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準項目 創新業態 激發動力 湘潭縣產業扶貧結碩果

2020-12-22 湖南24小時

紅網湘潭縣分站10月16日訊(來源:湘潭在線)2014年,湘潭縣共有省定貧困村2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6944戶43822人。截至2019年底,28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5.41%下降至0.22%,所有貧困戶有望年底前全部摘帽脫貧。

6年的扶貧攻堅戰中,湘潭縣堅決落實中央、省委、市委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這一系列措施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首推以產業扶貧為主要抓手的造血式扶貧,產業扶貧不僅增強了貧困戶自主增收脫貧的能力和動力,更為貧困戶找到了一條穩定、持續的致富之路。

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脫貧的難度均在於缺乏資金、技術、合適的增收項目和市場,這些擺在脫貧路上的「攔路虎」不僅成了貧困戶自主增收脫貧的障礙,也使他們失去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動力。

為掃除這些脫貧路上的「攔路虎」,增強廣大貧困戶的自信心和自主脫貧的動力,湘潭縣先是通過大力宣傳黨的扶貧政策、樹立身邊典型、以點帶面等多種方式營造氛圍;其次是精心選派1.2萬餘名幹部駐村幫扶、結對幫扶,盡銳出戰,實現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全覆蓋;三是為貧困戶找準突破口,因人施策、因地施策,使絕大多數貧困戶找到了合適的增收項目和途徑。

近日,湘潭縣產業扶貧展示館開館

排頭鄉獅龍村的扶貧超市

扶貧菜園燃起脫貧致富新希望

產業扶貧需要產業帶動,產業帶動需要實施主體參與。湘潭縣根據縣內產業發展現狀和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堅持選準選優產業扶貧項目:一是通過科學選擇扶貧產業類型有效規避風險產業,通過競爭性立項、評審和公示機制精心選擇一批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參與產業扶貧。二是分級實施產業扶貧項目,將產業扶貧項目分為縣以上專項項目、鄉鎮專項項目、村級產業幫扶項目、其他產業扶貧項目,所有項目明確由鄉鎮統籌管理,既確保幫扶產業契合當地實際,又使各級產業扶貧項目幫扶對象不重複。三是全面整合產業扶貧資金,全力支持扶貧產業項目發展,僅今年就已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9000餘萬元,其中產業扶貧專項資金4788萬元,新增投放小額信貸及貼息4300萬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622個,其中縣以上專項項目30個、鄉鎮專項項目120個、村級產業幫扶項目322個、其他產業扶貧項目150個。

射埠鎮鄧述東工作室舉行「一畝田脫貧」稻草種菇模式培訓

蓮業公司扶貧車間生產忙

為避免出現項目在、效果顯,項目撤、成果消的情況,湘潭縣堅持創新產業扶貧業態來鞏固脫貧質效,通過幾年的積極探索,湘潭縣創新性地實施了「一畝田脫貧」「 立華扶貧農場」 「園區+」「湘蓮全產業鏈」「空中農業」五種產業扶貧業態,全面鞏固和拓展產業扶貧成效。其中,「一畝田脫貧」模式示範推廣帶動貧困戶1300多戶增收脫貧;「立華扶貧農場」模式建成高標準雞棚400座,幫助貧困戶1000餘人實現增收;「園區+」模式吸引各類經營主體110餘家參與扶貧產業,幫扶貧困人口5000多人次;「湘蓮全產業鏈」模式吸納貧困戶就業5000多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彭老倌「空中農業」模式帶動貧困戶2000餘人發展養蜂產業,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

