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威寧:2萬群眾將搬出大山成為新市民

2021-01-22 天眼新聞

4月25日,家住東風鎮魯章村二組的宋幫永特地起個大早。自從頭天晚上村幹部打電話告知分房的喜訊後,她激動得一夜沒睡著,早上六點半就匆匆起床,洗漱完畢後趕往東風鎮人民政府,等候乘坐政府統一安排的車到縣城分房。  

今年50歲的宋幫永早年喪偶,一個人扶持4個孩子讀書,目前大兒子翟益發已從貴陽醫學院畢業準備考研究生,大女兒翟黃梅在貴州民族大學讀大學,還有一個孩子初中剛畢業,另外一個在外務工。

為了讓孩子安心讀書,這些年,宋幫永用羸弱的雙肩獨自撐起一個家,一家人生活在三間小平房裡,房屋破舊而窄小。當地政府把她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人享受了教育扶貧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為了讓宋幫永家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威寧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把宋幫永家納入搬遷對象。

「以前政府來動員我家搬遷,起初我不想去,捨不得老家,但現在我想通了,搬進城裡生活條件好,國家有這麼好的扶貧政策,我對將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宋幫永高興地說,今天早上她六點過就起床了,想到城裡看看新房子長什麼樣子的。

宋幫永乘坐政府統一安排的大巴車到威寧,看到隨處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對未來的新生活也充滿了憧憬。

「我抽到祥和佳苑16號樓1單元4層2號,我對這個樓層比較滿意。」宋幫永開心地告訴記者。宋幫永排到了216號,一直等到下午四點才到她抽房。

來自板底鄉安坪社區的安平花,也是參加抽房的群眾之一。「我家8口人,按政策抽到80平方米的兩套房子,過幾天就可以搬進去住了,我特別的高興。國家政策太好了!」安平花說。

當天,像宋幫永和安平花一樣參加分房的群眾有1326戶6421人。

東風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候選人祿煒說:「我們將督促搬遷戶真正到安置點來真搬實住,接著還要進行舊房拆除和復墾復綠等工作。」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帶動群眾脫貧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最好途徑。據悉,今年威寧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新增2萬人的項目,項目由恆大集團援建,分別是開華家園和祥和佳苑兩個安置點,其中祥和佳苑二期安置點安置1121戶5300人,開華家園二期安置3185戶14700人。當天是第一批搬遷群眾參加分房,共1326戶6421人,剩下搬遷群眾分兩批將在5月底和6月底分別搬遷入住,成為縣城新市民。

據威寧自治縣生態移民局副局長李貴平介紹,接下來將組織群眾搬遷入住,同時解決好搬遷群眾就業等後續發展問題,確保讓群眾真搬實住,搬得來、穩得住、能致富。

威寧融媒體記者 陳武帥 文旭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周陽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

