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文人香」非遺傳人 找回20多種古香方

2020-12-23 大眾網

對熱愛美味的人來說,揚州的味道也許是街頭那隻鹹水鵝,或是金燦燦的一盆炒飯;對嚮往閒適生活的人來說,揚州的味道也可能是熱氣騰騰的泡澡水,或是修腳師傅的那一把刀;而對於揚州「文人香」非遺傳承人王其標來說,這座城市的味道還藏在流傳了2000年的嫋嫋香氣中。

當記者走進王其標的工作室,他正從身後琳琅滿目的香料柜子中取原料,龍腦、加裡曼丹、檀香、蒼朮……將瓶瓶罐罐一字排開後,他開始準備制香。稱重、過篩、拌和、摔打……每一個步驟中的精緻、專注與儀式感讓人心生敬意。

王其標是70後,戴著黑框眼鏡,舉手投足間滿是文人氣。話不多的他,給記者講起制香來,卻是滔滔不絕。從揚州出土的2000年前的博山爐,到盛唐年間鑑真東渡將制香工藝帶到日本,再到明代揚州人周嘉胄編撰《香乘》;從如何甄選香料、炮製萃取、依方配伍,到和香粉、醒香泥、塑形成香、理香、窯藏純化以及包裝成品,講到了香,王其標的整個人都仿佛沉浸其中了。他擯棄現代化學制香工藝,學習中國古代純天然、手工制香手藝,通過潛心研究,找回了《香乘》400多個古香方中,與揚州有關的20多種「文人香」的製作方法,有古代文人摯愛的「梅花香」,黃庭堅評價過的「鼻觀香」……

十幾年的研究是一個「孤獨」的過程,然而,有熱愛就永遠不乏味。一邊研究著制香手藝,另一邊,王其標還開始不遺餘力地發掘揚州的香史,並被他有序地整理成書,從此讓揚州的香學史有了比較詳實、連續性的總結回顧。2019年,他隨揚州文化產業推廣團遠赴歐洲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前不久,他又帶著自己的制香手藝在長三角文博會上為家鄉做宣傳;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他製作了大量防疫用的香囊與線香產品,讓更多人走近了傳統制香業。

穿越千年而來的傳統「文人香」,進入了現代,又應該如何傳承與發展?王其標有自己的思考。在他看來,過去主要用於文人雅士集會、創作使用的「文人香」,如今早已具備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條件。

王其標說:「隨著國家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大家普遍更注意生活品質與幸福感的追求,無論是書畫鑑賞、古琴演繹,還是文人香的品鑑,都是從細節上去理解和美化生活。」日本有香道,歐洲有香水,王其標希望,「文人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項目逐步走向國際,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有代表性的標誌。

