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是那群人,山已經不是那座窮山了……
走進晴隆縣三寶彝族鄉安置點阿妹戚託小鎮,褐牆灰瓦、花窗雕欄,一棟棟獨具民族風情的新市民居住房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硬化的串戶路乾乾淨淨,綠化帶裡的花草生機勃勃;身著民族服飾的老人倚靠在廊柱上,一針一線做著刺繡……
「在三寶鄉,學校離家遠,路也不好,小孩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常常天不亮就要出門。現在,學校就在家旁邊,走路幾分鐘就到,我們也少了很多擔心。」撫今追昔,搬遷戶楊成義有著太多的感悟和話語。
為幫助搬遷群眾儘快轉變舊觀念,適應社區新生活,阿妹戚託小鎮設立了社區新市民服務中心。
「在這裡,我們設置了衛生健康、教育服務、就業服務、法律服務、綜合服務等服務窗口,為市民提供及時、全面的『保姆式』服務。」三寶街道副主任鄢嬌介紹。
「之前我一直在福建打工,搬到這裡後,就在家門口的晴隆山水鞋業有限公司上班,一個月有4500元的工資。公司包中餐和晚餐,頓頓三菜一湯。」搬遷戶陳情梅說。
據悉,目前,三寶鄉1233戶5853人全部搬出了大山,住上了阿妹戚託小鎮裡的小洋房。小鎮附近興建了佔地300餘畝的產業園區,引進了8家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夠吸納近5000個崗位。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金忠秀)