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家住東風鎮魯章村二組的宋幫永特地起個大早。自從頭天晚上村幹部打電話告知分房的喜訊後,她激動得一夜沒睡著,早上六點半就匆匆起床,洗漱完畢後趕往東風鎮人民政府,等候乘坐政府統一安排的車到縣城分房。
今年50歲的宋幫永早年喪偶,一個人扶持4個孩子讀書,目前大兒子翟益發已從貴陽醫學院畢業準備考研究生,大女兒翟黃梅在貴州民族大學讀大學,還有一個孩子初中剛畢業,另外一個在外務工。
為了讓孩子安心讀書,這些年,宋幫永用羸弱的雙肩獨自撐起一個家,一家人生活在三間小平房裡,房屋破舊而窄小。當地政府把她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人享受了教育扶貧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為了讓宋幫永家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威寧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把宋幫永家納入搬遷對象。
「以前政府來動員我家搬遷,起初我不想去,捨不得老家,但現在我想通了,搬進城裡生活條件好,國家有這麼好的扶貧政策,我對將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宋幫永高興地說,今天早上她六點過就起床了,想到城裡看看新房子長什麼樣子的。
宋幫永乘坐政府統一安排的大巴車到威寧,看到隨處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對未來的新生活也充滿了憧憬。
「我抽到祥和佳苑16號樓1單元4層2號,我對這個樓層比較滿意。」宋幫永開心地告訴記者。宋幫永排到了216號,一直等到下午四點才到她抽房。
來自板底鄉安坪社區的安平花,也是參加抽房的群眾之一。「我家8口人,按政策抽到80平方米的兩套房子,過幾天就可以搬進去住了,我特別的高興。國家政策太好了!」安平花說。
當天,像宋幫永和安平花一樣參加分房的群眾有1326戶6421人。
東風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候選人祿煒說:「我們將督促搬遷戶真正到安置點來真搬實住,接著還要進行舊房拆除和復墾復綠等工作。」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帶動群眾脫貧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最好途徑。據悉,今年威寧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新增2萬人的項目,項目由恆大集團援建,分別是開華家園和祥和佳苑兩個安置點,其中祥和佳苑二期安置點安置1121戶5300人,開華家園二期安置3185戶14700人。當天是第一批搬遷群眾參加分房,共1326戶6421人,剩下搬遷群眾分兩批將在5月底和6月底分別搬遷入住,成為縣城新市民。
據威寧自治縣生態移民局副局長李貴平介紹,接下來將組織群眾搬遷入住,同時解決好搬遷群眾就業等後續發展問題,確保讓群眾真搬實住,搬得來、穩得住、能致富。
威寧融媒體記者 陳武帥 文旭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周陽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