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威寧:產業扶貧結碩果

2020-12-17 中國政府網


10月17日,工人在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分選包裝車間處理蘋果。

近年來,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來抓,著力在「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威寧蘋果」「威寧洋芋」「威寧黨參」等具有高原山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同時,當地通過易地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收。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0月17日,工人在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的中控室裡監測設備運行狀態。

近年來,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來抓,著力在「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威寧蘋果」「威寧洋芋」「威寧黨參」等具有高原山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同時,當地通過易地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收。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0月17日,工人在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分選包裝車間搬運蘋果。

近年來,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來抓,著力在「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威寧蘋果」「威寧洋芋」「威寧黨參」等具有高原山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同時,當地通過易地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收。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0月17日,工人在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車間包裝金針菇。

近年來,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來抓,著力在「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威寧蘋果」「威寧洋芋」「威寧黨參」等具有高原山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同時,當地通過易地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收。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10月17日,工人在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分選包裝車間分級和包裝蘋果。

近年來,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來抓,著力在「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威寧蘋果」「威寧洋芋」「威寧黨參」等具有高原山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同時,當地通過易地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收。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相關焦點

  • 武都城關鎮:產業扶貧結碩果 群眾分紅笑開顏
    武都城關鎮:產業扶貧結碩果 群眾分紅笑開顏 20-12-15 16:46
  • 威寧醜蘋果背後的90後電商扶貧兄弟情
    東經104度,北緯26度交匯的地方位於我國的西南部,這裡被稱作陽光之城白鳥之都,這是貴州威寧,更準確的地名是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隸屬畢節市。原為彝族烏撒土司領地,如今是貴州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民族自治縣。少數民族風情的背後是經濟窘迫的困境,威寧是個國家級貧困縣,也是畢節進行脫貧攻堅的戰略要地。
  • 「蔬食貴州」威寧白蘿蔔出口杜拜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程丹)近日,威寧自治縣農投公司、貴陽農投集團和中東阿聯貴州商會共同主辦的「黔貨出山·威寧白蘿蔔出口杜拜」活動在草海鎮卯關社區舉行。不止遠銷海外,威寧白蘿蔔、大白菜和蓮花白(威寧三白)在省外市場也十分搶手。在威寧縣雙龍鎮高山冷涼蔬菜基地,20多輛9.6米長,掛著粵、雲、川等不同首字車牌的貨車或冷鏈車整齊列成長隊,等待蔬菜裝車外運。這樣熱鬧的場景,在基地已經持續半個多月了。
  • 貴州現代物流集團:聚焦產業扶貧助推「黔貨出山」
    貴州現代物集團以「貴州現代物流先鋒」為引領,細化定點幫扶點普安縣雨核村、新增威寧縣幹河村、貴坪村、興隆村3個結對幫扶村具體任務。在幫扶村打造黨建陣地,規範支部建設,發揮集團黨建示範引領作用。幫扶30萬元購買種子、地膜、化肥等農資,在威寧龍場鎮幹河村、大街鄉興隆村試點種植魔芋24.51畝。捐資12萬元幫助普安縣雨核村解決合作社種植「三白」等問題。
  • 安徽碭山:「電商扶貧」結碩果 梨鄉盛開「幸福花」
    安徽碭山:「電商扶貧」結碩果 梨鄉盛開「幸福花」 2020-03-31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走出深山!「威寧蔬菜」從「提籃小...
    威寧自治縣以基地及完善配套設施為基礎,促進產業規模化發展,以品質和品牌雙向發力,助力威寧「黔菜」出山,面對蔬菜產業發展的「後天不足」,威寧找到彌補方案。  近年來,省、市、縣相關農技專家把論文寫在威寧大地,培育出來多種適合威寧發展的蔬菜品種,農民種植技術也得到了提升。
  • 吸納貧困勞動力破萬 威寧圍繞「三白」產業做好就業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劉竹寒)建立22個培訓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和搬遷勞動力10150名,簡易培訓勞動力達12萬餘人……威寧自治縣根據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強化政策保障,圍繞大白菜、蓮花白、白蘿蔔「三白」產業發展建立培訓基地和就業基地,著力構建培訓就業一體化模式,穩住老百姓「飯碗」。
