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集團,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沿海發達地區百年國企,世界五百強。 威寧自治縣,貴州土地面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縣,烏蒙山麓的深度貧困縣,現已成功脫貧摘帽。 一條珠江,將巍巍烏蒙和浩瀚南海情牽一線。攜手戰貧,讓招商局集團和威寧自治縣友誼長存。
近日,記者和招商局集團脫貧攻堅考察組一起走進威寧自治縣大街鄉高華村4組,一棟棟青瓦白牆的嶄新民居映入眼帘,牧羊人正趕著羊群上山,寨子前的廣場上安裝著健身器材。刀削般的山梁上,這個「雲上苗寨」的苗族同胞們身著盛裝,唱起苗家的迎客歌,熱情歡迎遠方的客人。
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的大街鄉高華村
在招商局集團幫扶下,高華村4組舊貌換新顏
在招商局集團的傾情幫扶下,這個偏遠的苗家寨子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寬闊的硬化路進村入戶,村民住房得到翻修,牛羊養殖產業讓群眾生活越來越好。 然而,三年前的高華村,群眾還走著泥巴路,很多人家住著透風漏雨的土牆房。 招商局集團派駐威寧自治縣掛職幫扶的副縣長劉洋記得很清楚,2018年夏天,剛到威寧掛職不久的他前往高華村4組走訪貧困群眾。當時他從土坎上攀著泥濘爬上貧困戶馬富華家院子裡時,映入眼帘的是透風漏雨的土牆瓦房,院子裡髒亂差,走進屋裡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苗族同胞身著盛裝,列隊歡迎遠方的客人
「後面又走訪了幾戶群眾,條件很艱苦。後來我就擬定幫扶計劃,給集團匯報,首先幫助他們修路、改善住房條件,然後又建設集中養殖圈舍,改變過去人畜混居的狀況。」劉洋說,經過實施一系列幫扶計劃,這個居住著76戶苗族同胞的小寨子面貌煥然一新。
高華村村民上山放羊
招商局集團援建的集中養殖圈舍
黃昏時分,記者走進寨子裡,苗族婦女羅紹寬正忙著餵牛。一排新修的牛圈,是當地村民集中養殖的「脫貧工廠」。「我們家養了3頭牛,有一頭快要下仔了。」抓起一把草丟進圈裡,羅紹寬臉上露出了笑容。她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在家養牛種地,兒子外出務工每年要寄兩萬多塊錢回來,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
看著村民養的小黃牛茁壯成長,高華村黨支部書記楊東很高興
據高華村黨支部書記楊東介紹,2019年通組路、串戶路修通後,該村交通條件大為改善,村裡人或發展產業、或外出務工,昔日「與世隔絕」的狀況一去不復返。「我們村342戶人,靠養牛、養羊脫貧的有40多戶。有些一家人餵了6頭牛,年收入近10萬元。」 「以前每逢下雨天,出門趕集買點生活用品,都要穿雨靴才能走,路又遠又爛。如今路好了,家家住上了平房,感謝黨的好政策!」追昔撫今,村裡的苗族老教師安文羲感慨萬千。
招商局集團援建的「幸福鄉村衛生室」
走進大街鄉興隆村,招商局集團援建的村衛生室裡,醫生文洪旺正忙著整理新採購的藥品。「村裡現在藥品種類較多,我們能做中醫、西醫理療,除了大病、重病,群眾看病一般不用出村。」衛生室負責人陳祥軍說。
大街鄉興隆村招商局集團援建的衛生室裡,村醫文洪旺正在整理藥品
像這樣嶄新的「幸福鄉村衛生室」,招商局集團在威寧投資1.8億元,共建設了541個。據劉洋介紹,其中34個條件較好的中心村衛生室還安裝了遠程會診設備,隨時可以聯繫發達城市醫療機構做遠程會診,大大改善了貧困山區醫療條件。醫療硬體設施改善了,招商局集團又聯繫專業醫療團隊培訓村醫,目前已培訓兩期近300人。
招商局集團脫貧攻堅考察組與高華村苗族同胞合影
「感謝招商局集團的幫扶,讓我們基礎設施有了很大變化。」大街鄉黨委書記顏志說,「通過招商局集團傾情幫扶和全鄉幹部群眾的苦幹實幹,貧困戶住上了好房子、走上了硬化路,自來水通到家家戶戶,產業發展也實現了全覆蓋。」
高華村苗族同胞向招商局集團贈送錦旗表示感謝
作為貴州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縣,威寧累計搬遷貧困群眾6.7萬人,其中有6.3萬人搬到縣城集中安置點。為了解決搬遷群眾的教育醫療問題,招商局集團幫助威寧在集中安置點建了三個高標準衛生服務中心,出資1.85億元援建了三所教育硬體設施齊全的中小學。今年9月,一所中學、一所小學已建成開學,4600多名學子走進了全新的學習環境。
高華村苗族同胞集體歌唱,感謝招商局集團幫扶
據悉,自2003年開始幫扶威寧以來,招商局集團懷著真情實意、帶著真金白銀來到烏蒙深處,在威寧實施扶貧項目126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6億元,涉及醫療、產業、教育等多個領域,為威寧脫貧摘帽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貧困山區群眾脫貧致富,招商局集團和威寧十七年攜手戰貧困,結下了深情厚誼。「根據集團安排,我將繼續留在威寧開展幫扶工作,深入踐行初心使命,為鞏固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劉洋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汪瑞梁
來源:天眼新聞
編輯 ▏焦彩鳳 責編 ▏何 歡 編審 ▏趙 峰監 制:葉啟偉總監製:周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