中路鋪鎮柳橋村南瓜基地吸引了不少貧困戶就業。

楊嘉橋鎮養雞大戶楊志與雁銀村村支兩委商議產業發展之路

要鞏固扶貧脫貧成果,關鍵還在貧困戶本身,在於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為此,湘潭縣堅持扶志與扶智結合,他們的具體做法是:紮實開展「一月一主題」結對幫扶走訪,全面動員貧困戶發展脫貧產業;充分尊重群眾意願,按照「一戶一策」的原則,協商制定產業扶貧計劃:通過培養一技之長,推動貧困戶直接參與產業扶貧項目,有效提高再就業和自主創業能力;通過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增強貧困戶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全縣依託檳榔、湘蓮等地方特色產業,已建設扶貧車間39家,提供就業崗位1200餘個,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茶花村,一幅幅美麗和諧的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為有效規避產業、項目風險,從根本上消除返貧隱患,該縣出臺了《湘潭縣產業扶貧風險防控實施辦法(試行)》,設立產業扶貧風險防控基金、小額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共2750萬元,對非主觀原因或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發展扶貧產業失敗的貧困戶,依程序給予風險補償。積極推廣農業保險,在生豬、湘蓮、水稻等領域落實農業保險投保金額3700萬元,做到應保盡保。按照縣包鄉(鎮)、鄉(鎮)包村的原則,在鄉村兩級配備了1560名產業指導員,對扶貧產業進行技術指導,以降低生產風險。廣泛發動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參與消費扶貧,僅今年上半年縣內消費扶貧總額達3551萬元。

