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下冊,說說表內除法二和相應應用題解決問題

2020-12-11 鄉下小河

之前說過表內除法一,當中提到過。二年級上冊時乘法口訣過關了,現在學習除法是比較特心應手的。另外一個就是根據乘法口訣寫除法算式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根據乘法口訣是可以寫出兩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的,比如:三五十五,可以寫出乘法算式3×5=15,5×3=15可以寫出除法算式15÷3=5,,15÷5=3。

但是特殊情況除外,比如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像這些就只能寫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比如:九九八十一,可以寫出一個乘法算式9×9=81,寫出一個除法算式81÷9=9。這方面學生要知道,要不以後做題時會出錯,比如判斷題:任何一個乘法口訣都可以寫出兩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 這是不對的,把兩個數一樣的乘法口訣忽略了。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是乘法口訣的書寫,一句話:都是漢字。舉個例子:根據算式寫出相對應的乘法口訣,比如7×8=56,或者56÷8=7相對應的乘法口訣就是七八五十六,但是有些同學是在乘法口訣當中假如了數字,應該是七八五十六,他缺寫成七八56.。這種情況是有的,不過不多。

在做除法算式題時要根據該算式相對應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比如求算式商是多少,64÷8=()想口訣:八八六十四,八個八是64,把64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8。在做除法算式時大致都是這個思路。最後說說相應的應用題,和以後可能出現的錯誤情況。

第一個問題:學生識字水平和理解能力。舉個例子,一道應用題是這樣的:買了三盆鬱金香和一盆菊花一共付了35元,一盆菊花8元,問每盆鬱金香多少錢?

學生不理解過來問我,說這個35元是什麼意思?是全部的錢嗎?我有點蒙了便讓學生把題目讀一遍,出現兩個問題鬱金香的「鬱」不認識。付了35元的「付」不知道什麼意思。給學生解釋以後學生知道了,所有問題迎刃而解。我在想,假如說這是正規的考試,二年級考試也不用念題。學生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怎麼解決呢?靠猜嗎?

第二個問題:讀題審題不認真,容易趕時間。舉個例子,張三有5元錢,李四比張三多2元。他們倆一共多少錢?部分同學直接5+2=7(元)答:一共7元。在卷子發下來再看時可能自己就發現了,原來是這個意思。這就是典型的讀題審題不認真,做題著急趕時間。

第三個問題:答案後邊的單位用錯,寫答時太過於簡單。在某些學生心目中好像什麼單位都是「個」一個兩個,導致做題時可能會不自覺的就用「個」做單位了,或者其他錯誤的。比如:說錢的問題,問還剩多少錢?極少數同學單位就用了「錢」,或者問還剩幾筐蘿蔔,某些學生會不自覺地用「個」做單位。