相關焦點

  • 古人「焚香沐浴」焚的什麼香?揚州這位非遺傳承人為你揭秘
    在揚州,就有這樣一位制香技藝傳承人王其標,他潛心研究古代文人香十幾年,最終總結出一系列成熟可行的制香步驟,成功「復原」了20餘種古書中記載中的名香,有古代文人摯愛的「梅花香」,黃庭堅評價過的「鼻觀香」……不僅讓這些古代文人雅士才享有的「私藏」走入現代尋常百姓家,這一綿延千年的制香技藝,還成功入選了揚州第四批市級非遺項目。
  • 眾籌丨沉檀龍麝香珠手串,融合四大名香,非遺傳承,古法手作
    到了1400多年前的南宋,香文化興起,文人雅士們喜歡焚香玩香,民間男女們則喜歡佩戴香珠。  《夢粱錄》中記載,每年夏秋,臨安集市上的熱賣產品,就有桂花製作的「木犀香珠」。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很多香料成為宮中嬪妃們鬥法的利器,比如安陵容就非常擅長制香。因此有網友戲稱,《甄嬛傳》也是一部「制香傳」。
  • 愛香、用香、贈香,香氣繚繞的宋代文人生活
    宋代,焚香、點茶、插花、掛畫被喻為四般閒事,是文人自我藝術修養的體現,也是評判文人生活品位高低的標準。豐富細膩的精神世界,使他們更喜歡追求能夠解脫凡俗世界的事物,香正好充當了這一角色。宋代文人喜香、愛香、用香、贈香成一時風氣。研修學問、修道拜佛、贈禮往來、詩文述懷,都與香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 傳香道古韻,守千年匠心,大鵬教育開展非遺制香文化傳承活動_浩通...
    香,芳也。《春秋傳》曰:「黍稷馨香。」從我國殷商時期開始,古人就將植物燃燒時散發出的美好氣味與天地萬物、人體五行聯繫起來,逐漸發展成一種充滿中國美學意韻的香道文化。
  • 探訪煙臺非遺|手作香非遺傳承人王德正一脈「香」承
    也是因為林徽因堂弟說過的這句話,我對燃一炷香,得片刻清涼有了深刻的嚮往。7月28日,三伏盛暑,在上夼西路正造社心願達成,我聞到了我感受到的林徽因香的香,滿足我心願的,是芝罘區手作香非遺傳承人王德正。香囊的時代已隨著曹雪芹遠去了最初對香的認知,來自於祭祀。
  • 壹字讀書會|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香事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香文化歷史的國度,用香傳統在古代文人雅士之間廣為盛行,現代人卻對香文化的緣起、沿襲、製作和藥用等知之甚少。香在古代文人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有著怎樣千古流傳的故事呢?除了用香驅趕蚊蟲和消毒防病,宋代以來,中國傳統文人還流行「焚香默坐法」,即每天在讀書之前焚一炷香讓自己的心定下來,同時在靜心凝神的過程中回顧近段時間的過失,及時自省。這個在以「香癖」自稱的黃庭堅的《題自書卷後》著作中可以得到印證:「予所僦舍喧寂齋,雖上雨傍風,無有蓋障,市聲喧憒,人以為不堪其憂……既設臥榻,焚香而坐,與西鄰屠牛之機相直。」
  • 486非遺集聚區開非遺講座揭秘揚州通草花的前世今生
    昨天上午,兩位國內知名的紙藝術家在揚州486非遺集聚區開了一個講座,講的就是揚州非遺通草花的前世今生。據了解,這是「486非遺講壇」非遺講座的其中一場,今後每月都將邀請非遺大師或非遺傳承人分享非遺故事。而昨天分享通草花故事的兩位大師,其實是一對夫婦,師承於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揚州通草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錢宏仁。
  • 弘益傳香 | 以香養德,怡情啟慧
    「「中華和香師」(初階)課程 | 弘益傳香教育開課時間:4月24日-4月26日」
  • 安民夜揚州系列:夜覓淨香園
    據李鬥的《揚州畫舫錄》所記:「淨香園,在虹橋東岸,歙縣鹽商江春所築,又名江園。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為官園,二十七年(1762年)賜名『淨香園』。」「你說的江春,是電視劇《大清鹽商》裡的江春麼?」「那你看過啦?
  • 清末入村的傳香 已變身創意商品
    正曬太陽的,是一根根像鑿子似的二崁(kàn)傳香。現在,只要來到澎湖二崁漁村內的漢藥博物館前院裡,就能看到一盤盤排列整齊的「傳香」,舒服地享受著澎湖豔麗的陽光。 這一幕已成為當地的特色景象。傳香是原料製成的香,走近就能聞到一股特別的味道。手工捏成的大目船、舢板船作為傳香底座,和香包裝好出售給前來的遊客,成為當地最熱門的文化創意商品之一。