來源:湘潭在線

編輯:羅建

【來源:湘潭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都城關鎮:產業扶貧結碩果 群眾分紅笑開顏
    武都城關鎮:產業扶貧結碩果 群眾分紅笑開顏 20-12-15 16:46
  • 業態創新是產業變革的新動力
    原標題:業態創新是產業變革的新動力  王德祿 邵 翔   ■科技專論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全球產業價值鏈的發展變化進入新階段。相比於20世紀80年代的產業分解以及90年代的跨國公司研發中心進入中國,此次基於價值鏈的產業創新和業態創新更加活躍。
  • 產業扶貧需要因地施策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考察調研時強調,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無數的成功實踐證明,產業扶貧是解決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是脫貧的必由之路。
  • 安徽碭山:「電商扶貧」結碩果 梨鄉盛開「幸福花」
    安徽碭山:「電商扶貧」結碩果 梨鄉盛開「幸福花」 2020-03-31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花盛開 扶貧結碩果 ——武威涼州區脫貧摘帽系列報導之一
    原標題:產業花盛開 扶貧結碩果  ——涼州區脫貧摘帽系列報導之一  2018年10月,從蘭州傳來喜訊:涼州區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 踐行社會責任 助力精準扶貧 大唐財富青海扶貧結碩果
    這背後是國家產業扶貧政策的落地,是青海省各級政府及青海省稅務局對扶貧工作的全力支持,也有青海省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的柴義軍幾年來地奔波,還有大唐財富為拉莊村的村集體經濟「添柴加火」。產業扶貧 根本之策7月27日,國務院扶貧辦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全國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對全國產業扶貧工作進行總結及部署。
  • 英山縣產業扶貧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在2019年時,英山縣出臺的產業扶貧政策,堅定了他發展中藥材基地的想法。高家衝村有浸水壠田300多畝,這些田種植水稻效益不高,農戶不願意種,因為有冷浸水,又不適合傳統中藥材蒼朮、當歸的種植。在產業扶貧政策的激勵下,陳劍鋒經外出考察,認定高家衝村的冷浸田適合發展中藥材水菖蒲。
  • 選準項目 利益聯結 開封「六業扶貧」扶到點上根上
    如何避免產業扶貧多縣一面、雷同單一,怎樣調動貧困群眾參與熱情、收益共享?選準項目是基礎,利益聯結是保障。開封市立足資源稟賦,遵循「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龍頭帶動、能人引領,政府引導、貧困戶參與,市場導向、效益優先」的原則,緊緊圍繞特色農產品、綠色養殖、扶貧車間、農村電商、鄉村旅遊和定向轉移就業等「六業扶貧」,選準培育扶貧龍頭企業
  • 貴州威寧:產業扶貧結碩果
    近年來,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來抓,著力在「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威寧蘋果」「威寧洋芋」「威寧黨參」等具有高原山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同時,當地通過易地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收。
  • 博白鎮春石村:產業扶貧結碩果,小豆角種出脫貧新希望
    ▌【決戰決勝走基層 總攻之勢大採訪】博白鎮春石村:產業扶貧結碩果 小豆角種出脫貧新希望博白鎮春石村是「十三五」貧困村,於2016年脫貧摘帽。近年來,春石村圍繞脫貧攻堅工作,逐步構建起了產業發展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以「村委+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引導和扶持當地貧困群眾參與豆角種植,集中連片發展。
  • 黃山市休閒農業結碩果
    我市在探索休閒農業發展過程中,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優勢,加強規劃引導,加大政策扶持,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積極開展休閒農業示範創建,休閒農業結出累累碩果。2017年以來,全市各地依託豐富的資源,大力發展適合本地實際的休閒農業業態,呈現「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總結起來,有五種類型:農家樂型、農業園區型、特色產業型、自然資源型、休閒農莊型。其中,農家樂型起步早、投入小、門檻低,佔全市休閒農業經營主體八到九成,主要集中在景點景區和城郊。
  • 【決戰脫貧攻堅】惠來縣仙庵鎮華園村:扶貧結碩果群眾喜開顏
    【決戰脫貧攻堅】惠來縣仙庵鎮華園村:扶貧結碩果群眾喜開顏 2020-04-15 1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扶貧不停歇,卓越集團李華譜寫扶貧新篇章
    自扶貧攻堅的行動啟動以來,截止2019年,全國已有7萬家民營企業對接幫扶了近5萬個貧困村,取得了扶貧的階段性勝利。作為我國優秀的房企,同時亦是扶貧的尖子生,卓越集團積極的探索出了「精準+長效」的創新扶貧模式,為新疆塔縣帶去了希望。2020年是扶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卓越集團將繼續與塔縣結對幫扶,譜寫扶貧的新篇章。
  • 山西打造14個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 激發轉型新動能
    這是山西省全面構建有利於創新活力充分湧流、有利於創新潛力有效激發、有利於創造動力競相迸發的創新生態路線圖,更是全省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時間表。創新的力量無處不在。6月4日上午,清華潞城精密智能高端裝備製造項目與長治市潞城區正式籤約,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技術為該區高質量轉型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再添新動能。
  • 新羅東肖:綜合扶貧結碩果 山村連飛「金鳳凰」
    東南網龍巖11月13日訊(通訊員 鄧海英)近日,筆者在新羅區東肖鎮隘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邱萬榮家中看到,邱萬榮正在家旁邊餵養參加扶貧激勵性項目領來的河田雞,談到現在的生活,他喜笑顏開,樂呵呵地說道:「女兒大學畢業了在廈門工作,一個月有四五千塊,我在家裡養養雞,村裡還安排我做了保潔員,老婆也通過村裡扶貧掛鈎的家政公司在城裡當保姆
  • 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碧桂園扶貧基地」結「碩果
    金風送爽,碩果飄香。旱藕,是大化雅龍鄉勝利村一大特色產業,這兩年的豐收景象,離不開碧桂園集團的大力幫扶。而大化,只是碧桂園集團定點扶貧的其中一個縣。2019年初,碧桂園在溫和村推進肉牛養殖扶貧項目,大化扶貧黨支部通過走訪了解蒙桂康家庭情況,並和溫和村村幹部多次加以動員,蒙桂康同意參與肉牛養殖。經過10多個月的精心餵養,溫和村第一批扶貧牛順利出欄,蒙桂康獲得3000元現金分紅,高興壞了。直到現在,他還心存感激:「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以及碧桂園的幫扶,讓我參與到肉牛養殖項目中,今後會一直跟著養牛、賺錢照顧家。」
  • 秋風暖陽送佳音,創新英語結碩果
    秋風暖陽送佳音,創新英語結碩果
  • 精準扶貧結碩果 汨汨清泉潤心田
    圍繞全市40條扶貧產業帶, 建立扶貧項目庫,精準安排脫貧項目。根據需求精準投放扶貧資金,實現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到戶精準。 堅持 「一戶一法」 因村施策, 根據不同致貧類型開 「藥方」, 讓精準扶貧準在措施上。按照 「黨群部門包軟村、 經濟部門包窮村、 政法部門包亂村、涉農部門包弱村」的原則,精準安排對口幫扶,做到 「一村一工作隊,一戶一責任人」。
  • 文化產業數位化不斷加速 激發創造活力催生新型業態
    如何通過數位化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重要課題文化產業數位化的目標是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文化體驗供給,數位化帶來的技術便利和手段升級,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到內容生產的優化精進、創造創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時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
  • 漳州市長劉遠:將潛心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
    新華網福州1月4日電(肖和勇)漳州市長劉遠4日說,2020年,漳州市將潛心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持續激發當地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漳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當天召開,劉遠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上述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