消費安全。
  • 中山新增一家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聯盟單位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作為新增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近日舉行「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聯盟單位」揭牌儀式。這是我市繼中山市博愛醫院之後,第二家醫療機構正式加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聯盟。
  • 【青年一線故事】中山急診科男護士:一天參與搶救50多名病人
    &nbsp&nbsp&nbsp&nbsp「請讓一讓,讓一下,有病人過來了……」5月11日下午3時14分,中山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男護士陳燦揚和一名護工推著一位急性心梗病人快步向介入室走去,他一邊不停地叫行人讓讓路,一邊不時輕聲安撫病人,「不要擔心,這只是個小手術,微創手術,半小時就完成了。」
  • 「女哨王」指哨驚豔全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賽事中,本屆「女哨王」黃鄲靜是女哨友中少見的指哨選手,她正是憑著指哨絕技最終摘下桂冠。 據悉,黃鄲靜在深圳生活,曾經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和少先隊輔導員。2006年,黃鄲靜在網上看到一段指哨視頻,對這種藝術形式產生了興趣:「我在網上看到指哨高手貝雙華老師的演奏視頻,當時就覺得很好奇,居然還可以這樣吹?自此之後,我就開始跟他學習指哨。」
  • 公衛教育迎來二次熱潮,避免「虎頭蛇尾」須「五管齊下」
    2014年,我國在頒布的《關於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編制標準指導意見》中,要求疾控人員按1.75/萬人進行配置,但目前相關從業人員數量遠遠達不到標準。如此看來,國內公衛人員數量出現缺口已是不爭的事實,高校大力培養相關人才也是題中之義。然而,以上數字並沒有說清一個問題——國內公衛人員的缺口究竟有多大?事實上,在記者查閱的所有相關文件及報導中,均未看到這一數字。
  • 英語啟蒙教育中,不可忽視的2條主線
    英語啟蒙教育中,不可忽視的2條主線       很多家長開始注重孩子的英語教育,是的, 完全可以把這個功課提前來做,好處多多。
  • 2019年公衛經費啥時候發?官方回應
    目前已進入3月,2020年第一個季度也快步入尾聲,然而卻有村醫表示: 去年的公衛經費至今沒有下發!在零收入的今年,我們不求有補助,但我們去年的醫保刷卡費用和去年的公衛經費,至今沒有一分拔下來!我們也要生活,我們沒有一分錢來源了!現在又將開展今年的其它公衛工作!我們不知雙峰縣醫保局,衛健局的官老爺們,有沒有關心我們鄉村醫生的死活?你們每月有高薪,貪汙的且不說了!我們這點錢還是去年的都不能拔給我們?讓我們餓著肚子來做事?你們良心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