  • 博白鎮春石村:產業扶貧結碩果,小豆角種出脫貧新希望
    ▌【決戰決勝走基層 總攻之勢大採訪】博白鎮春石村:產業扶貧結碩果 小豆角種出脫貧新希望博白鎮春石村是「十三五」貧困村,於2016年脫貧摘帽。近年來,春石村圍繞脫貧攻堅工作,逐步構建起了產業發展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以「村委+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引導和扶持當地貧困群眾參與豆角種植,集中連片發展。
  • 產業花盛開 扶貧結碩果 ——武威涼州區脫貧摘帽系列報導之一
    原標題:產業花盛開 扶貧結碩果  ——涼州區脫貧摘帽系列報導之一  2018年10月,從蘭州傳來喜訊:涼州區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 田間果蔬「綠」 群眾日子「紅」|威寧農業產業發展掃描
    特別是近兩年來,威寧把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與 「五步工作法」有機結合,立足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產業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53個500畝以上壩區為重點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本著「以長養短、長短結合」的思路,鞏固提升烤菸產業,調減低效產業,加快馬鈴薯、蔬菜產業轉型升級,大面積發展夏秋冷涼蔬菜、蘋果、中藥材等產業。
  • 貴州威寧100萬畝蔬菜地帶來35億元產值 千名搬遷群眾家門口就業
    貴州威寧利用冷涼氣候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100萬畝蔬菜地帶來35億元產值打「冷」牌的高原蔬菜告別「白菜價」位於烏蒙高原的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平均海拔2200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0.2攝氏度。
  • 助力脫貧不餘力——威寧自治縣稅務局為決勝全面小康「添磚加瓦」
    對口幫扶結「甜果  走進威寧自治縣黑石頭鎮四營村,綿綿薄霧中,坐落在起伏群山中的村寨一派祥和。曾經的四營村,由於土地大多處在半山之中,土層瘦薄,中低產田土多,部分耕地基巖裸露、土壤肥力差、廣種薄收,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而導致積貧積困。
  • 貴州威寧:2萬群眾將搬出大山成為新市民
    今年50歲的宋幫永早年喪偶,一個人扶持4個孩子讀書,目前大兒子翟益發已從貴陽醫學院畢業準備考研究生,大女兒翟黃梅在貴州民族大學讀大學,還有一個孩子初中剛畢業,另外一個在外務工。為了讓孩子安心讀書,這些年,宋幫永用羸弱的雙肩獨自撐起一個家,一家人生活在三間小平房裡,房屋破舊而窄小。當地政府把她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人享受了教育扶貧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 同飲一江水 共築一個夢——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威寧實踐」
    2016年,在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先富帶後富,同築『中國夢』」的藍圖下,番禺區結對幫扶威寧,自此,一場以政府主導、人才交流、資金支持、產業合作為主的東西部協作「威寧實踐」,在威寧脫貧攻堅戰場上書寫了一段改天換地的壯麗篇章,成就了一段「山依戀著海,海滋潤著山」的深情厚誼。
  • 「我的扶貧故事」與群眾從陌生到無話不談丨威寧自治縣龍街鎮黨委...
    我叫黃鯤鵬,2019年6月,我從威寧自治縣體育發展中心被選派到龍街鎮,掛職鎮黨委委員、副書記,主要負責奢基姑村的脫貧攻堅工作。黃鯤鵬正在整理信息資料初到奢基姑村,我發現村裡大部分土地位於高海拔山區,自然條件惡劣,農產品生產效益低,群眾發展種植的積極性不高,加之當地村民發展觀念較為落後,長期以傳統種植方式為主,發展內生動力不強,扶貧之路困難重重。
  • 扶貧攻堅結碩果,華潤蘇果曬出成績單
    身為國企,身為國內新零售領軍企業,華潤蘇果與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同頻共振,發揮市場作用,撬動各方資源,積極投身扶貧攻堅戰,助力一個個薄弱村、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塑造了典型扶貧樣本,形成了創新經驗,把企業高質量發展寫在希望的田野上。
  • 黔西南旅遊扶貧結碩果,央視財經頻道聚焦當地群眾吃上旅遊飯脫貧奔...
    黔西南旅遊扶貧結碩果,央視財經頻道聚焦當地群眾吃上旅遊飯脫貧奔小康!10月7日,央視CCTV-2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專題新聞《山鄉裡的黃金周》,詳細介紹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遊扶貧取得的豐碩成果。
  • 【決戰脫貧攻堅】惠來縣仙庵鎮華園村:扶貧結碩果群眾喜開顏
    【決戰脫貧攻堅】惠來縣仙庵鎮華園村:扶貧結碩果群眾喜開顏 2020-04-15 1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招商局集團幫扶威寧:山海情深奏凱歌
    威寧自治縣,貴州土地面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縣,烏蒙山麓的深度貧困縣,現已成功脫貧摘帽。  一條珠江,將巍巍烏蒙和浩瀚南海情牽一線。攜手戰貧,讓招商局集團和威寧自治縣友誼長存。寬闊的硬化路進村入戶,村民住房得到翻修,牛羊養殖產業讓群眾生活越來越好。  然而,三年前的高華村,群眾還走著泥巴路,很多人家住著透風漏雨的土牆房。  招商局集團派駐威寧自治縣掛職幫扶的副縣長劉洋記得很清楚,2018年夏天,剛到威寧掛職不久的他前往高華村4組走訪貧困群眾。
  • 威寧馬鈴薯新品種畝產達3000多公斤
    「該品種是根據貴州氣候並且在貴州本土進行培育的馬鈴薯中熟鮮食品種,該品種擁有晚疫病抗性強、結薯集中、商品薯率較高、蛋白質和維生素C含量較高等特點。」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副所長李飛博士介紹。「洋芋本喜涼」,威寧屬亞熱帶溼潤性季風氣候,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生態環境與馬鈴薯原產地秘魯相似,自然氣候特點和土壤都非常適合馬鈴薯生長。威寧馬鈴薯以個頭大、質優等特點聞名遐邇。威寧自治縣作為全國馬鈴薯四大主產區之一,被譽為「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