關於應用題最後的答,再三強調不能太過於簡單。比如問剩下沒讀完的書,需要幾天可以讀完。部分學生直接答:三天。可能跟平常做題的習慣有關吧,所以說一個好的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以後的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本人教育界小學生,只是把自己教學中的一些個人經驗與大家分享。說的不合適的地方請同行前輩多多批評。您的關注是對小河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課件講解,老師:生動易懂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課件講解,老師:生動易懂!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是二年級數學下冊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二年級小朋友第一次接觸除法的運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表內除法的知識。除法和乘法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先來複習舊知識,再導入新課。在二年級數學上冊我們學習了表內乘法。舉個例子,有3個紙盒,每個紙盒裡放5隻蠶寶寶,用乘法來計算就是:3X5=15(只)或者5X3=15(只)。這道題讓我們知道了,3個紙盒,每個紙盒裡放5隻蠶寶寶,一共可以放15隻蠶寶寶,這是通過乘法來計算總的數量。
  • 高清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單元測試及分析
    各位家長、各位同學:今天張老師為大家奉獻一套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單元質量檢測題,簡單對本單元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對易錯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希望對同學們居家學習有所幫助。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二)》重點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用乘法口訣求商是數學計算中一塊重要的基石,它在整個計算領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讓學生掌握好這部分知識,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用乘法口訣求商分為兩個階段學習。
  •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知識點+單元卷,快收藏吧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二年級數學的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單元的內容。1、用7、8、9的口訣求商。通過第四單元的練習題,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們必須掌握除法的兩種含義:平均分和包含除。這樣就會做解決問題,還要背誦乘法口訣求商。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表內除法》單元測試
    今天張老師為大家奉獻一套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和第二單元《表內除法》單元測試題。人教版與QD版不同,QD版把《數據的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放在了教材最後一個單元,而《表內除法》呢放在了上冊學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QD版放在下冊最後一單元,學生學習起來比較輕鬆,而人教版把《表內除法》放在了下冊來學習,這樣學生學起來也比較輕鬆。
  •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學習的目標和內容分析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第一單元是除法,小編先和大家說說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小編在這裡總結了四點:1、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能提出簡單的處罰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和對結果的實際意義進行解釋的過程中,進一步的去體會除法的意義,感受出發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 二年級數學表內乘法、除法口算練習題,附乘除法口訣記憶表,備好
    二年級數學表內乘法、除法口算練習題,附乘除法口訣記憶表,備好!二年級上冊,我們學習了表內乘法的知識點,下冊的第二和第四單元,我們就要學習表內除法的知識點。乘法、除法,是二年級數學學習的重要知識點,也是同學們的學習難點。而相對於三年級來說,二年級的乘除法算是簡單的了,二年級的學習,就是在為三年級數學「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等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 二年級下冊數學:除法必考題型(含計算和應用)同學們要背熟口訣
    二年級下冊數學分兩個單元學習「表內除法」,第一部分是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第二部分是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表內乘除法是二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是以後學習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是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學生要能比較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並會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 為三年級做準備,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知識要點、易錯點解析
    而我們熟知的「三年級滑坡現象」是說三年級是個過渡期,不同孩子會在這個階段拉開分水嶺。這是因為三年級以上的數學在難度和知識量方面會有一個跳躍,如果一二年級孩子沒有做好準備,打好數學基礎,上三年級以後,數學學習就會出問題,成績下降。小區裡菁菁媽是個熱心人,每日育兒講座讓寶媽寶爸們受益匪淺,很受大家歡迎。
  • 二年級數學下冊 認識除法算式 講解和練習
    二年級數學下冊  認識除法算式   講解和練習更多預習請點擊:二年級數學下冊    認識平均分
  •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卷,考查表內除法,題目簡單,細心可輕鬆考95
    胡老師就給大家分享一套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的測試卷,供大家學習使用。試題分享一表內除法這一章節內容主要學習了認識平均分,用乘法口訣求商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平均分這一內容旨在要求學生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測試題再練,因為除法的學習真的很重要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測試題再練,因為除法的學習真的很重要上一星期老師分享了一套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測試題,今天老師再分享一套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測試題,因為除法的學習真的很重要,所以家長要重視,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套試卷。
  • 二升三,除法學習和應用有困難?有餘除法問題培優專練14頁含答案
    二年級下冊除法及有餘除法部分確實是二年級數學的難點。除法平均分概念,除法等分和包含兩種含義,有餘數除法的學習。除法學習是階段性的,逐步提升的,家長不但要關注孩子除法計算,還要關注能不能利用除法學習去解決問題,從理解了,到能靈活運用,解決問題能力才是比較綜合的考察。
  • 二年級數學下冊提前學:表內除法
    二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乘法口訣,小學生們可以利用口訣,快速計算出相同加數的和,寒假一結束,進入新的學期,二年級小同學,也要迎來表內除法這一新的數學知識了。要學好表內除法,最為關鍵的,是要明白一個數學概念,那就是平均分!
  • 二年級數學下冊怎樣解決除法應用題裡商和餘數的「單位」?
    開學的第二周已經結束,第一單元的除法也已經學完了,即將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但是在第一單元小編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商和餘數的「單位」,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學生搞不清楚,做題的時候錯誤很多。原因在哪裡?先和大家說說應用題的「單位」。應用題裡的單位大部分都是量詞,如:個、筐、米、斤等。
  • 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給孩子們補考,家長:來得太及時了
    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給孩子們補考,家長:來得太及時了。今年由於開學比較遲,很多學校都放棄了期中考試,但是家長可以為孩子自己測試一下,檢驗一下上半學期學習的情況。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上半學期數學學習的內容有:《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一)》、《圖形的運動(一)》、《表內除法(二)》、《混合運算》。因此,期中考試的內容也是從這些知識點裡面抽測。以下這份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考試試卷,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家自己測試一下,看看能考多少分。試卷的第一題是填空題,包含了除法的運算、圖形的運動、混合運算等方面的知識。
  • 教學研究――二年級除法
    教學研究――二年級除法一、學生和教材分析1、學生認知水平二年級學生受大腦發育影響,不能深入細緻地分析複雜的問題,因此認知水平呈現以下特徵:基於以上認知水平,教師在編排教學內容必須遵循的原則:①複雜的問題簡單化②抽象的知識形象化③一般概括的結論具體化④專業表達述語普通化2、教材分析就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為例,首先安排平均分引出除法的概念,然後根據這個概念的意義讓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除法問題,最後再按排算法內容。
  • 二年級數學《表內除法》難不難?有了這份資料,孩子一看就懂
    數學的學習,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很緊密,前一個知識點能否理解掌握透徹,會直接影響下一個新知識點的學習。就像本節要學習的內容表內除法,要學好除法,我們就不得不又說到乘法,只有對乘法能夠熟練運用,在學習除法時才會更容易理解。
  •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知識小結,收藏起來預習用
    本單元學習目標:1.掌握用豎式寫表內除法和餘數的除法的方法和要求。2.結合具體操作,理解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能對除法豎式作出合理的解釋。3.能運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除各部分名稱二、列豎式除法除了橫式外,它和其它運算一樣也可以寫成豎式。
  • 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需要的家長收藏吧!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分享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檢測題。期中檢測主要考察《數據的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和《圖形的運動》以及第五單元的《混合運算》。我們來看試題分析:第一題主要是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的口算,還有加減法,所以要細心看清楚符號再計算。
  • 二年級下冊數學:利用餘數解決排列問題
    利用餘數解決排列問題大家都知道在有餘數的除法裡,餘數要比除數小。利用餘數,我們可以解決許多有趣的實際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果相除有餘數,那麼餘數是幾,某個物體(或數)就是一組中的第幾個,如果相除沒有沒有餘數,說明某個物體或數是一組中的最後一個,從而解出所求問題。這樣用文字說可能大家覺得很抽象,沒有什麼印象和概念,下面我照樣是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來給大家講解,希望大家能夠掌握這個思路和方法,從而能夠拓寬思路,輕鬆應對此類應用題的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