相關焦點

  • 貴州威寧大山裡的「龍叫」聲,原來是這個鳥幹的!
    近日網傳貴州威寧秀水的某座大山裡驚現龍叫聲剛剛,最新消息來了!貴州威寧不明聲源產生原因初步認定:系黃腳三趾鶉發出!7月3日,經鳥類專家初步認定,威寧自治縣秀水鎮不明聲源系一種名為黃腳三趾鶉的鳥類發出。為儘快查明秀水鎮不明聲源產生原因,威寧自治縣邀請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專家委員、貴州省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赴現場進行調查核實,根據多日來當地群眾現場錄製的聲音以及目擊者描述,並現場對不明聲源進行採樣、分析和比對,可初步認定不明聲源系黃腳三趾鶉發出。
  • 貴州威寧100萬畝蔬菜地帶來35億元產值 千名搬遷群眾家門口就業
    貴州威寧利用冷涼氣候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100萬畝蔬菜地帶來35億元產值打「冷」牌的高原蔬菜告別「白菜價」位於烏蒙高原的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平均海拔2200米,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0.2攝氏度。
  • 「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紫雲:搬出大山挪窮窩 幸福生活入...
    嶄新的樓房、乾淨的街道、蔥鬱的綠化、醫務室、扶貧車間、鞋廠、製衣廠、學校……走進紫雲自治縣城南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看見搬遷戶們過上新市民的新生活。知道易地扶貧搬遷消息時,韋英妹一家還有點不敢相信:「一家人還能搬出大山?做夢都不敢想。」如今,韋英妹一家5口人居住放入城南社區樓房,面積100平方米,有寬敞的臥室、獨立的廚房、乾淨的衛生間……「下雨天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韋英妹激動地說。「現在住在城南社區,環境舒適,交通方便,最滿意的是小孩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
  • 「蔬食貴州」威寧白蘿蔔出口杜拜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程丹)近日,威寧自治縣農投公司、貴陽農投集團和中東阿聯貴州商會共同主辦的「黔貨出山·威寧白蘿蔔出口杜拜」活動在草海鎮卯關社區舉行。威寧白蘿蔔出口杜拜準備發車據了解,此次出口的白蘿蔔使用生物有機肥種植,水分充足、口感溫潤、品質佳,每噸售價2000元左右。為了確保品質,出口的白蘿蔔每箱嚴格控制在16斤左右,每個蘿蔔的重量1.5至2斤,長度控制在42公分左右。
  • 搬出大山,告別「窮窩窩」
    從大山搬入縣城,從木屋搬入樓房,「十三五」期間,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這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成果。「960多萬人,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說。
  • 960多萬貧困群眾喬遷新居:搬出大山,告別「窮窩窩」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河北省順平縣為促進易地搬遷群眾增收,在安置小區附近建設扶貧農業園區。圖為12月8日,搬遷群眾在園區將剛採摘的草莓裝箱。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圖為11月22日,搬遷群眾在車間生產電子元件。李尚引攝(人民視覺)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怎麼辦?搬!從大山搬入縣城,從木屋搬入樓房,「十三五」期間,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這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成果。
  • 貴州威寧不明聲源產生原因初步認定
    近日網傳貴州威寧秀水的某座大山裡驚現龍叫聲,昨天多已經發布相關闢謠消息最新消息來了!貴州威寧不明聲源產生原因初步認定:系黃腳三趾鶉發出!7月3日,經鳥類專家初步認定,威寧自治縣秀水鎮不明聲源系一種名為黃腳三趾鶉的鳥類發出。
  •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的新生活丨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新市民楊湧富
    我叫楊湧富,地道的晴隆縣三寶鄉人,同時也是阿妹戚託小鎮的新主人,一個因搬遷過上幸福新生活的新市民。今年30歲的我,曾因三寶鄉生產生活條件艱苦,在外務工8年之久。我一直渴望能走出大山,但貧窮又讓我不敢大膽地走出去。在我以為要一直以外出務工為生之時,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新希望和轉折。
  • 「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走出深山!「威寧蔬菜」從「提籃小...
    近日,在威寧自治縣雙龍鎮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滿載蔬菜的車輛朝著縣城的冷庫駛去,經過精選、包裝、打冷後,這些蔬菜將被送往粵港澳大灣區及東南亞市場。但過去由於交通閉塞,冷鏈物流缺乏,威寧優質蔬菜只能銷往貴陽、昭通等周邊地區。銷量有限,群眾也不敢多種,優質的農業資源變不成實在的收益。應對當今市場環境的殘酷選擇,常常會陷入有貨無銷路的「窘境」。
  • 田間果蔬「綠」 群眾日子「紅」|威寧農業產業發展掃描