  • 香八方重慶火鍋加盟店 美味不重樣
    香八方重慶火鍋加盟自從創立以來,味道就讓人無可挑剔,麻、辣、鮮、香,面面俱到,成為了消費者信得過的品牌,其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也是一路飆升。    香八方重慶火鍋為了迎合消費者對火鍋的需求,開創了蒸、煮、涮、烤等多種形式,讓多種美味齊聚一鍋,秘制醬料,藥膳精華,獨特口味,營養健康
  • 為什麼要用純天然香料來手工制香?
    朋友在一旁聽著頻頻點頭,突然問我:你們做的香,那麼點兒產量,用料原始成本又高,有存在的意義嗎? 瞬間我頭皮一緊,在這消費升級日新月異的時代,古法制香的意義何在?沒有普羅大眾的使用率,頭上頂著個非遺傳承的帽子又有什麼用?
  • 1915揚州製造香飄舊金山 百年傳承獲獎老字號走進新時代
    從1915年2月20日開始,為期285天的「1915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讓「揚州製造」香飄他鄉。  170年前,美國西海岸邊,隨著一個木匠在推動水車的水流中發現黃金,一夜間,淘金熱在這裡掀起;隨即,也就在這塊土地上,雄踞美國西部金融中心的舊金山拔地而起;既然與「金」有關,這城池便被華僑喚作舊金山了。衝著早期華工在開城中灑下的血與汗,我飛進了這座山城。
  • 古橋非遺迎華誕,琴音香韻頌中秋――2020「迎雙節 情滿廣濟橋...
    主題一 「非遺傳承中秋韻 古橋同頌中華情」、木雕匠人在樟木上生動傳神地刻畫出天地靈韻……精彩紛呈的非遺展演和各大展室的藝術精品展覽將為遊客朋友帶來一場全感官、多維度、沉浸式的非遺精彩之旅。
  • 回香千金方斷根狐臭找回本初芬芳
    噴一噴回香千金方,腋香瀰漫,如夢如幻。天然草本植物精華小分子萃取的回香千金方,極易滲透吸收,從源頭根除狐臭。按最低標配使用回香千金方,根除的是腋下難聞異味,留下的是一抹淡淡幽香。驀然回首,用遍了止汗露的你定會感慨:唉 ~ 怎麼沒早些發現回香千金方?!
  • 古代的文人雅士是如何把篆香捧為網紅的?
    本篇主要介紹古代的文人雅士如何將篆香運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並與各位讀者一起品讀幾首與篆香有關的優美唐宋詩詞。詩曰:香篆輕覆雕盤一擊開,星星微火自徘徊。還同物理人間事,歷盡崎嶇心始灰。篆香燃燒過程與人世間很多事物的道理是相通的,很多人要經歷了坎坷及挫折才能把自己所執著追求的東西當成香灰那樣放棄(言外之意是經歷了挫折才悟到要放下執著心)。這首詩講的是古人通過研習香道,製作篆香來感悟修煉之理;非常難得的一首絕句。
  • 非遺購物節,「宜」在淘寶!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非|遺|傳|
  • 非遺揚州丨黃珏老鵝製作技藝
    江蘇有句俗語叫做:「南京鴨、揚州鵝」。在揚州,鹽水鵝是最常見的一道滷菜,而其中以「黃珏老鵝」最負盛名。2008年,黃珏老鵝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黃珏老鵝製作技藝的歷史黃珏,現今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在揚州城北郊,邵伯湖南岸。黃珏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物產豐饒 , 境內擁有古土城、畲芳社、牌坊等古遺址。鎮內邵伯湖畔有兩座內河水運碼頭 , 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 「海上遺韻」香文化史展|芸香堂和你有個約會
    ▼7月18日 -9月6日「海上遺韻」香文化展覽地址:上海群眾藝術館二樓(非遺展廳)(古宜路125號)此次展覽由芸香堂和上海非遺中心合作,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為大家呈現一場香文化公益展覽。▼展區分為:沉檀、草木香料、樹脂香料、動物香料展區香料炮製區宗教用香區文人用香區
  • 燻衣、會友,古代的用香高手,超乎你的想像
    有高雅的沉香型、藥香型,也有擬花香「燻衣笑蘭香」,「燻衣梅花香」等等,按照方子把材料製成香餅,香丸,香末等進行不同方式的使用。古籍《陳氏香譜》《香乘》《千金翼方》《千金月令》《肘後備急方》等,都有記錄多種不同的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