    威寧自治縣迤那牛棚萬畝精品蘋果示範基地,農戶在採摘成熟的蘋果沈光勇攝初秋時節,威寧自治縣迤那牛棚萬畝精品蘋果示範基地的蘋果陸續成熟,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村民們在蘋果園裡忙得不亦樂乎。海拉鎮通村公路 高勝舉攝自2017年8月「組組通」啟動以來,威寧自治縣幹群齊心,僅用22個月新建農村組組通硬化路5293公裡,成為全省88個縣(市、區)中建設任務量最大的縣。
  • 99年貴州威寧獨行悍匪周二全:殺傷群眾40人、強姦婦女近百名
    貴州治安亂,而威寧治安最亂。貴州省公安廳認為,威寧可以說是全國治安最為惡劣的地區。 威寧縣,全稱是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它地處烏蒙高原的中心,平均海拔2200米。縣內僅僅3000米海拔的大山,就有4座。從烏蒙山向下看,只有區區幾百米距離,往往要走上二三個小時。這幾百年來,縣裡偏遠的村子,大體處於與世隔絕中。 一份資料中寫道:這裡的道路極其崎嶇。不通公路的村落,在山間星羅棋布。
  • 貴州威寧:產業扶貧結碩果
    10月17日,工人在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分選包裝車間處理蘋果。10月17日,工人在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的中控室裡監測設備運行狀態。10月17日,工人在貴州威寧經濟開發區一家蘋果企業分選包裝車間搬運蘋果。
  • 威寧:戶戶引來自來水 人人臉上展笑顏
    生於大山,困於大山。背水是過去艱難歲月裡繞不開的話題,威寧自治縣海拉鎮文爐村73歲老人楊小海回憶:「過去用水用得苦喲,取水的山坡隔得遠,走過去要一個多小時,等水又要一個多小時,出去背一趟水要帶晌午。」在龍場鎮元坪村,很多村民家中還留有水窖,一根引水管,一頭連著水窖,一頭接在房頂,將房頂水引下儲存在水窖中,再在方便取水的地方留出一個水龍頭,這是過去村民常用的儲水方式。
  • 晴隆阿妹戚託小鎮:「保姆式」服務溫暖搬遷群眾
    為幫助搬遷群眾儘快轉變舊觀念,適應社區新生活,阿妹戚託小鎮設立了社區新市民服務中心。「在這裡,我們設置了衛生健康、教育服務、就業服務、法律服務、綜合服務等服務窗口,為市民提供及時、全面的『保姆式』服務。」三寶街道副主任鄢嬌介紹。「之前我一直在福建打工,搬到這裡後,就在家門口的晴隆山水鞋業有限公司上班,一個月有4500元的工資。
  • 威寧:魔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田間測產 畝產值突破2萬元
    威寧:魔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田間測產 畝產值突破2萬元 發布時間:2020-12-14 12:30:43   作者:劉軍林   來源:威寧每日新聞網
  • 「我的扶貧故事」以真心換真情 做群眾心裡的「便民聯繫人」丨威寧...
    300多個日日夜夜,駐紮在村裡,走過彎彎曲曲的鄉間小道,攀爬過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大山,看過農戶窗裡的閃閃燈光,聽過「汪汪汪」的犬吠聲,深入走訪過一個個村民之家,聆聽過每一個貧困戶的故事,我深切地感到,扶貧工作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做精做細是關鍵,解決這些問題,並非一蹴而就。
  • 「貴州戰法」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
    威寧自治縣迤那鎮芙蓉新村新貌(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謝強 攝)蜿蜒在威寧自治縣海拉鎮山間的環山路(餘靜波 攝)組組通:打通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最後一公裡」  普定縣化處鎮焦家村,2018年1月修建通組路後,開始種植韭黃。
  • 貴州將建的一條高速公路,「時速80公裡」,從威寧可直通圍仗
    例如,現在中國貴州省的經濟發展非常好, 經濟總量不高,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而且隨著中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貴州省也越來越了解,貴州省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貴州省還是我國少數民族比較聚集的地方,這裡的民族文化風俗多樣化,貴州省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好, 旅遊業的發展也比較好, 這些必須得益於貴州省的道路交通建設, 為了更完善省內的道路交通網,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貴州省一直對道路交通的規劃和建設非常積極
  • 貴州威寧 王虎原詩詞
    作者簡介 王虎原,90後,彝族,貴州威寧人,。系貴州省詩詞楹聯協會會員,威寧縣詩詞楹聯協會會員,狼社社員。偶有作品見於《中華詩詞》《東坡赤壁詩詞》《貴州詩聯》《詩詞月刊》《遵義詩聯》等。有作品入選《千家詩詞 第三卷》。 . 黃昏 驚雷滾滾來,雲墨水中開。 知是天邊雨,何人敢自裁? .
  • 「決勝2020」最大規模的「脫貧遷徙」,讓188萬人走出大山
    曾經,銅仁全市下轄10個區縣均為貧困縣,有1個深度貧困縣(沿河自治縣)、2個極貧鄉(石阡縣國榮鄉、德江縣桶井鄉)。而今,10個區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1000多個貧困村出列,減貧100餘萬貧困人口,29.36萬深山區石山區貧困群眾搬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